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州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基本战略探析

苏州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基本战略探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作为落实在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征程的发展主线,是苏州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核心要义。苏州如何加快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步伐?这些都是苏州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为此,需要在高质量发展战略方面做出深入分析,为苏州尽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2020年,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苏州GDP超过2万亿元,成为全国第六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突破2万亿的地级市。

苏州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基本战略探析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苏州发展成绩显著,综合实力跨越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在全国发展中脱颖而出。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苏州要扛起新使命、体现新作为。新作为落实在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征程的发展主线,是苏州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核心要义。苏州在发展的水平上远远走在全国的前面,也要在发展的质量上远远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全省和全国探路。当前,国际形势呈现逆全球化发展态势,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开放型经济始终保持优势的苏州经济该如何应对?苏州如何加快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步伐?这些都是苏州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苏州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省的前列,如何保持优势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下出“先手棋”,继续领先于全省和全国?为此,需要在高质量发展战略方面做出深入分析,为苏州尽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和助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要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规律,还要立足苏州实际,在当前实体经济、产业结构和开放格局的基础条件上,以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配置资源,通过发展高密度要素性经济融入国际循环,连接和带动国内循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以美好生活需求为主导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发展体系,走出一条层次更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内涵特征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主义体制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是以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驱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的经济体系,是数量与质量相协调、相适应的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顺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经济体体系是代表当代生产力水平的经济体系,包括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市场体系、现代化城乡区域体系、现代化开放体系、现代化经济体制等六个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由创新驱动和引领,依靠人力资本来支撑,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协同进步的绿色循环低碳的完整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交通能源、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能够实现经济社会运行的网络化、便捷化、智能化。现代化市场体系是指,市场准入畅通、市场退出便捷,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供求自动调节;各类市场主体在法律上完全平等,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现代化城乡区域体系是指,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实现空间均衡,城市化地区高密度、高效率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提供农产品,生态功能区主要提供清洁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优美环境等生态产品。现代化开放体系涵盖产业、市场、区域的高度开放,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法律上是一视同仁、在政策上平等对待,内需和外需是协调的、进出口是平衡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均衡的。现代化经济体制包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现代金融体制、财税体制、企业制度、创新体制、人力资本体制、社会保障宏观调控、政府治理,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二)苏州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条件

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苏州经济实力雄厚、创新富有活力、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对外开放优势突出,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苏州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提供了必要的发展环境保障。

1. 综合经济规模实力跃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基础扎实

改革开放的40多年,苏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经济实力不断得到提高。1978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规模仅为31.95亿元,到2019年苏州GDP达到19235.8亿元,41年增长了602倍以上。2020年,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苏州GDP超过2万亿元,成为全国第六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突破2万亿的地级市。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苏州人均GDP也从1978年的634元,一跃增加至2020年的18.76万元(见图14-1),居全国城市第四位,苏州人均GDP在全国十强经济城市中排第二(深圳排第一)。

图14-11978—2020年苏州GDP和人均GDP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苏州市统计局

2.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力机制正在形成

苏州率先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全市聚力创新,聚焦转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运行质效不断提升。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城市前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50.9%和55.7%,经济增长对投资房地产业和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不断降低。一方面,苏州着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发展服务经济,服务业逐渐发展为驱动苏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苏州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均衡增长,产业融合化发展趋势显著。

3. 转型发展持续深化,创新驱动成效愈加显著

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健全创新政策体系,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优化创新生态,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2020年,苏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6.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51.3%,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1年居全省首位。截至2020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有9772家,有14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拥有瞪羚企业3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2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0家,列全国第三,涌现出信达生物、同程网络、基石药业、旭创科技等一批高成长性创新领军企业。累计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项目210个、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49个,建设新型研发机构66家,拥有高层次人才28万,其中省双创人才1114人,连续14年列江苏省第一,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291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91家。新引进长期外国专家4601人,1040名海外专家入选“海鸥计划”,连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获批全省首批科技服务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和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达128家、273家。

4. 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苏州不断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机制、优化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首先,坚持深化简政放权工作,不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全面实现“3550”改革目标,完成“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任务,落实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其次,坚持“放管结合”,强化信用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基层监管执法能力,构建全面立体的监管体系。坚持“集成服务”,继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涉审中介改革,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第三,加快推进监管机制创新,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监管方式,大力推进行政管理由“门槛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建立健全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第四,通过设立统一的企业开办窗口,最大程度地利企便民,持续提升的市场主体活力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导向

