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消除贫困与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

消除贫困与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而言,两极分化是指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及其扩大趋势,既有量的标准,又有质的界定。一直以来,解决贫困与防止两极分化都是中国发展着力解决的两大任务。中国的绝对贫困难题彻底被解决,贫富两极分化的难题也得以缓解,我国向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消除贫困与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

所谓绝对贫困,又被称为生存贫困,是指在当前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无法依靠自身维系其基本生存需要的情况。绝对贫困线是对于个体最低生活标准的反映,是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保障居民生活的最低收入限度。对于中国而言,贫困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一个全世界拥有最多人口的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要让全体人民脱离贫困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但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彻底克服贫困难题势在必行,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要克服绝对贫困,在中高级阶段要克服相对贫困。全民脱贫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

中国的贫困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贫困线因时而变、因地制宜。考虑到物价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充分考虑了贫困人群的真实情况,以变化的视角分析中国的贫困问题,紧跟大发展趋势下农村贫困群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变动情况,做到绝对贫困线标准的“因时而变”。具体而言,在1978年,贫困标准是家庭人均年收入100元,而到2020年这一标准增长至4000元。同时,中国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域不同省(市、区)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允许不同省(市、区)在制定最低贫困线标准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总体贫困线标准基础之上进行适当上调,以适应本地贫困群体的真实需求,做到贫困标准的“因地制宜”。从国际上看,贫困线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世界银行1990年极端贫困线设定在每人日均消费1美元左右,2005年调整为1.25美元,2015年调整为1.9美元。

图2-4 中国历年贫困标准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发布的数据整理。

两极分化”最初是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现象。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规律时指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日益贫困化,即出现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一般而言,两极分化是指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及其扩大趋势,既有量的标准,又有质的界定。从量上说,一般指基尼系数超过了0.5,从质上说是指全社会形成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明显对立的两极,社会矛盾激化,影响了社会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极易出现两极分化趋势。

在中国,曾出现贫富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不均衡的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一部分群体率先享受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提前占据了优势地位,逐渐富起来。而有一部分人群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没有富起来,而且陷入贫困,并形成了代际传递。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初始禀赋不一,发展的速度也存在巨大差异,这就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和收入的差距。(www.daowen.com)

一直以来,解决贫困与防止两极分化都是中国发展着力解决的两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打赢脱贫攻坚战,则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与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政策,绝大多数人实现了温饱,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实行了一系列综合性扶贫攻坚政策,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但一些边远、落后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一些人无法摆脱贫困,生活仍然很困难。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采取了一系列脱贫攻坚举措,致力于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推进贫困群众减贫脱贫。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提高脱贫质量。在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跨越。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整体层面,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彻底出列。中国的绝对贫困难题彻底被解决,贫富两极分化的难题也得以缓解,我国向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次是微观层面,一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长至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9.21%,我国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二是28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了全族脱贫,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心各民族的发展状况,对各民族的脱贫工作一视同仁,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彻底性;三是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得以保障,解决了贫困地区孩子读书难的问题,显著提高了贫困地区教育的水平、质量与覆盖范围;四是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将贫困人口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制度保障体系,到2020年底已经有99.9%以上的贫困人口参与了基本医疗保险,这体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性与普及性,始终将贫困人群最迫切的需要摆在工作首位,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避免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的发生,保证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性;五是增强对于贫困人群的安全保障,包括住房保障与饮水安全保障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贫困地区的安全建设,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人群的关心与重视,凸显了党以人为本的特质。

表2-1 中国脱贫攻坚成绩单

数据来源:根据政府报告、网上数据整理。

总结而言,当前我国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一次伟大的跨越。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4]我国解决了绝对贫困,不仅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推动共同富裕创造了历史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