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州高质量发展:加速实现之路

苏州高质量发展:加速实现之路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不仅要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担任排头兵,而且要以高质量发展启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苏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所选择的路径,不仅要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规律,还要立足苏州实际,体现苏州特色与优势,同时也要站在“全球坐标系”中进行谋划。因此,产业创新突破应当是苏州创新的重中之重。

苏州高质量发展:加速实现之路

党的十九大后,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基本方向,指引各地写好发展这篇大文章。苏州不仅要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担任排头兵,而且要以高质量发展启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目标已经确立,方向已经指明,关键在于正确的发展思路,在于选择科学可行的推进路径。苏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所选择的路径,不仅要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规律,还要立足苏州实际,体现苏州特色与优势,同时也要站在“全球坐标系”中进行谋划。除了继续发挥苏州实体经济强、开放型经济领先等传统优势外,还要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以更加突出创新的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为目标把握大方向,为推进苏州的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一、以产业创新为核心,全面带动发展动能转换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在于提质增效,在于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在于优质的产出与供给。一句话,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尽快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苏州在新时代跃上发展新台阶的不二选择。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需要有核心抓手,也需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对于苏州而言,全面创新的核心是产业创新,要以产业创新为主攻方向,带动各方面创新能力的提升。所谓产业创新是用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满足新的需求,推动产业朝更高的层次发展。产业创新主要是指行业整体创新,而不是局部的创新,因此,它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和行业内技术扩散两个过程,只有创新的技术在行业内得到了普及,才实现了产业创新。(1) 通常情况下,产业创新的实现都是由技术创新所引致的,实现途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个别企业通过自身研发,完成产品创新进而带动产品上下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打造出相对完整的经营体系,获取了高额利润,从而引起其他企业的竞相效仿,逐渐实现技术扩散,演化为一个新兴产业。这一过程高度依赖个别企业的创新投入,以及技术溢出效应的显著与否。另一类是通过多个企业的协同创新活动,各个企业在实现局部技术垄断的同时,又通过分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共同构成一个产业整体,促进产业创新的快速实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 。与此同时,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趋势明显增强,加之疫情暴发对全球经济形成严重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创新为依托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推进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对于苏州而言,其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产业基础雄厚,竞争力强,创新的最

大潜力和最大压力也来源于产业领域。因此,产业创新突破应当是苏州创新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出于对经济发展阶段所做的准确把握,还是从苏州在全省创新发展所处的坐标方位考虑,制造业的创新将是苏州产业创新的重中之重。苏州的产业创新,必须以制造业创新升级为关键核心。

结合当前苏州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情况,应着力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破局。

(一)以制造业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带动所有产业的创新发展

产业创新要以高端化为总的牵引,以高端化为第一目标。苏州产业结构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制造业仍然处在中低端,产品科技、品牌含量不高,增加值率偏低,这与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与苏州创新发展的要求有距离,但同时又蕴含着极大的机会和潜力。对于全国和全省而言,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是主要目标,但对于苏州而言,应当主要定位于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把握住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契机,通过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整体的附加值率提升,并带动新技术的扩散与生产要素的升级重组。在重点提升的产业领域,从概念设计等创新源头入手,无缝联结产品设计、标准制定、中试校准、量产上市等各个创新环节,全力打造立足于苏州的完整创新链,并依托创新链发展产业链,彻底改变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所脱节的状况。提升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金融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进苏州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开展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支持外资企业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推动外资企业拓展研发功能,导入优质创新资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也不能矫枉过正,仅仅偏执于对新兴产业的追求,应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借助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苏州传统产业面广量大,产业基础雄厚,用信息化和先进技术提升改造不仅迫在眉睫,时不我待,而且潜力巨大,提升空间广阔,因此,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样重要。

(二)把握长三角地区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大机遇,优先布局、加快先导产业的发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必将对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区域有望形成世界级的现代产业集群。这一巨大的产业集群,涵盖多门类具体的产业,苏州应在这一产业集群中占据先导和领先的位置。围绕打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苏州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在产业布局、产业链分工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紧密协作,加快布局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人工智能等先导性产业。(3) 例如,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的建立,助力相城承接上海产业、资本、技术等各类资源辐射,打造出了“一园五中心”的创新发展生态。要紧密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先导性产业的发展,尽快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整体升级,尤其是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的布局,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在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步伐。

(三)引导企业加快创新进程,确立更高的创新目标,构筑产业创新微观基础

产业创新,基础在企业,关键也在企业,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产业创新的微观基础。要打造一大批以创新带动规模、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的优秀企业,基本形成“苏州创新看产业、产业创新看企业”的格局,每个产业着力打造2—3家在全国叫得响的创新领军企业,全市范围内培育打造若干家创新成效显著、代表国际一流水平、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产业领袖级企业。通过打造产业创新领袖级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带动企业整体创新。苏州创新需要产业领袖级企业、独角兽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所起到的产业创新独到的标杆作用,带动苏州整体企业的全面创新。与此同时也要处理好创新与创新服务的关系,政府部门不能越俎代庖,应以企业为主导,管理部门做好民间创新的服务工作,减少创新带来的负外部性,使企业的创新收益最大化。

