最终,他承认了,但有点羞羞答答。
在与企业几位领导交谈中,大盛不时听到他们谈到一个人,就是集团常务副总裁李竹生。说此人是修正药业最年轻、最有学问的领导。
大盛来通化几次,都没见到他。
原来,他不光是常务副总裁,还兼任“高新”制药的总经理、“新药”公司的总经理,忙两个公司的业务。整年整月在外面奔波,所以难得一见。
这一次,总算“堵”着了他。
身挑重担的李竹生年近不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年轻些。他是浙江人,中等身材,面容清秀,戴着细边眼镜,一副学者模样。
听他讲着一大串学历,大盛暗自给他下了一个结论——书呆子。
让大盛产生这样想法不是没有根据的。
1982—1986年,李竹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得到的是学士学位;1994—1997年,他在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读硕士;1999年来到修正药业,担任副总裁。一年之后,他向修涞贵提出,他要到复旦大学经济系去读博士。当然,这对修涞贵来说并非好事,可是李竹生去意坚决,甚至甘愿放弃修涞贵让他带薪读书的优厚待遇,又回到上海,坐到课堂里。
修涞贵一向重视有学问的人,尽管李竹生学的哲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在企业里用处不大。那个时候,修涞贵不懂营销,也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但是,经他手签订和审定的合同,都是天衣无缝。这不能不让人佩服他的学问根底。通过一年的接触,他认为李竹生为人机敏,但却很耿直,对于不认同的事情他从不苟同。甚至连文件、报告、讲话稿、报纸上的错别字,用词不当和标点符号的错误他都不肯放过。也常常为一个词语的用法和人家争论不休。有的员工背后叫他“纠错总裁”。尽管这样,他毕竟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年薪也不低,可他偏偏要放弃这一切,再去上学,那大盛认为他是“书呆子”,有什么错?
可是,修涞贵却善解人意。并对李竹生的作为油生敬意,他知道李竹生要去上学,是有其深意的。经过在企业一年来的实践,李竹生已经意识到他学到的哲学和法律,在企业难有大的作为,他攻读经济学,是想带着一年多的企业实践,到课堂上、到书本里去寻找契合点。
尽管想得通,也最终同意了他的要求。可是,在送走李竹生那天晚上,修涞贵心中还是觉得怅然若失。他独自坐在屋中想了很久。他几次责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委屈了这个有学问的人?想来想去,自己虽无大错,但是,论年龄,比他大十来岁,论身份,毕竟自己是企业一把手,没能让他把学到的知识和企业实践相结合,还是自己做得不好。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到了2000年年底,修涞贵到江苏检查工作,工作一结束,他独自一人到了上海。
他知道李竹生住在徐家汇,便在他家附近找了一个小旅店住了下来。
傍晚,李竹生下课刚回到家里,修涞贵给他打了个电话。
听说董事长就住在附近,李竹生非常惊讶,他连忙跑了过去。
两人一见面,除了寒暄天气,半晌没说出话来。
其实,两个人都有话要说,这一时还真不知从何说起了。终于,还是修涞贵先开了口,问他学习怎样?环境怎样?吃不吃力?
李竹生也问起企业状况,几位领导的身体和工作情况……
因为董事长的到来,完全出乎意外,李竹生的情绪有些激动,倒是他先谈到由于自己缺乏经验,这一年来,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好,给企业添了不少麻烦。这反倒让修涞贵感到有些意外。
修涞贵诚恳地对他说:“是我没带好自己的小兄弟,责任在我。这次我来就是问你什么时候毕业?”
“还有三年。”李竹生答道。
修涞贵道:“那我就和你定一个‘三年之约’。”
“三年之约?”
