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索上海城市更新实践的五个维度

探索上海城市更新实践的五个维度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0.1上海城市更新相关规划项目实践聚焦与类型特征提炼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建构往往面临复杂且多元的冲突交织。上海城市更新项目提出应以落实区域评估的各项要求为前提,确定更新范围,编制范围则最小为一个街坊。构建“一江一河”已然构成上海新时期的行动目标;“一江一河”沿岸逐渐成为最具活力的公共区域,对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的城市更新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逐步开展,结合城市建设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城市更新重点落在“旧区改造”和部分的商业改造之上,主要目标是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及“旧区改造”的逐渐完成,上海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得到再开发,同时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得到进一步的关注。2000年之后,伴随着大量的城市工业用地的转型,上海城市更新的重点转向对于既有工业仓储空间的改造,同时也完成了对于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政策法规的完善。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重点提出了以人为本、内生增长、底线控制及空间政策等转变方向。

根据“上海2035”总体规划,上海未来的城市更新总体思路,从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从重构物权(重建)转变为保留物权(改建),从自上而下到上下结合的多种方式及从政府单向决策到多方深度协作,即存量更新规划将与公共要素、城市风貌保护等紧密结合,成为未来规划的重点之一。

2015年2月召开的上海市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展示了已经启动的主要城市更新案例,同时也促使我们可以聚焦中心城区,审视日趋多元化开展的城市更新举措。比如,徐汇区注重分片分别施策,如在风貌保护区更新与滨江地区开发试行开发权转移;原静安区以公益性设施为先,并设立了城市更新投资基金,专项用于城市更新(徐毅松,2015);原闸北区则以提升环境质量、完善公共事业、保障公众利益、传承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一方面,从体系入手,着力开展重点区域的更新评估,同时加强分类指导,推动更新区域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重点地块的微更新,着力提升功能、慢行联系、环境品质。总的来看,上海市中心城区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项目类型,涉及系统引导、重点区域、民生考量、街坊更新、文化风貌、建筑与景观等多个方面,从中可以探寻当前城市更新的空间发展策略的关键引导方向,以及项目具体运作过程中的管理实施经验、制度设计配合,为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图0.1)。

图0.1 上海城市更新相关规划项目实践聚焦与类型特征提炼

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建构往往面临复杂且多元的冲突交织。实际上,今天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都在试图针对城市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往往包含外部条件与内在特性的双重限定,既关注城市的自然生态和物质形态营造,又强调作为城市物质表象深层结构的社会空间对城市的塑造,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化成具体化、可操作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并落实于城市建设实践、可持续发展项目,来回应可持续发展观念、理想城市模式的挑战,以及寻求人们和社会需求的满足、更趋适宜的行动方式等。本书将基于《本土策略》的相关结论,聚焦主要冲突的分析领域,以及空间建构和社会行动维度的实践应对及探索,结合近几年的上海城市更新实践工作,梳理上海静安区苏州河一河两岸地区、张家花园地区、长宁区上生所地区、东斯文里地区、徐汇区长桥社区、静安区大宁社区、彭三小区、杨浦区飞虹路绿地等若干具有典型代表的项目实践——这些实践案例与《本土策略》一书中涉及的案例具有内在的交织与延伸性关系,展开深入剖析和理论思考,探索其中的实践运作机制,寻求策略深化与现实检验的可能。

本书的主要实践内容与理论总结,将从五个维度具体展开。本质而言,书中对这些案例所进行不同深度的分析解读,都是与其建成环境背后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动因密切关联的,是面向其各自的现实发展条件与规划设计限定,也是对其中存在的共同的冲突面向、问题聚焦的反思与回应,力求结合城市设计的多个层面、不同角度与深度,探索对城市更新发展路径的现实启发与有益借鉴。

其一,保护更新,平衡诉求。城市更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除了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断调整,还需要面对城市中新与旧、公与私等核心冲突如何更有效地消弭,从而有能力不断再生,激发内在发展活力。时至今日,上海新天地、多伦路社区、田子坊、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以及苏州河一河两岸地区、张家花园、上生所地区和“两万户”改造等实践项目不断推展,以自身的发展建构影响着城市转型发展与变革,并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回应。因此,上海的城市更新更加强调保护更新的思路——关联城市的发展阶段、文化要素、实际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状况,并内含多元且复杂的城市活动,合理安排区域内的建设活动,推进各个层次的城市更新项目。上海城市更新项目提出应以落实区域评估的各项要求为前提,确定更新范围,编制范围则最小为一个街坊。其间,要面向主要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激发动因,统筹协调好各个地块的具体要求,平衡好各个更新项目权利人的诉求,考量投资主体、建设义务、更新权利、改造方式等,来制定对接实施管理的更新方案,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

