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文分析,多专业协同下的苏州河两岸地区更新包含了“水、岸、路、地”四个领域。以水岸一体化联动发展为规划原则,可以将四个领域的核心内容归纳概括为五个理念,即安全生态、多元开放、贯通可达、人文互动、绿色宜居。以五个核心理念为两岸更新的价值框架,通过多专业协同的策略支撑,发挥不同专业的引领和管控作用,有利于促成两岸空间不断的优化提升,逐步实现苏州河沿岸建设成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图2.30)。
图2.30 多专业协同下的两岸更新核心理念框架
为了针对性地探讨核心理念在各专业更新策略上的细化内容,本书参考“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河道规划设计导则等相关内容中对岸段类型的划分方式,根据两岸腹地的用地功能不同,将苏州河岸段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公共活动型、生活服务型、历史风貌型、商务产业型、生态保育型。生活服务型岸段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相关,下文将以该类型为例,进一步展开分析不同专业的更新策略与协同模式。
苏州河沿岸分布着大量的传统里弄住宅、古镇和现代居住社区,生活服务型岸段是苏州河岸段的最主要类型。该类岸段的活动人群较为稳定,周边生活的原住居民占较大比例:从时间分布上看,早晚、周末和节假日为活动高峰期;从使用情况看,兼具日常活动、体育健身和交通出行等多重功能;从空间贯通情况看,现状沿岸通道普遍狭小,部分岸断被居住小区封闭,沿线贯通率和出行使用率普遍不高。
在总结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目标服务人群的特点,提出以下生活服务型岸段的更新策略。
生态安全:确保防汛安全达标,维持水体生态稳定。
安全与生态是水岸地带的最基本要求,是决定水岸空间是否具备基本保障和长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为协调安全、生态与近水、亲水的需求,建议在满足苏州河两岸防汛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局部结合亲水平台、步道等采用通透性较好的护栏以增加亲水性,同时对防汛墙立面实施涂装等外观美化。当滨水用地纵深较小时,可以采取抬高防汛墙内侧基面标高的做法,使城市和滨水之间形成缓和的过渡(图2.31)。根据陆域控制宽度和建筑退界距离,在主要公共活动节点采用多级挡墙护岸样式,以提供平台、步道等亲水空间。另一方面,维持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稳定,分季节对鱼、虾等进行育苗、放养,并可沿岸设置一定数量的垂钓点,增加居民的亲水乐趣。例如,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杜塞河两岸采用生态化驳岸处理方式,岸线缓和过渡,同时通过放养天鹅、水鸭等,既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又增加了滨水空间的趣味(图2.32)。
图2.31 根据墙后用地范围可采取的防汛墙改造方式(单位:mm)
图2.32 德国杜塞河两岸的生态化驳岸
多元开放:引入多元复合功能,鼓励开放滨河空间。
水岸空间的活力增加需要通过多种功能的复合、场所的开放、各类人群的互动来实现。水体与两岸空间应被作为一个整体,并形成功能复合的区域,作为优质的空间资源辐射周边。不单单是水滨沿线的功能,水滨腹地的纵深渗透正日益得到重视,今天的发展也日益强调从更大的区域考量,借助用地的系统盘整、布局优化,来导入新的发展和合适的功能。例如,静安区苏州河一河两岸地区发展,正是坚持水岸一体化发展理念,通过统筹岸线功能与腹地功能,以逐步置换生活岸段两侧的产业用地(图2.33)。
此外,当柏林施普雷河自豪地向来自各国的人们展示着其开放且连通的滨水开放空间(图2.34);前文提及的伦敦泰晤士河,也是在两岸采取了一系列营造亲水、开敞滨水空间的举措,借助慢行步道建立起水滨新的公共空间与城市的联系……可以说,滨水空间愈加公共开放、享用便捷,就越能集中地为各种目的所利用,可以容纳多类型的公共活动,进而给滨水地区带来新的意义与吸引力。同时,应通过鼓励商业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儿童设施沿河设置,增加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活动项目,延长滨水地带的使用时间,增加地区活力和吸引力;通过相应奖励政策促进现状封闭小区后退围墙、开放滨水岸线;鼓励新建小区将集中公共绿地沿河布局,与滨水空间整合,统一设计、实施管理。美国芝加哥河两岸通过第一界面的建筑底层架空及退台式驳岸,打造出活力、开放的亲水空间。
图2.33 静安区苏州河沿岸混合功能建议
图2.34 柏林施普雷河两岸的公共活动空间(www.daowen.com)
