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作为我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列前三。依托丰富的资源,目前已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加工、中成药和医药商贸物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已经成为甘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中药材产业、医药企业不断壮大,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全行业资产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7家,其中奇正藏药、兰州佛慈、独一味等已成为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9家,单品种超过亿元的产品9个。中药材产业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更是甘肃省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中药材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优势集中产区,农民种植中药材收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平均在50%以上,增收潜力巨大。宕昌、岷县、渭源、陇西、武都种植药材收入分别占农民收入的56.4%、57.8%、46.8%、30.6%、34.8%,有的乡镇种植药材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岷县麻子川镇药材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1%、宕昌县阿乌乡药材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8%。
1.甘肃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优势
(1)大宗药材质优量大,种植面积全国领先。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1/3以上。大宗道地药材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党参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大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黄(红)芪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板蓝根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5%。说明甘肃大宗道地中药材在全国市场已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且,甘肃主产中药材多为大宗常用中药,以当归为例,《中国药典》(2015版)中有245种成药品种含有当归。甘肃不仅是这些药材的生产大省,同时也是供应大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药材市场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中药材市场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商贸往来频繁。在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定西、陇南将中药材生产列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使该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陇西县始终围绕“建立大市场,实现大流通”的目标,狠抓了文峰和首阳两个中药材市场的建设。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定西处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建设的桥头堡位置,占领东进西出的区位优势,东连天水、西安,西接兰州,地理位置优越。文峰中药材交易批发市场坐落于历史上有名的旱码头——陇西文峰镇,距县城8km。位于文峰镇的陇西火车站为客货运二等区段站。陇南地处陕、甘、川三省交会处,东连陕西汉中,南通四川、重庆,北接定西、兰州,西邻甘南、青藏。河西走廊历史上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目前更是我国与西亚、东欧相连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欧亚海洋桥纵贯东西,312、316、212国道横穿全境,民航交通十分便利,更有省道、县乡公路把各药材产区和交易市场联成一体,组成了比较完备的交通网络,为中药材经营的人流物流,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3)药材品种丰富多样,种植历史传统悠久。据中药资源普查材料,甘肃有药用植物、动物、矿物1527种,其中药用植物1270种。进入流通领域的约有350种。属于国家382个重点品种的有276种。可开发的资源蕴藏量约27万吨。
定西、陇南一带的农民,很早就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习惯。早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有“当归生陇西川谷”和大黄“出宕州、凉州西羌”的明确记载。1941年时,甘肃的药材种植已达2万亩,品种有当归、大黄、甘草、党参、麻黄等2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药材栽培不断发展,广大药农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改革开放后,中药材的生产进一步迅速发展,栽培技术更加成熟,加工和市场销售非常活跃,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目前的大宗道地药材有30多种。已发展成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大黄、柴胡、甘草、板蓝根等大宗药材,以及防风、半夏、杜仲、天麻、山茱萸、麻黄、黄芩等为主的多品种种植结构。
(4)名特药材质优价廉,道地特征优势显著。甘肃有一大批传统道地药材产品,如岷县所产的“岷归”,文县所产的“纹党”,陇西的“白条党”,武都的“米仓红芪”,礼县的“铨水大黄”,甘南的冬虫夏草、秦艽、羌活等。这些品种都是药材经营行业和医药行业多年来使用认可的,也是历次全国性农产品鉴评和展销会上获奖的产品,是全国知名的品牌,很受国际、国内市场的欢迎。
2.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放置在国内甚至是国际的中医药格局上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附加值低,大部分药材仅为医院药材或初级产品供应市场,以中药材为原料的现代中药制剂、保健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较少,精深加工能力弱,加工增值效益较低;国内医药行业中高速成长的企业名单,鲜见甘肃省中药企业入列;与高标准的国际客户无法成交订单;上百万陇原药农仍然没有脱贫,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不明朗。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中药产业规模较小,标准化种植程度不高。甘肃省中药产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经济总量依然偏小,规模效应不明显,缺乏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和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大品种。中药产业经营主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较低,关联度不强,缺乏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没有形成核心企业带动的强势产业群。