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同富裕包含物质、精神、生态三重文明

共同富裕包含物质、精神、生态三重文明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9]。概括而言,共同富裕至少凸显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这三个方面内容。其一,从人与物的关系而言,共同富裕内在包含物质文明更加丰富。迄今为止,我国已经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其二,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共同富裕还指精神文明的更大发展。其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共同富裕理应包括生态文明的渐进发展。

共同富裕包含物质、精神、生态三重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9]。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与此对应的,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正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概括而言,共同富裕至少凸显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这三个方面内容。

其一,从人与物的关系而言,共同富裕内在包含物质文明更加丰富。从古代中国的“大同世界”,到近代西方的“乌托邦”社会,再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都与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联系起来。物质文明,特别是社会财富的丰富构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基础。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了世界现代化的衡量指标,具体包括人均GDP、农业产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服务业比重、城镇化率大学普及率、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医生情况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这些指标都共同指向物质文明更加丰富。由此可见,共同富裕内在要求通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创造出充分的物质财富,实现在物质上富足,进而满足在生产之上进行分配的客观要求。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积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根本的制度前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9%,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实现了“国富”;2020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 万美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 年的171 元增长至2020 年的32189 元,居民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由少变多,2020 年财产性收入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8.7%,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初步实现了“富起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毫无疑问,由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基础。那么,在现阶段我们是不是已经实现了充分的发展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30]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需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生产力方面的准备和物质基础。

其二,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共同富裕还指精神文明的更大发展。共同富裕并非简单的物质占有,物质文明更加丰富只是重要的一方面,共同富裕还应包含精神文明的更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便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31]现实的人,从物质生产、物质生活之处便与精神生产、精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不止于此,马克思还从分工的历程中指出,分工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而分工将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社会中将消除“虚假的意识形态”,消弭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裂。由此,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应包含了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www.daowen.com)

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并不是全部,人心向背也不仅仅决定于这一点”[32],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仍然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与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的问题。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精神富裕对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指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33]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有了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精神文明,中国古代先哲们就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仅仅有物质文明的进步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这两者是一个同步互相促进的关系,精神文明要与物质文明同步,两者之间要相互协调。不论是物质文明发展滞后于精神文明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发展滞后于物质文明发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其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共同富裕理应包括生态文明的渐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经济与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在蕴含着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现实可能性。无论是经济生态化还是生态经济化,都指向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实践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34]由此,在构建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以经济建设为共同富裕奠定客观物质基础的过程中,理应包括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5]生态环境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还蕴含着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以及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生态环境是面向全体人民的公共产品,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也应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