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一河两岸,探究三维度城市设计举措

深入一河两岸,探究三维度城市设计举措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在一河两岸的转变发展格局中,新形势下的核心滨水空间地位被凸显出来,强调提高滨水区中心度,形成滨河的公共活动中心,并积极引导公共功能在滨水第一界面集聚——城市设计结合有条件建设的地块,通过功能置换和环境优化,活化岸线功能,保证滨水建筑底层以文化、餐饮、休闲等公共功能为主,增强滨水岸线公共功能集聚度,预计新增公共开放岸线3.75 km,规划后公共开放岸线的比例从20%提升至60%。

功能维度:滨水活力的多元激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延续或发掘富有特色的、留存城市记忆的空间,对于今天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全球化浪潮洗礼下的城市发展,格外具有价值与启迪。面对大城市发展的困境,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很早就提出 “有机疏散” 理论[3],试图通过重新建立“日常生活的功能性集中点”,调整城市结构关系,以“外科手术”剔除城市的衰败成分,使其恢复最适宜的用途,保护城市老的、新的使用价值的构想,是一种极为冷静和理智的发展策略。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后,很多国际上的发达城市面临一个城市功能的转化过程。例如,巴塞罗那沿地中海的滨水区曾被大量工业厂房铁路设施占据,其后则是借助1992年夏季奥运会举办的契机得以重新开发[4]……虽然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某一形态或模式来达成提高效率、空间发展转变及实现美好生活的整合性目标,但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好的功能与价值激发,可以说构成了应对当前诸多冲突问题的良好途径。

首先,在一河两岸的转变发展格局中,新形势下的核心滨水空间地位被凸显出来,强调提高滨水区中心度,形成滨河的公共活动中心,并积极引导公共功能在滨水第一界面集聚——城市设计结合有条件建设的地块,通过功能置换和环境优化,活化岸线功能,保证滨水建筑底层以文化餐饮、休闲等公共功能为主,增强滨水岸线公共功能集聚度,预计新增公共开放岸线3.75 km,规划后公共开放岸线的比例从20%提升至60%(图2.17)。

其次,一河两岸地区城市设计强调混合功能发展模式(图2.18),以关联生活的多样性、优化城市的基本网络,有利于综合应对文化培育和空间塑造,以及创建多样化的经济实体和提供多层次的就业发展机会。

再次,引入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功能,如注入文化休闲旅游功能及引入高能级现代服务业。

图2.17 引导公共功能在滨水第一界面集聚

图2.18 强调两岸核心区域功能的有机混合

空间维度:文化延承的脉络建构。城市中心除了满足市场活动、强化公共功能、集聚资本和人气之外,还应该具有如下特质:同时满足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构成城市标志性的地区,并创造具有强烈城市性格与气氛的、活跃市民社会活动的场所;应体现对于城市原有格局与肌理的尊重,促进土地使用的多样性与互相支持、空间安排的紧凑及步行系统的完善等。

目前阶段,一河两岸地区城市设计与开发建构仍在完善与发展中,但其朝向城市历史遗存保护、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方向转变;突出文化特征,力求形成标志性的开放空间与文化建筑(图2.19)——可以借由开发项目的带动、激发,形成城市名牌,达成催化效应;强化以滨水步行化为导向的交通组织,组织单行道和步行区,释放滨水空间,强化慢行与公共功能、轨交站点的连接(图2.20);建立安全、舒适的两岸慢行连接;加强天际线和建筑高度、滨水界面和开放空间的控制等空间建构举措,则恰恰代表了上海已经转型发展、跻身世界,同时保有自身风貌特色、探索历史文化延承的重要策略。

环境维度:开放共享的场所营造。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独特的环境与资源,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孙施文等,2004)。2002年,苏州河两岸建成滨河绿地10万m2, 大大改善了河流水质和环境面貌,从此之后,苏州河的整治改造也与上海整体的环境保护战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借由历史延展性不断治理环境、转换功能、形塑生活,在今天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文化、商贸等于一体的两岸生活空间,也极具代表性地描绘出滨水空间再构与环境整治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现实影响。据研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滨水区,地产价值可以达到非滨水地区的6倍;滨水空间的价值发掘似乎永无止境。

图2.19 一河两岸地区文化建筑和开放空间示意

图2.20 静安区一河两岸地区历史文化与公共设施的活动网络建构

归根究底,一河两岸地区作为城市公共资源价值的提升,是强势的政治话语与社会经济话语共构的成果,但其所体现的利益,在今天上海大力推进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更加强调的是城市和公民所共享的空间与场所。比如,增加滨河的开放空间和驻留场所,增加桥梁码头、研究平桥设计的可能来加强两岸交通联系(图2.21),抬高滨河道路、提升空间亲水性,以及提出重视桥、堤岸等环境要素的人文内涵展现[5],建设多样性的岸线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需求(图2.22),将滨水空间联系并延伸至更远的街坊(图2.23),也将城市生活更多地纳入滨水空间。(www.daowen.com)

作为城市中心滨水区的一河两岸地区,当前的转型更新发展正积极引入新的功能,并极为重视与腹地的渗透与互动,积极促成公共空间主导、混合功能街区、多元化的活动;同时,强化历史建筑遗存的保护,新的建设应在空间布局和尺度上与旧有产生对话,以及着眼步行化、亲水性、开放共享等核心要素的空间与环境的双重建构,凸显地域特质与文化驱动,提升滨水形象与空间品质,促进区域新旧融合和创新发展。

图2.21 一河两岸地区的桥梁设计构想

图2.22 注重多样性的岸线设计

图2.23 水滨与腹地的联系与互动示意

【注释】

[1]行政区划适时调整,是适应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行政区划经历多次调整。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使行政区划更好适应城市发展和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更好地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闸北、静安两区行政区划调整。2015年10月,国务院给予正式批复。

[2]规划范围为西至江宁路、南至北京西路、北至交通路,总用地面积约440 hm2。其中,天目路以南的滨河区域总用地面积为356 hm2,天目路以北的铁路区域总用地面积为84 hm2。静安区内的苏州河北岸岸线长4.7 km,南岸岸线长1.6 km。

[3]这一思想最早出现在1913年的爱沙尼亚的塔林市和1918年的芬兰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中,而整个理论体系及原理集中在沙里宁1943年出版的巨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

[4]1999年,“对角线大道”延伸至海边,巴塞罗那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间开发由此开始,并在2001年终于实现了把对角线大道延伸至海滨的长期规划,而这一超大型工程也成为激发城市复苏和城市更新的催化剂。

[5]城市设计将苏州河已建桥梁按结构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和桁架桥,提出规划范围内,共和新路以东的新建跨河桥梁应尽量与周边历史风貌环境相协调,共和新路以西的新建跨河桥梁应体现桥梁形式多样性与时代技术。桥梁除了要结构轻盈,还需要体现人本、艺术、生态等新的导向和技术手段,彰显桥梁的技术美及艺术张力,提升滨河景观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