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黄茂如:隐形富豪祸起“土地门”
2004年4月9日。《新财富》搞了一个“新财富人榜”。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以85.2亿元的资产登上榜首,而茂业集团黄茂如的财富是48亿元居第8名。在深圳,更是排名第一。同年颁布的“胡润财富榜”,黄茂如则以30亿元的身价排在第17位,在深圳也是排名第一“深圳首富”的名号也就此叫响。从此,黄茂如走进了媒体的视野。
出身贫寒,梦想远大
黄茂如1965年出生于广东潮汕。幼年的黄茂如经常食不果腹,小学刚毕业就跟随大哥黄茂宗出外打拼。最初,在上世纪70年到80年代初的时间段里,十多岁的黄茂如和大哥一起在镇街上开豆腐坊卖豆腐干。后来,他经营餐馆,再后来,他还做过生猪屠宰生意。外界误传其出身屠户,正源于此。
黄茂如面皮白净,身材不高,但精壮干练,逢人含笑,办事知情知面。最初的成功打拼,也体现了黄坚韧容忍和善于打拼的性格。
在25岁左右,黄娶同乡张静为妻,自此夫妻二人共讲退。这在生意场上并不多见。
当完成上述积累后,出生寒微的黄茂如开始走上神秘发迹之旅,最终成为身家过百亿的深圳首富。
这位当年卖豆腐干者的骤然崛起,令一位同龄族人感慨万千。他说,当年黄茂如从前湖村到深圳需要11小时,后来有高速公路后只需4小时:“但他的财富增长速度,要快过高速公路好多倍。”
财富呈几何级增长
黄茂如1995年创建茂业集团,是深圳最早参与城市运营的地产商。在深圳两大商业中心“老东门”和“华强北”的改造和经营中,茂业集团兴建了“茂业商厦”等六个大型项目,开发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加上其它地产项目上,茂业集团在深圳的房地产开发量已接近200万平方米。
黄茂如是以房地产开发起家的。九十年代初,茂业在布吉开发了深圳比较早的地产项目“茂业城”。此后陆续开发“都市花园”、“和平广场”、“中兆花园”、“世纪豪庭”、“帝景峰”、“香蜜湖豪庭”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规模和影响都不是特别大,在深圳地产市场波澜不惊。通过这些“短、平、快”的项目,黄茂如积累了相当的财富。
黄茂如的名声很大程度上是在商业领域建立起来的。
黄茂如的茂业百货在深圳很出名,不断掀起零售业价格旋风,常常被消费者狂热追捧。
2004年10月30日,东门茂业上演了一场“购物也疯狂”的喜剧,有媒体这样形容当时盛况:疯狂!太疯狂!由于汹涌不断的客流,三天两夜通宵营业的购物“满100元送100元”活动创下了业界销售纪录:连续66小时不打样,50万人次的光临,消费营业额达7000万。
这只是茂业百货众多促销活动之一。通过这种活动,聚集了人气,“到茂业去,那里的东西便宜”的观念也深人人心。茂业变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掀起一场场价格大战,深圳各大商家唯有选择跟进。
而这一切都是以地产为基础的。从最早在东门的茂业城商厦到九龙城广场、旺角购物广场、和平广场、东方时代广场,茂业百货用的都是自己开发的物业。茂业的地产开发为商业创造了独特的优势,这也是茂业百货能够不断掀起深圳零售业价格战的原因所在。
在黄茂如的版图里,地产是支柱,商业是龙头,地产根据商业需要搞开发;反之,商业又成为地产的经常性收人来源。为此,这些地产开发项目的商业用房部分,茂业采取“333制”,即公寓、商铺等,三分之一出售,以便回收房款;三分之一出租,收租金;三分之一自主经营赚取商业利润,其中开设百货店是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在商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业资本的话事权越来越重要,而黄茂如的“地产+商业”模式,左右逢源、进退自如。
有人评价黄茂如天生具有生意头脑,并且善于精打细算,茂业集团内部有一套独特的成本控制体系,紧紧地控制价格。这个价格的控制,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生产的产品,即房子,另一个则是摆在自己商场上卖的产品。与租赁商业用房相比,自建可节约10%-30%的综合成本,而百货业平均利润率仅为2%。自建房少了纠纷不说,物业管理更符合百货商场的个性化要求,能为后期经营提供较好的硬件设施。由于商业经营比较好,周边带旺之后,自有的商铺物业也会跟着升值。
在零售获得相当大成功后,短暂沉寂的茂业地产业务又“重出江湖”,2003年,深圳新的标志性项目,与地王大厦并肩而立的世界金融中心落成,茂业不知不觉让深圳地产界吃了一惊。而这个超高层的项目居然“只租不售”,在让业界为茂业家底之雄厚而深受震动之余,也为其坚持惯有的“商业+地产”的做法另眼相看。黄茂如还想藉着世界金融中心的裙楼—世金汉宫与地干连成的区位优势,打造深圳的第三大商圈人民桥商圈。
人民桥小商品市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声名在外,享誉全国,是深圳商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黄茂如酝酿着将20年前曾经热闹繁华的人民桥第二次复兴,他向深圳政府申请,将和平广场、人民桥新开张的港岛中心与老街地铁站地下空间连接,方案已被原则上通过。此项规划一旦实施,人民桥片区所具备的地理优势将凸现。即将开业的大型精品商业城港岛中心与和平茂业连成一体,并扩散到地王商圈,通过地下空间向解放路、东门延伸,可以说,茂业的两个商业项目有如一个堤坝,它一打开,东门、人民桥以及地王商圈的客源就会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黄茂如的茂业百货2004年开始走出广东,对当地地产和零售业形成巨大冲击。他投资7亿元兴建的重庆茂业百货成为当地营业面积最大的百货公司,至今黄茂如在广东、重庆等地已拥有7家茂业百货。而在房地产方面,茂业地产在深圳已经完成了近2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量。