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苏州应把加快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选择重点方向,尽快加以突破。

1. 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软件等“五基”领域的薄弱环节,加大创新技术、产品、服务支持推广力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持续推动先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建立有效的产业备份和柔性替代系统。加快中新生物技术创新岛建设,全力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建设上市企业产业园和企业总部基地,加快培育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大力推进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分类培育行业领军、“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垂直整合。支持具有进口替代力的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核心企业产业链控制力。要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开展“苏州制造”品牌认证,打响“苏州制造”品牌,

2. 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提升安全环保和质量标准水平,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制造业企业精准诊断、综合评估和改造升级服务力度,尽快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力争在省级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数量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鼓励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更多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落地苏州。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和服务能力,促进传统企业提升工艺水平、技术能力和产出效益。推进“互联网+”“智能+”“区块链+”,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车联网先导区和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

3.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重点加快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发展。加大对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等领域企业扶持力度,培育打造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影响力。加大工业软件研发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全力打响“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品牌。

4.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推进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前瞻布局数字金融产业链,建设数字货币产业集聚区和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运营。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输出能力。加快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特高压等建设,加大5G融合应用,建设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保障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苏州建设更高能级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政绩考核办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营造良性的发展环境。

1. 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推进机制

第一,分级分层推进各项工作。市政府领导主抓、分管市领导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推进整体统筹协调工作,同时开展专项督查考核,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第二,充分发挥各方合力,市区联手、点面结合,发挥好各区在构建高能级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主战场作用,鼓励各区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财政扶持,制定实施专项行动计划,打响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品牌。第三,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构建面向全所有制、全规模、全生命周期的普惠制企业精准服务体系。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建设全市产业服务平台,减少审批事项,强化事中事后监督,加强互联共享,形成集聚政府政策和服务的“一门式”窗口,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第四,加强宣传推介和舆论引导。从产业组织、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等角度,组织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宣传解读,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总结推介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经验和典型案例。

2. 完善扶持政策

第一,实施区域发展权统筹。面对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苏州要加强规划引领、市区分工,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权统筹,加强包括项目准入、规划布局、资源利用、园区转型、财税支持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建立市区联动,以区为主、多方协同的招商工作机制,引导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倾斜,打造专业化和国际化的一流招商服务体系,提升区域资源高效优化配置。第二,完善创新空间规划政策。加强规划保障,稳定产业空间规划布局,保障工业、研发等产业用地需求,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空间载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三,加强重点产业政策聚焦。加大产融对接支持力度,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高度集聚,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和能级。第四,强化产业金融支撑政策。以发展产业金融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上市、发债、资产证券化以及在“新三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同时,在加强创新创业政策、完善集聚人才政策、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大下功夫。

3. 健全评价和考核体系

第一,建立评价指标。以产业地图为引导,以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为基础,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从产出效率、科技创新、品质品牌等维度综合考量,分类制定各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指引,围绕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创业、资源利用、投资环境等维度,建立指标体系,引导资源要素聚焦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全面提高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第二,完善绩效评价。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体系,明确项目优选标准,对新引入项目、存量改造项目等实施分区分类指导,严把土地供给和产业准入关。第三,健全政绩考核。要突出程序公平、标准公平,将产业体系发展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将高质量产业体系纳入目标管理内容,在制定发展目标后进行有效合理的分解,转变为各部门的分目标,并根据分目标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奖惩,推进产业发展绩效的持续改进,形成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第四,加强督促检查。健全多层次考核机制,压实落细高能级产业体系建设各项任务、专项行动和重点举措。

二、“四个名城”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7年9月18日,中共江苏省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会议强调,苏州市要在更高的坐标系中提升发展标杆,始终保持敢为人先、奋发进取的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继续当好全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探索者。江苏省委对苏州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苏州不仅要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而且要成为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用率先探索来引领江苏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共江苏省委提出的勇当“两个标杆”的工作要求,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勇当“两个标杆”落实“四个突出”建设“四个名城”十二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明确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三年行动计划包括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卫生与健康提升,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特色提升,古城保护与更新,交通现代化,乡村振兴,文化繁荣兴盛,全域旅游发展等十二个方面。

