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乡相融,和谐之城

城乡相融,和谐之城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苏州在呈现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的同时,在社会形态上已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广大农村既保持着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享受着发达的现代城市文明。从这一意义上讲,把握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历程,需要对“碧溪之路”这一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再回顾、再认识。苏州在由城乡割裂向城乡一体、城乡融合转变的过程中,乡镇工业是最主要的催化剂和活跃因素,更是融合城乡关系的黏结剂。

城乡相融,和谐之城

循着全面小康的“苏州之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从以工促农、城乡统筹,到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再到工农互惠、城乡融合;从全省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再到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城市;从“苏南模式”发祥地,到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再到争创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先导区。鱼米之乡,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正在绘就苏州城乡融合的“强富美高”新蓝图。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写道:“城乡关系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1) 破除城乡割裂的二元结构,是事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面对城市快速发展与乡村日益凋落这一世界性难题,面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出的更高要求,始终坚持以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精神与自身发展实际的结合点上,不断深化对城乡融合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共同富裕为统领,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为重点,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苏州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融合的崭新发展格局,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实践中为贯彻落实中央重要战略部署创造了有益经验。

一、从“两个苏州”到“一个苏州”

大凡研究分析过苏州发展的专家学者,调研指导过苏州工作的各级领导,考察学习过苏州建设的社会各界,其关注的目光总会聚焦这一令人赞叹的“苏州现象”:一边是苏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边是苏州的农村同样欣欣向荣,苏州是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方之一。事实上,苏州在呈现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的同时,在社会形态上已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广大农村既保持着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享受着发达的现代城市文明。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为例,进入“十二五”以来,苏州一直保持着低于2∶1的全国较好水平。但追溯到几十年前,苏州同全国一样,城乡关系总体处于“城市工业、居民,农村农业农民”的城乡分割状态。

是什么力量推动苏州初步解决了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这一制约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掣肘?是什么力量促成了由“两个苏州”蝶变为“一个苏州”?苏州的回答是:高水平全面小康,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繁荣市区。没有农村的繁荣,就没有苏州的全面小康。由此,苏州始而自发、进而自觉地将“城乡一体”上升为坚持多年的重大发展战略,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成为事关苏州发展全局的整体性、开创性工程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苏州工作的特色、品牌和亮点,并作为解决苏州“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坚持。

(一)“碧溪之路”大家走:突破藩篱的逻辑起点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不仅是要了解昨天,更不是简单地还原历史,而是要照亮现实、把握今天,照亮未来、开创明天。从这一意义上讲,把握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历程,需要对“碧溪之路”这一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再回顾、再认识。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苏州发展的最大亮点是乡镇工业,而常熟市碧溪乡是典型代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从田头走向集镇。碧溪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乡镇工业,由此带动了集镇建设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至1984年,碧溪乡乡镇企业超百家,职工总数逾万人,工业总产值跨入全省首批“亿元乡”行列。农民上班是工人,下班扛起锄头是农民,探索走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集体同富裕”的农村工业化之路,一条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就地城镇化、进而促进城乡均衡的发展之路。

繁荣的乡镇企业和精致的小城镇建设,引起了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1984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碧溪乡发展农副工建成新集镇”的报道。随后,新华社播发题为“碧溪之路”的通讯,并配发编者按。“碧溪之路”由此声名鹊起,吸引了全国各地16万人次密集参观考察,中央领导高频视察调研,习仲勋同志亲笔题写的“碧溪之路大家走”成为那个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毫无疑义,狭义的“碧溪之路”,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印记,但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大到苏州,“碧溪之路”其实也是一条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州之路”。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成功经验,一是联产承包,二是异军突起,从而形成了农村推动城市的态势。苏州在由城乡割裂向城乡一体、城乡融合转变的过程中,乡镇工业是最主要的催化剂和活跃因素,更是融合城乡关系的黏结剂。

乡镇工业在苏州的异军突起,不仅率先冲破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计划经济束缚,而且也率先冲破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乡共同发展格局。尤其是随着苏州乡镇工业由“三就地”向“两头在外”加快转变,多种类型的城乡企业横向联合,促成了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局面。

乡镇工业在苏州的异军突起,不仅率先繁荣了农村、致富了农民,而且还率先兴盛了小城镇,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方面以农为主、以粮为主的传统农村经济迅速打破,工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快速提升,交通设施、邮电通讯、教育文卫事业大为改善,农民收入也大幅提高。据统计,至1985年,全市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至1991年达“三分天下有其二”;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204元,增加到1992年的1602元;全市90%的义务教育达标建设资金来自乡镇企业。另一方面,伴随着百万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尤其是乡镇工业小区的加快建设,苏州也兴起了轰轰烈烈的“造镇运动”,苏州由此初步构架起了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县城镇为纽带、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初步走出了一条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当然,任何模式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形态和路径选择,尘封的“碧溪之路”纪实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苏州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个精彩历史章回,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碧溪之路”中所折射出的突出改革创新、立足自身实际、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发展大势等思维方式、工作策略等依然值得加倍珍惜、长期坚持。这或许是新时代“碧溪之路大家走”需要深掘的内涵所在。

(二)从自发走向自觉:构建“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新格局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讲改革开放以后,苏州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自发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乡镇企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的发展之路,那么跨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种答卷人的意识,而这种转变是带有根本性的。