(四)推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促进创新驱动良性机制的形成

创新产出的前提是创新投入,产出规模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投入的多少,是否有高效的创新平台、完善的创新体系以及制度的安排等等。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主营收入比重平均只有1%多一点,和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企业研发投入少,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专利产品少,尤其是含金量高的专利产品较少。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PCT国际专利排名,2019年入榜的中国前100企业中,深圳的企业占了33家,是入榜企业最多的城市,其中排名第一的华为公司高达4411件(华为也是此榜单中排名世界第一的企业),北京有16家企业,居第二位,上海和武汉分别有5家企业,在所有城市中居并列第三位,苏州只有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一家入榜,申请量为64件。(4) 苏州要实现产业创新突破,必须紧紧依靠企业创新,必须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支出。一方面应在已有政府引导基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基金管理,做优金融生态,全方位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强化信贷、发债、股权融资“三支箭”聚合作用,畅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渠道,构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实现金融资源、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直接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另一方面,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部分产品,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间接满足风险投资所要求的投资收益,提高企业增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五)扩大创新平台规模,优化创新平台结构

创新平台不在于多,而在于质量和效率,在于为苏州产业创新作贡献。新增和优化创新平台,要着重加强以企业为主导配置创新资源,淡化头衔、名称、奖项、体制内评价等间接创新因素,重在市场评价和市场价值,加强一批成果含金量大、技术先进性强、市场认可度高、对苏州创新贡献显著的高效平台建设。同时,加快发展科技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开放、共享提供便利条件。创新体系不求无所不包,而求有成果、能转化、有优势、标志性。发挥苏州敢于改革探索的精神,强力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整个社会的创新营造最好的环境。苏州在优化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格局的基础上,更要强调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层次,这方面意义十分重大,时间紧迫,不容错过。当下苏州创新的最大短板同时也是最大潜力在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

(六) 完善产业创新配套服务,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产业要创新,离不开为之配套的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是科技服务业、产业基金等新型产业和经济形态,必须结合城市功能提升加快推进发展。(5) 与之相关的基本现状是,苏州的产业基础很雄厚,产业规模巨大,但“微笑曲线”两端的现代服务业,即研发服务业、风险投资服务业、高端会展业、创意咨询服务业等发展不足,难以支撑和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发展。此外,企业在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之后,能否带动相关产业顺利走上创新发展之路,进而实现发展动能的转换,关键在于成果转换效率的高低。如何促进技术高效对接产业、市场、资本,让更多的创新成果实现转化,这是实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换经济增长动能的最大难点。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着力破解科研与市场对接的难题,彻底打通科研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苏州应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和技术交易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整个转化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减少此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时滞问题,使处在创新链条上的各个主体获得最大程度的红利。

二、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汇聚更多高端要素

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说到底是促进发展效率和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发展效率与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拥有什么样的发展要素。发展要素的层次高,就有可能推动发展实现高质量,反之亦然。一般来说,城市的能级越高,汇聚的发展要素在层次上也越高,越有利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的束缚,苏州在行政资源上缺少足够的城市能级,但城市能级也可以通过更好的市场条件加以改变,而且,对于苏州而言,提升城市能级时不我待、刻不容缓,不能因行政管辖权的限制而放弃对提升城市能级的追求,必须通过尽可能发挥市场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尽一切力量促进城市能级的迅速提升,提升苏州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为有效的路径。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展开。

(一)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此区域城市群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加快,并最终形成一个世界级的高水平开放的城市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视察江苏时就明确要求“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苏州紧邻上海,在推进“市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规划互融、创新互促、产业互补、交通互联、生态互保、民生互惠,将上海的功能转化为苏州的功能,将上海的优势转化为苏州的优势,最大程度地释放国家战略杠杆效应。作为地级市,苏州要有定位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气魄、勇气和决心,并通过这一定位,全面有效提升城市的能级,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快速超越。苏州城市体量大,经济基础雄厚,国际化水平高,通过进一步打造和提升,完全可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西向走廊”的国际化门户,持续借力上海、融入上海,全力建设“国际苏州”,可在国家级高铁枢纽共建、国际化平台共融、国际化营商环境共通等方面多谋划多推动,进一步增强对上海“五大中心”产业的承接能力。借助长三角城市群这一平台,将苏州这张新的城市名片推广开来,吸引更多高层次生产要素汇聚苏州。

(二)紧密对接“沪苏同城化”建设,提升城市能级

上海已经明确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与计划,正在打造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大中心”,苏州应在立足自身定位和发展的基础上,服务好上海这个长三角的龙头、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强化“沪苏同城”效应,承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些新功能,为苏州提升城市能级赋予新动能。受地域面积限制,上海在现代化大都市打造过程中一定会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必定产生一定的城市能级外溢效应,苏州应不受行政区划的过多限制,主动与上海对接,主动服务于上海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并充分利用其中机遇提升自身城市能级。在主动对接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借鉴上海经验,在结合自身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总结出属于苏州的提升城市能级的策略方针。紧密联系整个苏南地区,将苏州打造为此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争做苏南地区联系全球市场的纽带。通过不断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融合度和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补城市行政权限的不足,借上海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东风,不断提高苏州的国际化水平与配置要素的能力。

