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刘绍喜:已立潮头更鼓帆
南岭以南,沿着海岸线溯北而望,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部有桑浦山,西南部有大南山。三座山脉孕育三条江——韩江、榕江、练江,三江蜿蜒流下,在出口处交汇,久经岁月沉积,形成了潮汕平原。
这是块精灵的土地,孕育出无数的英滚人杰,不胜枚举。这也是块贫清的土地,依山木不华,靠海水不兴,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无数的英滚人杰漂洋过海,衣锦荣归,但本土却缺乏大企业大企业家,这未免让潮汕人在自衰的同时感到有些隐痛。
2007年3月28日,宜华木业成功增发一亿新股,筹资12.1亿元,以4月初的股价计算,宜华集团可控资产已超过100亿,宜华集团旗下的地产项目也即将借壳上市。20年前靠800元起家的潮商刘绍喜,属下国内企业和境外办事机构已达20家,旗下公司以实业为基础,主要有木业、房产、投资和文化四大产业,员工3500多人,2006年实现产值5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1.5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刘绍喜,在潮汕本土书写了新时代。
少壮创业崎岖路
刘绍喜出生在汕头市澄海莲下镇一个世代农民家庭,17岁的他就担起家庭的重任,进入家行管理区工作站工作。各方面出色的表现,翌年,18岁的刘绍喜便被破格提拔为工业站副站长,不久他又被提升为工业站站长。
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刘绍喜成长到22岁的时候终于到来。
当时,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一夜之间仿佛都在变,唯独刘绍喜一家三代6口人,仍然住在一间16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刘绍喜环顾左右,出去打工的打工,做买卖的做买卖,家家盖起了新房。
刘绍喜想,莲下镇是澄海市较早的集市贸易中心之一,商贸十分活跃,从商也许更适合自己。1986年3月,刘绍喜毅然辞去站长职务,家人也把最大的赌注压在了他身上,东拼西凑借了800元给他。这样,刘绍喜开始了艰辛创业的历程,他在家乡的土地盖起了一个小小的木工棚,靠手艺打卖家具。最初,他以经营杉木为主,并兼营农副产品,由于缺乏经验,损失近万元。这个沉重的打击,没有压垮刘绍喜,他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经营宜专不宜多;又结合当时市场上家具热梢的情况,刘绍喜想,与其购销木材,不如进行木材加工。从此,年轻的他首次选准了木材加工这条“道”。1987年,“宜华”的第一个工厂——槐东家具厂成立了。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他组织人员搭建了简陋的工棚,购置了陈旧的“二手”设备,招寡了一批工人组织生产,虽然生产出来的家具比较粗糙,但由于不断变换款式且配套服务好而倍受工薪家庭的青睐,业务量不断上升。
几年艰辛奋斗的历程,使刘绍喜尝到了成功的“甜头”,遍识了酸甜苦辣,更重要的是,他渐渐摸索出企业发展的“道道”来——企业发展不能光看眼前利益,还应该走出家门,到国际市场上着看,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跟上国际潮流,才能确保企业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1992年,刘绍喜组织有关人员,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后认为,以木制品为主的装修风格已成为国际装修行业的基本趋向。于是,刘绍喜组建了澄海市宜华装饰木制品有限公司,从事加工生产木地板、木姗板、木饰板。一番苦战后却让他大失所望,产品变形走样,根本不能梢售,直接经济损失近40万元。问题原来出在烘干设备不过关。刘绍喜带领全体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反复调试,推翻一个又一个方案,又提出一个又一个方案,经过五昼夜的奋战,设备终于革新成功,当刘绍喜举起平坦而光滑的新产品时,全厂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难关闯过去了,但刘绍喜没有沉浸在这一时的成功喜悦之中,他更多地是从中领悟到技术和质量的重要性。此后,随着企业的一步步发展,他陆续购置、配套了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木制品加工生产线,并积极钻研、摸索,走吸收消化的路子,研制出使木材不易变形的喷气复式供干窑的办法,使“宜华”的木制品保持了稳定的质量。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刘绍喜再次创国人之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和创新,成功攻克了集成木地板的关键技术,利用小块木板拼接(或指接)成各种大规格的木地板,且拼接后的木地板不易变形。这项技术的运用,使木材的利用率提了20%,且产品质量更佳,花色品种更多,一时间,“宜华”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是成了畅梢货。
