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更新的空间与行动谋划在转型期

城市更新的空间与行动谋划在转型期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空间资源紧缺约束的现实条件制约下,上海倾向创新的内涵式发展,在空间建构方面趋向于复杂且多样的内部结构重组,在社会行动方面则日益凸显公共面向与制度引导,以谋取更为适宜的空间格局,把握发展契机。

城市更新的空间与行动谋划在转型期

城市更新[1]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包括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的更新、建筑的更新、城市环境和道路的更新,将消极的城市空间转换为积极的城市空间,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生活方式、城市管理模式的更新”(郑时龄,2016);对于当前上海城市发展而言,城市更新则“主要是指对上海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2015)。

我国由于一些特殊与复杂的历史原因,城市化进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全面上升期,而后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全国城市化水平进入加速阶段后期,一些沿海地区城市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率先进入成熟期,并体现出明显的“存量发展”特征。在此背景下,各地近年来纷纷成立城市更新管理和研究机构,开展本土化的城市更新相关研究和实践,希望能够及时修正城市发展策略、优化演变轨迹、规避“逆城市化”现象和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

但我国更多地融入社会面向的制度化的城市更新也许才刚刚起步。国务院2017年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总体规划)并正式对外公布。据此规划,上海确立了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构建目标。面向全球城市建构的时代诉求,新时期的上海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但在土地利用、人口结构、空间品质、功能活力、文化传承、城市安全等方面都遇到新的挑战(庄少勤,2016),现实存在中心城区城市功能难以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和服务存在短板、城市慢行系统零散、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延续不足、城市历史肌理在不断消失等诸多问题。 城市更新在当前发展中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深化其内涵与意义,寻求新的实践方式。

在空间资源紧缺约束的现实条件制约下,上海倾向创新的内涵式发展,在空间建构方面趋向于复杂且多样的内部结构重组,在社会行动方面则日益凸显公共面向与制度引导,以谋取更为适宜的空间格局,把握发展契机。2014年5月6日,上海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上海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要实现负增长” “通过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来倒逼城市转型发展”。2015年5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强调上海实施动态、可持续的有机更新,着重提出了城市更新中的七个公共要素: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活力,促进创新发展;强化社区服务,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增加公共开放空间,促进市民交往;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绿色建筑和生态街区建设;完善慢行系统,方便市民生活和出行;塑造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改善城市景观;改善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保障市民安居乐业。

《上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试行)》(讨论稿)、《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等规划与土地政策相继颁发;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重点提出了以人为本、内生增长、底线控制及空间政策等转变方向;2016年5月,上海进一步启动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以中心城区、黄浦江沿岸、虹桥商务区、苏州河两岸等核心区域的建设、保护与开发为载体,上海的城市发展将落实国家战略、构建全球城市、整合资源要素、保障公众利益等进行有效结合,引导渐进式、审慎且相对务实的城市更新行为,注重结合实践去积极探寻和表达当前城市更新中所着眼的基本原则和应遵循的核心共识,同时尝试与管理运作、制度设计相结合,使这些共识及其间凝聚的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未来城市空间建构与发展建设的持续革新。

其一,空间资源的盘活与拓展。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借助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上海腾出了约14 km2的滨江空间,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空间资源利用模式的变化可以说切实地构成了转型的背景。以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为前提,上海当前发展则更加强调紧凑和密集的土地占用,积极推动存量工业用地转型,保障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生活用地,预控储备用地,促进功能混合和复合开发,来有效盘活存量用地、拓展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的基本网络。静安区城区规划、多个单元控规、重点地区建筑验证等多个项目实践,都着重强调和落实了城市更新的这一导向。这里,体系化的空间资源梳理与引导,能够更好地为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借鉴,并作为项目实施布局的结构引导。例如,上海市原闸北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专项规划,将规划、土地、产业进行多要素集合分析,与当前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对接,为后续相关的产业园区进入与退出机制提供基本参考,并为相关地块的更新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导向。再如,上海部分区县正在尝试建立更新地块项目库,以更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存量资源,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切实提升城区品质。

其二,产业和资本的聚合考量。产业要素的集聚往往形成城市核心功能承载,更是现代都市人群生产、交往的空间,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也将由此展开。基于构建全球城市的核心目标,构建高能级、高品质、国际化的产业体系支撑,促使产业持续升级,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中心,成为当前上海发挥全球服务功能和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抓手,也使资本产生了创新的动力——比如提供丰富多样的办公空间选择,促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落户,强调历史建筑功能活化、更新利用,以及强化科创、文化、体验等功能特色。可以说,产业与资本的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形成了对城市更新和再开发的支撑与促进,而这一过程往往离不开多方协调与博弈,涉及权利人的义务与责任、土地收储方式、运营模式等,需要依靠创新性及时间与资金的持续投入,进而伴随城市更新过程实现变革和多元化的发展。(www.daowen.com)