(三)完善交通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城市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的能级水平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城市汇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的能力和效果。苏州的基础设施水平总体上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沿江三市同时接入长三角铁路网,标志着苏州辖区内所有区县都已联通铁路网。苏州市内已有京沪铁路、沪宁城际、京沪高铁、沪苏通铁路四条铁路经过,设有苏州火车站、高铁苏州北站、沪宁城际新区站、园区站、昆山站、昆山南站、沪宁城际阳澄湖站和花桥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站以及太仓南站12个火车站。2018年苏州公路设施仍保持全省领先的发展水平,高速公路里程保持全省第一,公路通车里程全省排名第四。缺少机场是苏州城市能级的一大短板。苏州开放型经济规模大、水平高,高层次商务客流数量较大,无论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还是缓解上海虹桥机场压力,都应在苏州地区布局建设大型机场。苏州应进一步主动创造各方面条件,争取各方支持,力争早日实现大型机场在苏州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全面提升苏州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产业更新“策源之地”

苏州地理位置独特,产业基础雄厚,城市富有魅力,汇聚信息能力强,特别适合于集中和汇聚全球科技尤其是产业科技信息,成为产业更新与技术传播的“策源之地”。苏州有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有多家高水平的国际知名研发中心,接待过无数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主办或承办过许多有影响的大型国际会展活动。在新的时代,可以进一步准确定位,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基础上,聚焦围绕全球产业发展动态和产业更新,汇聚全球产业先进信息,以大型高端国际化专业化会展和权威研发机构信息发布的方式,显著提升对接国际一流产业、引导长三角产业升级的能力,使苏州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产业更新“策源之地”。

三、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以高层次开放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苏州发展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开放型经济起步早、规模大、水平高,并成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主要发展亮点。以开放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开放促进产业转型,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攀升;以开放强化有效投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打造资本、项目投资中国首选地;以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各类要素虹吸功能,使营商环境成为苏州最响亮的金字招牌;以开放塑造城市品质,提升开放枢纽门户功能。(6) 这五个“开放+”正成为苏州这列“超级列车”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的新动能。苏州的城市国际化水平,不仅要在省内处在领先位置,而且要在全国位于前列,同时需要做好国际化与本地化的兼容工作,走出带有苏州特色和优势的国际化道路。具体的实现路径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求突破口。

(一)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元素,促进苏州传统文化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

以往人们对于苏州的城市形象认知停留在“小家碧玉”式的印象之中,然而,在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下,这一形象过于单一和传统,不符合苏州的发展需要。学习借鉴新加坡、首尔、香港、台北等亚太地区国际化水平高的城市的有益经验,有针对性地引入对标机制,从城市规划、城市形象到城市建设,强化国际眼光、国际标准、国际形象,打造高度国际化的都市空间。有意识地规划和建设国际社区、国际街区、国际零售中心等,注重国际化城市的天际线塑造,突出城市的国际化形象。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形象的外在表现,是人们认识城市最为直观的媒介,也是形成人们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际化元素的引入对于改变苏州在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小家碧玉”式印象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城市的国际形象不仅仅包括这些外在的物理环境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城市软环境的配套建设。一方面是要提高政府官员的国际化视野。地方官员的眼界意识、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关系着国际化事业的成败,决定了苏州国际化进程的速度和高度。地方官员应当转变思维,开阔视野,在求新求变中谋发展,站在更加宽阔的视野去审视自身的发展定位,为苏州的国际化道路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是要在普通民众中倡导国际化意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营造与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软环境,使苏州的国际化建设真正实现表里如一。

(二)加大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开放力度,压缩市场负面清单

适应国家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快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国家对外开放新一轮升级的重要机遇,推动苏州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从主要是产业开放模式向全方位、新领域、多层次开放模式转换升级。以开放促进产业转型、提升苏州的高端产业引领功能。重点是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和特定领域的对外放开,鼓励企业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对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重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项目设立奖励机制。全面落实新的《外商投资法》,并结合对外开放发展趋势和苏州的实际,在更多的领域进行大胆试验,使苏州比过去更开放、比其他城市更开放。支持品质高、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国际教育机构在苏州兴办各种类型国际学校,支持资质好的国际医疗机构在苏州办医院、诊所、康复机构等。例如,在2020年初的《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政策意见》中,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将生物医药打造为苏州在全球最有竞争力、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努力实现该产业产值到2022年突破2800亿元的目标,便是苏州如何实现以先导产业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引进国际知名的服务型企业和连锁机构,促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提升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设立丰富城市国际化元素专项基金,创办苏州本地英文报纸和期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三)把握建设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契机,释放好政策红利

