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海底捞”开一家新店的成本在800万~1000万元,新店1~3个月内实现盈亏平衡,6~13个月可收回前期的支出成本,进入稳定的盈利阶段。下面从成本入手,分析“海底捞”的经营诀窍。
拓展阅读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在一线城市,一家独立运营的1000平方米的火锅店,月营收能做上200万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根据“海底捞”财报数据计算,2018年一线城市同店(经营超过360天的店,全国共145家),单店平均月营业额超过500万元;二线城市484万元;三线及以下城市357万元。这样的盈利水平,业界堪称经典。
图1-2为“海底捞”2018年成本结构与利润分析。下面从食材成本、租金和人工三方面来分析“海底捞”的成本结构。
图1-2 2018年“海底捞”成本结构与利润
1.食材成本
“海底捞”采购量大,压价应该有优势,食材成本应比别人低。但“海底捞”的食材成本却并不低,其占到了40%以上,而“呷哺呷哺”在37%左右,“肯德基”“必胜客”和“味千拉面”则在20%左右。以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看,这个数字说明“海底捞”选择食材时对品质要求较高。
在菜品口味和品质上,“海底捞”的供应链几乎做到了极致。
“海底捞”涉足了整个火锅产业链的上游,包括食材供应、底料供应、人力资源、装修等,每一环节都成立了公司独立运作。布局全产业链,在保证菜品口味和品质的基础上,保证原材料成本最优,是“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租金
据“海底捞”财报显示,“海底捞”在2017年和2018年的租金营业占比仅为3.9%和4.0%,远低于业内的平均水平。图1-3为主要餐饮连锁品牌租金占收入比重情况。
“海底捞”的租金营业占比低,主要是因为“海底捞”品牌自带流量,它对商场的议价能力强,开店选址又往往选择核心商圈“旁边”的物业。(www.daowen.com)
此外,再加上“海底捞”本身的经营能力,翻台率高导致它的坪效高,因此同样的租金,占比却较低。
图1-3 主要餐饮连锁品牌租金占收入比重情况
3.人工
根据财报显示,“海底捞”2018年的员工数量为69056人,员工成本为50.16亿元,可粗略计算出,“海底捞”每位员工每月的成本为5980元(成本并非实际工资,成本还需支付食宿、补贴等)。
在“海底捞”的成本结构中,员工成本占到29.6%。而一般的火锅店人工成本会控制在15%~20%。“海底捞”每家店员工人数在150人左右,光员工住宿成本,一家店一年就高达50万。而一般一家1000平方米的火锅店,员工人数只有50人左右。
由此可见,“海底捞”的人工成本高于同行。“海底捞”虽然给每个员工的投入确实高于同行,但每个员工的创收也是高于同行的。这是由于“海底捞”把从租金方面省下来的钱,放到了员工身上,从而打造“海底捞”的主要壁垒——通过主打服务确立高人力、低租金的模式。
拓展阅读
以高人工成本支撑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海底捞”核心竞争力之一。“海底捞”对基层员工都有一条明确的晋升路线(见图1-4),在这里,员工能看到自己的未来。
据统计,一名店员在“海底捞”晋升为店长的平均年限仅为4年。“海底捞”的员工流失率低于10%,低于行业一般水平的38.46%。另外,“海底捞”的一线城市员工普遍工资为6000元,高于市场10%左右,此外春节期间还将门店营业额的50%分给员工。
图1-4 “海底捞”店长晋升路线
综上所述,“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我们肉眼所见的优质服务,而是靠着全产业链保证菜品品质和低成本、高人工成本前提下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保证优质服务、低租金保证净利润,这三位一体搭建起来的护城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