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同富裕的定海神针:良好的分配预期

共同富裕的定海神针:良好的分配预期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大,需要完善分配预期,为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注入确定性。与之相适应,新的分配预期,必然是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分配预期。因此,新的分配预期首先要保护财产性收入。明确与财产性收入相关的产权问题,切实保障居民的财产权不受侵害,这既是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条件,也是良好分配预期形成的基础。促进分配正义的分配预期,要防止良性分配预期向不良分配预期转化。

共同富裕的定海神针:良好的分配预期

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而且需要继续做大“蛋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提升人们的能力,消除群体间能力差距。因而,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大,需要完善分配预期,为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注入确定性。

1.激励创新的分配预期

从现实来看,虽然我国人均GDP已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远未达到共同富裕在经济和物质层面的要求。推动共同富裕,首要的任务还是推动经济发展,将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中高速。但未来的经济中高速增长,不是建立在单纯的量的扩张之上,而是建立在质的提升基础之上、更多地依靠新动能支撑。因此,这是一种以创新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成为最重要驱动力。与之相适应,新的分配预期,必然是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分配预期。在生产和分配中,要体现知识的价值。虽然中国已经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诸多要素参与分配的格局,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并不相同,在分配格局中报酬也不应相同,而是根据其在高质量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而定。无疑,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这一要素的贡献比重越来越大。创新依赖于知识的积累,依赖于科技人员的才智付出。如果知识和创新不能回归应有的价值,中国也就无法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分配预期要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体现创新,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激发人们提升能力的分配预期

虽然造成收入和财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差距终究是人的能力差距的反映。收入和财富差距只是表象,人的能力的差距则是问题的实质所在。对普通劳动者而言,显然其能力的差距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反映到工资薪金上。对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虽然在市场分配中表现为资本收入和经营风险收入等其他收入形式,但从根本上而言,仍是经营者能力差距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对刚刚脱离绝对贫困的人群而言,更是亟须提升自身能力。只有能力提升了,才能增强其“造血”能力,使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进而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建立新的分配预期,就是要形成收入与能力挂钩的良好预期,激励人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政府要创新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能力提升的环境,并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社会氛围,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市场生产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性质。

3.充分考虑财产及产权保护的分配预期

从人们收入来源来看,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来源日益多样,财产性收入的占比日益提高,为了提升人们的积极性,需要给予人们保护财产性收入的预期,鼓励人们提升财产性收入比重。因此,新的分配预期首先要保护财产性收入。对我国居民而言,财产积累的分配预期意义重大,尤其是我国居民普遍存在将货币财富转变成房子、车子等实物财产的习惯,通过这些财产如何获利成为我国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保护财产性收入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财产的存量,激励人们积累财富存量,并且为财富增值创造良好的环境,最终促使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同时,新的分配预期也要考虑到产权保护问题。居民,尤其是企业家,作为财产的所有者,一是关心能否用其获利,二是关心是否具有法律上的产权,并得到产权保护,这是其获利的法理基础,也是激发其积极性和动力的前提。明确与财产性收入相关的产权问题,切实保障居民的财产权不受侵害,这既是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条件,也是良好分配预期形成的基础。

4.促进分配正义的分配预期

分配正义,就是使分配的权利与义务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匹配。坚持分配正义,明确社会主体的所得与自己努力、贡献和冒险精神的关联性,形成良好的激励预期。完善分配预期,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公平与效率的融合,将社会主义的公平理念落实到社会发展与成果共享中去,进而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激励人们投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分配正义的分配预期,要防止良性分配预期向不良分配预期转化。未来分配形势的复杂性,推动共同富裕的艰巨性,使分配预期很有可能发生转化,尤其是政府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制定的制度、政策有可能削弱社会主体的所得与自己努力、贡献和冒险精神的关联性,从而使第一类分配预期向第二类、第三类分配预期转化,弱化社会动力。这种风险在社会呼声中容易被忽视。以前提到的高税收、高福利容易产生这种风险。这意味着对再分配的作用要持审慎态度,要用风险意识来审视各项再分配制度和政策对分配预期的影响,不可一厢情愿。要把握好再分配政策分类、分层和排序,防范第一类分配预期向第二类、第三类分配预期转化。

总而言之,梳理40多年改革开放产生增长奇迹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放权、分权、赋权,突破计划经济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分配正义得到很大改善,第一类分配预期彰显。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仍需要在第一类分配预期上下功夫,通过完善分配预期,充分彰显分配正义,解决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后顾之忧,让人们去“追求”而不是“等待”美好生活,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生产、积累财富,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扎实推进。(www.daowen.com)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人民日报》1954年1月9日。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637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

[4]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5/content_5588869.htm。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14期。

[7]《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0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