资金为王,布局全国(www.daowen.com)
壮大后的黄茂如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直接上市就成为其最好的选择,在企业直接上市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之后,黄茂如转而选择了买壳和参与国企改制,但发了家的黄仍头脑清醒地坚持寻找“最好是公司熟悉的行业。这一点和顺德家电巨头何享健有些英雄所见略同。”
2004年在武锅集团改制的比武招亲中,美的和茂业同台献艺,争娶武锅。进军武汉,据说何享健主要是想进人锅炉行业,而黄茂如则是看好武锅的黄金地产。
最后两人都没成功,黄茂如与何享健的这次过招算是打了个平手。不过,黄茂如却打进了西南重镇重庆,2004年初他投资7亿元兴建的重庆茂业百货成为当地营业面积最大的百货公司。同年,另一位西南资本大鳄,迪康系下属的重庆迪康百货却因昂贵的物业租金而难以为继,两强相较,黄茂如的战略至少在目前获得了成功。
黄茂如不仅在重庆见了迪康系的曾雁鸣,他也抓住迪康因盲目多角扩张而出现的困顿时刻,从其手中拿下了成商集团,从而为进人四川,开拓一片新的商业天地打下基础。
北京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从并购手腕来看,收购成商是黄茂如十分漂亮的一役。如果能拿下成商,将让黄茂如一举多得,不但可由此进入成都零售市场,掌握成商的老客户和寸土寸金的地产,还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打进四川二三级城市,扩大黄的商业版图,
黄茂如在曾雁鸣最失意的时候买下成商,充分展现了兵法中待敌屏弱,伺机而动的精傲。之后施展财技实现茂业国际香港上市。其后茂业系挟雄厚资金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北上太原、秦皇岛及四川南充等地收购白货物业,一时间震撼零售业界。而其2008年10月以来连续举牌深国商、渤海物流和商业城三家A股上市公司,更令各界侧日。
黄氏兄弟失陷“土地门”
事实上,黄茂如的发家史一直颇受争议,有人称他是得益于潮汕老乡和张静的裙带关系以及地下钱庄的支持,也有人称其在操作地产和百货零售时,其融资和并购的手法诡秘,且涉及诸多暗箱操作。
黄茂如的家乡周田镇,地处惠来县城东,由于该地前不靠山后不靠海,地少田薄,至今仍显落后,乡人多外出谋生。
因此,很多人在外博得富贵衣锦还乡时,必为家乡捐资修路筑桥,造福故里,此为多年来潮商传统。但在前湖村乡人眼里,黄茂如是个刻薄寡恩且利用捐赠赚取利益的人。
据周田镇一位官员披露,从该镇关门山径口到镇中心市场的一条6公里主道,常年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为了修路,镇领导在1998年的时候找到黄家的大哥黄世再,请其为家乡捐赠100万修路。一来二去之后,最后由黄茂如出面洽谈,当时他提出的捐赠条件是镇政府必须将位于关门山水库附近的近千亩林地的使用权,无偿提供给他。
面对这个以捐赠为名的利益交换,为解修路燃眉之急的镇政府,只得勉强同意。黄茂如获得这片山地后,并未兑现种植开发的承诺,仅种了一点果树就圈占起来。
几年前,黄茂如看中了镇政府对面一块100多亩的农田和菜地,他打着改造的旗号,在县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下,仅用18万元就收归己有,却荒废至今。
前湖村每逢土地买卖时,都会有黄茂如若隐若现的身影。因黄家兄弟在当地财多势大,多年来一直操纵着前湖村的重要事务,村委会选举形同虚设,有多届村支书和村长皆是黄茂如扶持起来的人,他们成为了他和黄家族的利益代言人。
在一些列利益输送纽带下,黄家还是在国家公正的法律下,慢慢的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黄家出事一点不奇怪。”一位深圳地产业界的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从罗湖东门,到华强北,到南山后海,茂业集团运作的都是核心地段的改造项目,如果没有关系,只能望洋兴叹。黄茂如在地产界很少露面,大哥黄世再出面较多。”
“政商关系的典型,一般都是协议拿地,拿的还是让人眼红的好地块。”
旧改项目容易引发土地腐败。除了早期5个楼盘,茂业国际在香港上市后,2008块土地签订的并不是土地出让合同,而是土地协议转让合同。此外,茂业集团在深圳华强北店二期、茂业珠海店、深圳和平店地库等土地在上市前都未取得产权证书。
潮汕有一句名言:“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每人做”。过度的商业化,使得潮汕商帮呈现出极度现实主意的特征。“什么伦理不伦理,道德不道德,一切都是生意。”他们彻底的抛弃幻想,彻底的追求财富,这成就了潮汕人的商业天分,但也为自己的罪行埋下了伏笔。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730168.htm
http://www.cnki.ne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