(一)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

“强富美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苏的具体化,充分体现了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是苏州在更高坐标体系中提升发展标杆、在更高参照系中提升竞争能力的根本遵循。争当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和“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先行军排头兵,既是苏州对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又是结合苏州自身实际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率先探索“强富美高”来引领江苏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将勇当“两个标杆”的政治使命、历史使命、时代使命深度融入“强富美高”宏伟蓝图,苏州响亮地提出建设“四个名城”,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名城、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一个时期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产业实力决定城市地位,产业强则城市强。苏州在产业发展上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产业基础好,门类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多、产值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将苏州置身于全球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大变革大变局时代,置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在江苏的生动实践,必须进一步通过要素优化配置达到有效组合和协同发力,进一步提高产业质量、效率和效益,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以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求为主导的、高端要素支撑的、产业创新能力强大、投入产出高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

建设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名城。苏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开放优势,长时间、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造就了如今的苏州。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创业推动了创新的进步。建设创新创业名城,要在创新驱动上善谋新招、敢使硬招,在产业选择上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上狠下功夫、力求突破。苏州要围绕建成科技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持续以创新创业引领推动全面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不断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创新创业名城的目标,同时要深化体制改革,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政策保障。

建设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美丽宜居是城市发展质量追求的最核心目标。苏州自古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马可·波罗曾惊叹“苏州城漂亮得惊人”,在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新近公布的“2020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苏州排在全球第72名,连续5年蝉联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苏州要进一步以国际知名美丽宜居为目标,加快建设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魅力城市。要彰显江南水乡的生态韵味,全面展示苏州城市之美、延续古城的粉墙黛瓦、历史风韵,提升新城区的功能规划、建设水平,精心打造城市特色,用心琢磨城市细节。形成一流的政务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使苏州成为令人向往的宜居宜业首选之地。

建设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苏州历史遗存底蕴深厚,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成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被文化浸润的城市。千年文脉的传承造就了苏州的繁荣,同时为苏州新一轮的跃升积蓄了力量和活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推动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构筑“创意苏州”,塑造多元融合的文化生态,让苏州与世界接轨,让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让园林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让丝绸、刺绣等经典产业焕发生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拿手绝活更加抢眼,全方位铺开一张现代的“姑苏繁华图”。

(二)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苏州紧扣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为总目标,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以“四个名城”建设为抓手,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面貌环境、高水平文明的标准建设“产业名城、创新创业名城、美丽宜居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争做“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

1. “产业名城”就是要聚焦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就是把关注点从经济增长快不快转移到发展质量好不好上来,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鼓励各企业、各产品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瞄准看齐,完善提升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体系,开展对标、达标、提标、创标活动,来一场品质革命,做到以质取胜。把着力点放在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上,大力去除落后、过剩的产能和无效供给,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大力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进一步减少前置条件和审批环节,全面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在减税、降费和降低劳动力、地价、资金、能源、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方面持续发力,营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2. “创新创业名城”就是要培育创新第一动力源,成就“创业天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苏州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要抢抓国家新一轮科技布局调整、大力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机遇,围绕苏州全面推进科技、产品、文化、管理、制度等创新,把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牢牢扭住产业发展根基,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出台落实加快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开放创新要素市场、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等一系列鼓励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围绕新经济新领域,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智慧经济、绿色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主体力量,推动形成多元动力、多级支撑的高质量产业经济新格局,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将创新培育成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源,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前来创业,把苏州打造成天下创业者向往的“创业天堂”。

3. “美丽宜居名城”既要城市颜值又要居民获得感

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有机更新”,注重“产城人融合”,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倾力打造有颜值、高品质、好气质、够活力的城市新环境。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突出体现城乡居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共同主体地位和共享政策体系。要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谋划、统筹推进,实行城乡规划一体化编制和管理,深化土地、户籍、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均衡配置、双向流动、平等交换。通过多方面的打造,不断增强苏州居民的获得感,塑造一座市民宜居安逸的著名城市。

4.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留历史,还要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苏州是吴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是首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延续千年文脉的同时,苏州致力于打造古今融合的文化生态,一方面传承吴文化的优秀基因,一方面对接现代文化元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目前,苏州的文创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形成了多门类、有特色、上规模、整体实力较强的文创产业体系,推动苏州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苏州正深入有序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出“8+X”建设模式,在省内率先出台《苏州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规范(试行)》和服务指导目录;同时正全力打造“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世界遗产城市”“吴文化中心”等一批最具苏州标识的文化名片,推出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苏州市少儿艺术节、苏州阅读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吸引能工巧匠在此汇聚。