这一转变,根植于苏州不断深化的对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及对苏州针对性要求的深刻领悟,而始终坚持的是要探索“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新机制。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布局。苏州深刻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江苏省委要求苏州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要求苏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探索“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机制,努力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率先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由此,苏州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升为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整体性、开创性工作。

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苏州深刻认识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苏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勇当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标杆”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发展这一重大关系,加快形成“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城乡发展的协调性。由此,苏州将“城乡一体”上升为苏州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

“强富美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苏州在内的江苏发展勾画的美好蓝图。苏州进一步深刻认识到,“经济强”内含着农业强,“百姓富”首先要求农民富,“环境美”离不开农村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更要求城乡融合程度高,省委要求苏州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先行军排头兵,苏州必须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着力化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由此,苏州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一步明确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时代最前列的重要抓手。

这一转变,记录着苏州不断攀高的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定位,而其始终咬定的是要构建“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新格局。

为加快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苏州提出,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任务,率先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实现“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不断开创城乡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为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苏州进一步提出,要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率先建立“三农”与“三化”协同发展的互动机制,率先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率先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机制,基本形成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的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苏州再一次攀高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那就是:围绕始终保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领先优势,率先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率先形成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动力机制,率先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运行机制,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政策制度,率先形成城乡一体的行政体制,不断开辟“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的新境界,力争成为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示范区。

这一转变,体现为苏州不断强化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组织领导,而其始终聚焦的是要迈上“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新台阶。

苏州有的是行动计划。2006年,苏州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对切实加强科学规划、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发展现代农业等八项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09年,苏州又制定《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以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的方法,分解落实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等十项主要任务。嗣后,苏州又滚动出台了新三年行动计划。

苏州有的是决定意见。2010年,苏州紧紧抓住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以更加注重城乡规划有机融合、更加注重创新土地使用制度等“八个更加”为主要措施,以增强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开创性、实效性为组织保障,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的决定》。仅据对2008年至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苏州出台的综合性《决定》《意见》就达14件。

苏州有的是总体方案。比如,为深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共同富裕、“四化”同步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城乡金融制度改革八个示范区,苏州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制定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方案》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对如何加强“四规”融合、推进产城互动等一系列事关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问题作出系统性、整体性的谋划,从而确保了城乡发展一体化高效协同推进。

(三)擦亮最大品牌:先行先试释放改革红利

总结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经验有多个视角。比如,在目标定位上体现率先科学和谐发展,在思路理念上坚持“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在发展导向上突出富民强村。但城乡发展一体化既是一个发展问题,更是一个改革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始终坚持把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作为主抓手,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勇于先行先试,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着力从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上拆除城乡分割的藩篱,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或许是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精髓所在。

既要全省领先,更要全国领先,不断提升试点层次。

为全省、全国发展探路,是党中央和江苏省委对苏州工作的一贯要求。同时,率先发展必然率先碰到矛盾问题,也必然要求率先予以突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苏州面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及一系列影响优化城乡整体布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因素,不失时机地将苏州争取确定为了全省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由此拉开了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改革的序幕。

嗣后,苏州又进一步强化探路意识、担当意识,在先后于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具体承担“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新时代新要求,于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市,为确立全国品牌地位赢得了先机、创造了条件。

既要“牌子”,更要“里子”,不断深化拓展改革内容。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任务指向哪里,综合配套改革就要延伸到哪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难点堵点出现在哪里,综合配套改革就要深化到哪里。事实上,决不能让改革试点成为一块停留在纸面上的金字招牌,而是要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赋能,这既是苏州全市上下的共识,更是苏州的一致行动。

在这些平台上,苏州强化的是改革谋划和推动。比如,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苏州先后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探索了宅基地置换机制和土地资源增值收益共享机制,建立了“三优三保”机制,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仅就“三农”方面苏州先后承担了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等9项中央和省级改革试点,并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等5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

在这些平台上,苏州鼓励的是基层探索。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发现好、总结好、推广好基层探索,这是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一贯原则。比如,为实现政府行政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提升城乡社会治理水平,太仓市率先开展了“政社互动”的实践探索,苏州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完善,并出台专门意见予以推广。实质上,诸如“三集中”“三大合作”等苏州改革亮点,都源自复制推广基层的探索。

在这些平台上,苏州蓄积的是制度力量。制度管方向、管根本、管长远。苏州的做法是,不断根据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新任务,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安排,初步形成了总体谋划与动态更新有效结合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的政策框架。仅2003年至2011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共出台政策文件130多个,其中综合性文件30个,涉及现代农业与富民强村的28个,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的11个,就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39个,基层建设与民主管理的20个,涵盖了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十个方面。

既要统筹兼顾,更要突出重点,不断形成创新亮点。

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碰到的矛盾和问题,既新老交织,又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无论是改革内容还是改革政策必须综合配套。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又告诉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全局改革发展。苏州的探索就是这样一部矛盾论实践论,从而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亮点。

“三大合作”: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苏州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的思路,加快发展以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类型的新型股份经济,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共同富裕之路。至2015年,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累计达到4535家,当年分红36亿元。2020年,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超3000亿元,村均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1053万元。

“三集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节约、土地价值的空间转移、土地规模的空间集中,促进土地要素空间流动,苏州按照“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的思路,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到2016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超过90%,136万农民实现市民化,工业企业的园区集中率超过90%。