近年来,刘绍喜还走南串北,四处奔波,先后前往云贵边境,与缅甸、越南等国的当地政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又远涉重洋,从非洲南部进口木材,从而保证了优质原木的正常供给质量保证。在10多年的商海沉浮中,刘绍喜始终格守一个原则:只要是签了合同的,不管最后是赚还是赔,我都必须保期保质把货给你送过去。由此,“宜华”在这个行业中一直保持了极好的商业信誉,一些香港、台海的客户甚至从刘绍喜创业之初至今,和他保持了多年稳定的业务关系。
宜华管理的前瞻性
企业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对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和综合运作能力提出了同步的挑战和要求。
组建企业集团并顺利升级,可谓为“宜华”全面形成科学高效的运作机制抹上最浓烈的一笔。几经探讨,刘绍喜于1995年初向上级申报了由澄海市宜华装饰木制品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组建成澄海市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方案,并很快得到上级的批准。组建的集团在经营上制定了以木为本,以房地产开发、旅游业、化工、器械、贸易为辅,多种举措并举发展的战略。1996年元月,该集团又升格为“广东省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刘绍喜就任集团蓝事长、总经理,全盘领导集团的运作。
家大业大,当家的难度也就更大。早在创业初期,刘绍喜就意识到,民营企业中比较普遍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会以其特有的裙带联系,给企业的有序管理带来矛盾和磨擦,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刘绍喜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体谅各级管理人员的难处,如果你的下属是你老板的亲戚朋友,而他对你布置的工作又无法胜任或者不愿完成,你能怎么办?不处理他会影响工作,也会挫伤其他下属的积极性,处理他又可能得罪了老板。长此以往,这个工作环节就会出问题,进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基于这个认识,刘绍喜和家人约法三章:亲戚朋友上门求助,尽力从经济上帮助他们,但要走后门进“宜华”工作,不行。“宜华”多次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员工,却没有一个亲戚朋友能走得通这个“后门”。
基于这个认识,“宜华”在实践中逐渐锻炼、培养出一个年轻、敢想、肯干的领导群体,集团决策层6位成员中除了刘绍喜的弟弟一直主抓原材料供应外,其他主抓生产、营销、行政等方面工作的负贵人,都是在“宜华”发展过程中逐步受到重用的一些年轻人。在投资等重大间题的决策上,刘绍喜也不搞“一言堂”,而是采用了总经理会议表决制,让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在会上各抒己见,分析利弊,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也基于这个认识,“宜华”的用人机制真正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特色,不论亲属,大家只依制度办事。
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分层管理,分层负责”也是“宜华”的特色之一。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对刘绍喜负责,他们必须定期向他呈交述职报告,由刘绍喜对其工作业绩作出评价,并直接和个人效益挂钩;而每个高级管理人员也同时对其下属的部门负责,对下一纵人员的业绩进行定期评估,提出奖惩建议并上报总经理室审批……依此类推,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人,又把工作效果层层汇总到决策层,使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实绩在“老总们”这里一目了然,一些年轻人就是这样被提拔上来的。
为了防止一些普通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碰到的难题会在这个层层上报的过程中被延误,“宜华”中又成立了各级工会,成为及时沟通刘绍喜和普通员工之间联系的桥梁。刘绍喜对此独有见解:“企业大了,员工多了,我们几个老总又都各有一大摊事在忙,的确没办法和每一个员工都及时交流、沟通,成立了工会,真正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解决了员工的困难,也帮了我的忙。”
集团也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党员、团员们分布企业的各个工作岗位,起着核心作用,形成了强有力的纽带作用,企业向心力已日益增强。
扩张:合作、文化
刘绍喜的办公室挂着两张世界地图:红色箭头从非洲、美洲、欧洲及亚洲的缅甸等指向我国汕头的,是原料采购图:蓝色箭头从汕头指向世界五大洲的,是产品销售图,从国外进口原木,加工成高档木制品再出口。目前,宜华木业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70%从国外进口,产品95%出口。而且所有出口产品都以自有品牌出口和销售,在美国各州的经销网点超过1000个,在澳洲和欧洲国家设有办事处。海外产品主要经销商包括JC,PENNEY、NEWCLASSIC等世界顶级销售商,宜华家具产品还进入世界最大的美国HIGHPOINT“高点”家具展销会。