修涞贵点头道:“就是你三年毕业后,再回到修正来。”
几句话,道出了修涞贵待人的诚意。
李竹生被感动了,他用诚恳的语气说道:“如果董事长不嫌弃,三年毕业后,我如期回到修正。”
这是一个没有牛皮合同的“君子之约”。
在余下的几年时光里,李竹生学习更加刻苦。他觉得,必须尽快地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不然无法面对修涞贵的厚望。为了进一步历练自己,他在几家约请他去担任要职的公司里,选择了一家医药公司去担任总经理。他要在这家企业检验和实践自己的操作能力。
2003年5月,正是“非典”肆虐的时候,李竹生以优异成绩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并且获取了博士学位。在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同时辞掉了那家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转道沈阳来到通化。
修涞贵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他。
李竹生实践了“三年之约”。
修涞贵在欢迎会上,委任他为修正药业集团公司的常务副总裁。
修涞贵履行了“三年之约”。
两个男人,用人间的诚实和信任,兑现着一个没有签字、没有画押的“三年之约”。
如果说,“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李竹生一别三年,更应另眼相看。
李竹生大变样了。
他再不是对市场、对营销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而是一个对全国医药市场了如指掌的营销专家。他先大刀阔斧地整顿了几年来业绩平平的“新药”公司。接着又担任了“高新”制药的总经理。在两条战线上,他指挥着近千名营销人员,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促销攻势,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扭转了销量下滑的局面。从持平,到盈利,两个单位双翼齐飞,创造了突出的营销业绩。
真是应了那句话,叫“人各有志”。李竹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2006年5月,他又考取了武汉大学法学系,又在攻读博士后。这一次,他是一边忙于各种业务,一边学习,过不了几年,修正药业的常务副总裁将由博士后来担任了。
有一天,修涞贵和他打趣说:“竹生,我对你有一个发现。”
李竹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修涞贵笑着说道:“我发现,你跟马克思学的学科是一样的。”
李竹生感到惊异,可又一想,他的发现是对的,马克思的确是先学哲学,再学法律,又攻读经济学。
修涞贵道:“希望你,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新的建树。”
是的,一位掌握着哲学、法学、经济学高深学识,又有一定营销经验的常务副总裁,对修正药业的推动力是显而易见的。在他的带领下,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批法律文书、合同样本做得更加规范。他成为修正药业与各方客户谈判的首席代表,在创建修正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方面,他的作用更为显著。
在大盛又提到企业文化这个老话题的时候,李竹生用自身经历解读了“三感一心”的感人至深的内涵。同样,也是根据他自身的体验,他又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修正药业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修涞贵文化。”
这话颇有道理,这句话也提醒了大盛。研究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最先要研究这个企业的董事长。
与王志广、李竹生交谈后,大盛想起一句古话,大意是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了“三感一心”的修正药业员工,难道就不是为了这个“利”字而来吗?他想要修涞贵明确解释这个问题。
“也是一样。”修涞贵的回答不但明确,而且简洁。
大盛一脸困惑:“不都说修正员工有了‘三感一心’,就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可以把‘利’字扔掉了?”
修涞贵连连摆手:“别把修正人都当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没有利,员工怎么养家糊口?怎么发财致富?既不能养家又不能致富,谁还跟着你?”
大盛:“既要致富,又要‘三感一心’,这里面有没有冲突?”
修涞贵听完这句问话,眯起眼睛看着他:“是我没听明白,还是你糊涂了?这里面怎么会有冲突?”
大盛急忙解释:“我是说……”
修涞贵打断了他的话:“如果我要把修正企业文化创建思路讲给你,也许你会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大盛连忙说道:“这正是我所要听的。”
修涞贵道:“当年,在我开始接手那个袖珍药厂的时候,奋斗的目标只有两个:一、偿还外债;二、给工人开工资。其实这两个目标只是一个愿望,就是能够生存下去。”
大盛点头:“这个目标早已实现。”
修涞贵道:“正是在实现这两个目标之后,心里又有了新的目标,怎么能把企业做得更大些?不光是为了开支,还能让跟着我的员工能够发财致富,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也能富起来。所以,我开始施行易地改造,成立集团公司,在全国设立营销网络。”
大盛道:“这个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修涞贵:“通过一年多的销售实践,许多销售人员从销售‘斯达舒’的提成里获得利益。到了世纪之交的时候,有的“省总”“地总”一年多的可以挣到几十万元,少的也有十几万元。你知道,在那个时候,几十万元、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这一下子,不得了啦,有的人说我真的发财了!连做梦也没梦见能挣这么多的钱!”