2019年的9月1日,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32家企业与自贸区苏州片区签约,总投资近800亿元。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苏州外贸格局亟须从外贸链条的低端向高端转型。此轮自贸区苏州片区的落地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绝佳契机,发挥好自贸区的特有优势,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持续激活创新活力,最终实现苏州外贸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围绕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将成为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功经验,苏州片区将着力在贸易便利化、产业创新发展、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聚集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开展特色化突破性制度创新,积极构建“一区四高地”,将苏州建设成为一个高水平开放创新载体和生态系统。与此同时,苏州片区的建设将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应利用好这一叠加优势,将自贸区打造成苏州对外开放的新名片,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四)寻求高层次开放型经济领域的突破,树立“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样板

在继续保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向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领域转移突破,在“高层次”标志方面走在全省和全国的前面。一是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主体模式坚决由“加工—制造”模式向“研发—制造”模式和“商务—信息”模式转换,从“卖货物”升级到“卖高附价值货物+卖服务”。对于新的外商投资项目,原则上不再安排缺乏研发环节或高端商务价值链环节的项目。二是促进开放型经济结构适当轻型化、高端化,大力发展国际化的商务经济、楼宇经济,推动传统CBD的转型升级。三是引导和支持本地的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国际商务和跨国经营活动,通过国际市场开拓、国际人才聘用、国外建厂、跨国并购等多种形式,大力提升本地民营经济参与开放型经济的比例,培育一批国际化水平高、研发力量强并在国际上有显著影响的龙头性本地跨国公司。四是充分利用不断更新的互联网技术,做大做强跨境电子商务,推动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改善外贸自由化和便利化,发掘外贸企业的出口潜力。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际高端企业集聚

统筹各地各部门招商资源,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苏州设立研发机构。按照2020年初通过的《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政策意见》的政策要求,每年安排奖励资金两亿元,用于奖励对招商引资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类机构和人员;加大对招商信息首报人员的奖励,对招商工作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干部,可按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在提拔使用上加大力度。对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在苏新设(或增资设立)的年到账外资金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以及新设年到账外资金额不低于3000万美元的前沿高端制造业项目,可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改进和完善招商方式与手段,提高产业层次进入的门槛。适当限制一般产业和一般加工环节占用生产空间,鼓励外资企业在苏州开展高附加值增值经营活动。根据发展的需要,适当提高项目投资额、亩均增加值等效益指标。通过统计外资企业研发强度、专利申请量等指标的方式,引导外资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型。地方政府还应及时总结成功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经验共享,提高后进跨国企业的转型效率。

(六)积极开展国际性活动,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一座城市的国际性,不仅仅由其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发达程度所决定,还取决于这座城市的国际传播面和传播频次,越是有有利于国际传播性的城市活动,城市的国际性就越突出。瑞士的达沃斯只有几千人口,经济规模很小,但国际知名度很高,就是因为那里举办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引起全球关注。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就是软实力,加强国际形象传播已经成为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现实抓手,有助于苏州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提升国际知名度,进一步吸纳更多更好的国际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深化友好城市交往,完善与海外城市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市内涉外媒体平台、海外社交网络平台和国际间合作媒体,发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及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等国际品牌效应,提升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苏州创博会、苏州国际设计周等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办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等展会。要有意识地做出规划,加强国际性城市活动的立项和推广活动,争办国家级会展活动、国际性高端赛事以及国际机构交流活动,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之都和体育名城,积极争取一些国际传播性好、符合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国际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学术论坛在苏州落户。拓展对外文化贸易,引导文化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让更多体现苏州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四、打造乡村振兴苏州样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看乡村,关键看农民。从以工促农、城乡统筹,到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再到工农互惠、城乡融合;从全省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再到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城市;从“苏南模式”发祥地,到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再到争创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先导区。苏州在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和全国的前面,处在新的时代,苏州要有更高的目标,要有更大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一文中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对于苏州而言,把高水平的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当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要在乡村建设方面打造苏州样板,示范全省和全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稳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好城乡融合发展这一有力举措,突出“融”这个核心,形成了一系列足以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城乡共生共荣的“化学反应”,不断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赋能,在农村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农村环境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和基层管理等领域寻求突破。

(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繁荣农业农村经济

乡村振兴,经济是基础,农村的发展质量,基础在农业的发展质量。

一方面,对于传统农业发展,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织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品牌强农、农业科技兴农、开放型农业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行动,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多功能性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全新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国土、锦绣山河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以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有机农业为目标,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推进农业生产中的循环经济,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应时鲜果、花卉苗木、中药材等高效作物。以市场为主导,推进工农商一体化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发展和完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使苏州的江南水乡不仅留在画中和镜像里,而且展现在现实当中。

