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手中虎的形象,胡文虎亲手将他的产品和广告从缅甸推向了国际市场。在他最初还是一名走南闯北的小商人时,他已经开始意识到海报和广告牌在社会上的名声并不太好,被看成是恶俗碍眼、大煞风景的东西。但是,胡文虎却并没有因噎废食,为了避开批评者,他在夜里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地张贴广告。[14]当他的生意渐渐做大之后,他和他的业务团队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地盘,并且利用广告打破了文化的樊篱,进入东南亚各殖民地国家和城市的市场之中。
无论在哪里销售产品,胡文虎总是把虎牌商标用中文印在商品上。在中国,他只使用中文作广告,但在国外,他绝不把生意的范围局限在只能阅读中文的消费者群体内。相反,他不仅使用汉语,而且使用市场所在地的当地语言(如在泰国的话就用泰语)把商品名印在海报和广告牌上。在殖民地,胡文虎在语言的使用上走得更远,包括了宗主国的语言和殖民地本地方言。例如,在英属缅甸,他使用缅甸语和英语印刷广告;在英属马来亚,他就使用马来语和英语;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他则采用印度尼西亚语和荷兰语。[15]胡文虎试图依托多语种的广告去克服语言障碍。
胡文虎使用多语种广告的做法是不同寻常的,但是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使用这些语言之时的惜墨如金。他在户外广告上所使用的任何一种语言,一般来说都少于商品名字本身,而且这些广告上的文字在宣传画的对比之下不免黯然失色,特别是当画上画的是那些猛虎的时候,文字更是不值一提了。胡文虎对视觉形象的强调,要远胜过他对文字的重视,这一点从大尺寸的户外广告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除了张贴海报和竖立广告牌,他还建造塔、亭阁以及拱门(以中国牌坊为模型),并且他还用虎的画像和虎形滴水嘴来装饰办公楼,并且在楼上布满色彩艳丽的虎的雕塑和横幅。[16]
在广告中,胡文虎还把声音和图像结合在一起。他组建了游行乐队上街宣传,一边打着“虎标万金油”的横幅,一边用西式乐器演奏。他还组织游行队伍身着虎式套装,一边吟唱一边放鞭炮,以吸引众人。他还特地从德国订制了一批虎式汽车,车身布满黑色和橘黄色相间的条纹,车盖饰品采用虎头形状,汽车喇叭摁起来像怒吼的老虎。这些装备过的汽车引领着促销大篷车,浩浩荡荡地在城市和边远的乡镇为万金油作宣传。他们按着喇叭吸引众人,尾随其后的一批载重量为三吨的虎式卡车沿途免费发放虎标万金油和其他虎牌药的样品。[17]
也许在胡文虎所有的广告介质中持久力最长的还是他的万金油花园,即“虎别墅”或“虎豹别墅”。从一开始,他就设想把这些花园作为促销的手段来增加药品的销售额,因此他在香港和新加坡认真地选址。[18]1931年,他招募了一名来自中国东南部汕头的石匠郭云仕来设计他的花园,而且他本人在香港和新加坡都亲自监工施造。[19]所以,早在20世纪30年代,胡文虎就已经把游客们吸引到了他的娱乐公园中来了,比沃特·迪士尼在美国修建迪士尼乐园要早20年。到1954年他去世为止,胡文虎总共在亚洲修建了26个花园城堡。[20](www.daowen.com)
在虎别墅内部,胡文虎建造了自己的家,而且他把虎与自己的个人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和家人打扮成了活广告。他身穿一件口袋上绣有虎的夹克,身揣一块表面上印着一只虎的怀表,并且用虎字来给他的儿子们取乳名:“大虎”、“二虎”、“三虎”、“四虎”。[21]
胡文虎对视觉媒介的关注表明了他试图去打破文化方面和国别方面的市场樊篱。他最初被视觉媒介所吸引,或许是因为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以及偏爱使用视觉而不是文字来进行表达。但是在1909年的东亚和东南亚之行后,他对视觉媒体的青睐似乎已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而已,而是充当了一种打破语言障碍的手段。随后,他开始利用多种媒介使用这一战略,以便跨越国家的地理界限,包括宣传商标、招募商业艺术家、制作和推广户外广告等。胡文虎的视觉导向战略是用于打破语言障碍的,而他使用多语种的户外广告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两者如出一辙。对胡文虎而言,所有这些技术手段都应该用来吸引华人消费者和非华人消费者,不管他们能读懂何种语言。
香港万金油花园,其中胡文虎的居室在最显著的位置。选自曼谷永安无限公司编:Nadu Hu Qingcai Boshi kangli Tai teji,曼谷永安无限公司196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