大盛:“你这个目标也达到了。”
修涞贵:“是的,连我也挣了不少的钱。这个时候又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人挣了钱,挣到了很多钱,下一步该干什么?”
大盛:“想不到,有了钱倒茫然了。”
修涞贵:“是的,有点茫然。有人说,你这个时候可以把厂子一卖,拿着钱到美国去当寓公,享受一辈子。”
大盛:“你有这个念头吗?”
修涞贵摇头:“我反问那个人,你觉得那样活着有意思吗?”
大盛点头:“当寓公,就是坐吃等死,是没啥意思。”
修涞贵道:“当有钱的时候,心里一定会高兴一阵子。有了钱,就去吃好的、买好衣服、买房子、留出钱来给儿子……当这一切都过去了,还干什么?再好吃的东西也有吃腻的时候,再好的衣服有几套就够了,不是吗?当我茫然的时候,我就想到,那些挣到钱的“省总”“地总”们也同样茫然。”
大盛:“小富即安,是中国一种传统心理倾向。”
修涞贵:“我心里清楚,克服这种倾向,是我的一个进步。所以,有一天,我终于想通了,我要把未来的目标定在发展二字上,这样我们挣到的钱,就可以用以扩大再生产,继续壮大企业规模。”
大盛:“企业壮大了,再挣更多的钱?”
修涞贵摇头:“更多的钱,还是要挣,只有这样雪球才可以越滚越大。可这个时候,‘企业文化’这四个字启发了我。”
大盛:“你是什么时候接触企业文化的?”
修涞贵:“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仅仅是知道了‘企业文化’这个名词。自以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加起来的平均学历。”
大盛:“这不奇怪,别说那个时候,就算现在,也未必有几位企业的老总真正懂得什么是企业文化。”
修涞贵道:“不管别人懂不懂,我是要弄懂它。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对企业文化的研讨越来越多,我开始研究,才发现,原来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灵魂。”
大盛:“这是对企业文化准确的理解。”
修涞贵:“在2000年春节后第一次营销人员大会上,我请我的大哥讲了一堂企业文化课。他把企业文化归纳为三个层次:表层、深层、核心层。他把核心层提到了企业价值观念的高度。这次讲话对全体员工起到了启蒙作用。大家知道了,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发展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大盛点头:“这是对企业文化的准确阐述。”
修涞贵:“后来,我在企业更名为修正药业之后的一次会议上,向各地的“省总”和厂部的高层领导发出一个提问,我们挣了很多钱,目的是什么?”
大盛问:“大家怎么回答?”
修涞贵答:“各式各样,有的说,让老婆孩子享福;有的说,显示人生价值;也有的说,钱挣多了,能对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大盛:“这最后一个说法比较准确。”
修涞贵:“是的。也就是在这个会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不管赚多少钱,不论有多少钱,都要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大的目的都是为了四个字。”
大盛:“哪四个字?”
“‘造福苍生’。”
大盛道:“这句话便成了企业的理念,也就是核心价值观?”
修涞贵:“是的,后来又经过‘秀才’的润色,成为了‘修元正本,造福苍生’,还有一句是‘修德正心,开创无限’。”
大盛:“后一句讲的是企业精神。”
修涞贵道:“修正药业的经营思想是:生存第一,发展第二;稳健经营,追求永续。”
大盛:“这四句话说得好,只有生存才能发展。不过,这前两个环节你都通过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稳健经营和追求永续的问题了。”
修涞贵:“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情。最近,通化市要修建一条环城高速路,想要在浑江上再建一座大桥,想建一个单塔斜拉式的大桥,全长600多米,一百多根斜拉索,单塔高80多米,市领导找我看了图纸,十分壮观,建筑规模在东北是数一数二的。”
大盛问:“找你看图纸?让你给提意见?”
修涞贵道:“提意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要集资,造一个普通的桥,资金没问题,造一个斜拉桥,还缺钱。”
大盛:“我明白了,市领导肯定是问你,是想造一座普通的桥,还是造一座壮观的桥?”
