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验证的技术重点和策略优化

建筑验证的技术重点和策略优化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受建筑高度、日照核算、场地及设施配置等的影响,往往需要通过设计验证反推容积率,以确定合理的容积率指标。具体而言,贴线率在60%以上基本具有连续性比较强的界面;贴线率70%~80%比较适宜人步行活动的连续界面,特殊情况下需要协调建筑物面宽要求;贴线率90%时需要进行重点验证,尤其是东西向的建筑贴线率的要求,这种极为封闭的界面的形成,往往是要形成较为私密的内部空间,需要建筑形式与功能的良好设计配合。

建筑验证的技术重点和策略优化

其一,管控要素的分析重心容积率、贴线率。

容积率、贴线率构成了附加图则6个管控要素中最为直接的、可以量化体现的分析维度。其中,容积率验证需兼顾工程技术和公共利益两大方面,体现出多元限定和弹性调配的特质。一方面,受建筑高度、日照核算、场地及设施配置等的影响,往往需要通过设计验证反推容积率,以确定合理的容积率指标。另一方面,则应从更大区域内对地块的建筑规模进行平衡,对开发量进行调配,并确定指标的弹性控制范围(图5.24)。

图5.24 原闸北区天目社区13-01地块验证方案布局示例[1]

贴线率要求就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在验证中一般均能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协调,满足要求。但实际上,这一要素更多地反映出对城市界面、空间模式的强调,其分级指标的引导作用明显。具体而言,贴线率在60%以上基本具有连续性比较强的界面;贴线率70%~80%比较适宜人步行活动的连续界面,特殊情况下需要协调建筑物面宽要求;贴线率90%时需要进行重点验证,尤其是东西向的建筑贴线率的要求,这种极为封闭的界面的形成,往往是要形成较为私密的内部空间,需要建筑形式与功能的良好设计配合。如在闸北天目社区建筑验证的附加图则中,主要通过较高建筑贴线率的控制形成“井”字形界面。在徐汇WS3-B单元的附加图则中则更关注人行公共活动空间的界定,对中央公共活动带提出了较高的建筑贴线率要求。

其二,关联要素的分析重心:日照、开放空间体系。

日照、开放空间体系不属于附加图则的直接管控要素,但却是技术上对调整要素形成严格限制与关键影响的分析维度,并需要广泛地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相邻及地块内部的建筑影响等关联起来分析,这一点在实践项目中也有突出体现。

综合来看,日照核算受建筑的使用性质、城市形态控制、地块内部和周边建筑布局及建筑保留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日照计算产生较大影响权重的,则往往是高要求或特殊性的验证因素。例如,在地块对建筑规模有高要求的同时,加之关联考虑建筑高度、贴线率、消防要求等,复合影响下会导致地块内部建筑日照难以满足要求,需进行验证设计调整(图5.25)。验证中应遵循整体性、主次性、复合性的原则,结合日照分析手段和相关规范要求,对这一类因素进行优先考量、复合分析,促进保障良好城市空间格局和公共利益的维护。(www.daowen.com)

开放空间体系内含对各类验证要素的考察要求,但更多地将视野放宽至包纳广场、绿地、公共通道、建筑形体组合、建筑功能等影响城市活力与魅力的要素方面,以设计验证的形式予以强调和落实:一方面,促进公共空间网络的保有。通过建筑空间组合、公共通道的限定与联结等,保障绿地、广场空间等公共空间的网络连接、活力集聚,促进市民的交往活动;另一方面,关注新旧建筑之间的协调与联系,并增加对于空间连接性、场所性、生态性的设计关注,促进历史文化要素的融入(图5.26)。

其三,法规要素的分析重心:相关规划要求。

图5.25 桃浦科技智慧城规划地块建筑布局示例[2]

图5.26 徐汇区WS3-B单元规划地块验证方案示例[3]

在验证方案设计中,还需要顾及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中通则类要求及建筑设计相关的设计规范要求。因此,“相关规划要求”这一维度,体现出对于规划法规及技术规范[4]的紧密关联考量,往往结合当前的底线把控、动态弹性等实施诉求,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梳理验证相关问题,权衡“消防、塔楼范围、公共通道、禁止开口路段、建筑密度及建筑物面宽要求及混合用地建筑量比例”等的指标限定,细化项目实施建设标准,为后续土地出让和项目建筑管理提供更具针对性、适应性的指导。例如,消防要求因其涉及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是一切规划必须满足的先决条件之一,其相关规定为严格的强制性条件,直接影响从城市空间布局到建筑功能形态的各个方面。在方案设计中,主要通过对消防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设置、建筑标准层的防火分区等方面来验证消防条件,安全性、经济性、空间的合理性等都一并纳入验证的综合考量(图5.27)。

图5.27 徐汇区WS3-B单元规划街坊消防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