另一方面,除了完善传统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之外,还应继续发扬改革开放初期所走出的“碧溪之路”精神,发挥乡镇工业作为城乡融合的催化剂与黏结剂的作用,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例如,苏州率先提出到2022年建成70个左右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的奋斗目标,并立足乡村实际,及时出台了《苏州市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率先建立了“县级培育、市级筛选、省级争先”的三级创建模式,率先健全了“市级督查指导、区县组织实施、镇村全面实施、村民充分参与”的四级工作网络体系。截至2019年底,苏州已先后开展了三批共56个试点乡村建设,其中14个村庄入选省级试点,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黄墅等3个试点村通过省级验收,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树山等20个试点村庄通过市级验收,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初具规模。此外,还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融”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气象。如打造“姑苏城外”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的共享农庄项目,仅2019年,全市新增共享农庄10个,休闲农业精品村7个,休闲农业收入达39亿元。目前,苏州全市已建成省级乡村旅游区52家,拥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0多条,张家港南丰镇永联村、常熟支塘镇蒋巷村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市乡村旅游占旅游接待人数的1/4强。而“互联网+农业”在苏州同样大放异彩,造就“互联网+农业”数字化乡村产业新型业态。

(二)逐步消除城乡要素流动壁垒,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破除城乡割裂的二元结构,是事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一个发展问题,更是一个改革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始终坚持把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作为主抓手,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勇于先行先试,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着力从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上拆除城乡分割的藩篱,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或许便是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精髓所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素配置不平衡。长期以来生产要素以城市为中心向城市流动,造成乡村的广泛“贫血”,这就要求苏州持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打破城乡二元固化的局面,将城镇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谋划,推动人才、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在加快要素流通的基础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处理好城市快速发展与乡村日益凋落这一世界性难题,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精神与自身发展实际的结合点上,不断深化对城乡融合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共同富裕为统领,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为重点,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苏州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融合的崭新发展格局。在先后于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具体承担“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新时代新要求,于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市,苏州这一系列的成就表明其一直以来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中的探路意识与担当意识。在新常态的背景下继续发挥苏州的领先地位,维护好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的金字招牌,既是苏州全市上下的共识,更是苏州的一致行动。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补乡村的短板,但并非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来建设农村,而是双方都要改革与融合发展不适应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同时要具有前瞻性眼光,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持乡村原有的风貌,留住乡村的非物质文化传统。

(三)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强富美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苏州在内的江苏发展勾画的美好蓝图。苏州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环境美离不开农村美。苏州通过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江南水乡自然风貌加快修复,“苏式”乡村特色更加凸显,乡村成为农民乐居、城市居民休闲的理想选择地。(www.daowen.com)

在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尽管2011年以来苏州先后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系列行动,但农村人居环境依然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突出短板,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必须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当务之急,建好江南水乡的“后院”,筑牢田园风光的“底色”,描绘好苏州版的“富春山居图”。

除了改善乡村的居住环境之外,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落后作为城乡发展不平衡最直观的体现,长期以来是基层村民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因此需要增加乡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镇生活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在水、电、路、宽带、物流等方面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按照《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培育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有效保护一批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建设1000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并达到省级示范水平。着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引导规划发展村庄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有条件的特色村和重点村积极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在公共服务方面,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积极推进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四)繁荣农村文化,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乡村振兴,要以文化为魂。乡村是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乡村振兴需要内外兼修,更加注重文化的特殊作用。

传承发展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社会氛围,使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互生。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而文明需要建立在一定载体之上,通过精神文化引领才起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实施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等行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凝聚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实施农村文化保护、传承和提升行动,加大对民间文艺和文化产品的扶持力度,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彰显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作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行动,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村民学堂、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相融合,作为带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形成“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格局,打造产业融合品牌,构建出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实现城乡产业发展融合,让城市与乡村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五、强化优质发展理念,建设高标准生态文明社会

苏州地缘独特,人口密集,发展地域空间紧张,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经济发展处于向后工业社会过渡阶段,高度工业化特征明显。越是在这一特殊发展阶段,越是要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越是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越是要千方百计地降低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更加重视发展质量的提升与优化,确保苏州的“真山真水”与自然环境得到保护,确保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只增不减,为子孙后代留下用金钱换不来的“环境财富”。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刻牢记这一准绳,切不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牺牲几代人的环境财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就江苏村庄环境整治行动,作出指示“江苏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7) 。苏州作为省内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更应响应这一号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优质发展。

(一)牢固树立优质发展理念,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核心在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关键在于参与发展的各个主体的意识优化和行为规范上。以往环境遭到破坏,安全生产出现重大伤亡事故,总是事后检讨监管和一路追责,并未在根源上筑牢“防火墙”,直到下一次重大环境破坏事件或伤亡事故发生,经历又一个循环。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向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适应现代社会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科学制度体系把牢发展的起始关,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