“三大并轨”:实现城乡社保制度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衔接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难点所在。苏州勇于突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和制度壁垒,在率先在全省及至全国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的基础上,于2011年率先形成了覆盖城乡全体社会成员的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一个体系两种制度”并存的格局,于2012年又率先建立起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个体系两种制度”并存发展的格局,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合一。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1045元/月。

(四)前行的历史逻辑:凸显在三维坐标系中的转型之路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从“两个苏州”融合为“一个苏州”,苏州的实践告诉我们,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由此,我们不妨以工业化、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构建一个三维立体坐标系,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转型之路来个再认识。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苏州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由此冲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实现了百万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大转移,也将苏州的发展推进到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初期,以就地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启动阶段,城乡发展开始由失衡走向均衡。据统计,至1989年,全市农村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3,全市一产从业人员比重由近2/3下降至不足1/3,城镇化率由不足20%提高到30%强。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新世纪初。苏州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开放和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等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开发区为载体的开放型经济,由此展开了生产力布局,冲破了城乡分割的空间结构,并将苏州的发展推进到以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相互支撑为主要特点的工业化中期,以开发区建设带动城镇扩容为标志的城镇化加速阶段,城乡关系开始由自发的均衡发展走向自觉的统筹发展。至2000年,全市乡镇数由1990年的166个减少到130个,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40多平方公里快速扩大到39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约25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新世纪初至“十二五”初。苏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等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大力破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和土地制度,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将苏州的发展推进到以集聚集约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后期,以形成市域城市群为取向的城镇化全面提速阶段,苏州开始由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到2012年,苏州基本形成了“1450”(指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四个县级市城区为副中心、50个重点中心镇为纽带)的城镇空间体系,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到72%以上。

第四阶段,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苏州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辐射延伸,进一步将苏州的发展推进到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优质增量带动存量优化的后工业化阶段,以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质量城镇化阶段,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全面融合。至2019年底,城镇化率超过76%,并实现了在城乡利益和谐基础上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二、乡村振兴再出发

如果你有幸到访今日之苏州农村,你一定会被常熟市中泾村下好“三妙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区树山村立足山水优势推进“最美山村”建设,昆山市金华村以“百姓乐”为目标不断擦亮“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太仓市电站村积极探索创新乡村多元治理模式构建幸福家园,张家港市永联村共建共享打造美好生活新样板等吸引。

其实,这只是苏州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实践案例和先进典型。近几年来,苏州按照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总体安排,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城乡由统筹发展、一体发展进入到融合发展的新境界,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在主动对表中高点定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进入新的发展时代,苏州清醒地认识到,尽管积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多年探索,苏州的“三农”工作总体上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也形成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发优势,但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照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还不够鲜明,农村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明显,乡村产业结构水平和发展动能有待提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任务依然艰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农村改革也还需要更大力度向纵深推进,苏州必须以再出发的姿态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中央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以来,苏州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市上下组织开展了一次对标找差活动,其矛头之一直指“三农”工作:对照乡村振兴新要求,对照乡村振兴先进地区,对照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三农”领域仍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苏州要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活力和后劲在农村,但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

当然,苏州的对标找差,不仅是为了激发强烈的危机感、现实的紧迫感,更不是要简单地重温昨天的故事、维持昨天的状态、干着昨天的事情,更深层次的是要聚焦努力的方向、追赶的目标,这或许更深层次地道出了“再出发”的苏州用义。于是,一幅乡村振兴的苏州蓝图变得日益清晰: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形成城乡空间优化、功能分区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民风文明、农民生活富裕的格局。

这幅蓝图,要建设的是以都市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高地。培育一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农业向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组合供应链。

这幅蓝图,要优化的是生态美丽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江南水乡自然风貌加快修复,“苏式”乡村特色更加凸显,乡村成为农民乐居、城市居民休闲的理想选择地。

这幅蓝图,要呈现的是民风纯正的乡村文明新风尚。传承发展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社会氛围,使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互生。

这幅蓝图,要构建的是“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走出一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之路。

这幅蓝图,要走出的是共同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差距持续缩小,薄弱村帮扶不断深化,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不断创新,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二)让“总抓手”更有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如何让这个总抓手更有抓手、更加有力、更具成效?这或许是我们在推进过程中首先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而透过苏州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实践,有三个方面的探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是强化“一把手工程”。

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首先抓好党对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总抓手的领导。鉴于这样的认识,苏州建立健全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市委农办统筹协调的乡村振兴推进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各市(县)区也建立起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实行市(县)区抓落实、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同时,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市、县两级领导挂钩联系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制度,从而形成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

苏州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切实将坚持党的领导、实行“一把手工程”发力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很好地做到了“四个优先”。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建立起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优先满足“三农”发展用保障,在各级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分配中优先支持、优先安排乡村振兴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留同比例用于支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初步建立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公共财政、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服务等优先保障“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建设引导基金总规模超百亿。仅2018年,全市就安排财政支农项目资金预算130多亿元。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尤其是强化了被撤并镇的整治提升,加快了特色小城镇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乡服务资源高效配置和有效辐射。