修涞贵道:“说对了。”
大盛问:“你怎么回答的?”
修涞贵道:“我说,不能再造千篇一律老式的桥,城市要进步,肯定要造一座壮观的桥、美丽的桥。”
大盛道:“那领导一定会问,资金缺口怎么办?”
修涞贵:“是啊,问了。我说,缺多少?领导说,缺一千万元。”
“一千万元?”大盛的惊讶不仅仅表现在脸上,连声音也有点变调。
修涞贵平静地问:“你怎么啦?我跟领导说,我父亲修文彬在解放初期,就独自承包,修建过玉皇山下的浑江大桥,一桥飞架,为通化市老百姓造福十几年。不就是缺一千万吗?这也算是子承父业,今天,该轮到我为通化百姓造福了,我拿。”
大盛忽然觉得鼻子发酸,两眼湿润,他激动地抓着修涞贵的手说道:“我要是通化的老百姓也要感谢你,不光是为这一千万元,是为你们父一辈、子一辈,为通化百姓造福的精神。”(www.daowen.com)
修涞贵道:“我对领导说这个话的时候,我就想,我父亲在天之灵要是有知,会是什么样子?他一定会高兴,自豪,他搞了一辈子土木建筑,全东北最漂亮的大桥,是他的儿子出资修建的。我甚至想到了他那满脸皱纹的笑容。”
大盛依然有些激动:“我懂了,这就是你修涞贵要把修正药业想要做大、做强的原因。”
修涞贵依然用平静的口气说:“老百姓认为修正的药是好药,纷纷买我们的药,我们拿了老百姓的钱,干什么?这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念的问题了。”
大盛:“你是言行如一的兑现着‘造福苍生’的企业理念。”
修涞贵道:“我说过,财富来自社会,我一定会回报给社会。如果我不做大,我上哪里拿出一千万元来?”
大盛道:“我想,懂得了这个企业为什么要做大的理由,修正的员工更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充满信心。”
修涞贵:“是的,我们批驳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提出了创建‘百年修正’的目标,企业的凝聚力,员工的向心力,都得到极大的加强。这是企业这些年来,一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关键所在。”
大盛:“不少企业,把企业文化当成可有可无,甚至不屑一顾。”
修涞贵道:“猪往前拱,鸡往后蹬,各有各的活法。”
大盛:“一天早上,我看见全体员工在举行升国旗仪式,感到很振奋,我也站到队伍中间,想感受一下当一个修正员工的感觉。”
修涞贵:“每周一早晨,要举行升旗仪式,那旗帜中,有国旗,也有企业的旗帜,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的。每年春节,员工回来参加营销大会,也是我们的传统,那时,开大会前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全体参加升旗仪式。”
大盛赞叹道:“不能小看这个仪式,站到队伍之中,听着激昂的国歌,看着冉冉升起的旗帜,的确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
修涞贵:“每个站在队列中的人,自然会萌发出‘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宿感’。”
大盛:“修董,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懂,我在修正挺长时间了,有一个现象,我不知道为什么?”
“什么现象?”
大盛:“在修正药业的任何地方,不论是车间、办公室还是宿舍,也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午间、晚间休息,我看不到打麻将的员工,也看不到打扑克的员工。这是为什么?是有明文禁令吗?”
修涞贵摇头:“没有,从来没有。”
大盛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
修涞贵用肯定的语气说道:“上行下效。”
大盛问:“你们当领导的从来都不玩?打个小麻将,甩甩扑克?”
修涞贵道:“是我自己不玩。不是不想玩,是没时间。我真是羡慕那些退休的老人,什么都不想,坐在小区花园里晒太阳,下下棋,聊聊天。可我现在没那个福分,我每天至少有14个小时在工作。”
大盛摇头:“一个有钱的人,何必那么累?”
