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基本经济理念很明确,用战略术语来说,就是习近平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种理念具体的经济基础源自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中的第一句话:“劳动生产力、人类劳动技能以及思维判断力的大幅提高,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则认为,“劳动社会化”建立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之上,能使经济效率最大化。他对劳动分工的认识与亚当·斯密的分析可谓异曲同工。但在现代经济社会,劳动分工已日趋细化。这必然意味着,劳动分工将不只限于国内,而且会延伸至全球——意即唯有全球化型经济体才能达到最高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没有哪个国家能建立一个高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国家想要有所发展,就唯有参与国际劳动分工——这就为“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经济基础。换句话说,“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了1+1>2的基础。
中国、美国和整个太平洋地区国家能否保持最佳关系,取决于经济现实。中国与美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经济体,而且同时也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因此,作为整个亚太地区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中美双方有潜力建立互利关系。而且中美建立互惠互利关系不仅是彼此的最优选择,还会成为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增长引擎。这将会给中美双方与这个地区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最强大的动力。此外,中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也同时符合正寻求最大化经济发展的整个亚太地区的利益。(www.daowen.com)
这正是中国在经济层面积极推动RCEP,在政治层面谋求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原因所在。这样的发展方向符合寻求实现繁荣的亚太地区的需要。但遗憾的是,事实证明,美国目前正在寻求与中国直接对抗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