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植根于深厚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植根于深厚的理论逻辑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植根于深厚的理论逻辑,不仅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充分认识,还表现为以中国实际、中国问题为中心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运用。从资本批判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确认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在为世界人民带来进步事物的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沉重的苦难。从世界历史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印证了现代化在全球展开的必然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植根于深厚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植根于深厚的理论逻辑,不仅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充分认识,还表现为以中国实际、中国问题为中心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运用。

一方面,从理论认识角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本现代性理论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资本现代性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奠定了两个方面重要理论基础:资本批判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从资本批判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确认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在为世界人民带来进步事物的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沉重的苦难。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拓展实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庞大的生产力与丰富的物质产品,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宽广的自由时间。但是,这些物质产品与自由时间仅为少数人享有,表现为资产阶级享有的自由时间源于广大劳动者的全部时间转化为了劳动时间。在此情况下,工人阶级不仅承受着繁杂的、异化的劳动,而且其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都为资产阶级所剥削。不仅如此,资本主义现代性还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以及人与人的对立等,造就了“分裂为两极”的必然趋势。从世界历史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印证了现代化在全球展开的必然性。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基于唯物史观的重要判断,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正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特别是生产的普遍发展以及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类社会必然由封闭的民族历史转变为联系的世界历史,现代化由此必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与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认识到了现代化道路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必然联系。(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的创新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更是一部不断推进实践创新、进行实践创造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表现为以中国实际为中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在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概念与命题。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得出了“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3]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深刻感悟。可见,中国实际、中国问题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形成的核心关注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