其次是做优“一揽子系统设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做好高质量的系统设计。对此,苏州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农村改革试验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围绕体现苏州乡村工作的延续性和地方特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都市农业发达、水乡特色鲜明、江南文化彰显、和谐治理有效、人民生活富裕”为目标,编制出台了《苏州市乡村振兴实施规划》。由此,苏州排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全国领先;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实现。排出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生态美丽宜居的“苏式”乡村等六个方面成为核心任务,并形成了“乡村空间优化”“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等8个专项行动。苏州由此构建架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

作为一个素以务实精致著称的城市,苏州的系统设计还体现在抓实抓细上。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推动“强富美高”建设再出发,苏州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底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次集中谋划,出台了“十二项三年行动计划”和“全面从严治党三年工作方案”,《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位列其中。这是一份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的行动指南,并成为近几年苏州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在这份行动计划中,不仅明确了“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等四项重点任务,而且提出了“优化农业‘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严格城乡空间规划管控”等26条政策举措,形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书;在这份行动计划中,不仅提出了到2020的主要目标,而且逐年明确了必须完成的时序进度,实现了任务推进的节点化;在这份行动计划中,不仅建立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体系,而且还对关键举措进行了分解落实,明确了牵头单位、参与部门,实现了工作推动的责任化。至此,苏州形成了“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考核化”的强有力的乡村振兴实施机制。

第三,打好重中之重“第一仗”。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上承党中央决策部署,下接广大农民殷切期望,是一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乡村振兴重大任务。苏州深深感到,尽管2011年以来苏州先后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系列行动,但农村人居环境依然是乡村振兴的一块突出短板,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必须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当务之急,建好江南水乡的“后院”,筑牢田园风光的“底色”,描绘好苏州版的“富春山居图”。

为打好这一“第一仗”,苏州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在多次组团赴浙江学习考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加强村庄规划设计”“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等6项重点任务。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实施了推动农村村庄规划编制、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村庄清洁、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和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等6个专项。目前,全市村庄规划已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三个全覆盖”。(www.daowen.com)

为打好这一“第一仗”,苏州坚持因村制宜、彰显特色。尊重乡村建设规律,突出乡村建设特色,坚持不搞“千村一面”“万屋一样”。比如,注重彰显村庄特色内涵,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和三年实施计划;立足乡村独特优势,着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较好地实现了点上出彩、线上结果、面上开花。同时,建立了设计师驻村制度。目前,苏州已形成由14个中国传统村落、30多个省级传统村落、40多个市级传统村落组成的传统村落群。

为打好这一“第一仗”,苏州坚持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市委、市政府专门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与乡村振兴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目前,苏州已形成了以各市(区)党委政府为责任主体,以镇(街道)为具体实施主体,市负责对各市(区)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一级抓好一级、层层抓好落实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机制。

(三)注入融合发展新动能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原则和重要突破口,也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继承和升华。在苏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项实践,他们在继续推动公共服务高水平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高质量向农村覆盖,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同时,突出“融”这个核心,形成了一系列足以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城乡共生共荣的“化学反应”,不断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赋能。

创新“融”的新机制。近几年来,苏州用足用活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市的先行先试优势,持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他们的“绝招”。先后出台了《苏州市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办法》《关于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为探索推进涉地指标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作出了示范。同时,以点带面推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有偿退出试点,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吴中区为例,2018年仅环太湖地区就腾挪土地指标近3000亩。

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是他们的“妙招”。为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参与乡村振兴,苏州不仅建立了乡村振兴投资信息平台,并全面推广了重大投资项目“专员服务制”,而且还建立了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治理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类公共服务项目的财政优先支持机制,出台了对社会资本以“村企合作”模式、通过村庄整理、土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优先支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政策。

引导人才向农村流动是他们的“高招”。苏州牢牢抓住人才这个乡村振兴的关键,制定了姑苏乡村人才引育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了县域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和乡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制度,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政策,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同时,还通过建设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加快培养造就了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农村职业经纪人等,目前各类乡村人才总数超过2.2万人。

搭建“融”的新载体。从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到推进开发区建设,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到推进康居乡村建设,载体建设始终是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个亮点。进入新时代,苏州又在亮点更亮上有了新探索。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既扎根农村、改造农村,又是吸引城市各类要素加速向农村流动的“强磁场”,展现乡村复兴蓬勃活力的“新战场”,苏州决不落下。有了这样的决心,苏州一方面率先提出了到2022年建成70个左右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更是立足乡村实际,及时出台了《苏州市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率先建立了“县级培育、市级筛选、省级争先”的三级创建模式,率先健全了“市级督查指导、区县组织实施、镇村全面实施、村民充分参与”的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到2019年底,苏州先后开展了三批共56个试点乡村建设,其中14个村庄入选省级试点,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黄墅等3个试点村通过省级验收,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树山等20个试点村庄通过市级验收。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命名4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建设特色小镇,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农村,是重塑城乡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苏州又做到快人一步。苏州紧扣“特而强、聚而合、小而实、新而活”的要求,在产业上注重突出新型,在功能上注重突出复合,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苏州市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常熟海虞、昆山陆家、吴江震泽和七都、吴中甪直等5个镇已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数量居全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基金小镇、高新区苏绣小镇、昆山智谷小镇等入选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以周庄水乡生活小镇等7家市级小镇为代表的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空间形态合理、多种功能叠加、类型丰富多样的特色小镇,正在成为城乡各类要素汇集的大平台,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大舞台。以苏绣小镇为例,拥有四百绣庄、八千绣娘,3.8平方公里绣出产值近20亿元,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完善小镇功能的新样板。

