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更新:多维需求下的N种路径

城市更新:多维需求下的N种路径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街道向社区基金会提出了项目组织动员建议,同时积极调研周边居民区开展需求。图4.31“跑道花园”现状与以往动辄千万的大项目相比,“跑道公园”和“闲置房改造”无论从空间尺度还是投入资金,都属于很“微小”的项目,但是从项目中反映的是由多方共同合作的城市微更新的一种模式。万里社区城市更新的主题为“魅力社区、悦行万里”。

城市更新:多维需求下的N种路径

其一,多元参与背景下的城市微更新——浦东缤纷社区实践案例。

“社区,让生活更美好——浦东缤纷社区实践案例展”是基于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背景下的一个实践案例展览。缤纷社区行动也是浦东新区政府主导、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和相关艺术院校共同参与,首批试点工作主要面向浦东新区内城5个街道开展的城市微更新活动,同时选取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9类公共要素作为主要微更新项目,包括活力街道、口袋公园、慢行路径、设施复合体、艺术空间、林荫道、运动场所、破墙开放行动、街角空间等。

位于福山路与商城路交叉口西南方向的福山路跑道花园(图4.31),一开始只是某健身房门前一片不起眼的公共空间,周边居民很少愿意过去,利用效率很低。2016年,首先由健身房向陆家嘴街道提出对其进行改造的初步设想。街道向社区基金会提出了项目组织动员建议,同时积极调研周边居民区开展需求。基金会积极向社会专业人士进行推介,考虑到社区周围中小学校幼儿园比较多,形成了“跑道花园”的初步方案,最终经过居民、设计师、专家等被邀请共同参与讨论,达成了公共空间更新方案的共识。

最终,陆家嘴街道出资30万元,商户出资10万元(其中7万元为服务捐赠),通过铺设塑胶跑道、提升景观绿化、改善人行道铺装、增设家具路灯等,为居民新增了一个崭新精致的好去处。

与“跑道花园”同时发起的还有张扬南苑小区内一处165 m2闲置房的改造。张扬南苑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小区当初建设配套设施比较有限,活动室、会议室等公共空间都比较小。社区居委会希望将原先这个只是用来回收废品的闲置房改造成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如居民活动室、会议室等。在经历了多方开会之后,又根据各方提出的意见来回修改七八次,终于确定了改造方案。根据改造方案,整座房子将分成活动场地、卫生间和设备储物间三部分。改造后,能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如平时摆放座椅,但把座椅收起来,摆上乒乓桌就能打乒乓。

图4.31 “跑道花园”现状

与以往动辄千万的大项目相比,“跑道公园”和“闲置房改造”无论从空间尺度还是投入资金,都属于很“微小”的项目,但是从项目中反映的是由多方共同合作的城市微更新的一种模式。设计师所听取的意见不仅仅来自于政府,而是需要与各利益方沟通,把真正的需求反映在方案中。虽然前期沟通往往会有不少波折,但好处也十分明显——事先沟通充分,项目实施过程就比较顺利。

由于“缤纷社区”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2018年,“缤纷社区”工作已在浦东新区36个街镇全面推开、全域覆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城市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工作和生活,而是将目光逐渐聚焦于温度感、人情味和幸福感。作为方案设计者,重点在于聆听来自基层的心声,实现人与人的“连接”和空间与空间的“连接”,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公共管理能级。当然一个模式的建立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与探讨,因此如何形成一种可靠的、相对完善的成熟机制及实施后全面的评价体系,是下一步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其二,政府力量主导下的社区空间微更新——万里街道社区规划改造。

万里街道成立于2014年,是上海第一批四大示范居住区之一,原为普陀区长征镇北片社区。2015年开始,为更好地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以人为本、关注生活核心问题、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的精神,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总体规划提出“构建15分钟可达的社区生活圈”要求,上海市普陀区规土局率先开展《万里街道发展规划研究》,2016年在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市有机更新四大行动计划,开展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新成立的万里街道为试点,践行社区发展规划,期望建立长效机制为全区建设宜居城区奠定基础,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社区规划编制办法、社区物质空间建设机制、社区服务与治理的管理机制。

万里社区城市更新的主题为“魅力社区、悦行万里”。规划实施三个试点项目、两条联系网络和小区全面覆盖的“3+2+1”任务目标,涉及设施建设、环境提升、交通慢行三大板块,对应提出邻里之家、绿行万里、家园节三大行动策划,积极组织全规划阶段的公众参与(图4.32)。

杨家桥地区桃浦河沿岸综合改造:破旧的顶棚、湿漉漉的地面、杂乱的摆设、喧嚣的声音……这些“脏乱差”现象是过去杨家桥农贸市场的真实写照,大大影响了附近桃浦河沿岸的环境;2016年普陀区启动了杨家桥城市更新工程,规划改造桃浦河两岸环境,河东侧以景观改造为主,中远期逐步打开各个小区围墙,重点改造河西侧,保证足够宽度的连续绿带,并结合现有空间设置小广场等活动节点,打通滨河慢行通道。同时,街道将通过新建标准化菜场、合理分流原经营户及微菜场进社区等措施,保障居民“菜篮子”。