(三)新时期赋予城市发展新内涵

名城建设无止境。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苏州“四个名城”建设的大幕,各项建设给苏州带来城市的辉煌声誉。在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发展时期,名城建设应有新内涵,朝着更能体现时代精神、更能全面反映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更加突出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方向迈进。承接“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的成果,苏州要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水平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

1. 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打造推动经济成功转型的创新之城

一是要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突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一流创新生态营造,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推进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苏州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在一批“卡脖子”的关键基础材料、技术和装备上实现突破。二是要精准布局发展先导产业。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作为发展重点,超前谋划产业布局和技术研发。三是要积极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大力实施支持企业引才用才专项激励政策,探索人才举荐制,制定顶尖人才一人(团队)一策,优化人才宜居环境。打响“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等招才引智品牌,推动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苏州国际创客育成中心等规范高效运转,面向全球大力培养集聚顶尖人才。

2. 进一步突出改革开放,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发展新动力

一是以更大手笔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出台苏州市加强和规范重大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全面做好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梳理提升、综合配套等工作,强化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切实推动一批引领苏州未来发展、释放经济转型升级活力、撬动重点领域突破的重大改革。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扎实做好苏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相关工作。二是以更高目标打造示范引领平台。扎实推进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2.0版建设,积极争取将苏州整体打造为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认真落实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明确的试点政策。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第四批30项改革试点经验。更高标准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率先探索“大部制”、市场化招商等改革。三是以更实举措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等重要试点。扩大综保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研发设计、物流销售环节延伸、向总部形态转型,实施出口品牌培育工程。用好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落实扩大进口政策措施,推动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特色发展。四是以更宽视野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鼓励跨国公司、海外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在苏州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鼓励苏州企业在全球创新资源密集地区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3. 进一步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在高标准生态建设中打造宜居之城

一座城市的宜居,生态美丽是前提,建设重点在农村,进一步突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主要方向。一是推动产业振兴富集体富农民。鼓励引导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积极探索集体资产集中经营、委托管理等资产运营新机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联营、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推动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提高建管水平优环境优生活。坚持“多规合一”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按照田园景区建设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三大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农民住房、农田水利、广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强基础强根本。完善市县两级领导挂钩联系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机制,着力破除工商资本下乡制度性障碍,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提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水平,撬动更多社会和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4. 进一步突出文化传承,在厚植城市历史人文底蕴上绽放新光彩

积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是苏州的竞争之本和魅力之源,厚植城市历史人文底蕴,使这座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一是建设独具魅力的文旅城市。着眼于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精心做好城市设计。统筹推进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传承。更大力度推动文旅融合,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和市级旅游大项目库。高标准推进“百园之城”建设,加强重点镇和旅游文化名镇建设,以5A标准打造苏州大运河旅游区。二是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发挥“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两张世界级名片作用,创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示范点,研究设立苏州艺术基金,精心策划和举办苏州文化艺术节,持续办好中国苏州创博会,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三是培育素质高雅的城乡居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全域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三、对外开放再出发(www.daowen.com)

经济增长的源泉,说到底是生产效率的提高。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有助于促进分工的专业化、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人力资源积累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提高生产率,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开放程度高,步子迈得大,始终是苏州的一大亮点,这座城市在发展上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进步,也都得益于不断增强的国际意识、不断提升的开放水平。苏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激发发展新动能,在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中实现新的发展。2020年1月3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对全市高水平开放进行大部署、总动员,以“新年第一会”的昂扬姿态,宣示了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意志和决心。紧接着,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政策意见》,为对外开放再出发吹起号角,目的是形成全市上下“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的开放新格局,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苏州在围绕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方面,应认真实施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建设开放经济新平台、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等方面,集中发力,塑造苏州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一)建成更高能级开放平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苏州的开放型经济具有雄厚的基础和优势。苏州城市的最大魅力之一在于国际化元素比较丰富,星巴克咖啡店星罗棋布,国际学校数量全省最多。实现高质量发展,苏州还是要坚持打“国际牌”,充分发挥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沿的优势,继续走高水平的开放道路,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层次,打造卓越的充满魅力的国际化城市,以鲜明的开放之路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色。苏州的城市国际化水平,不仅要在省内处在领先位置,而且要在全国位于前列,并具有自己显著的特色和优势。

