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5年,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为丰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从共同富裕相关指标看:一是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更为稳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普通民众,区域间以及城乡居民间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二是从社会角度看,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国民教育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能力差距不断缩减。
1.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图6-13给出了2026—2035年中国人均GDP的预测情况。2020年中国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水平,如果名义增速按照8%的增长,不考率汇率因素,那么到2035年人均GDP将接近4万美元水平[13],中美之间人均GDP差距得到进一步缩小,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需要说明的是,中等发达国家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当我们增长的同时,这些发达国家也在增长,所以要全面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仍具有相当难度。
在此过程中,需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此提升劳动生产率,这对于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至关重要。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释放中国增长潜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汇率的升值,汇率升值将成为不断缩小中美人均GDP的重要贡献来源。日本和德国经验表明,它们在同中国相似的发展阶段,通过汇率升值持续缩小了与美国的收入差距,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德国和日本汇率升值贡献占比达到60%。提高劳动生产率,释放经济增长动能,离不开人口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提升。对于土地供应、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要与人口流动方向一致,按照比较优势进行投资,提高投资回报率。同时,应加强教育投入,加快人力资源累积速度。
图6-13 2026—2035年中国人均GDP预测
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
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为3.75万美元,根据居民收入占GDP总额的60%计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2.25万美元,较2020年0.63万美元,实现接近翻两番的增长。收入的高水平增长得益于不断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双方合力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破解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特别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一个机会均等、自由流动、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针对低收入人群开展政府劳动技能培训等就业帮扶政策,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激发内生动力。从土地市场来看,应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同时加强农村社保体系建设。通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释放农村土地和经济增长潜力,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公共服务提供来看,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以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目标,妥善解决农民进城后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等问题,特别是教育、医疗、户籍制度相配套,释放农民消费需求潜力。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实现更高效、更协调的城乡和区域发展,从而促进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
3.城乡一体化带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从1978年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63.9%。有学者对一定GDP增长趋势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条件下的202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做出情景预测,结果表明,“十四五”期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年均提高约0.81个百分点,至202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5.5%左右,2035年达到74%左右[14]。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却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问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虽在近十年得到明显提高,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经顺利实现了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但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比依然存在差距。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修订数据,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有所扩大。2015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9%,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了17.4个百分点;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虽不断增加至45.4%,但依然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了18.5个百分点。
随着劳动力流动的深度、广度不断强化,人口的流动、家庭的迁徙,就日益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迫切要求。对农民工而言,城镇不仅是打工的目的地,而且成为生活定居的目的地。这给基于户籍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体制带来巨大挑战。随着以城镇为定居目的地的人口以及家庭流动的到来,真正的城镇化拉开了大幕。其背后的真正导演是第二代农民工,他们不想再继续父辈候鸟式的生活。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城镇化转向以人口、家庭为主的城镇化。这意味着新阶段的城镇化,不只是要提供劳动岗位,更要提供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所有条件和公共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包括住房、学校、医疗机构以及社会保障等。农民不只是为打工而进城,而是举家迁徙进城,正式成为城镇居民,这才是真正的城镇化,也是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新的开始[1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民工群体上,农民工也是未来最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的重要群体。2020年,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为3.31亿人,其中从乡村流向城镇的人口为2.49亿人,较2010年增加1.06亿人。目前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中尚有2.61亿农业户籍人口[16]。由于与户籍制度挂钩的社会福利制度及综合配套措施改革严重滞后,不同户籍人口在就业、进城务工、养老、医疗、教育等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妥善地解决农民工等外来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待遇问题,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扩大能力差距,并导致差距的代际传递,有损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基本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人地钱”相结合的机制,这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治本之策。
2020—2035年,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随着城乡市场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加快,农民财产性收入会进一步增长;随着财政将公共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现实,公共消费实现城乡一体化覆盖逐步减少城乡间的能力鸿沟问题,农业收入支持政策让农民增收更有保障。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31元,城乡收入之比是2.56。到203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1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344元,城乡收入之比降为1.68。从国际统计数据来看,2007—2018年发达国家城乡收入差距普遍保持在1.5以下。2020—2035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预计由2.58下降为1.68,城乡收入差距有效缩小。这表明制约农村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效清除,农村发展的动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图6-14 2026—2035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www.daowen.com)
数据来源:EPS中国宏观数据库。
4.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
2035年,中国国民素质显著提升,适龄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进一步壮大,从世界教育大国变成世界教育强国。2021—2035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61%提升到90%左右,高于美国2020年88%的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水平增长,一方面,离不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契约精神、实践能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基础;另一方面,深化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国家财政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全面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大社会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院校的分层分类和结构优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将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有助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文明更高层次地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升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协调性。根据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指数来看,到2035年,协调指数为50.87,“十四五”末期为31.23,其增速明显加快,充分说明了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将更加注重国民素质整体能力的培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不断提高国民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最终促进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
图6-15 2026—203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图6-16 2026—2035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邹一南和韩保江(2021)的数据测算。
5.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即把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群体定义为中等收入家庭,并按该标准测算,2018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约占总人口的28%,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人,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1.2倍。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17],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是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按照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等收入群体需在15年内实现倍增计划。在2018年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上,到2035年达到8亿人左右,占全部人口的60%。为此,假定2020—2035年实际GDP平均增长5%左右,通胀水平为3%,名义GDP增幅达到8%,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与名义GDP基本一致,到203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总规模达到8亿—9亿人,相应地,缴纳个税的中等收入群体也会增加。较高比例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主要力量,有助于提升国内消费需求,稳定社会再生产以及促进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一定是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和重要表征。
6.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到2035年,将建成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体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就业更加充分,教育更加提质高效,医疗保障更加充足,促使地区之间与城乡之间实现高质量协调平衡性发展。从预测的数据来看,到2035年,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接近80,比2025年增加20点,每年提高2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遵循,通过构建惠及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彰显共同富裕的人民性、普惠性。充分利用数字化变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精细化动态管理,确保公共服务的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增长,不断丰富其保障的深度和广度,在更高水平上保障改善民生质量,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局面,实现人人都有劳动致富的权利、共同致富的机会和创新致富的环境,人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图6-17 2026—2035年中国民生平衡发展指数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