贯通可达:实现滨河全线贯通,多种通道见水、亲水。
水岸的可达性体现了滨水空间的开放度和公平度,而可达性又反映为滨水贯通性和水岸可到与可视性。滨水贯通性可以根据现状情况,通过改造铺地,设置步行道、慢跑道,骑行道等,或者在保证水利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栈桥、水上平台等措施来实现。水岸可到性包括加密滨河与腹地的通道密度,公交、轨交站点与滨河通道连接,以及在跨河桥梁间隔较大处增设步行桥等措施(图2.35);而水岸的可视性则要求沿河建筑的高度和平面布局应确保对水体的可视角度最大,并尽量避免新建建筑对原有建筑向水面的视线遮挡。
图2.35 苏州河中心城内贯通目标
人文互动:保护历史遗迹,延续文化特色。
苏州河沿岸分布着大量的里弄住宅和水乡古镇,是上海传统住宅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展现与缩影。在今天,苏州河口区域的历史风貌依旧浓厚;苏河湾地区的四行仓库已通过人文更新,激发新的活力;东斯文里、慎余里、太和坊等历史建筑和空间如何更新再利用,消极空间如何在新环境中转化等,则构成了能否让人们切实地驻留下来,去感知新旧融合的空间整体的关键所在。例如,可以借由活化利用工业历史遗存,增加滨水沿线的人文空间与活动节点,并留出体验历史环境的连贯的步行空间,延续城市肌理与活动脉络。应大力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沿岸的历史建筑与遗迹,挖掘苏州河沿岸的历史要素,通过防汛墙立面、桥梁护栏、路灯、雕塑等的细节设计,传承弘扬苏州河的人文传统。同时结合龙舟赛、游船活动等,挖掘民俗风情,提升滨河历史、文化、艺术品质,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绿色宜居:景观统一设计,优化环境品质。
滨水区应浓缩城市景观,且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应实现多重目标与意义,允许场地长时间在价值上产生变化、适应、收获。对比塞纳河、柏林施普雷河两岸,可以明显感受到苏州河两岸景观品质不高、绿色空间和特色风貌不足等。因此,更新上的一个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利用私有区域的景观,并尽可能提升公共区域的环境品质,增强场所性、文化性、艺术性等,并在这一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低碳设计,营造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当地社区的宜居性。
除了对空间、交通等宏观层面的把控之外,也不能忽视对沿岸绿化植被、座椅设施等细节的设计和管理,因为这些是人群直接感知接触和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项目。景观控制方面可以根据季节变化,选择有代表性的树种、花卉,打造四季更替变化的两岸景观。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设计导则,确保道路铺装、健身设施、路灯、座椅、饮水点、公厕等服务设施满足人性化需求。例如,瑞士布里恩茨湖边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活跃了滨水空间的使用(图2.36)。
以上五点更新策略中体现了多专业协同的模式架构,以第一点“安全生态”为例,虽然管控内容以水务专业为主导,但其中的防汛墙改造、闸口迁移等内容,需要规土、交通、文保、环境多专业的协同配合,在统一的目标框架下具体深化落实。由此可见,苏州河两岸地区的更新必然是一种多维架构下的多专业协同模式,通过各专业互扬所长、互补所短,共同打造安全生态、多元开放、贯通可达、人文互动、绿色宜居的滨水岸线空间。实际上,回顾近十年来苏州河沿岸的发展变化,除水体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外,两岸建设成效并不明显,与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苏州河两岸地区的更新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是过程性的,但也需要多方重视和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引领下,“一江一河”沿岸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从规划设计的层面制定明确的建设导则,还需要理顺涉及滨水空间发展的方方面面的体制机制,实现苏州河健康、开放、可持续发展。
图2.36 瑞士布里恩茨湖边的儿童游乐设施
【注释】
[1]2010年,原闸北区政府全力启动的苏河湾地区的开发。苏河湾地区可以说是浦西中心城区内苏州河滨水地区最后一块可供整体开发的完整地块,到目前已取得显著的建设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