1. 做优做强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贸区苏州片区应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按照“一区四高地”功能定位,借鉴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加坡自贸港等成功经验,形成更多系统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发展离岸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跨境贸易等新型贸易模式,争取自贸片区增设扩容。对照国际一流标准,利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等自由贸易协定和国际最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探索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体系,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探索建立自贸区建设与城市功能完善、高端要素集聚、实体经济振兴协同机制,推动开发区等开放载体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有序形成“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高水平开放格局。以世界一流标准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强化对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的集聚效应,推动自贸区在前沿产业、高端人才、总部经济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 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

推进昆台产业迈向深度融合,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两岸贸易便利、科技交流合作、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形成新亮点。引导台资企业积极融入大陆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先行先试区、两岸中小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两岸交流合作模式创新的示范平台。鼓励台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强化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招引,促进台资与内资企业实现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丰富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撑台资经济就地转型。办好两岸(昆山)产业合作论坛、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苏台一家亲”等活动,构建苏台全方位交流合作新格局。

3. 推进园区开放载体平台创新提升

拓展中新合作的广度深度,共建“国际化长廊”,加快建成产城人文高度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建设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协同发展中日绿色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区、中日创新谷、常熟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打造日资产业创新资源汇聚地。建设中德(太仓)合作创新园,吸引和利用德国制造专利技术,成为国家级全方位对德合作平台。推动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整合、制度创新,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支持昆山综保区扩区,加快服务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落地,在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推动开放创新型现代产业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转型,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载体功能,深化张家港综保区2.0试点建设。

(二)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基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意味着是一种新规则、新制度,必然全面深化改革,适应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新规则,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体制机制,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有效动力机制。

1. 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贸易强市”行动计划,推进国际市场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四个优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提高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网络布局能力,支持中小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提升民营企业对贸易发展的贡献率。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改进,增强加工贸易发展新动能。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拓展新兴服务贸易,重点推进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医疗健康等资本型、技术型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推动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汽车平行进口、一般纳税人等国家级试点试验,推进海外仓等模式加快发展。按照鼓励进口技术与产品目录,支持企业扩大国(境)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民生特色优质消费品进口。

2. 提升“引进来”与“走出去”水平

实施外资提质增效工程,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充分高效运用“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精准联动招商引智强链,确保外资规模稳中有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推动和引导外资深度参与先进制造业集聚建设,在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鼓励外资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发挥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和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作用,健全对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完善促进对外投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对外投资联合体。

3. 大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实施本土跨国企业培育计划,突出本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营销网络建设、全球资源配置、联盟协作开拓等能力建设,加强跨国经营规划和指导,强化跨国经营绩效评估,以金融、人才等为重点完善跨国经营集成服务体系,打造一批混合所有制或民营国际化产业集团标杆。鼓励企业参与海外并购重组,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投资高科技项目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鼓励设立市场化海外并购专项基金,探索开展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等金融开放业务试点,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支持政策性担保公司为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尽快培育成多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总部设在苏州、国际形象良好、海外布局业内领先的本土跨国公司。

(三)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在新起点上扩大开放必须扎实做好“全方位”“高水平”文章,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最大抓手、最大机遇和最大平台,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苏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是更好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和外交工作大局的责任担当,是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的现实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重大部署,苏州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走深走实,在重点环节、关键领域谋求更大突破,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城市建设,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产业配套、上下游衔接、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和聚集效应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完善“重资产投资运营”和“轻资产管理输出”模式,不断提升境外园区发展质态和效益。

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行政、文化、社会各方面活动的中心,也是创新和变革的枢纽。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对实现分工效应,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分享,推动财富创造和人类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和增长极,是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探索具有苏州特色和实践内涵的现代化形态,将苏州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新的战略举措,是“十四五”时期苏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战略方向,体现了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建设,主动呼应上海、融入上海,为长三角地区早日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发挥苏州的独特作用的新定位、新目标、新担当。

(一)突出创新引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于提质增效,在于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在于实现发展的稳定和均衡,在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实现绿色发展,在于提供优质的产出和供给。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尽快突出创新引领的发展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不二选择。

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层次是创新引领的核心,要以创业创新为主攻方向,带动各方面创新能力的提升。苏州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产业基础雄厚,竞争力强,创新的最大潜力和最大压力也来源于产业领域,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是苏州突出创新引领的重中之重。苏州要突出创新引领,必须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在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

