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城市公共政策的创新维度与实践重心

上海城市公共政策的创新维度与实践重心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 “以城市更新的全新理念推进旧区改造工作,进一步处理好留、改、拆之间的关系,以保护保留为原则,拆除为例外”。上海市控规局部调整、规划方案研究、街区建筑评估等规划设计项目的后续开展,也都结合政策要求进行了实践落实。

上海城市公共政策的创新维度与实践重心

其一,注重公共实效。近几年,上海在住房建设、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方面不断出台一系列保障条例、实施意见,体现出对公平和公正诉求强烈的现实性回应,彰显公共实效。例如,在上海住房拆迁补偿政策、租赁式住宅政策的制定与推进,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新一轮旧城改造的规划设计引导,以及一系列更新项目试点的推进等方面。其中,在住房建设方面,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上海已采取并仍在不断采取一系列措施,《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上海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等公共政策文件先后发布,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根据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

表5.6 近年来上海规划设计视角关联的公共政策相关内容

(续表)

相应地,上海积极促进政策的实践落实,明确提出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健全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赁体系,成为全国首个供应租赁住房用地的城市。其整体住房租赁市场在当前呈现快速发展的总体态势,2018年更是聚焦世博后滩、铁路南站、虹桥枢纽等地区,着力满足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引进人才阶段性租赁需求。同时,各区县积极开展租赁住房的前期规划研究和选址工作、指导租赁住房市场建设,公共实效切实可期。可以发现,上海各区往往在发展定位、区位特点、存量建设用地及既有租赁市场等方面既有自身特点,也有发展难点,租赁住宅建设推进的相关实施手段、管控体系配套仍尚待完善。因此,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需要更具针对性地研究既有存量资源与新建租赁地块的联动,探索如何量质并重地、切实地建设满足地区发展特质和多元需求的租赁住房体系。

在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2016年公示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旨在统筹协调相关要素,转型政府部门管理方式,提升街道设计与建设水平,引导业主和市民积极参与,对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指导。这在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南京西路后街之一愚园路规划设计中,都得到了研究体现。《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的发布,探索存量社区规划的编制方法及实施途径,强调从政府单向决策向“政府、社会、市民”深度协作的转变;强调规划对行动的策划,通过社区行动,来推动社区规划蓝图的实施。相关的一系列规划设计实践也在近几年得到大力推展,如徐汇区长桥社区15min生活圈系统规划研究、黄浦区典型社区规划等,与各区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一起,形成对单元规划、控规调整等法定规划内容的有力补充。

此外,在行动计划及重大事件方面,无论是自2016年启动的“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还是2018年8月启动集中签约的“彭三小区五期就住房成套改造”项目[1]……这一类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公共优先,也因此可以更好地引导公共利益相关的设施配置、空间建构、公共服务。本质来看,要想取得城市建设与发展持久的推动力与活力,代表公共权力导向的政府,其政策调整与制度建构的取向,必须与城市广大居民的利益相一致,也只有当城市的改造与更新、社会行动的推展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选择、相互博弈的均衡,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实质性的社会进步与品质提升。

其二,强调基因延续。这里强调的是,将历史风貌保护和居住环境改善视为上海“人文之城”建设的基础资源,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来提升城市内涵、塑造城市精神,强化上海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软实力。“上海2035”总体规划明确要“进一步挖掘上海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加强历史城区风貌格局的整体保护”。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 “以城市更新的全新理念推进旧区改造工作,进一步处理好留、改、拆之间的关系,以保护保留为原则,拆除为例外”。在政策实践层面,上海市2017年年初开展了上海中心城区50年以上建筑的普查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应当保留保护其中730万m2里弄住宅,并采取差别化的分级分类保护保留措施;同时,大力拓展成片风貌保护对象,2016年开始先后公布两批,共计250片风貌保护街坊等。(www.daowen.com)

