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同富裕理论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对国民经济学

共同富裕理论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对国民经济学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从中汲取了大量理论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对他们共同富裕思想的超越。他虽然没有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是在其思想深处,有着对共同富裕理论的追求。黑格尔与国民经济学家一样,认为现代社会遵循了劳动所有权和等价交换原则,现代社会的贫富差距是个人先天自然差异导致的。马克思主义对国民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上,也超越了前人已经达到的理论高度。

共同富裕理论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对国民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国民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都对社会分配问题有着深刻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从中汲取了大量理论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对他们共同富裕思想的超越。

国民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现代社会的贫困是贫困者个体先天自然差异导致的。个体的自然特性,包括品性、德行、能力、素质、智慧等因素。现代社会遵循着劳动所有权和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充分地尊重了劳动者的先天自然差异。社会中的贫困与富有,实际上是个体先天自然差异在现代社会基本原则作用下的深刻彰显和放大。因此,在国民经济学家看来,共同富裕的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避免社会的分裂和解体,必须使社会底层劳动者形成勤劳致富、自食其力的观念,进而投入到辛勤的劳动中去。当然,靠任何形式的救济、慈善等行为,是无法实现这一点的。例如,马尔萨斯就指出,应该“把没有自立能力而陷于贫困看作是一种耻辱……对于促进全人类的幸福来说,这种刺激似乎是绝对必需的”[47]。所谓的“刺激”,其实也就是通过精神和物质这两种途径,使底层劳动者认识到,不能自食其力,不通过劳动改变命运,是一种道德上的耻辱。而这种耻辱,将使他们回归劳动之中。很明显,国民经济学家并不打算营造一个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而是只希望维持社会的阶级分层,把所有人都纳入社会的分工体系之中,最终实现社会生产的有序和高效。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来,国民经济学的地位日益提高,不过正如前文指出的那样,在国民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现代社会面临着严重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毫无疑问,这倒逼思想家们反思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找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在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中,黑格尔是第一个认真关注、研究、吸收、反思国民经济学家思想的哲学家。他虽然没有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是在其思想深处,有着对共同富裕理论的追求。黑格尔与国民经济学家一样,认为现代社会遵循了劳动所有权和等价交换原则,现代社会的贫富差距是个人先天自然差异导致的。慈善事业和社会救济,最终无助于改善底层贫困者的生活境遇,劳动者还是要依靠自食其力,逐步改变自身处境。不过,与国民经济学家不同,黑格尔希望通过现代社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系统而完善的救助和帮扶机制,这也被视为“福利国家”观念的雏形。即便如此,能够发现,黑格尔的观念虽然展现出了人道的一面,但他并不准备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富裕,也不准备破坏社会的阶层划分,他希望的不过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调整社会财富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分配方式。

与国民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相比,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上,要更加激进和彻底。如果说,国民经济学家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都是希望在维护现代社会,即维护劳动所有权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防止社会的分裂和解体,那么,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希望通过彻底变革现代社会所有制基础的方式来实现共同富裕。例如,托马斯·莫尔指出:“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48]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指出:“社会上的任何东西都不得单独地或作为私有财产属于任何个人,但每个人因生活需要、因娱乐或因进行日常劳动而于当前使用的物品除外。”[49]应该说,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判断确实具有启发性,因为他们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开辟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他们试图炸毁现代社会,试图通过超越现代社会的方式克服现代社会的困境,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为接近。(www.daowen.com)

马克思主义对国民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上,也超越了前人已经达到的理论高度。马克思主义与国民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不同,认为现代社会没有遵循劳动所有权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以阶级压迫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国民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所以不认为共同富裕能够实现,归根结底是因为其误判了现代社会的构成原则,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赋予个人平等的发展机遇和获得财富的可能,已经是一个维护公平正义的“理想国”。这样,贫穷与富裕的问题,便只能是与人的自然属性相关的个别性问题,而不是结构性问题。另外更重要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的,虽然人的德行、品性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国民经济学家显然将其归于纯粹的主观性因素,毕竟也只有这样,社会才不必对劳动者的贫困担负任何责任。与之相对,马克思主义认为,贫困问题不是个别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是社会中阶级压迫的现实产物。因此,解决贫困问题,也就等同于消灭剥削和压迫,等同于超越现代社会。这样,现代社会中资产阶级鼓吹的价值观念,其实不过是对现代社会真实运行方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遮蔽。可以说,马克思主义通过在经济基础领域对现代社会运行方式的揭示,克服了国民经济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局限,找到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者试图通过超越现代社会这种方式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是马克思也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意味着,要想变革现代社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要在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是任意的,而是由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对于马克思而言,共同富裕既是劳动者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例如欧文,试图在生产力水平尚不十分发达的条件下,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毫无疑问是注定要失败的。马克思则要求人们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唯有如此,人才能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实现自由、获得解放,而这种解放的直接表达形式,就是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