坚持围绕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转型,带动所有产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产业创新要以高端化、现代化为总的牵引,以高端化为第一目标。苏州产业结构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产业结构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新的产业不大、大的产业不新”,与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与苏州创新发展的要求有距离,但同时又蕴含着极大的机遇和潜力。苏州要在重点提升的领域,从概念设计等创新源头入手,无缝连接产品设计、标准制定、中试校准、量产上市等各个创新环节,打造立足于苏州的完整创新链,发展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无缝衔接。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紧紧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发展先导产业。要充分发挥机遇下苏州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在产业布局、产业链分工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紧密协作,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先导性产业。加大力度发展先导性产业,有助于苏州尽快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整体升级,促进苏州尽快从产业链中低端迈向更高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先导性产业在苏州有基础,已形成初步优势,目前重点是集聚高端资源,坚定发展方向,加快推动步伐。

加快培育高端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和制度安排,滋养最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创新产出取决于创新投入,取决于是否有高效的创新平台、完善的创新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等等。苏州每年的创新总经费的投入并不算少,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但出自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相对较少,政府和公共财政经费的投入占了相当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少,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专利产品少,尤其是含金量高的专利产品。苏州要实现产业创新驱动,必须紧紧依靠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支出,要新增和优化创新平台,加强一批成果含金量大、技术先进性强、市场认可度高、对苏州创新贡献显著的高效平台建设。强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全面提升社会创新营造最好的环境。加快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集聚高能级创新资源,深层次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创业孵化器、人才公寓等方面加大探索,建设更多好的医院、好的学校、现代化社区。搭建更多专业性“双创”孵化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加快建设太湖科学城、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推进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等建设,深化与苏州大学等本土高校名城名校融合发展。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深化与大院大所产学研用合作,发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加强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能力建设,探索把研发作为产业来做、把技术作为商品来做的有效途径,推动产业创新由“工程师时代”进入“科学家时代”。

要引导企业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确立更高创新目标,巩固和强化产业创新的微观基础,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基础在企业,关键在企业,企业是产业创新的微观基础。通过打造产业创新领袖级企业,带动企业整体创新。与深圳、杭州以及国外先进创新城市相比,苏州不缺创新企业,但缺乏创新的领军企业或产业领袖级企业,以及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类跨国企业。苏州要突出创新引领,就要通过产业领袖级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标杆作用,带动整体企业的全面创新。

(二)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城市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说到底是促进发展效率和发展水平的高质量发展,而发展效率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拥有什么样的生产要素。发展要素的层次高,意味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更快更有可能实现,反之亦然。对于苏州而言,加快推动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核心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强劲支撑。

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需要有核心抓手,也需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数字引领转型的核心是产业数字化,要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的大趋势,让数字赋能制造,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同时着力推进构建城市数字化和数字政府建设,建立数字化城市运行体系赋能城市文化推广,以数字政府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全方位服务和对接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带动苏州数字化全面发展。

加快推动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平台载体,不断拓展数字与制造业以及文化产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的结合。苏州经济最大的优势在于产业基础雄厚,数字化的最大潜力也来源于产业领域,让数据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数字赋能的重中之重。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巩固苏州制造业头部地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重点加快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发展,提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新力、控制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打响“苏州制造”新品牌。推动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融合为引领,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数字普惠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科贷通”一行一品牌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企业科技信贷服务精准度,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培育新动能,提高要素生产率。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网上办事“一网通”,加快建设智慧政府,推动政府治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创新,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一网通用”,让海量数据动起来、活起来,加快构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建立健全数据共享统筹协调机制和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汇聚联通全市数据。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打造高效便捷的苏州政务服务网页端总入口和移动端总入口,让群众和企业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高频事项异地通办更方便、更快捷。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加速开发建设“一网通管”智慧平台和移动公共平台,推进城市运行管理要素可视化,推进建设数字政府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精确掌握城市运行态势,打造永远在线的“数字苏州”,加快推动城市治理的人机交换模式的生成。

加强“智慧城市”、城市大数据智能感知等基础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构筑丰富的城市数据应用场景,提高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探索智能网络治理新模式,通过直播等新媒体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构建社会治理智慧化合力。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的城市文化形象营销新模式,通过各类线上平台赋能城市文化形象推广。加快建设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推动“1+10”市区两级市政公用、环卫、管理执法等业务技术、业务和数据融合,构建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城市管理全业务链条。建立数字化的“大城管”运行体系,推行大数据+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转型升级。