首先,政府自身要规范行为,敬畏自然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同时做好区域协调。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坚决舍弃以破坏环境资源或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的GDP,在涉及重大环境资源和生命安全的“敏感项目”问题上,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政府自我约束机制。同时政府也要做好区域协调工作,增强产业上、中、下游协同性,有效降低环境负荷。考虑到苏州市区与下辖的不同县市,其产业定位与优势各有特色,不同区域只有立足自己的基础、优势、品牌、特色,在竞争中找准定位,促进区域内产业集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才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最终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质量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微观制度建设,坚决抑制不顾环境资源和员工生命安全的经营性冲动,完善企业环境行为监管制度。在环境资源保护和防范重大安全事故中,企业是主体,企业自身行为规范是关键。市场上的企业数量众多,仅靠监管部门从外部监管难以真正做到疏而不漏,必须千方百计地引导和督促企业自身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微观制度。用制度倒逼企业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一方面可以降低污染和能耗,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企业供给有效性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激励企业主动作为,研发核心技术,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争取做到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标尺,优化生态环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再次,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社会对环境资源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监督。完善环保决策的听证会制度,完善专家参与和评审制度。积极稳妥发展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机构。加大力度建设与完善影响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的群众举报与奖惩制度。

(二)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力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环境问题的本质在于落后的工业结构,重大安全生产的隐患集中在特定的生产行业,要以最大的力度优化工业结构,大幅度降低化工产业所占比重,对化工、钢铁等环境影响大、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业,采取拉网式逐一排查。该停的坚决停,该关的坚决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安全不合规且无法整改到位的生产,压缩化工园区规模,减少化工园区数量。当然,这个过程也不能追求速成,还需稳中求进,合理制定环境保护标准的提升计划,体现区域和行业差别,促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复杂现实中协同共进,环保标准及相关的整改要求的提升要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层面的可行性。不同区域和行业的转型窗口期不尽相同,转型的进度也不一样。只有使政策和目标兼具原则性与灵活性,才能激励落后产能淘汰、工业结构优化的攻坚战持久深入开展,同时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建设绿色高效的生态工业体系,构建生态文明的产业基础

要以产业生态转型和结构升级为主线,以发展生态工业模式为主要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推动技术工艺革新、产品生态设计改造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持续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以生态工业增强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将是实现以生态促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实现工业结构的显著升级,主导工业行业资源利用率、能源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三年内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低消耗、低排放、低事故、高效益的生态文明工业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完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四)厚植生态优势,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苏州原有的生态环境优势是保证苏州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当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中国”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苏时强调“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为抓手,在示范区执委会的统筹指导下,认真落实相关规划方案,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支撑,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为全省乃至全国树立绿色发展的样板。

六、提高城市宜居度,打造高标准的精致苏州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富足、美丽、宜居的生活家园,打造城市高标准的宜居度,就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苏州已经在宜商宜居宜业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下一步要在精致卓越上做文章,以高标准提升城市宜居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检验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改变现有一流顶尖人才引进难的局面。苏州不仅要成为大学生学习深造、外来务工者做工养家的理想天地,更要成为一流创新人才施展才干的圆梦舞台,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同步升级完善,使苏州的城市框架布局、内在功能、外在形象都实现华丽蜕变。苏州在提高城市宜居度,打造高标准精致苏州的过程中,需注意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改善城市软硬件水平,提高城市宜居满意度

首先,借鉴湛东升等人(2018)在《中国城市宜居满意度评估与决定因素》一文中对于影响中国城市宜居满意度的因素分析,(8) 从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公共设施便利性、交通便利性、城市安全和环境卫生这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在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坚持新区与老区同步发展,集古韵今风于一体,展现苏州古老而现代化的独特魅力。苏州城市的魅力,在于小桥流水、园林昆曲、吴侬软语,也在于精致、现代化和洋气,在于多样性和包容性。作为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苏州市是一座既古典又现代的城市,其中古城区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吴文化气息。因在平衡城市快速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方面的突出成就,2014年,苏州获颁“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成为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城市,2016年起,更是连续三年蝉联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公布的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要充分保护好苏州的历史文化传承,讲好苏州城的两千多年历史,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结合老城的保护、更新与改造,打造历史街区,彰显古城有温度的城市脉络和城市肌理,延绵苏州独特的历史古韵。在城市新空间,以更高标准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性都市。进一步提升城市CBD功能,结合消费升级,发展与国际时尚同步的商业新业态,勾勒更加美丽的城市天际线,促进城市更有国际范儿。在自然环境建设方面,将苏州的自然环境建设与社会环境建设相结合,发挥苏州的区位、生态和资源特色,用点线面的方式打造城市景观,塑造城市绿色宜居空间,拓展城市美景,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在提升公共设施便利性方面,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设施的感知程度和公共设施的质量,为普通民众提供实用耐用、温馨舒适、环境优美、价格亲民的优质住房,营造安全开放、服务精准、功能复合、可达性强的宜居社区。加大政府对住宅市场的引导力度,提高规划设计标准,提升配套建设水平,既要管控好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又要努力使居民住的房子更好、环境更美、出行更加便利。在改善交通便利性方面,苏州应当持续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地位,建设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组成的三个层次的公路网络,同时兼顾铁路、市域轨道线网和港口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开放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在交通配套服务方面,针对步行与自行车系统,建设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的慢行交通系统,打造独具苏州特色、以人为本的国际慢城。优化停车设施供给结构,形成“配建为主、路外公共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给结构,体现分区、分类差别化;打造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停车产业化发展模式;建设智能高效、开放共享的停车管理体系。除此之外,为了构筑苏州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旅游相配套的交通网络,让游客更好地体验“苏式旅游”,以“苏州好行”旅游观光巴士、公共自行车系统和共享汽车服务等构成的多元公交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应进入议事日程中去。

