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谈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比苏联的经济政策更符合马克思主义,本节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
两者有时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但这种称谓具有误导性。出生于德国,大半生在英国度过的马克思不仅是西方人,而且他的经济理论也是源于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与大卫·李嘉图,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正确的术语称谓应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边际主义经济学”。
要认识这种区别的意义,就有必要了解马克思所分析的问题,认为马克思不关心市场与供需平衡是一种误解。相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整体分析是基于市场运行的假设。确切地说,《资本论》里的价值分析是假设市场供需平衡。马克思提出的问题令人深思,他问道:“如果供需处于平衡,那么经济将会呈现何种态势?我们又该如何发展经济?”也就是说,马克思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供需处于平衡,那么经济会发生什么变化?”(www.daowen.com)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认为在任何时间点供需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他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马克思只是假设分析的目的:①在竞争性市场中,市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解决供需失衡。②在非竞争性市场中,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将以租金的形式产生(包括地租和经济租金——《资本论》第三卷以大部分篇幅对垄断产生的经济租金进行了分析)。也就是说,马克思并非无视市场或供需平衡,他只是想分析供需处于平衡时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或者确切地说边际主义经济学对供需关系的分析,并不一定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反——这取决于其整体框架的其他特征。正如下文所示,这一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进展,这仅仅是因为马克思所分析的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历史,就有必要回顾李嘉图和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的著作,以及马克思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