其三,文化、艺术的深度介入。文化构成现代社会成为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发展资本,也越来越多地被看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建构的重要一环。文化活动往往可以被其他活动,如环境、社会和经济层面的活动一起完全整合到地区战略上。如英国伯明翰复兴,通过城市议会联合艺术、就业和经济委员会,艺术被包含在政策、规划和资源中,这种模式紧密地联合“文化规划”方法与文化政策和城市更新。艺术则往往与文化相依相生,以其独有的属性和文化内涵, 鲜明地表达着地域性和时代精神,契合了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形成城市名片,构成城市发展动力。例如,伦敦南岸艺术区的发展,结合历史建筑与工业遗迹的再生利用,引入激发活力的文化设施、商业休闲等,注重提升艺术文化氛围,建构了具有场所性和体验性的滨水区域公共空间。

其四,空间肌理的保护与激活。2016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着重提出了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相关的指导意见,城市风貌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本质上,良好的城市风貌,必然是基于城市文脉的积淀,基于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与巧妙利用,基于对居民需求的客观评价与妥善平衡(石楠,2015)。而城市肌理构成了城市风貌的核心体现,无论是地籍模式、街巷空间,还是建筑高度、体量和排布,其本身则往往内含城市的历史人文、记忆承载,构成特定时期内的社会价值倾向的反映,可以说是体现城市空间结构、文化底蕴及个性,保持地区时空张力、内在活力的重要依据。因此,城市更新过程尤其应强化城市街区肌理的延续,更新活化历史性城市区域,延续城市发展的记忆和城市传统的空间特点;同时,注重微观空间构造的识别、整合和复兴,如形成延续文脉的城市小轴线,打造吸引人们驻足的历史建筑场域。此外,当前新的建设占有更大的比重,应促进新的建设延续文脉、促进活力和多样化,在特色塑造的同时适应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区域整体的风貌保护、空间关系协调。

其五,公共要素的强化与引导。上海城市更新当前所着眼的公共空间、慢行体系、社会公正等方面,都凸显出当前时代的建构指向。上海过去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长期偏少,城市公共空间由于过度强调了城市生产功能而供不应求,建成区内普遍存在公共设施(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尚不达标、能级不够,广场空间不足,公共绿地总量少、覆盖率低等现象,激发了当前上海城市更新对公共要素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公共及开放空间的增加,完善公共活动网络。例如,徐汇区的西亚宾馆改造,在酒店转为办公之时,提供了底层供市民使用的公共空间和地区紧缺的立体公共停车位;借助于自行车、步行空间、街坊小区界面的开放、滨水空间的开放等具体化的规划设计举措,容纳和承载市民活动、社会文化、城市特色,促进公共活动体系的联系。二是增加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先保障公益性设施落地。比如,上海市中兴社区鸿临二期、民德二期地块局部调整等,皆为较早落实新增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实践探索。三是注重环境品质的提升,如徐家汇教堂广场的改造、四平仓库及其入口广场的改造等。上海已明确将公共要素列为城市更新区域评估的重要内容,提出应从功能定位、公共设施、历史风貌、生态环境、慢行系统、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方面进行评估,明确缺口和盲区、提出调整优化内容。这些在规划评估、局部调整等主要项目实践中,均已体现并全面落实。

其六,大众的参与及生活层面的转变。伴随城市更新,人们的生活层面不断发生转变,如人们居住质量的提升,市政基础设施陆续建设竣工;上海苏州河、黄浦江历史延展性地不断治理环境、转换功能,城市生活被更多地纳入滨水空间;更加注重住区环境中的功能多样性和居民活动空间的多样性,等等。十九大报告对于经济、民生重点的房地产市场指明了方向,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上海也成为全国首个供应租赁住房用地的城市。与此同时,上海陆续发布《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等政策,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并现实地落实于项目实践,引发人们深层次的生活转变。可以发现,上海当前正更多地采取多方合作的方式,力图采取更为复合的行动,进行有效的环境综合整治及配套设施建设;直接响应居民切实的生活需求,把握有利时机和优势资源,推进一种积极的、多元化的一定区域内的更新建设发展。这些区域的居民在今天正更为积极的提出建议,参与改造过程,与所处社区的日常互动越显紧密——城市更新正是应促使这个城市有更多的市民关心和参与进其发展建设之中,并切实地建构和提升每一个人的生活层面。

【注释】

[1]现代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国对城市不良地区的改造建设,是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进行再分配、再利用的过程,主要针对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地区进行必要的拆除、改建和重建活动(张松,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