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新格局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新格局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社会活动都要落实到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空间布局迈向高质量。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健全政策体系,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长江中游、成渝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北部湾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城市群。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新格局

经济社会活动都要落实到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空间布局迈向高质量。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高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形成网络化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推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一方面需要支持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进一步强化国际竞争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区域;另一方面需要帮助欠发达地区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集聚高质量发展要素,逐步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释放发展潜力,获得发展空间。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采取新战略举措,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健全政策体系,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引领,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率先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与国际规则对接,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定民、稳边固边。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受能力,通过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开发保护新格局。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要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开发主要是工业化城市化开发,保护主要是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空间结构、城镇布局、人口分布,加强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使之成为我国经济、人口以及创新资源高效集聚的地区,成为体现我国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区域,成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主体。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要实行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方针。保护主要是保护耕地,禁止开发基本农田,开发主要是以增强农产品生产能力为目标的开发,而不是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要保护并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的主体区域,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要实行保护为主、限制开发的方针。保护主要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限制或禁止开发主要是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在某些生态功能区甚至要限制或禁止农牧业开发。要把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www.daowen.com)

提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承载能力。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地区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已经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重要空间形式,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主体形态的资源要素承载能力。要促进形成以上海、北京、广州等一批国际大都市为核心的开放国际化城市体系,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驱动区域经济增长。以京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战略为依托,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城市群。积极培育长江中游、成渝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北部湾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城市群。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支点,建设连接主要中心城市的综合立体快速通道,强化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高效连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