拓展“融”的新渠道。苏州围绕创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不断拓展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融”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气象。

共享农庄:打造“姑苏城外”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作为全国风景旅游城市,作为全国旅游业的第一方阵,苏州结合推进全域旅游,坚持政府推动、农旅结合,村镇互动、农民参与,以建设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综合实验区为目标,以推进共享农庄和乡村民宿建设为主要抓手,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共享农庄(乡村民宿)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充分挖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农村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创意农业、乡村手工艺等各具特色的共享农庄和乡村民宿,全维度带动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做出了一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全市在2019年新增共享农庄10家,休闲农业精品村7个,休闲农业收入达39亿元的基础上,2020年又新增共享农庄53家。目前,苏州全市已建成省级乡村旅游区52家,拥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0多条,张家港南丰镇永联村、常熟支塘镇蒋巷村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市乡村旅游占旅游接待人数的1/4强。

电子商务:造就“互联网+农业”数字化乡村产业新型业态。在相城区消泾村,一只阳澄湖大闸蟹集聚起了近千家网店;在吴中区秉常村,2000多人“攀网上线”,网店达500多家。这只是苏州“互联网+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苏州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推动农业升级、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赋能工程,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特色优势,通过搭建电商对接平台、强化示范创建、开展人才培训等,积极构建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大闸蟹、茶叶、水果、丝绸、核雕、羊毛衫等特色农特产品上线销售,并创新形成了“农户+合作社(基地)+网店”“龙头企业+平台+消费者”“农家乐+服务+网店”等多种发展模式。仅2019年,全市就新增“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20个。目前,苏州拥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7个、示范村26个,淘宝镇、淘宝村分别达9个和90多个,居全省首位。

(四)迈开“三个全面”新步伐

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重在解决“三农”发展不够充分的问题。进入“两个百年”交汇期,苏州聚焦农业升级最迫切、农村进步最薄弱、农民发展最关键的领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化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迈出了“三个全面”的新步伐。

既快人一步,又优人一等,加快农业全面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业发展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苏州清醒认识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竞争优势偏弱等依然是影响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由此,苏州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为牵引,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素质,在高平台上进行了再探索再实践,农业现代化指数水平连年位居全省前列。

高质量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苏州,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早有探索,也是苏州借鉴工业园区发展经验,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范例。但如何实现从过去做“盆景”式的示范到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形态和实现途径?苏州的回答是,在目标定位上,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保护发展现代农业的主阵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新载体,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引擎,展示鱼米之乡风貌的新窗口;在推进措施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业态在园区丰富,要素在园区集中,技术在园区集成。目前,全市共拥有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5家、市级36家,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占全市基本农田的半壁江山。

高水平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业竞争力。苏州在申请阳澄湖大闸蟹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方面早有探索,但依然受制于产品覆盖率不高和农民受惠面不宽。对此,苏州秉持品牌就是市场,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软实力的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专门出台了《苏州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意见》,成立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并在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动态管理、健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定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形成了“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建设模式,建成了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基地。近3年来,苏州新增“苏州大米”等10多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接近50%。

高效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提升农业创新力。对科技兴农的探索,苏州一刻也没有停息过。近几年来,为强化创新驱动,苏州又将推动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抓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在加强农业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水产和畜禽养殖领域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同时,紧扣农业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不断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试验示范基地、产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并以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形式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技兴农在苏州跑出了“加速度”。2020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70%左右,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90%。

既塑特色,又补短板,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农村全面进步内涵十分丰富。透过苏州的探索和实践,其可贵之处在于,对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精准把握“全面”的广度和“进步”的高度,切实在上级精神与自身实际的结合点上,塑特色、增优势、补短板,善治乡村、美丽乡村、和谐乡村建设精彩纷呈。

塑特色,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面对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诸如过渡性社区治理等提出的挑战,苏州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比如,他们按照基层治理“一张网”的要求,加快提升了综治中心、网格化联动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水平,构建起了基层党建网和农村社区治理网络“两网融合”机制。比如,他们在全市复制推广了太仓市“政社互动”,张家港市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微自治”,工业基础园区“社区多元参与机制”,以及高新区的“政经分开”、姑苏区的“三社联动”等,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从领导变为指导,从单向变为双向,有效提升了农村社会治理效能,2020年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超过95%。

增优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苏州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始终位列全省全国前茅。面对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苏州更是快马加鞭: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市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段毛入学率均达100%。同时,加强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全科社工”,“全科社工”工作机制实现全覆盖。

补短板,完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在这方面,可以说苏州的力度前所未有。比如,围绕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了农村公路提升工程,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350多亿元,新建改造公路3000多公里,实现了双车道四级以上公路行政村全覆盖,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比如,结合推进“厕所革命”,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仅2019年就建设污水管网800多公里,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其中重点村、特色村达100%。还比如,实施“光网乡村”工程,实现了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4G网络全覆盖。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肩负着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的使命和责任。同时,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又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苏州以富“口袋”更富“脑袋”为取向,展开了三场攻坚战。

筑基础:精准帮扶在“两个领域”上展开。农民要发展,摆脱贫困是前提和基础,苏州感到,尽管按国家和省定脱贫标准,苏州早已消除了统计口径上的贫困人口,但还有不少生活相对困难的农民尤其是因病支出型困难农户。对此,苏州在全市城乡实行了“一户一档一策”帮扶机制,将家庭困难的重病、三级精智残人员等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应急救助机制,实现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机衔接。