(二)重视人文氛围营造,打造江南文化品牌

精雕细琢,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国内一流、符合国际标准的生活空间,除了满足正常的物质层面的空间需求,还应对人们在社区家园精神层面的诉求有所重视。信息化使得沟通交流更加高频、高效,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频率减少。效率观念的强化使得社会交往的功利性增强,人们的关系不像过去那样深刻和持久,容易引发信任和社区认同等心理危机。因此在打造社区生活圈的过程中,应回归到人的需求层次,重视社区人文氛围的营造,推广地区文化及特色,建立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此同时,对于提高苏州城市品质的参考标准,也应拓宽视野,放眼全球,对标世界先进城市,提升苏州城市景观环境精细化、品质化。结合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以国际标准建设一批教育和医疗机构设施,支持发展不同形式的中外合作医院和学校,支持发展高水平的国际学校,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大对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公园等城市基础性市民公共空间的投资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标准,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其次,提倡和推广“慢生活”理念与行为方式,彰显和追求城市特有精致风格。苏州城市美在“内秀”,精致温婉造就城市的独特风格。现代社会,“慢生活”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明理念,也是符合健康科学的行为方式。“慢生活”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与“小桥流水”的苏州城市风格精巧契合、相得益彰,是欣赏苏州的一种应有的生活方式。要通过打造和提升新的城市空间,在“小桥、流水、人家”基础上营造独有的“慢节奏”环境,赋予新的文明生活内涵,提倡和推广“慢生活”的理念与行为方式,彰显城市的独有神韵。通过此类努力全面提升苏州的文化软实力及其贡献度,重塑江南文化的核心地位,重现文化高地的灿烂辉煌。

(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苏州作为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苏州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81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3个、名村5个、传统村落12个、历史文化名街2条;6项非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59个。全市有5A景区6个、4A景区3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5家,9个古镇纳入江南水乡古镇申遗项目。这样的规模和总量,为文旅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促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产业融合是关键。所谓产业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对接点,促进业态融合、产品融合,持续释放大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对于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业态,要注重培育孵化,加强引导扶持。其次,文化在此过程中充当着灵魂的作用,应把旅游当作载体,挖掘和提升旅游形态中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含量。旅游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以及相关人员的就业增长之外,几乎不产生额外的污染,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还有助于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与此同时,文化元素的“加码”,无疑将赋能旅游产业更大发展空间。通过“文旅+”战略的推行,实现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擦出业态创新的火花。

(四)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网,补齐民生短板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便是要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网,保障居民各项基本社会服务能够得到满足。一方面,要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小事,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将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作为政府工作评价的重要标准,服务群众、为民办事,都要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老百姓的身边事着手。另一方面,要凝心聚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下大力气解决一批教育、医疗、养老、扶幼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机制,干得好不好、服务怎么样由群众说了算。通过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向往和需要,最终构建起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网,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七、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与效果,关系到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苏州这样一座产业规模巨大、市场结构多样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而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苏州于2020年年初推出的开放再出发30条政策,对标国际化营商环境标准和规则,着力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和“至高服务,超级苏州”(Supreme Service, Super Suzhou)苏州营商环境4S英文品牌,便是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9) 然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苏州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已经付出多年的努力,有具备良好营商环境的城市形象,但在新时代需要有更高的目标。苏州打造的营商环境应当是盯住国际的一流目标,聚焦吸收全球生产要素载体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苏州应始终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以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紧紧围绕“三精简一透明”原则,即精简环节、时间、费用、增加透明度,努力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削减企业群众办事材料、压缩办理时间,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作风,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百分百全覆盖。全面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一照一码、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简政放权、简化流程,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要主动学习借鉴上海针对跨国公司总部、民企总部、功能性总部制定专门政策的做法,认真对照、细化,制定针对性更强、更有竞争力的总部经济政策,招引更多央企、外企、民企功能性总部落户。

(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真正平等对待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是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促进开放、稳定增长和就业具有战略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坚决打破政策的“玻璃门”,让营商环境更加稳定、透明、公平、可预期。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政府资金安排、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质许可、标准制定、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应当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制定或者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民间资本准入平等待遇,着力营造包容开放的投资环境,攻克民营企业公平待遇短板、扩大投资广度深度、促进国际投资贸易便利化。要主动支持和服务企业,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聚焦企业的难点和堵点,探索建立“点对点”定制服务。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硬件”短板和服务“软件”短板,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在具体实施措施方面,贯彻落实好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沙龙、企业家微信群联系、企业信息直报三项制度,让企业的声音听得到、意见看得到、诉求办得到,让企业做苏州最“铁”合伙人、最“燃”投资人、最“棒”传播人。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探索设立重点企业联络专员。