上海市控规局部调整、规划方案研究、街区建筑评估等规划设计项目的后续开展,也都结合政策要求进行了实践落实。例如,长宁区上生所地区的规划设计实践,强化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强调形成与历史建筑融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保障区域功能的升级转型,促进新旧对话、街区活力再生。再如,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一河两岸地区的72街坊,紧密关联历史建筑普查工作,研究落实街坊内历史建筑原址保护、平移修缮、拆除复建等多种保护方式,从保留历史建筑、延续有价值的肌理空间与历史界面等,传承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特色。

其三,彰显包容共享。“上海2035”总体规划明确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强调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土地资源,推动内涵增长和创新发展;《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则强调关注人的生活品质和多元化需求,推进土地混合使用和空间复合利用,营造开放活力社区,完善生活圈功能品质,构建公共空间和慢行网络体系……一系列核心政策更加凸显对市民多元需求的回应,并且更加强调公众参与、动态协调、整体平衡等方式方法的落实。具体来看,上海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公众参与模式、旧城改造中推行的征询程序、方案公示等都具有进步意义和实践价值;重大项目推进的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形式已趋成熟,并开始促进联合团队后续推展的形式;工程建设项目的公示系统已相对完善,但反馈与互动机制的建设还亟待加强。

举例而言,上海市2015年年底的“撤二建一”是重大事件,苏州河一河两岸地区随之成为新静安区的重点发展区域,概念方案研究同步开展,由政府及相关部门、业内专家、专业团队、相关权益人等共同进行了多轮探讨,进而明确了主导发展框架与工作推进思路。2016年3月进一步开展国际方案征集,并邀请了由知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进行方案评审。后续则组成了联合团队共同深化完成国际方案整合工作,并进一步形成具体化的设计导则,来指导后续地区实施建设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生态、社会、文化、行动等因素都被包容性地纳入进来,来帮助创造更加吸引人的、具有持续活力的、市民共享的区域。上海黄浦江两岸45 km岸线的公共空间也在2017年正式全线贯通,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客厅”及连续而丰富的亲水生活岸线,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健身、休闲、旅游观光的公共空间。2018年9月,《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建设规划》核心内容得以形成公众版成果,提出未来一江一河将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并向全社会征集意见;2018年11月,上海市规划和自然管理局与上海市水务局联合编制《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并征求公众意见。

其四,强化精细管控。为及时贯彻规划管理的新理念、适应规划建设中的新问题和新要求,上海市规土局形成了《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的动态更新机制,每2~3年开展一轮全面评估,若有必要则进行修订完善。《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1)是直接指导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核心技术文件,同时也是检验规划质量的重要标尺。2013年发布的《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条文说明》进一步加强条文理解、明确执行要求。而伴随近年来《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上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等的相继施行,通过编制、管理、实施、行动四大体系的建设,上海已形成了城市更新相对系统的工作框架。其在方法路径上,进一步突出精细化设计与管理,将规划评估为前提,明确“缺什么,补什么”,进行综合评估,编制实施计划,落实规划目标;同时,进行弹性管控,设计有效的鼓励政策和规范的管理操作要求;重视关键要素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全过程管理,保障公共要素落地;此外,倡导空间数据分析及管理平台等方式,更加注重不同层次之间规划的衔接与互动,切实促进控制要素和内容的法定化。

比如,在《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中,首先,借鉴新加坡的“白地”,提出了新增“综合用地”地类,以用于商业、办公、住宅、文化等多种用途的混合。混合功能引导,可以为各层次规划给予一定弹性,从而更有利于保障后续建设的顺利实施;其次,提出增加建筑高度分区、建筑界面、公共空间、风貌保护等面上的总体引导;提出一般地区也可根据需要开展城市设计,并编制附加图则,细化空间管制要求——针对这一要求,随后推进的一般地区控规调整的普适图则上,很多都结合公共导向、实施需求等进一步明确了地下空间范围、公共通道等附加控制要求;再次,形成《社区级基础保障类设施设置标准表》的底线管控、《社区级品质提升类设施设置索引表》的弹性引导等,可以说细化了规划控制目标、彰显了精细化管理要求;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