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精神贫困的根本原因,就是阶级意识的匮乏。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不同,它直接面向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认知精神贫困的方式,也不如认知物质贫困的方式那样直观具体。如果陷入经验世界,探究一个个精神贫困现象的具体成因,这项工作无疑极端繁琐复杂、牵涉广泛,而且也很难挖掘出精神贫困的本质及其历史生成。所以,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在逻辑层面首先界定精神贫困的本质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它的历史生成,为摆脱精神贫困,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27]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是相伴而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物质贫富差距的必然产物。那么,“精神贫困”的内涵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28]应该说,这是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相对较早对“精神贫困”范畴的清晰规定。所谓“精神贫困”,其实也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人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追求,都被异化为“渴望拥有”这一种感觉,而这种“拥有”的现实指向,则是“商品”。此时,精神贫困问题存在于社会中的一切阶级。首先,“工人不幸而成为一种活的、因而是贫困的资本,这种资本只要一瞬间不劳动便失去自己的利息,从而也失去自己的生存条件”[29]。如果工人有一刻放弃对商品(工资)的渴望,那么他一旦停止劳动,将最终失去生活的能力。面对生存的威胁,工人只能成为商品的奴隶,为商品的完善不断消耗并掏空自身。其次,“在私有制的统治下,积累就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的积聚……而资本的这种自然使命恰恰是通过竞争来为自己开辟自由的道路的”[30]。资本家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有一刻放弃对商品的追求,那么他也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因为他将在竞争中被其他资本家淘汰,沦为工人甚至堕入更悲惨的境遇。所以,资本家也不得不沦为商品的奴隶。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工人与资本家遭遇的精神贫困问题,称为“利己主义”[31]。因为在现代社会,要想满足自身的渴望,必须使“每一个个人都同样要成为他人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牵线者”[32],最终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需要。社会成为个体满足自身需要的中介和工具,人对物的单纯渴望在这样的交往方式之下,便随即拥有了利己主义的特征。不过,随着马克思逐步放弃异化框架,转而立足唯物史观,从阶级斗争的视角出发,审视物质贫困的本质及其成因,马克思越来越发现,虽然都遭遇着利己主义式的精神贫困,但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遭受精神贫困后的现实物质后果却截然相反。资产阶级“感到幸福,感到自己被确证,它认为异化是它自己的力量所在”[33],而工人阶级则遭受着“无法再回避的、无法再掩饰的、绝对不可抗拒的贫困”[34]。精神贫困虽然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一切人之中,但是它对工人阶级的危害是真实且严重的,对资产阶级的危害是虚假的。所以,从《神圣家族》开始,马克思便基本把精神贫困理解为工人阶级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且对精神贫困的内涵、成因与影响的分析也更加深入。(www.daowen.com)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指出:“正是自然必然性、人的本质特性(不管它们是以怎样的异化形式表现出来)、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联合起来。……他们不是超凡入圣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利己主义的人。”[35]“市民社会”在这里指称的并非黑格尔意义上以劳动所有权和等价交换为基础的市民社会,而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不过,马克思此时仍旧指出“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联合起来”,这说明,马克思一方面强调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另一方面也承认等价交换的存在,并且将之视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制度基础。即便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清楚地论述剩余价值生产,但是很明显,他对现代社会中“交换”与“非交换”并存的事实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经验体认。工人阶级之所以信奉利己主义,在于其相信,现代社会的交换方式能够满足其生存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说,工人阶级没有深刻认识到,正是现代社会的“非交换”本质,使其遭受物质上日益贫困的苦难。“阶级意识”是卢卡奇使用的术语,表达着工人对自身阶级本质、历史形成与未来使命的客观认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交换”的关系掩盖着“非交换”的关系,工人阶级只发现了“交换”,而没有发现“非交换”才是现代社会的构成方式,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劳动中时刻为资本家贡献着剩余价值。工人阶级由于缺乏阶级意识,陷入了“利己主义”的观念,遭受精神贫困,在日益严重的物质贫困中苦苦徘徊。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欺骗,也是引发工人阶级精神贫困的重要原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36]。“统治阶级”本质上就是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就是为统治阶级长期掌握生产资料而服务的思想。所以,统治阶级的思想从酝酿、发展到成熟的整个历程,都不仅仅面向统治阶级本身,它必然要面向被统治阶级,使之屈从于统治阶级,为统治阶级的物质和精神生产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阶级掌握和运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各不相同,所以也由之产生了不同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资产阶级掌握着生产资料,但是与前现代社会相比,人与人之间不再以依赖性关系为基础,彼此之间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关系。另外,这种等价交换又是以非交换(剩余价值生产)为基础,因此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就被掩盖在交换关系之下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最本质的目的,也就是要掩盖和遮蔽剥削,极力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维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清楚地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伊甸园。”[37]因为,工人的确拥有选择为哪个资本家工作的自由;作为商品占有者,工人与资本家的确发生着等价交换关系;工人和资本家也的确在自由地支配着自己的所有物。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实际上在用“自由、平等”等一系列范畴,欺骗工人阶级,使之看不到生产领域存在的剥削,认不清自身处于物质贫困的真实原因。这正是意识形态欺骗,它将使工人阶级陷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可自拔,在被压迫的前提下,放弃寻求改变自身境遇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