修涞贵摇头:“你想错了,我不是有钱的人。销售盈利的钱,都在企业里流动着。我常常是身无分文。”
大盛感慨地说:“至少,可以不这么累吧。”
修涞贵:“干企业的,干得大了,就像骑上了老虎背,只能一个劲地朝前跑,停也停不住,下也下不来。”他叹了口气道:“按工作量来说,在销售旺季,我至少要每天工作14到16个小时,才能全方位地指挥全国的市场。”
大盛:“可以让你的助手多干一些嘛。”
修涞贵道:“幸亏有他们协助和分担,可要是到了销售旺季,他们每天也得工作至少12个小时。许多副总的手机话费都是四五千元,有的甚至上万元。你想想这是多大的工作量?”
大盛:“修正的企业文化里,看来是没有玩的内容了。”
修涞贵:“不是有没有玩的内容,而是没有玩的时间。就拿普通的生产工人来说,每到旺季,车间生产忙不过来,都是两班倒、三班倒。你下班了,可能宿舍里有人在睡觉,况且你自己也得抓紧时间休息,哪有玩的心思?”
大盛问:“这些年,你确实感到企业文化带来的效果了吗?”
修涞贵:“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我在讲企业文化的时候,提出一个‘三律’的观点。”
大盛:“我在修正听到不少新词汇,而且都是你们所独创的、独有的。外人听了都是一头雾水。”
修涞贵:“这不奇怪,不进那家门儿,不认那家人儿嘛。”
大盛:“这‘三律’是指什么?”
修涞贵:“‘三律’就是修正的员工必须‘自律’、必须执行‘纪律’、必须遵守‘法律’。像你说的,在修正药业看不到打麻将的、打扑克的,更不要说是赌博了。我说过,企业没有明令说过不准,这完全是出于员工的‘自律’。”
大盛:“这都是你以身作则的结果。”
修涞贵摇头道:“此言差矣。一个企业的文化现象生成后,它就会产生一种惯性的推动力量。久而久之,人们逐渐习惯了它,适应了它,就会自然地按部就班去做。所以,无须督促也无须谁去带头。”
大盛:“我很奇怪,也让我纳闷,为什么你回答问题的答案,总是和我想象的不大一样。”
修涞贵:“这有什么奇怪的?你的思维还是在机关里、书斋里,我的思维是在企业里。”
大盛:“那好,我也把思维放到企业里,我想问你,一个企业真正的企业文化,可不可以说,就是‘董事长文化’?”
修涞贵:“你怎么能这样想?什么叫真正的企业文化?”
大盛:“说实在的,我采访过许多企业的董事长和老总,也都谈过企业文化,我觉得他们其中一大部分人,谈的都是‘伪文化’。”
修涞贵:“何以称伪?”
大盛:“这几年,大大小小的企业为了表现自己‘有文化’,纷纷装扮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我发现,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文人‘秀才’编出来的。上海有一个很大的公司,它的董事长为了表现企业‘有文化’,一见面,就送给我一套装订精美的150多万字的关于企业文化的书。”
“150万字?写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修涞贵感到惊讶。
大盛:“是,150万字,整整五大本!可我和他一谈话,发现他回答的东西和企业文化都是风马牛不相及。比如说,原来企业的员工平均只有高中二年级的文化,经过他的努力和培训,包括进修,现在已经达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了。还有,他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演出了几百场……
修涞贵道:“原来他是在说知识结构和文艺活动。”
大盛:“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五大本书,是他花钱雇了七八个文人,用了两年时间给他写出来的。”
修涞贵:“董事长本人看过吗?”
大盛:“我想他肯定没看过,不然,怎么能跟我胡扯。你说说,这不是‘伪文化’是什么?”
修涞贵叹息道:“真是难为这些文人了,能把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写出150多万字来,这得胡编乱造到什么程度?”
大盛:“对呀!我看,修正药业的企业文化落实到实际当中,也不过是一百多个字。”
修涞贵:“足矣。”
大盛:“所以,我刚来到修正药业一直感到奇怪,我们谈了那么长时间,你也没谈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我暗自以为,修正的企业文化还没创建起来,或是正在创建之中。”
修涞贵问:“企业文化是可以谈论的吗?”