此外,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开拓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平等待遇,特别是在基础性产业、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让民营企业公平享受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此过程中,要着力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支持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坚决保护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经营行为,严禁违反法定权限、条件、程序对企业财产和企业家个人财产实施查封、冻结和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杜绝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要求企业提供财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摊派行为,让民营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公平对待外资企业,提高市场对外开放水平

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造了新纪录,全球排名从上期的第46位跃升至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连续第二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10) 这一变化同样佐证了国家在鼓励利用外资,为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方面所付出的努力。2020年底,全国工商联发布《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苏州位列中国营商环境最好的10个城市第三位,成绩喜人,但苏州应自加压力,看到仍有进步的空间。要认真推进《外商投资法》在苏州全面落地,确保外商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增强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的信心。按照竞争中性原则,贯彻落实外资在保险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新能源汽车产品市场准入待遇、建筑业承揽业务范围、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公平参与标准化工作及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按国家法律法规有效保障外资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地位。

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让外资“准入之门”更加宽敞,开办企业更加便利,同等享受涉企项目政策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便利。切实增强国际贸易规则意识,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WTO框架内,同等依法享受贸易救济和贸易保障措施。提高跨境贸易便利程度,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加快数字化口岸建设,实现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全部通过“单一窗口”办理。推进“互联网+便捷退税”系统应用及覆盖,提高跨境企业退税效率,降低出口企业办税成本。同时积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出更多类似于“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这样的贴心服务,方便外商在苏州的项目考察等前期需求,提高其投资最终落户苏州的可能性。

(四)营造一流产业发展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016年3月,苏州在全省率先出台《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给企业经营减负,成果显著。应继续沿着这条道路,着力营造提质降本增效的产业环境,提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解决“用地难”“融资难”的方针政策。同时配套落实“N+1”的特殊支持,即对凡是能够体现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的策源性项目,体现国际最先进水平、最高水准的科技创新项目,体现苏州先导产业中起龙头作用或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性项目,以及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大项目、高产出率的好项目,只要愿意落户苏州,可在对标国际惯例和先进城市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一点”力度,不让任何一个好项目被埋没。要滚动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1”,持续营造综合最优的政策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轻装上阵的成长环境、齐心创业的工作环境、亲商富商的人文环境,让“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成为苏州的一种人文特色。

优化金融市场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设立融资租赁专营公司,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设立战略性新兴投资基金,加大对涉及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产业项目的投资。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企业,除了普惠式的税收优惠,重点行业的小微企业还可以考虑给予额外的税收优惠。同时,对扶持企业成长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创投企业、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给予税收优惠,帮助企业聚集资金。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标准,通过压减环节、并联审批、联合踏勘等措施,切实提高企业用电用水用气服务水平,提升企业水电气获取便利度的同时降低其使用成本。进一步健全劳动用工法规,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把握节奏,兼顾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企业职工培训补贴力度;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扩大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用工人数,在人均薪酬不降的基础上控制薪酬总量增长幅度,降低劳动力的相对成本。要努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企业节约用地,在保持工业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容积率,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

(五)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建设社会信用标杆城市

依法保护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要充分肯定企业家对社会作出的重要贡献,像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一样保护和尊重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依法保护企业物权、债权、财产所有权等权利,依法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中小股东合法利益,依法处理各类涉产权保护案件。此外,在制定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时,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统筹协调、合理把握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等的出台节奏,全面评估政策效果,避免因政策叠加或者相互不协调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努力打造全国社会信用体系标杆城市,推动信用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建立覆盖企业、自然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五类主体的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努力实现事项、人员、查询“三个全覆盖”。同时要着力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调度督查,确保民营企业家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薄弱工作得到有效改善,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依法经营的氛围。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充分发挥苏州知识产权法庭审判功能,加强对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审判,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1) 张耀辉:《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第14—17页。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3) 刘敏华:《全面融入长三角苏州急需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江南论坛》2019年第9期,第13—15页。

(4)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System.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yearly review 2020[R]. World Internation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2020.

(5) 申栋、吕静雅、王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丝绸纺织行业为例》,《时代经贸》2016年第6期,第49—53页。

(6) http://www.suzhou.gov.cn/szsrmzf/tpxw/202001/55ef4cf8b28d40dea5237f19526f93b7.shtml.

(7) 《新华日报》,《“强富美高”,江苏大地上的雄浑交响——写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http://www.jssjw.gov.cn/art/2017/10/17/art_9_111965.html.

(8) Zhan, D., Kwan, M. P., Zhang, W., et al: Assessment and determinants of satisfaction with urban livability in China [J]. Cities, 2018: S0264275117308028.

(9) 光明网,《苏州营商环境创新大会:确保投资创业“最舒心”》。http://difang.gmw.cn/js/2020-03/28/content_33694382.htm.

(10) World Bank Group. Doing Business 2020: Comparing Business Regulation in 190 Economies(2020)[R]. The World Bank1818 H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433, 2020. https://elibrary.worldbank.org/doi/book/10.1596/978-1-4648-144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