(三)全面融入上海,推进沪苏同城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连浙江省嘉兴、湖州两市,西傍太湖,与无锡相接,北枕长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尤其是与上海接壤,昆山、太仓、吴江与上海近在咫尺,融入大上海可做大文章。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贯穿东西,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境内河港密布,公路四通八达。横卧北侧的长江是通往外地的重要水运干道。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都是国家一类口岸,其中太仓港还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和苏州工业园区的配套港。苏州位于长三角核心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接轨大上海是苏州天然具备的区位优势。

1. 接轨上海、融入上海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国家重点打造的区域发展战略,在这一国家战略中,上海是发展龙头,作为与上海接壤、产业文化互动关系密切的苏州,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与上海的关系,主动对接上海。要坚持学习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这既是苏州多年来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苏州下一步发展应当把握的重要机遇。首先要加快沪苏同城化的发展。促进两个城市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内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为苏州积极主动争取上海高端资源辐射提供有利机会,让苏州百姓能够享受到包括教育、医疗服务在内的上海优质高端资源。其次是对接“大交通”功能。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沪苏湖、通苏嘉甬、嘉闽太等高铁干线、城际铁路,推动苏州高铁北站扩容提升,推进苏州(太仓)港建设上海远洋集装箱运输喂给港,与虹桥协同打造成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第三,与上海对接“大会展”和“大商务”功能。提升“进博会”区域协同服务保障水平,对接虹桥航运、贸易、金融功能,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此外,要强化产业对接。积极为上海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提供配套,协同打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成为上海资源要素溢出的承载地和高端制造的协同区。苏州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紧邻上海,接受上海资源辐射最直接、效率最高,建设自身的国际化城市,也要坚持主动接轨上海、融入上海,只有这样,才能在接轨和融入上海中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2. 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高地

紧扣高质量发展,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极三区一高地”定位,全面落实国家规划纲要和江苏省的实施方案,苏州要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担负起重责,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高地。苏州要积极谋划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载体,协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积极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推动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和开放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共建机制,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要素市场与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政府间协商机制。苏州要建设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立足于长三角,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之中,是要在打造这一区域世界级的城市群中彰显自己的地位。

3. 扎实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走生态绿色的道路,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也必须走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的路径。苏州是上海、江苏、浙江共同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一方,必须扎实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同时,发挥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积极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促进跨区域信息互通、要素流动和机制共建,不断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推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打造“世界级湖区”,加快建设示范区“水乡客厅”,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宜居环境。通过高水平地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赋予苏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更加丰富的内涵。

4. 加强区域联动合作,发挥苏州重要中心城市作用

苏州经济实力强,产业体系完整,交通发达,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加强区域内发展的联动合作,进一步发挥重要中心城市作用,有利于促进苏州形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地位。要积极推动苏锡常都市圈发展,强化在科技平台、交通互通等方面合作,形成东向融入全球城市功能的桥梁。打造苏通跨江融合发展城市组团,探索共建合作园区等合作模式,加快发展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等城市合作园区,共同拓展发展空间。强化市域统筹协调,提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能力,持续激发各县级市(区)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政策设计、行政管理等方面市域统筹协调机制,提升对资源要素的吸引集聚能力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充分发挥苏州开放型经济发达、外资企业多、城市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利用苏州熟悉国际市场、掌握国际资讯的有利条件,通过苏锡常都市圈和扬子江城市群的合作,提升苏州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把苏州打造成区域内有效对接国内国际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

(四)彰显江南文化,建设文化强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高质量的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的必然选择,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苏州具有2500多年建成史,历史遗存底蕴深厚,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吴文化发祥地,是全国唯一设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城市,苏州文化艺术星光璀璨。进入新发展阶段,文化产业是苏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重要战略支点。与上海相比,苏州在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方面有差距,苏州图书总藏量为上海和深圳的55%和74%。苏州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建设,必须对标先进,在现有文化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在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方面打造苏州样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全面塑造并全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强化江南文化比较优势,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建设具有鲜明苏州特色的软实力发展体系。

