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违纪违法案例特点与规律

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违纪违法案例特点与规律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作案手段狡诈,方式多样,呈现隐蔽性。作案手段隐蔽是违纪者对抗检查的防范性措施。即以合法的理由为借口,或以某种假象为掩护,进行贪污、受贿、诈骗等违纪违法活动。(三)涉案人员较多,有组织地实施犯罪,呈现群体性。近年来违纪违法的主体,更多地由一人出事的“个体腐败”扩大、为一揪一串的“群体腐败”。一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受利益驱使,利用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

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违纪违法案例特点与规律

(一)从发案的形式上看,形式多样化,呈现复杂性。当重大经济政策调整或重要经济改革措施出台时,往往会有人投机取巧,非法牟取私利;当一个单位或一个项目出现关、停、并、转时,容易出现贪污盗窃,侵吞私分财物的行为;在重大项目论证、审批、洽谈、签订合同时,容易出现行贿受贿行为;在承包工程的招标、预决算和竣工验收时,容易出现敲诈勒索行为;在推销、采购当中出现大量质次价高的假冒伪劣产品时,通常隐藏着贪污受贿行为;在班子换届等重要组织人事变动时,容易出现买官卖官行为。

(二)作案手段狡诈,方式多样,呈现隐蔽性。作案手段隐蔽是违纪者对抗检查的防范性措施。主要表现:一是单线联系。例如行贿受贿,有第三者在场时“不办事”,两人“办事”不签字,形成一对一,二人转,即使案发,只要有一人不承认就难以定案。二是巧立名目。即以合法的理由为借口,或以某种假象为掩护,进行贪污、受贿、诈骗等违纪违法活动。三是超前防查。即行为人在作案时或在案发之前就做好了对抗检查的准备。四是设置关系网、保护层。给办案工作设置重重障碍。五是手段智能化。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

(三)涉案人员较多,有组织地实施犯罪,呈现群体性。近年来违纪违法的主体,更多地由一人出事的“个体腐败”扩大、为一揪一串的“群体腐败”。腐败群体不再以个人行为为主体,而是遵循“利益均沾”的规则,形成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腐败链条,往往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www.daowen.com)

(四)利用国企重组改制漏洞,侵占国家财产,呈现窃取性。一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受利益驱使,利用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有的故意低估、漏估国有资产,或低价出售、无偿转让企业产权;有的将外借、外租、外欠资产不追回、不移交,随意核销、报废、挪用;有的搞账外经营,使资金体外循环,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有的内外勾结,移花接木,转移国有资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