宜华集团与加拿大著名的木制品公司道格拉斯住宅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了汕头市宜华道格拉斯木屋制品有限公司,从事木制别墅的设计、生产与制造,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区,开创木业制造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www.daowen.com)
宜华木业以自主品牌在海外搏杀十年,打下一片江山,回首国内,却发现国内市场仍没有一个真正全国意义上的家具品牌。于是,借参加深圳2006年国际家具展之机高调宜布进军国内市场,宜华决定挟其海外十年的经验,采取特许经营和区域总经销的模式,计划在国内50多个大中型城市建立300多家专卖店,由公司统一进行形象设计管理和建设。“薄利多销”的潮商经营理念在刘绍喜身上同样得到体现。作为木业巨头打造的家居终端,宜华不同于其他单纯家居零售商,其先天所具有的产品优势实现了产销一体,企业在木产品、家居方面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品牌效应,将这种优势直接转嫁到终端,丰富的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了整体家居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而厂家直销大大省去了中间商利润,因而在价格上更有优势,这是其他零售商所难以比拟的。
宜华重资打造的汕头家居体验馆,规模相当大型家居卖场,更特别的是它注重消费者的家居体验,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或文化,使消费者在获得高品位的家居商品与服务的同时能体验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家居文化。
品牌:维护、增值
“宜华”视品牌为企业生命,宜华的品牌价值不但得到国内市场的信赖,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得到广泛的认知。
“一木为本,绿色家居”是宜华一贯奉行的宗旨,也是木制品的发展方向,公司的质量控制严格,产品指标不仅符合国家标准,而且超越了美国市场的环保标准。
重视科技进步,为宜华打造中国木业第一国际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宜华从德国引进世界先进设备,与国内林业科研院校紧密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为品牌打下坚实基础。宜华的木材干燥、涂装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业界空白,堪称亚洲第一。近几年来,宜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平均每3个月研发2~3个新产品进入市场。目前,宜华经营的产品品种已超过350个,品种门类齐全,经营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宜华先后参与了多部木制品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拥有技术专利40多项。
宜华品牌建设概括起来是“慢上船先上岸”。从集团发展来说,宜华从1987年做木,到1995年开始做品牌,用了近8年时间:从1995年注册商标,到完成4个品牌建设,又用了不到8年时间。
品牌建设是宜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公司是家具行业内惟一同时拥有150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15014000环保体系双认证的企业,也是惟一一家在国际市场采用自有品牌的企业,成为了国内家具行业中开拓国际市场的领跑者。
宜华以自有品牌,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只有走向国际的宜华品牌,才是真正的民族品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家具,其中60%是以美国企业下定单在中国以OEM方式制造的。对此刘绍喜始终认为国际化是宜华品牌真正要走的路子,OEM是别人的品牌的滋生地,OEM培养不了民族的品牌。也许正因为宜华品牌是生在潮汕长在潮汕,刘绍喜那种从骨子里对民族品牌的挚爱成就了他的品牌国际梦。“打造中国木业第一国际品牌”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宜华在永续经营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的追求。
宜华在品牌建设上采用了国际市场拉动国内市场、专利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并举的战略。品牌走前,市场跟进。2003年3月至5月,“宜华”在美国成功地注册了“ELEGANCE”商标及“宜华YIHUA”商标。集团先后在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等35个国家和地区注册近百类商标。由于使用自由品牌,产品在美国、欧盟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较高的认知度,同时自由品牌极大地增强了海外经销商对宜华的依存度,市场地位得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