“十二五”期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增长较快,但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全省中药材生产仍以传统耕作方式和小规模的分散化种植为主,标准化种植面积仅占总种植面积的20%左右,以中药制药企业为主体的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滞后,集约化、组织化、机械化生产及管理模式尚未形成。新品种选育工作滞后,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不高,采集时间违背科学规律,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严重超标,产地初级加工技术不规范,仓储、包装、养护的环节问题较多,导致中药材产量下降,品种退化、品质下降。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尚未形成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作为创新型产业各地方均出台各种政策,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甘肃省中药产业的整体政策支持力度小,吸引力不足。例如苏州生物医药园区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苏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有力措施,受益于政策扶持的苏州医药产业2009年投资增资规模呈现出急剧扩张的势头,尤其是外资制药企业投资增资热情高涨。据初步统计,2009年苏州拟搬迁、筹建、增资、扩建的药械生产企业达19家,涉及资金超过50亿元。其中,民营资本超过9亿元,外资(含台资)达到41亿元。16家企业投资超过1亿元,其中投资1亿~3亿元之间的有8家,3亿~5亿元之间的有5家,超过5亿元的有3家。在所有投资增资企业中,不少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如住友、惠氏、东瑞、礼来、碧迪等,特别是美国礼来公司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购置5hm2土地,建造苏州礼来第二工厂,同时组建礼来中国营销公司,项目全部建成后为苏州医药行业新增10亿美元的销售额。所有增资投资项目涉及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保健器材和保健品、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种类齐全,技术先进,大大提升了“苏州制造”在国内、国际医药市场的占有率。2016年成都推出生物医药专项政策,对新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三类医药器械,给予覆盖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全面支持。“该政策将是成都针对生物医药行业第一次推出的专项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都市经信委生物医药与化工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处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好时期,在生物医药的圈内已打出了“成都智造”的牌子。
(3)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成果不足,转化率低。2013~2015年甘肃省级财政整合筹集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共4.03亿元(2013年5990万元,2014年2.2亿元,2015年12 291万元),主要支持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企业药源基地、加工仓储升级改造、生产技术培训等方面。2015年甘肃省工信委安排财政资金5000万元,主要用于医药工业企业产业升级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新产品研发、中药材精深加工及养生保健品开发等;甘肃省扶贫办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主要用于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甘肃省发改委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1 291.32万元,主要用于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与云南、贵州等中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的省区相比,甘肃省在中药产业的科技投入相对较弱,尤其在新产品开发、中成药产品的二次开发、中成药的质量标准提升、现有成果推广等方面的投入非常少。医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创新能力要求较高。政府对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较少,企业自身研发投入也不足,除个别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接近6%外,全省制药企业R&D(研究开发)投入强度总体水平偏低,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左右。甘肃省医药科技资源相对分散,研发投入低导致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的新产品研发的领军人才不足,知识产权与技术转让、产业发展咨询等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新药创制、产品中试和技术孵化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新药方面的成果转化率低。近10年来,虽然甘肃省的中药类成果逐渐增加,但占甘肃省全部成果数比重不足10%(见图7),所有甘肃省医药卫生类专利有关中医药类的专利数不足50%(见图8)。
图7 甘肃省近10年科技成果总数及中药类成果数
图8 甘肃省近10年医药卫生类专利数及中药类专利数
(4)缺乏大企业、大品种,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目前甘肃省基本药物生产入网企业不足全国的1.0%(图9),药品生产总量不足全国的1.2%(图10)(国家药监局数据查询网站)。在全国的竞争力不强,和类似的省份比较发展较慢。如2013年陕西步长丹红注射液单品种产值38亿,江西有江中、汇仁等6家中药企业产值超过30亿,云南白药159亿,昆明制药35.9亿,吉林省2013年仅人参业产值实现290亿元,较2009年增长5倍多,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甘肃省2013年全部医药工业(含生物医药、化学药)总产值86.8亿元,与其他省份的同类产品和市场占有率相比,医药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市场份额愈来愈小,面临尴尬局面和巨大压力,目前在全国265个中药保护品种中,仅有宣肺止嗽合剂、热炎宁胶囊和元胡止痛滴丸3个保护品种。此外,由于缺乏大企业、大品种,人才凝聚力、吸引力不足。人才是地方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甘肃省地处西部,环境条件差,长期存在人才“孔雀东南飞”现状,高层次人才及核心人才流失率较高。
(www.daowen.com)
图9 基本药物生产入网企业统计图
图10 药品数量统计图
