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认为只有充分注意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让群众认识到党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并与其呼吸相通的,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对革命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他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6]正因如此,他把想方设法提高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一,主张平分土地: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让广大农民翻身得到解放,从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出发,我们党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主张。1928 年,毛泽东号召贫苦工农团结起来,开展打土豪、建政权、分田地运动,发动和帮助群众打土豪,平分土地。他一再强调“打土豪要归公”,通过平分土地使农民获得利益。
第二,开展土地革命。开展土地革命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社会经济内容,是我们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个重要体现,目的就在于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斗争。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提出了一系列进行土地革命的原则,并逐步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1931 年,我们党基本形成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不仅让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而且激发了他们参与革命的积极性。(www.daowen.com)
第三,调整农村政策。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适时调整农村政策。在土地政策方面,1927—1928 年,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到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从土地收归国有到归农民所有的变化。1946 年,在解放区开始由平分一切土地的政策转变为实施“中间不动,两头平”的方针,不仅有效纠正了绝对平均主义,而且使保护中农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在劳动政策方面,把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期间改善农民生活的主要措施,并不断加以完善;坚持适当改善工人生活和不妨碍资本主义经济正当发展的两重性政策等。这些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