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京城轨:展示首都形象的窗口

北京城轨:展示首都形象的窗口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北京城轨来说,城轨不仅具有商业价值,同时也承担起传播城市形象,建构城市文化的重要作用。具体来看,北京城轨的文化传播可分为静态和动态文化传播形式。例如,北京城轨6号线的北海北站就着重强调了皇家园林这一主题。不过在市民区域,北京城轨的文化传播形式较为单一,依旧是以便捷交通为主要目的。不仅如此,在创作静态的传播内容之外,北京城轨还做了许多文化活动和事件营销来加深城轨与市民之间的联系。

北京城轨:展示首都形象的窗口

对于北京城轨来说,城轨不仅具有商业价值,同时也承担起传播城市形象,建构城市文化的重要作用。城轨空间在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除了本体的基本运输功能之外,也成为了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起文化信息传达、区域特色衍生的重要角色。城轨是一个城市对内对外展现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一个城轨站的站内设计、空间布局和与其相关的区域特色文化的运用表现对传播城市文化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建立本地市民的城市认同感。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发现,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城轨兼具了古典与现代风格,既保留了其老北京的特色,又体现了其现代化的一面。具体来看,北京城轨的文化传播可分为静态和动态文化传播形式。

静态文化传播形式指的是城轨空间内固有的媒介形式,这些媒介往往保存时间长,形态难以改变,例如壁画雕塑等媒介。它们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性观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乘客。就北京城轨而言,旅游区的城轨空间是最注重静态媒介创作和建设的城轨站,且此类城轨空间不仅是运用了城市文化元素,更是创造出沉浸化的传播场景,更有效地传播周边景区的信息。例如,北京城轨6号线的北海北站就着重强调了皇家园林这一主题。站内主体采用白色大理石墙面与绿色回廊,通过色彩上的反差及大理石天然纹理来塑造北海北站的园林理念。站内包括站台和二楼站厅共三幅石材拼贴的壁画生动展现了皇家园林的特色景观,《廊下琼华》利用中国园林中景窗的概念将园林文化中最有特点的长廊和门洞造景引入壁画设计之中,在窄小的壁画空间中形成两层纵深园林空间;《月中静心》选取北海中最具代表性的静心斋小花园建筑群为远景,使乘客在行进的列车中对北海的形象一目了然;站厅墙体的巨幅壁画《北海览胜》涵盖北海公园代表性建筑和景点,位于画面正中的是北海公园标志性建筑——白塔,两边的白鸟使画面更具动感,苍松、翠柏、奇石、孔桥相映成趣,使乘客仿佛置身北海公园。相较于其他千篇一律的出站口,北海北站采用中国传统房梁建筑形式,使乘客产生自己在游览一座壮观的皇家园林之感。北海北站设计主题明确,区域特色明显,也真正做到了设计者所说的“走进北海北站就走进了北海”,将北海皇家园林生动地展现在了眼前。(www.daowen.com)

除去旅游景区,北京城轨在商业化中心和学区附近也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大部分城轨站都是结合了历史典故和民俗文化。不过在市民区域,北京城轨的文化传播形式较为单一,依旧是以便捷交通为主要目的。从媒介形式看,壁画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媒介,其传播效果也较好。但无论使用何种媒介,在宣传中设计者都有兼顾本地人和外来游客这两种不同的乘客,都较好地在城轨建设中融入了区域特色和城市文化。

不仅如此,在创作静态的传播内容之外,北京城轨还做了许多文化活动和事件营销来加深城轨与市民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城轨运营公司通过新媒介平台来传播城轨的相关讯息,例如及时更新城轨的运行状态,把握热点增加话题度等,同时新媒介平台也会介绍一些福利信息,如商场优惠信息、城轨周边等。另一方面,北京城轨也通过落地本土区域,打造事件营销,创造出适合本地发展的活动。例如4号线的M城轨系列项目,M城轨系列项目为京港城轨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的公益项目,于2015年1月12日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在城轨站内摆放各式各样关于文字的“图书”。在乘坐城轨的过程中,乘客可了解有关文字的传承、传播等多方面内容,并且乘客可以扫描车厢内的二维码,免费在线阅读图书。4号线还举办了“随线访名人”“我的站点故事”等多样文化活动,极大地加深了城轨与城市市民之间的情感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