(5)医药流通集中度低,市场商业模式落后。甘肃地处内陆中心,其地理位置与沿海、沿江、沿边相比相对闭塞,加之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较为滞后,中药产业缺乏大市场、大流通的支持,缺乏有影响力的展示平台。另外,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低,网点布局不合理,单体药店所占比重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药品配送未能全面有效覆盖;物流设施滞后,配送效率不高,仓储场地及设施布局分散,专业配送方式和设备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还没有形成经济合理、覆盖全省城乡的药品配送网络;流通秩序还不规范,违规经营现象仍然存在,购销环节挂靠经营、渠道散乱、价格虚高、垄断销售、商业贿赂等违规经营现象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比较突出;中药材购销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兰州佛慈是“中华老字号”企业,有近90年的发展历史,但目前产值销售不到5亿元,其主打产品六味地黄丸为该公司在全国最早开发该品种的浓缩丸产品,但在全国市场中却排在仲景、君山、九芝堂、同仁堂、太极之后,佛慈为什么在全国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市场流通与商业模式的落后,导致其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较低。
(6)中药精深加工不足,资源产品附加值低。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全国领先,但卖出去的是廉价的农副产品,同时又高价买回工业产品,产业链的附加值过低,降低了中药工业对扶贫攻坚的贡献。甘肃省拥有一定规模的药品生产企业仅90余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品牌散乱、市场开拓不力、产品研发滞后、中药材的深加工率不足,初级加工量和制药企业使用量不足药材总产量的30%,现代中药制剂、保健食品、药妆、日化产品等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大部分中药材都是以初级产品或原料的形式供应市场(图11~14)。精制绿色中药材饮片加工能力弱、产量小,造成大量销售的是附加值低的药材,通过加工成产品增加附加值过程在外省,而外省加工成产品返销回来,这样就造成了利润的流失,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只有中药产业做好了,才能促进药材价值的提升。如江中健胃消食片在没成为大品种前,太子参很便宜,但在做成大品种后,太子参身价倍涨;珍宝岛、广西中恒等药业三七注射液、血栓通等产品做大了,才促使三七的价值提高。因此,提升中药材高附加值是甘肃省发展中药产业的必由之路。
图11 保健食品数量统计图
图12 化妆品数量统计图
图13 中药提取物数量统计图
图14 药包材数量统计图
(7)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优势日渐丧失。甘肃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野生药材资源的采收与植被保护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而这些产区大多人烟稀少,位置偏远,在难以实施有效保护的情况下,采挖野生药材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导致一些野生药材,如河西的甘草、肉苁蓉、麻黄草、锁阳,甘南的秦艽、虫草、羌活、独一味和陇南的淫羊藿、重楼、九节菖蒲、厚朴等资源濒临枯竭,很难再见到大面积的分布,加之珍贵稀有野生药材资源的人工栽培驯化和开发利用工作滞后,市场供求矛盾加剧,严重限制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11月,国内中药材市场行情回调进入第4个年头,综合200指数从2011年最高峰时的2906点下滑到目前的2244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全国各地家种药材一片大干快上的热情。就目前初步调研结果显示,220多种常用家种药材中,至少超过半数品种已呈现过热态势,未来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供大于求。相信随着各维度调研结果不断汇总,这种产大于销的危局将更为明显。
本次生产过剩,无外乎三方面原因:一是药材生产大小周期律推动(小周期为每种药材生长期;大周期6~7年,本次生产恢复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二是2009年开始的连续四年暴涨暴跌行情,所造成的生产端余震尚在延续;三是各地产业结构调整中,盲目无节制地发展中药材种植。由于此轮产能过剩,导致甘肃省栽培中药材的优势逐步缩小。
(8)药材需求不断增加,品种退化质量下降。现阶段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3000万亩,每年中药材物流总量已突破1700万吨,由于中药材需求量逐渐增大(野生减少),因此中药材质量引起消费者担忧。中药材目前以家庭作业为主,农药、化肥使用过多,土壤污染严重,有些药材种植周期长,采集时间违背科学规律,加之中药材初加工、仓储、包装、养护的环节存在较多问题,其后果是中药材质量下降,药效降低。另有个别药商在药材中掺假以及滥用硫黄与硫化铝熏蒸,形成重金属含量超标。
甘肃省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388万亩,药材生产仍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比例较低,达标的GAP基地较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不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落后,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严重超标,品种单一、品种混杂严重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产量严重下降,品质差,品种退化,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对这样的现象,政府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控制,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声誉。历史上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甘肃是本草中最早记录的枸杞产地和道地产区,在唐、宋代就享有盛誉,至明及清代仍是主产区,然而由于品种良莠不齐及生产加工技术粗劣,至清中叶以后被宁夏产枸杞取而代之,成为甘肃历史上首例退出道地行列的品种;20世纪80年代末,清水县白驼乡是一个远近闻名、很有影响的药材集散地,然而在交易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给药材增重,多卖点钱,把半夏剖开,里边塞上钢珠,在党参里插入铁丝,硫黄熏药材,掺杂使假,导致这个名噪一时的药材集散地走向衰落;2011年的甘肃陇西硫黄熏药材事件曾对甘肃省药材行业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9)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产业面临更大挑战。医药产业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是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十二五”以来,全国各地都将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发展。甘肃区位优势不明显,难以聚集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即使与周边省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2015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排名第27位,仅高于新疆、宁夏、青海、西藏,为四川的9.7%、陕西的21%、内蒙古的43%。进入“十三五”,在国际经济复苏趋势不明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减、区域医药产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中药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