尤为突出的是,苏州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在“不落一人”的同时,按照“不漏一村”的要求,同步加大了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在2015年启动第一轮三年帮扶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于2018年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标志,再次实施了新三年行动,对100个村级集体经济年稳定性收入不足250万元或人均年稳定性收入不足1000元的相对薄弱村,重点在财政资金、土地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服务、美丽村庄建设支持等五个方面精准帮扶,每年投入的市级财政帮扶资金就超过1亿元。以薄弱村较多的吴中区为例,2018年当年相对薄弱村转化率就达60%。2020年,市级相对薄弱村年均收入达444万元。

增能力:主体地位在“两个层面”上培植。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苏州的探索是,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回答好“明天谁来种田”这个时代之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不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认定力度。一方面,主动与农业院校或涉农高校采取联合办班、委托或定向培养等形式,开展集学历化、专业化、职业化于一体的订单式培训,并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仅2018年以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6000名,认定2400多名。另一方面,为留住人才,又出台了《苏州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建立起了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险补贴制度,切实解决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后顾之忧。

培育职业农民是苏州的一个亮点,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是苏州的又一个亮点。他们将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列为农业农村发展“百千十万工程”的一项工作重点,出台创业培训、开业补贴、创业社保补贴、租金补贴、基本运营补贴、带动就业补贴和贷款贴息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并将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全体农村创业者,个人自主创业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50万元。同时,大力推进乡村创业孵化载体和创业型镇、村建设,支持小农户创办家庭农场。目前,全市共有创业型镇(街道)20多家、创业型村(社区)超过300家。

提素质:乡风文明在“两个提升”上发力。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憾,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苏州感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只是物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让农民富起来,更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由此,一场以乡风文明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的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在苏州再次高水平拉开。

高水平,体现在提升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质量上。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苏州紧紧抓住4个县级市全部列入全国试点、吴江区列入省试点的契机,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暨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会,出台《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指导评价办法》,按照“全域推进、镇域覆盖”的要求,形成了富有苏州特色的“中心、所、站”三级组织架构,并把农村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文化场馆等全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范畴,建设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点,实现了基于组织网络、实践载体、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四个全覆盖”基础之上的传习思想有深度、传承文化有厚度、传播文明有力度、传递爱心有温度。目前,苏州已实现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建成的文明实践点更是超万个。

高水平,还体现在提升各类典型培育高质量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永远在路上。苏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干的。按照新时代新要求,苏州以深化拓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围绕全面推进、全民参与,修订完善了《苏州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流动管理办法》,在全市广泛持续开展了文明镇(街道)、文明村(社区)、文明户(案例)、农村党员示范户等典型培育活动。更为可贵的是,苏州的创建突出了农村的特点。比如,他们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普遍推动了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尤其对抵制婚丧陋习、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探索制订了农村社区专项公约。突出了改革创新。比如,每年选树10个“乡风文明创新案例”在全市推广,并开展了“文明积分”试点。文明镇(街道)、文明村(社区)占比分别达100%和78%,这是苏州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交出的一份亮丽答卷。

三、江南水乡与现代城市CBD的“琴瑟和鸣”

一幅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繁荣的不只是曹雪芹笔下区区一个阊门“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从中心城市到县城镇再到中心镇,苏州展示的是一个“非凡城市”的现代化城市群。

一曲新时代的“太湖美”,美也不只局限于十万顷太湖水,从守住“四个百万亩”到实现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覆盖,苏州呈现的是一个“典型江南”的鱼米之乡风光。

一首新时代的“枫桥夜泊”,寒山寺虽早已不在城外,但站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CBD的群楼上,依然看得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苏州带给我们的震撼,既有国际金融中心的高耸入云,更有8000多平方公里上的田园野趣、乡村风情。

是什么密码造就了江南水乡与现代CBD的“琴瑟和鸣”?是什么力量擘画了苏式水乡与繁华都市的交相辉映?专家学者的观点或许为我们认识苏州打开了思辩的窗口:与两个世纪前欧美城市相比,苏州成功规避了西方的“圈地运动”和“焦炭城”等工业病;与20世纪以来拉美城市相比,苏州机敏绕开了“首位度过高”和“农村空心化”等城市病。事实上,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紧扣城乡融合发展,以根植于地域特色并随发展阶段适时更新的新型城镇化为一轮,以内涵不断深化拓展的新农村建设为一轮,致力于以城镇化增强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动力,以新农村建设提升城镇化的内涵和品质,在双轮驱动中书写了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美蓝图。

(一)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成城市,不是无序地把农村和城市连为一体,而是要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更高水平的城乡协调发展。苏州感到,新农村建设不能脱离城镇化进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同时也意味着跨入了以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承担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使命。

承担这一使命,重在“带得了”。苏州的探索是,以规划为龙头,完善城镇网络结构,形成能级有别、梯度辐射、覆盖城乡的区域城镇体系。

其实,历数林林总总的苏州城乡规划,无论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等专项规划,还是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者是正在编制的苏州城市空间规划,苏州的一大亮点就是,始终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体整体,将完善城镇体系作为规划的重大任务和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苏州更是将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通盘考虑,围绕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及时编制了《苏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首次将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体系,构架起了沟通城乡的“中心城市—县级市—中心镇(特色镇)—农村新型社区(自然村落)”城乡四级网络空间结构,实现了由点轴发展模式向网络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

