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文革”结束后,中国大地面临着新的严峻局面,“富起来”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不高,进行经济现代化建设刻不容缓。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国家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中国从“站起来”向“富起来”跨越的一个关键节点,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水平快速发展,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提供了条件。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崭新命题,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二大以后,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并全面铺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形成,开创了发展国民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和扩大就业的新局面。同时,科学技术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逐步推进,中国的高技术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不断涌现。另外,对外开放也初步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新格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了我国走向“富起来”的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1987年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制定“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按照党的十三大的部署,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加速发展。1984年至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工业总产值超过6万亿元。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阐述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著名论断。“共同富裕”的理论得到了升华,上升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标志着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之后,财税、金融、投资等改革全面启动。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跨入21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完善阶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了我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645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11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万亿元,占世界总量的11.4%,比1978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从1979年到2012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5.9%,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我国农业综合能力提高,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等一系列政策激励下,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具体来看,从1978年到2020年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提升显著,其中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长至6.69亿吨,实现了从粮食短缺到全国人民都能吃饱的历史转变,而农业总产值也从0.11万亿元增长至7.17万亿元,农民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农村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工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工业获得了长足性发展,我国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增加值的变化,1978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为0.16万亿元,而这一指标到2020年增长至31.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3.4%,代表着我国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提升;二是工业企业数的变化,从1998年的16.5万家增长至2016年的37.8万家,反映了中国工业参与主体的扩大;三是高新制造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0.4万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8.8万亿元,十余年间翻了四番以上,体现了我国工业质量的提高。
图2-1 1998—2021年中国工业发展状况
数据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彻底改变了以前普遍贫穷的状况,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人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巨大成果。具体来看,一方面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1978年我国的人均消费仅为184元,而这一数字到2020年增长至27438元,居民的消费数量与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在2016年的人均收入为1.2万元,是1978年的92倍,城镇居民在2016年的人均收入为6.9万元,是1978年的112倍,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这是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保证,也是我国真正达到“富起来”的根本体现。(www.daowen.com)
图2-2 1978—2020年中国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我国民生建设迈出新步伐。进入21世纪,党秉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方面,2008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惠及1.6亿学生,减轻了亿万家庭的经济负担,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就业方面,在积极的就业政策下,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亿,比2002年增加2825万,比1978年增加3.6亿。社会保障方面,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11年末全国列入试点地区的参保人数达到3.26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启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覆盖人数超过13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
图2-3 1978—2020年中国就业人员和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与范围,坚持与其他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贸易,我国快速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具体而言,我国一方面大力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外的先进发展经验,以此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快速转型;另一方面鼓励出口贸易,通过出口商品获取大量利润,带动国内实体企业的发展,使出口贸易普惠于人民。对外开放是走向富起来的一大制胜宝典,通过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带动了国内国外经济的循环,我国的经济市场从此有了强大的活力与持久的生命力,中国也实现了经济方面的快速赶超。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物质基础作为保障,社会主义的发展首先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内在逻辑在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首先要做大蛋糕。共同富裕,内含“共同”和“富裕”两层意思,二者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体现了人民性要求,即不是个别人的、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当然,这种共同是指整体意义上的,并非完全无差别、整体划一。“富裕”,则是一种状态,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其中物质生活富裕是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一方面,通过对内改革,释放了经济活力,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生产力与发展经验,进一步激发了国内经济的活力。经济活力的提升与生产技术的进步共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社会生产水平与生产能力大幅增长,使社会生产制造了大量的物质资料,而物质资料的积累又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社会积累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社会整体的蛋糕越做越大,共同富裕才成为可能,才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物质资料的组成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生活资料,保证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而且为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生产资料,促进了经济实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改革开放,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通过大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物资,通过市场化竞争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生活需求。改革开放还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资料,保证了社会的再生产需求。改革开放,通过引进外资与鼓励社会投资促进了生产资料的发展,通过市场化与完善的竞争机制提高了再生产效率,通过发展技术和借鉴经验推动了生产资料整体质量的提升。总之,改革开放从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两个维度,共同推动全社会物质资料的发展,从而为推进共同富裕夯实了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