大盛咂了咂嘴:“没错,严格地说,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谈不清楚的。”
修涞贵:“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环境,你怎么说得清楚?我们正是创造了这样一个条件,让修正的员工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从严格的生产规程、‘三律’的自我约束,到‘三感一心’的口号,人人整天忙于工作……这一切都变成了修正员工的一种习惯,变成了一种环境,变成了员工的一种生活方式。除了这些,你还要求什么?”
大盛:“用你的话说——足矣。”
修涞贵:“也许用一个比方,能形象一点。青藏高原是黄河、长江的源头。在它没有汇集的时候,水是散乱的,无序的。一旦汇聚在一起,就会是汹涌澎湃奔流向前,是难以逆转的。企业文化就是这样,一旦形成,几千、几万人的习惯势力,就是一股洪流,也是无法逆转的。”
大盛:“是的,哪怕是新来的员工,不管你是什么心态,就算你再愿意打麻将,再愿意玩扑克,一旦涉进这条洪流,你也玩不成,因为你找不到伙伴。”
修涞贵:“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缓慢的。一个代表蓬勃向上精神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不可小视的力量。”
大盛:“我感到,修正的企业文化和你的性格极其相像,甚至可以说是你的缩影,所以我说,修正的企业文化就是你——‘修涞贵文化’。”
修涞贵:“我从没这样想过,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也有道理。我创建了这个企业,它就像我的孩子,当然我要它按照我的意愿去发展。这也可以说修正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修涞贵文化’吧。”
大盛:“企业文化形成后,虽然不可逆转,但是,它可以被腐蚀、被污染,以至于变形,甚至归于毁灭。你想过吗?”
修涞贵:“想过,唯一的办法就是防微杜渐。”
大盛:“这话说来容易,具体该怎么做呢?”
修涞贵:“有一天,我和几位老总在厂区里‘溜达’,发现办公大楼的墙角,有谁扔了一个垃圾袋。‘这太不像话!’有人要把它捡走。我说,别动,再看几天后会是什么样子?”
大盛:“看到了吗?”
修涞贵道:“大家都看到了,那里扔的垃圾更多了,再下去,墙角就变成垃圾站了。”
大盛:“怎么办呢?”
修涞贵:“一天,企业的中层干部开完会,我把大家领到那个墙角,王志广说前几天看到的是一个垃圾袋,现在,眼看变成垃圾站了。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垃圾逐渐增多的现象。”
大盛插嘴道:“想的是其中的道理。”
修涞贵:“是的。每个在场的人,都懂得的一个道理,这就是一个腐蚀和演变的过程。再好的地方,再好的企业,要是不能及时捡走第一袋垃圾,也会慢慢变成垃圾站,甚至是垃圾场。”
大盛道:“我明白了,你所说的捡走第一袋垃圾,就是制止企业由盛转衰的防微杜渐。”
谈话快结束的时候,修涞贵建议大盛到山里转一转,那里有修正药业的中草药栽培基地,再吃顿农家饭。
大盛点头。
第二天一早,一辆车子来接他。大盛到车上一看,同行的是两位女同志。年纪大一点的自我介绍:“我叫高芦,这位是医药报的记者,小王。”遇到了同行,大盛很高兴。高芦这个名字他也听到过,她是修正药业的总工程师,一位医药专家。
原来,位于长白山的通化市,被国家定为“北药基地”,这位记者就是来采访“基地”建设情况的。
越野车先是沿着国道奔驰,接着转入一条山路,山路蜿蜒,越走越高,接着又是下坡,走了一个多小时,停到一个山坡下。
高芦第一个下了车,几个人跟着她站在路旁,向山坡上望去。面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一种半尺多高、枝叶翠绿的草本植物,在风中轻轻摇曳。高芦介绍道,这里就是修正集团的GAP中药材示范基地,眼前的这种植物是东北特有的地道药材,名叫“返魂草”。
“返魂草”?这个名字好奇特。按照中国民间说法,人一死,灵魂就要出窍。要是能让灵魂再返回来,人就可以复生。
大盛问:“它能让人把魂返回来吗?”