这些年来,在自有品牌良性的市场发展经营中,宜华在国内国外获得了难以枚数的荣誉,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出口名牌产品”等二十多项称号。是中国木制品惟一一家同时拥有这四大国家级权威品牌荣誉的企业。2004年,宜华就与“海尔、联想”等国内一线品牌一起荣登“2004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2005年,宜华品牌再获“2005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称号,品牌价值亦增至30.72亿元:2006年宜华品牌价值达到37亿元……
发展:根本、拓展
潮汕的每一次崛起无不与海有关,宜华的发展路子和模式,吸收了潮汕本土精华与欧美海外雨露,刘绍喜既是潮商本土的杰出代表,又是潮商国际化的优秀楷模。
多年的拼搏奉献,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长为一家以实木家具、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木屋等木制品和房地产开发为龙头,工程装饰、进出口贸易、影视制作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跨国民营企业。
在汕头,宜华集团依靠科技闯出的路是众多民营企业的榜样。刘绍喜说,现代社会里,成就的大小是和知识的多少成正比的,束缚企业发展的最终是人才。正是愈识到这一点,他一方面刻苦自学经济学、领导科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无论工作多忙,都坚持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一方面从北京、广州和汕头等地的大学里聘请专家教授,担任企业顾问,指导企业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科学发展战略。
“宜华”在快速发展中不断补充着“新鲜血液”。仅1998年以来,就招聘了130多名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才进入“宜华”,其中100人具有中高级职称。在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刘绍喜还亲自制定了企业人才培养的“充电计划”,每年都选送优秀人才到名牌大学接受各种专业培训,并请专家教授到“宜华”开办讲座,传授当今世界最新信息和先进技术。公司“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现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
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使刘绍喜从一个农民企业家成长为一个融知识型、开拓型和实干型为一体的新型企业家,宜华集团己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加工企业和全国出口创汇500强企业之一。
未来:多元、持续
投资是宜华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未来宜华将进入国家对民企开禁的原垄断行业,如市政、环保行业,在运作方式上将更多地采用BOT、投资参股、参与经营等方式介入,开拓投资新亮点。
多元化投资是为了获得多个利润增长点,同时分解风险。考虑四个产业收益的波段周期是不同,由此形成一种中长线投资。比如投资房地产,是每两年一个区间,如投资市政建设要5—10年的收益,投资污水厂可能是20年才收益,把四个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会发现各个波段非常丰满。如果单纯木业,可能会有一天木产品价格升到非常高,但可能突然降下来,就无法良性持续发展。要良性持续发展,要把产业进行分解,使各产业的中长期收益保证非常稳定的收入,这是最起码的思考。
在澄海莲下宜华总部门口,有一个“春华秋实”的雕塑。“只有艰辛的付出,才有获得的喜悦”,这是刘绍喜对“春华秋实”木文化的经典阐释与独到理解。绿叶与根的情谊,树木与大地的依存是刘绍喜对木文化的终结思考。多年来,宜华捐助地方福利事业、扶危济困、资助办学等超过6000万元。
刘绍喜认为,木业永远是宜华的根本、主业。未来宜华发展的方向以实业为主,同时兼资本运营,多元化发展,把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合在一起的实体。宜华的日标是建设成为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业务结构搭配合理、品牌知名度高、管理先进的多元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资料来源:http://www.cnki.net/
http://baike.baidu.com/view/2824046.htm?fr=ala0_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