图4.32 万里社区规划实施计划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交通路真华路口沿着龙珍港的地块,利用原来的售楼处、真华路菜市场,通过城市更新的手法,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加建。底层为相邻的绿苑菜场扩建,加建的2~3层设置1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配置老年日间照料、助餐点、图书阅览、医疗卫生、文化活动、社区学校等综合功能。

一站式”邻里中心:利用城市更新条例,创新复合化建设,增设邻里中心和公共空间,提供生活服务、养育托管、老年日托、卫生服务、综合健身、社区学校、社区食堂等服务。

两条线性网络:开设社区巴士服务线路对接社区健身漫步道,基本形成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的网络体系。(www.daowen.com)

“针灸式”微更新环境整治:在各个小区规划详细梳理公建配套的闲置空间,根据邻里级设施的服务半径与服务缺口,增设三合一家庭中心、睦邻中心、微利型商业、复合化医疗设施等。结合公共绿地、街道空间、滨水空间、小区出入口挖掘尺度宜人、亲切的小型公共空间,创造具有认同感的生活场所,使得居住区公共空间与人的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相适应。

万里街道在行动实施过程中,增加多个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环节,如组织由社区居民、设计团队、街道管理者、市区两级规土部门、相关专家顾问等组成的研讨会,听取居民意见建议,鼓励居民亲自参与建造活动。通过同心家园等社区组织的培育,推动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加深公众对编制方案的理解和认同,不断优化编制方案,提出真正契合老百姓实际需求的邻里之家方案,激发社区自治共治的活力。

万里街道的城市微更新,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一种“黏合剂”的角色,将居民、设计者和政府三方聚集到一个平台,在平等和信任的氛围下进行对话。根据以往经验,涉及公共空间问题,各方利益主体都会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候政府需要起到主导性作用,在讨论甚至争论中,或是牺牲某一方部分利益的前提下,确定一个相对而言的最优解决方案。政府提供的支持往往能极大提高政民间的合作,借助政府力量调动社会资源,公众参与,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才能让各方都能够保持觉知和清醒。

此外,位于静安区普善路街头绿地,作为2016年“上海市1+1公共艺术计划项目”选点,由上海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为主导,由上海市静安区规土局协同选点,选取由于南北通道这一城市道路在此区域的改线和拓宽而形成的新的“零碎”地块,其周边住区密布、公共空间缺少,亟须更新改造。该项目由规划设计单位、景观设计单位及雕塑家团体共同合作设计,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结合绿地建设进行建设管理与后期养护,为周边城市化居民提供一处以“艺术”为主题、以参与性与休闲体验获得感为诉求、提升城市形象为外部效应的绿地空间。

项目以“街头游戏”为设计理念,通过将“跳房子” “折纸”“七巧板”等传统游戏在景观空间中的创意性的物化与设计,以极简的设计语言呈现,并将雕塑、街道家具、趣味空间、绿化等多个要素高效、有机地融合编织在一起,致力于用景观融合艺术的方法将城市街头废弃空间进而更新提升为具有活力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的、能为多年龄段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和积极有趣的街头绿地,是为“寻找失落的城市空间”一步有温度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图4.33~图4.35)。

其三,社区规划师制度下的微更新——杨浦区社区微更新项目。

杨浦区在社区营造方面探索比较早,此前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了四平街道和五角场的几个点。比如,一个街道边上的小型口袋绿地,对一些规模较小、消极使用的空间的重新活化利用。2017年3月,杨浦区规土局将翔殷路491弄绿地改造项目推荐为“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的2017年度试点项目,同时也是推广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一次尝试。

翔殷路491弄住宅小区建于1993年,居民以老人、儿童居多。小区内有2处集中绿地,中央绿地设有凉亭和健身设施,居民使用频率较高,北侧的集中绿地规模较小,乔木众多,日照较少,使用率很低。小区内的健身设施也多是供成人使用的“大尺寸”器械,孩子缺少活动场所。不少居民提出,希望将北侧绿地改造成为供儿童娱乐的户外亲子活动空间。设计团队在了解了居民的诉求后,结合场地特征,将空间布局从“一”字形改为“L”字形,对场地的活动设施和休息场所进行了细致设计,改善亲子乐园的空间品质(图4.36)。

图4.33 普善路绿地区位及基地分析

图4.34 普善路绿地设计方案

图4.35 普善路绿地改造后

图4.36 翔殷路491弄住宅小区亲子活动空间

在绿地改造项目取得成功之后,杨浦区政府于2018年,聘任 12名来自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专业的专家为社区规划师,让每位社区规划师与杨浦区的一个街道(镇)结对,为该街道(镇)社区更新工作提供长期跟踪指导和咨询。为进一步实现社区规划师和居委会干部、居民的良性互动,杨浦区规土局与同济大学又共同制定了社区规划师培训计划。

随着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的不断更新,对各级政府发挥好相关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城市微更新是偏向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还是偏向于基层自下而上的推进,规划参与的作用都是重大的,而社区规划师制度建立的主要作用: 首先是提供专业意见,并把专业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参与者看懂;其次是沟通组织,为利益各方提供沟通平台,并将诉求结合并体现在规划中;最后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各方达成共识,加快项目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