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与发展特点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与发展特点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以来,上海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发展,有着严格的保护制度。上海中心城区、郊区确立了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这些风貌区集中展现了上海城市的多元文化。新时期,上海对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发展更加重视,保护力度日益加强,强调精心保护、用心留存,从基本理念、利用模式、方法路径上都有所体现。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与发展特点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城市进程和发展的见证,集聚了一个城市的建筑经典、历史印记和人文情怀,展现了城市文化,凸显着城市内涵和特色。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往往既要面对功能变化、保护与开发、环境提升、活力增强等客观发展要求,又要面临多元的冲突问题与发展困境。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直以来,上海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发展,有着严格的保护制度。上海中心城区、郊区确立了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这些风貌区集中展现了上海城市的多元文化。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往往既要面对功能变化、保护与开发、环境提升、活力增强等客观发展要求,与此同时,也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的活力区域,同样面对着保护的整体性与建设的阶段性、保护的分门别类与政策的单一性、保护的切实需要与保护压力重大等难题。2016年,上海第一批历史文化风貌区扩区名单公布;2017年上海市开始全面推展50年以上历史建筑普查工作;至2018年已推进第二批历史风貌街坊保护工作……新时期,上海对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发展更加重视,保护力度日益加强,强调精心保护、用心留存,从基本理念、利用模式、方法路径上都有所体现。

首先,在基本理念上,更加强调对历史建筑遗存的最大保护,从早先的“拆、改、留”,转变为“留、改、拆”,传承历史文脉和记忆。评估工作的开展更为有序、及时,强调为整体风貌保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通过评估,分析梳理和明确保留、改造、拆除建筑,有利于历史要素的价值挖掘和最优化利用。同时,对于公共要素的注重与把控,则有利于形成地区发展的活力载体。针对开发地块的建筑验证,更多地结合功能和空间关系等展开分析,以形成有针对性的、更加利于实施的相关建议。(www.daowen.com)

其次,在利用模式上,更加关注于街区活力的提升与再现,从传统型改造转向重视多层次的公共利用。特别是在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改造模式上,更加注重多方协调、多专业协作,以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改造措施。此外,更加重视对不同使用人群的综合考量,制订相应的发展策略。可以说,与公共利用相对应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强调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合力发展的模式。

再次,在方法路径上,进一步突出精细化设计与管理,重视城市设计相关要素的控制和引导,借助空间数据分析及相匹配的管理平台等,加强区域整体空间形态的可阅读、可感知、可跟踪,有利于示范与探索。同时,更加注重与后续规划调整优化及规划管理等工作的有效衔接,将各控制要素纳入控规相关指标和附加图则,以有效确保控制要素和内容的法定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