高芦笑着说道:“当然不能,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但是,经过化验和研究,发现‘返魂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治疗肺炎、肺病和哮喘,疗效很突出。是修正药业研制的独家产品‘返魂草冲剂’的主要原料。这个药的原名叫‘肺宁颗粒’。由于在制作过程中使用高科技的提取技术,一包药用水一冲,全部溶化掉,一点残渣都没有。”
大盛忽然感到有印象,他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种原名叫“肺宁颗粒”的“返魂草颗粒”。
“是不是大盒,绿色的,字儿是斜的?里面装着好几包?”大盛问。
高芦道:“对呀,你吃过吗?”
大盛摇头:“我家老太太买过,吃了说好,也说是一点渣子都没有。”
小王也插嘴道:“这个药市场销路很好,我还吃过呢,感冒了,吃一粒‘可泰舒’,再喝一包“返魂草颗粒”,立马就好。”
高芦说,“返魂草”的生长条件很特殊,主要分布在长白山海拔500米—900米的山沟里、湿草甸子里。生长地域狭小,长期供不应求。董事长召集技术中心开了几次会,决定要下大力气解决“返魂草”的人工大面积栽培问题。现在的“育苗定植”和“野生家植”的成活率已达到百分之百。她还说,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药品的质量,修正药业计划再投资5000万元,建一个年产中药材5000吨、产值过亿元的吉林省最大的中药材示范基地。
眼看到了中午,高芦领着几个人走进一个农家院里。这一家是“返魂草”的栽培户,每年秋天,高芦都带着人到这一带来收购“返魂草”。她跟这些农户都非常熟悉。也许是早已经知道他们要来,刚坐到桌前,两个大炖菜就端了上来。一个是“小鸡炖蘑菇”,另一个是“鲇鱼炖茄子”。
“小鸡炖蘑菇”是东北名菜,大盛在饭店吃过,可从未吃过这么香的鸡肉,这么嫩的蘑菇。至于“鲇鱼炖茄子”是他平生第一次吃到。
小王也是一边吃一边喊好吃,两个斯斯文文的记者,都露出了饕餮相。两盆菜吃了大半,大盛有点不好意思,连说“露怯”。
小王倒是不在乎:这有什么?好吃就多吃,你没听说“鲇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吗?
大盛道:“要是有这样的鲇鱼吃,我连熊掌都不想‘兼得’了。”
在回来的路上,高芦在车中继续介绍情况。
当然,她主要是对小王说的。小王拿着笔在本子上不停地写着。
高芦说:“通化境内土壤肥沃,水量充足,生长着野生经济植物百余科、千余种,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中药材宝库。通化作为国家确认的‘北药基地’,每年需要供应中药材100多个品种5万多吨,而目前全市地产药材仅1.7万吨,差得多了。除供应本市外,还需远销全国和国外,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在认真考察了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之后,修正药业将建立GAP药材示范基地正式列入了集团重大发展规划,在‘十五’期间建成1100公顷的GAP中药材示范基地,计划从根本上解决集团中药材原料供应问题。”
高芦举止稳重,说话慢声慢语,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她说起修正的中草药栽培,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大盛对这些情况的介绍不是太感兴趣,也许,他这个时候还在回味那盆鲇鱼的味道。但是,高芦的介绍还是在认真地进行,小王的本子已经记了两篇了。
“其实,早在1999年,修正药业就已开始进行中药材种子筛选和种菌培植。我们建立了60余亩种子试验田,还跟当地乡镇政府签订了中药材基地协议。以后,集团组建了GAP办公室,又以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通化园艺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对长白山地道中药材的栽培、育种、土肥、植保等生产管理成型配套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小王打断她的话:“第三个单位是哪儿?”她的记录没跟上。
高芦立刻放慢了语速说道:“是通化园艺研究所。我们跟这三家共同制定了技术操作规程和品种的选育、提纯、复壮的标准,还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检测标准。并总结推广了人参、西洋参等农药低残留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中药材质量,降低了重金属残留,而且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像‘平贝母’就比传统栽培方式产量提高了1倍以上。”
也许是因为吃得太饱,加上车的颠簸,大盛觉得有点昏昏欲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