苏州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为更好地统筹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让城镇体系可操作、可落地,切实增强农村的城市性,他们率先探索了城镇规划与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四规融合”。这种富于前瞻性的做法,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城乡生产力布局,更加有效地引导了人口、产业的有序转移和集聚,而且通过统筹安排城乡居住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高效衔接城市和镇村布局等,也为城乡之间资源的优化配套,尤其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创造了条件。

承担这一使命,重在“带得动”。苏州的实践是,实施“两基点”城镇化战略,中心城市和4个县级市(副中心城市)推动功能化城镇化,50个中心镇承接中心城市和县级市功能转移,致力就地城镇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比如,为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一方面注重释放区划调整的积极效应,提升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另一方面,十分注重功能载体建设,先后规划建设了东部商务新城、西部科技生态城、南部太湖新城和北部高铁新城,促进了中心城市由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的转型。伴随这一转变,中心城市的区域性科技文化、经济金融等中心地位不断彰显,科技、文化、人才、投资、信息等发展要素集聚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展示出了现代国际大都市的雏形。尤为突出的是,苏州以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抓手,推进了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的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中心城市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强劲。仅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目前集聚的金融机构多达1000余家,中外知名高校接近30家。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苏州针对被撤并镇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基础设施老化、经济功能萎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弱化、人文资源流失等现象,进而影响其对周边乡村带动功能发挥的问题,在持续推进建制镇美丽城镇建设的同时,专门制定了《全市被撤并镇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和《苏州市被撤并镇整治提升工作标准》,并将整治提升被撤并镇纳入《苏州市美丽城镇建设实施纲要》,作为美丽城镇建设中补短板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注重理顺中心镇和被撤并镇关系,科学确定被撤并镇的功能定位。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整治提升资金150多亿元,60多个被撤并镇这一城镇体系中的特殊节点作用发挥越明显。

承担这一使命,还在于“带得快”。苏州的回答是,不断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致力于为以城带乡注入强劲的活力。

“区镇合一”是这一探索的苏州亮点。早在2008年,苏州就率先提出,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心镇探索“区镇合一”行政管理体制。2009年,苏州又抓住列为省唯一城乡发展一体试点的契机,将探索符合条件的中心镇与跨镇村区划的现代农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作为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的重要任务。2010年,苏州进一步提出,鼓励规模大、标准高、功能优、特色明、实力强的各类产业园区和所在镇探索建立“区镇合一”行政管理体制。由此,“区镇合一”由现代农业园区拓展到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功能园区,由中心镇拓展到临近或所在的小城镇,并以行政区域限制的有效突破,推动了两者之间的功能、空间、设施、产业乃至公共服务等全方位的融合发展,成为各地竞相复制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

“扩权强镇”这一探索又是一个苏州亮点。为增强乡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小城镇对广大乡村地区的强烈带动,苏州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乡镇撤并,建制乡镇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个减少到52个,有力地提升了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但这并不是苏州的全部,更为突出的是,苏州为破解“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始终将加快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培育重点中心镇,构建城镇化多中心发展格局,强化“新市镇”理念,积极推进了经济比较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昆山张浦镇、吴江盛泽镇等5个镇入选省第一轮试点,张家港塘桥镇、常熟海虞镇、太仓浏河镇等7个镇入选省第二轮试点,累计试点镇数量占全省近1/4,其中列入国家级试点的占全省1/2。由此,苏州将强镇的“大脚”从“小鞋”中解放了出来,推动了一批有条件的经济发达镇发展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小城市,成为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节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组织中心。据权威机构评估,在全国百强镇排行榜中,苏州独占20席,其中前10强独揽7席。

(二)让农村更像农村,城市更像城市

在苏州,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进入城市,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交通;步入乡村,是一个个独具江南韵味的自然村落,一片片纵横阡陌的池塘良田。在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要让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在社会形态上,实现城乡一体,使广大农村地区既保持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鱼米之乡的特色,又能享受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文明。这是苏州的一贯理念、一份坚守,更是苏州的一项实践、一条经验,而集中到一点就是,保护农村就是保护城市,农村是苏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后院”。

构筑这一“后院”,苏州致力于保护农村自然村落尤其是古村落。

城乡发展一体化,绝不是要消灭农村。作为农村的主要存在形式,自然村落的保护,尤其是要保护多少、保护到什么程度,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苏州必须作出正确回答的重大问题。苏州的决策者是清醒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自然村落正在加速消亡,并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必须加以抢救性保护。由此,苏州结合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根据自然村落文化属性、产业特色、农业生产方式等八个方面的要素,对各自然村落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定性分析,于2017年明确提出,将全市现状村庄规划调整为3300多个保留村(重点村、特色村)和1万多个一般村,并相继完成了各保留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这些村庄尤其是保留村庄已初步展示出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魅力乡村的现实模样。