其二,滨水复兴,活力激发。许多城市因水而生,并因循水的脉络得以建构。水是城市的命脉、发展的源泉,凝聚着历史与文化,承载着延续与再生,总是能够勾勒出人们根深蒂固的对梦想生活的追求,激发出与时俱进的活力塑造、好的公共空间与人文环境。城市滨水区对于城市发展长期的主导地位,源于其本身作为非常珍贵的资源, 并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格局架构密切相关,构成了城市迎接未来挑战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的进程,人们对滨水公共活动的需求愈发强烈。伦敦芝加哥新加坡等的滨水区都极富魅力,已成为其城市生活构建和特色承载的核心。而上海拥有丰富的滨水资源、特色水岸与公共空间,正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以更好地体现城市发展能级、承载美好生活愿景。黄浦江与苏州河(以下简称“一江一河”)并称为上海的母亲河,见证着这座全球城市的不断变迁,也映射着城市生活的日新月异。构建“一江一河”已然构成上海新时期的行动目标;“一江一河”沿岸逐渐成为最具活力的公共区域,对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具有重要意义。书中聚焦“一江一河”滨水地区的城市更新探索,涉及用地功能的更新,以及利用历史文化与环境特色,强化公共开放与慢行可达,结合自身禀赋探求激发片区活力,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21世纪城市滨水地区发展冲突应对的重要策略落点。(www.daowen.com)

其三,文化承续,特色彰显。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全球化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空间趋于同质、“千城一面”的问题,地方文化主体淡化、文脉断裂、城市的可识别性薄弱等,侵蚀着人们的安全感与归属感。面临这一严峻形势,未来城市的竞争日趋显著地从物质空间视阈转向对地域特征与社会文化及政治背景的考量,并更多地强调本土地域活力与吸引力的营造,寻求能够进行持续自我支撑的动力所在。在追求多元城市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聚焦政策力、市场力及社会力的合力作用对空间发展的导向和调控,借助于特色环境的承载与塑造、触媒空间的驱动与催化等,则有利于激发区域空间和功能的良性循环,促进形成空间发展良好的协调和联动机制,清晰城市特征、强化本土特色。可以说,结合城市设计过程中的文化传承的方法、地域特色的发掘,对于当前处于深度城市更新发展阶段的上海而言,既具有思想和经验的继承意义,又具有此时此地的实践意义,可以以显著的整合、认同与互动特质,来延续风貌、凸显特色,促成新旧对话、文化创新,从根本上促进和推动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

其四,公共营建,惠民为先。上海相继出台城市更新相关法规、适度的规划土地鼓励政策,以激发市场动力,推动既有权利人提供公共要素,促进在用地转性、高度提高、容量增加、风貌保护、生态环保等要素方面的规划引导,切实保证项目操作落地。如提出容积率的调整引导, 以适当的建筑面积奖励推动公共要素的增加等。由于城市更新所具有的强综合性,还需要规划、土地、商贸、房管等多部门统筹、探索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更新实施与后续激活。与“大拆大建”不同的是,新时期的城市更新从社区、街巷、市民的角度出发,面向当代诉求,积极探索“内涵增长”的发展模式,其中的核心问题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强化社区服务、完善公共空间、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慢行系统、塑造城市特色等主要侧重于公共面向的问题。与以往规划“纸上谈兵”的不同之处在于,街区更新直指规划实施,借助“针灸式”的更新策略,针对城市、社区所缺“有的放矢”,着眼民生改善,满足人们最为迫切的生活与精神需求。

其五,行动链接,机制构建。城市更新项目运作往往关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着眼整体规划与多元开发的平衡。政府行为过于迁就开发门槛或是短期急进的改造行为等应被极力避免和防止,经济利益指标不再作为唯一的指向性偏好,而是更加注重开发的长远性和综合性效益——将阶段行动与长远格局之间联系起来,强调有序调节用地供应、设施供给,综合评估历史文化、公共要素、活力因素等关键方面,并利用自身的规划工具和技术来制定综合计划,促进实践推进的稳妥有序、动态衔接,促进协同和联动发展。从国际上来看,美国、英国等正是通过反思过往单一主体推动城市更新的教训,提出了政府、开发商、社区建立伙伴建设关系。今天的上海愈加注重积极搭建多元参与的实施平台,重视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市场主体能够参与城市改造行动,寻求与城市发展的共建共享,总体上呈现出一种 “自上而下”的制度建构与“自下而上”的实践回应的互动结合。值得展望的是,现实实践中的先进理念与行动方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可以由点向线、由线向面地扩散,并反过来构成一种验证与反馈,进而可以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公允的准则体系与行动框架,促进形成一种有机更新的模式与机制推演。

总体而言,当前上海的城市更新正越来越多地强化保护更新,并更加注重滨水生活的复苏、本土文化的延续,力求将旧有转化为创新的动力,构建更有活力的、吸引人的区域,来更好地落实和体现一个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价值;同时,更多地响应公共诉求、注重利益关系的协调,以人为本、从区域内的人的因素来考量,将发展与市民的需求、产权人的利益等紧密关联起来考量,多方合作、协商统筹,弹性管控、提高实施计划的可行性等,来健全城市更新的动力及约束机制建构。借由城市设计这一重要手段,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引导与控制之间、管理与实施之间,上海正积极寻求一种从终极蓝图向动态过程的睿智发展模式转变,以促进长远价值观、公共视角所引领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多元化的诉求、真正提升城市品质,也将成为新时期的本质性目标。可持续城市设计必将大有所为,并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得到更为深入的应用、更多维度的融合。以上五个实践探索的维度,也并非彼此分隔、相互独立,而是彼此关联、相互融合的。同时,《本土策略》一书中所强调的核心价值和关键导向,以及其中所总结提出的32条实施导则建议,在本书后续具体化的实践案例的解读与分析中,也得以渗透与体现(图0.2)。

图0.2 本书案例分布示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