构建具有苏州文化特点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原始创新能力,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第一,传承和发展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江南文化、吴文化、大运河文化的整理、研究和推广,提高博物馆城建设品质,深入挖掘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人间天堂”等固有江南文化资源。第二,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着力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引领区,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体育、会展等相关产业的融合。第三,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化等细分行业,拓展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全面打响“江南文化”品牌,重塑江南文化的核心地位,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发展壮大和优化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强化城市文化形象营销推广,营造便捷的营商环境,构筑文化产业发展最优生态。首先,立足苏州实际,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以及宣传文化创新创业团队,吸引更多海内外艺术家、设计师集聚苏州,推动文化人才队伍更加壮大,确保文化传承更加持续,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次,持续营造最优的政策环境和投融资体系,让“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成为苏州的一种人文特色,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最后,紧密结合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品牌营销,更大力度推动苏州文化、苏州故事“走出去”。

(五)突出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

苏州地缘独特,人口密集,发展地域空间紧张,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经济发展处于向后工业社会过渡阶段,高度工业化特征明显。越是在这一特殊发展阶段,越是要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越是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越是要千方百计地降低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发展质量的提升与优化,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苏州的“真山真水”与自然环境得到保护,确保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只增不减,为子孙后代留下用金钱换不来的“财富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绿色发展,核心在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键在于参与发展的市场主体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规范上。要彻底改变以往的谁污染谁破坏仅仅用钱治理用钱修复的局面,要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和系统治理,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规范开发建设活动,推动绿色发展,建立绿色、高效、低碳的经济体系、能源体系和资源利用体系。强化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完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政策,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向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突出生态优先,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科学制度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

加大力度优化工业结构,加速落后产能和安全不合规生产企业的淘汰,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和环境友好产业,坚决把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过来。环境问题的本质在于落后的工业结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污染隐患都集中在特定的生产行业,要以最大力度优化工业结构,大幅度降低化工产业所占比重,对化工、钢铁等环境污染大、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业,采取拉网式逐一排查。该停的坚决停,该关的坚决关,坚决淘汰落后产业产能和安全不合规且无法整改到位的生产,压缩化工园区规模,减少化工园区数量,用短时的“阵痛”换取长久的“岁月静好”。

建设绿色高效的生态工业体系,打造低碳循环园区。推进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探索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深化区域低碳发展试点示范。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强化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物料闭路循环利用,构建具有园区特色的循环产业链。推进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重点推进生态设计、推广使用核心关键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环境问题。以静脉企业为核心、静脉产业园区为支撑,规划建设理念先进、技术领先、清洁高效的静脉产业基地。

(六)以人民为中心,追求高质量发展终极目标

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是校正发展价值取向的导航仪。高质量发展的最终检验在于百姓的获得感,在于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在于社会保障,在于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在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依赖度。苏州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既是苏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

与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相比,苏州在提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上还有很大空间。2020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规模达到20170.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76万元,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82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6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73%,低于欧洲发达国家一般45%—50%左右的水平。要加快增加居民收入,迅速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财富分配中的劳动收入部分,把发展的高质量体现在民间,体现在百姓生活中。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在什么年代,都应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既是一个解决百姓养老、失业、就医等民生问题,而且关系到高质量发展道路长远稳定的后劲问题,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健全了,百姓没有养老、就医、失业的后顾之忧,才能放心大胆去消费,才能发挥消费启动经济、拉动内需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苏州要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提高待遇标准、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显著优势。同时要强化问题导向,解决好人民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方面的难事。

建成让人民满意和依赖的高质量城市。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人们普遍盼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日益增长的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加快高质量发展,要丰富拓展“美好生活”新内涵新境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衡化水平,打造更具品质、更有温度、更多出彩机会、更富归属认同的人民城市。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导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人民福祉、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让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

高质量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作为江苏改革开放先行军和排头兵,苏州唯有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促进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才能更好地为江苏、为长三角区域乃至为全国发展大局服务,才能突破苏州自身转型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苏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遵循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同时要契合城市发展特质,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尤其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筑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着力将苏州打造成一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升城市的品质,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区域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质,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两会期间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正如现代化包含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仅仅经济上的高质量发展也实现不了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

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显得比较急迫。当低水平的规模扩张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时,经济上的高质量发展容易引起重视。但是,高质量发展本身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标准要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且涵盖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当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中上等收入阶段,再经过几年努力即将跨进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时(当然与现代化水平仍有一定距离),更要重视除经济以外的社会发展内容层次的提升,也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苏州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高质量发展,而应该是包括社会发展多领域在内的全面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苏州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成就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苏州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经济更强,百姓更富,环境更美,社会文明程度更高,走的也是一条全面提升的道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苏州正在走的也是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并通过全面的高质量发展,大步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