同时,为展示苏州乡村文化个性和魅力,延续苏州农村历史文脉,苏州又将保护古村落作为重中之重。在2005年出台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政府条例《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的基础上,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实施意见》,于2013年制定了《苏州古村落保护条例》,并在市级层面上成立了古村落保护和利用领导小组,各县级市、区成立了古村落保护和利用指挥部,所涉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办公室。此外,苏州还建立了古村落名录制度,完善了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初步走出了一条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旅游、改善民生、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陆巷、常熟市古里镇李市村李市等1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吴中区金庭镇缥缈村西蔡等25个村落入选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构筑这一“后院”,苏州致力于保护农村田园风貌尤其是生态空间。

城乡发展一体化,也绝不是要削弱农业,更何况农业还是田园风貌的承载体。苏州的探索是,以划定红线强化保护。比如,他们紧紧抓住列入全国首批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试点城市的契机,紧扣多规融合优布局、量质并举保耕地、集约节约促发展,将中心城区的开发边界由原来的893平方公里压缩到643平方公里。嗣后,又将划定开发边界拓展到城市副中心、中心镇和相关街道,由此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开发边界划定体系,为保护基本农田筑起了一座座坚实的“围墙”。比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划定了总面积达3205平方公里的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占市域国土面积的37.7%,占比居全省首位。尤为突出的是,苏州针对水乡特点,加强了湿地保护,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首部湿地保护条例,并实施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由2010年的8%提高到目前的近60%,按照《苏州市湿地保护规划》,至203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到80%以上。

苏州的探索还在于,以深化改革创新保护。比如,为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特别是破解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两个碎片化”问题,苏州大力推进了“三优三保”改革试点,即通过优化农业用地结构保护耕地,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发展,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保障权益,既有效保护了耕地,又为美丽镇村建设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比如,苏州坚持现代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的功能定位,把实施“四个百万亩”(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特种水产、百万亩高效园艺、百万亩生态林地)保护工程,作为保护战略生态资源、再现江南鱼米之乡独特风貌的关键举措,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至2013年“四个百万亩”全部落地上图。

构建这一“后院”,苏州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特别是康居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苏州的一贯追求。早在2008年,苏州就提出,要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和古村保护型等5种类型,积极推进示范村和新社区建设。2012年,苏州又围绕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风貌,出台了《苏州市村庄环境整治两年行动计划》,对规划保留村庄和非保留村庄分别提出了“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要求。2014年,苏州在以往探索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以提升村庄建设水平、塑造村庄特色为重点,出台“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并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政府实事工程。2017年,为进一步修复和重塑乡村的形态、功能及个性,苏州又以特色田园乡村和康居乡村建设为重点,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至2020年底,苏州累计建成市级康居乡村2784个、康居特色村53个,昆山祝家甸村、吴中黄墅村等一批美丽村庄成为网红打卡地,串起了鱼米之乡的最美风景。

(三)再创“四化同步”的典范之作

当时间的脚步迈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苏州对“四化同步”的认识越发清醒:“四化同步”强调的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是苏州高质量实现“四化同步”必须补齐的短板。而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明确要求,再一次点燃了苏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激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提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集体经济实力强的乡村,到2022年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也明确提出,到2022年苏南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苏州的态度十分坚定而自信: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央和省委交给苏州的光荣使命。通过一茬接一茬的“接力”长跑,苏州已经具备了奔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厚实家底。新时代,要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一步落到实处,就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用新思想锚定奋进航向;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苏州在内的江苏提出的关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要求,力争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的谆谆嘱托,按照“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城乡融合程度高”的要求,为全省、全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探好路、领好向。

坚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成的是苏州的科学谋划和实际行动。在2020年初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期,苏州市委、市政府围绕争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标杆样板,对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并在全省全国率先出台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文件——《苏州市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由此拉开了苏州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帷幕。

在这一全省全国率先的文件中,我们看到的是再攀新高的“苏州定位”: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形成现代都市生态农业蓬勃发展、优质高效、利益共享的产业融合新格局;基本形成特色凸显、农民乐居、市民乐享的“苏式”乡村新风貌;基本形成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村传统文化和都市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乡风文明新气象;基本形成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基本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美好愿望基本满足的生活富裕新态势。

在这一全省全国率先的文件中,我们看到的是改革创新的“苏州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强富美高”“五个迈上新台阶”等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四化”同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三化一融”(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为引领,全面推进“三高一美”(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池塘和美丽生态牧场)、“三特一古”(特色精品乡村、特色康居乡村、特色宜居乡村和古村落)、“三提一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提高农民自治能力和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建设和发展。

在这一全省全国率先的文件中,我们看到的是措施扎实的“苏州行动”:聚焦都市生态农业定位,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聚焦宜居乡村建设,率先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聚焦农民生活持续改善,率先基本实现农民现代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四化同步”。同时,实施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相对贫困长效帮扶、城乡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20项工程,以项目化为手段,实现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地。

苏州在全省全国率先出台旨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年行动计划,得到了中央农办(国家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同时,经过努力也取得了“农业强”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民富”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农村美”的动人图景进一步展现,“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实践内涵进一步拓展等新进展新成效。但苏州市委、市政府的认识是清醒的,面对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政治性、全局性和阶段性,确保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速度进度上领先一步、在质量成色上经得起检验,将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成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闪亮名片。对此,苏州在“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关之年,又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度工作意见》。可以相信,在全国“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苏州一定能以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再拔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头筹,奋力书写“四化同步”的精彩篇章,实现更高水平的江南水乡与现代CBD的“琴瑟和鸣”。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1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