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造宜居宜业的富民之城

打造宜居宜业的富民之城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腾飞的同时,苏州加大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投资,让苏城百姓真正共享发展成果。(二)在高基数上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不断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走出了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和全面小康的成功之路,使居民收入的基数不断抬高,并实现在高基数上持续增长。从1979年到1992年,苏州农村居民收入由226元增长到2001元,年平均增长16.9%。

打造宜居宜业的富民之城

苏州,是邓小平眼中的小康宏图起笔处,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现代化可以去勾画的目标”。苏州较高的生活幸福指数和优越的营商环境引育了众多企业和人才,被国际组织和媒体评选为“全球新兴科技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和“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党的十九大以来,苏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总目标,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温度”。

一、富民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从“富民强市”到“富民优先”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富民为大。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富民作为“十二五”的主题,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总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004年以前,苏州的发展口号是“富民强市”,后来调整为“富民优先”,其中蕴含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体现了苏州执政理念的转变,从追求经济总量、人民收入协同增长到聚焦落实富民优先,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实现藏富于民,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对人民群众越来越期盼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更均等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回应。在经济腾飞的同时,苏州加大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投资,让苏城百姓真正共享发展成果。2017年苏州出台《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聚焦富民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工作意见》,坚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苏州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作为小康建设鲜明导向,把改善民生纳入小康建设总体布局,把老百姓认可度作为改革发展和小康建设的衡量标准,使苏州的小康实践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方面,积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计划,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强化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小康实现程度更趋一致。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小康建设的补短、补软、补缺,切实解决好入学、就医、养老、出行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均等的公共服务、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构建有序公共安全体系,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持续开展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构建集医疗、康复、保健等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具有苏州特色、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200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苏州城乡低保标准并轨,2012年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面并轨,2018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城乡医保参保率均达98.6%。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全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公共安全、组织建设等社会建设和管理体系加快构建,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二)在高基数上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不断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走出了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和全面小康的成功之路,使居民收入的基数不断抬高,并实现在高基数上持续增长。

1978—1992年:改革开放扬帆起航,居民收入破冰式增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农村发生了影响最为深远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体制改革,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此阶段,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并形成苏南模式,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求出路的必然选择,部分农民实现了向非农就业的转变。从1979年到1992年,苏州农村居民收入由226元增长到2001元,年平均增长16.9%。从1981年到1992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55元增长到2788元,年均增长17.9%。

1993—1997年:改革开放提档加速,居民收入跨越式提升。20世纪90年代,苏南农村乡镇企业经济蓬勃发展,特别邓小平南方讲话后,中新工业园区启动,对乡镇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带动作用。随着浦东开发和开放的深入,苏州凭借地缘优势,实现利用外资突飞猛进,推动了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借全国经济形势大好的东风,苏州农村居民收入从1993年到1997年实现了2000元到5000元大关的突破,年均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3年的3695元增长到1997年的7479元,年均增长21.8%。

1998—2004年:改革开放砥砺前行,居民收入螺旋式平稳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乡镇企业纷纷转制,村级经济发展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另一方面,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苏州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居民收入平稳增长。1998年到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347元增长到7503元,年均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8年的7812元,到2001年超万元,再到2004年的14451元,年均增长9.8%。

2005—2012年:改革开放换档提速,居民收入呈台阶式增长。中国加入WTO后,全国经济迅猛发展,苏州对外贸易和进出口额大幅提升,大大促进了就业,也成为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台阶式增长的有利因素。2005年到2012年,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稳定在两位数,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到2012年由16276元增长到37531元,年均增长12.7%。

2013年以来:改革开放筑梦再起航,居民收入进入常态增长模式。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苏州以此为契机,团结全市上下“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多路径拓宽农民居民增收渠道,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中有进,每年保持8%左右的增速,并在总量上成功实现“两个突破”: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20000元,达21578元;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3元,年均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到2020年由41143元增长到70966元,年均增长8.1%。

(三)从数字变化中看富民实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幸福指数稳步提升。2018年省级监测结果显示,苏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达98.02%,其中人民生活实现程度99.99%。富民增收全国领先,增速多年高于GDP增幅。2020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0966元和3756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9∶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30%以下,按国际标准进入较为富裕的层次。

以下用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两组数字的巨大变化,来见证苏州富民发展之路的实效。

1. 居民收入不断实现新跨越

从农村来看,1978年,苏州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226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万元,2013年超过2万元,2018年越过3万元大关,2020年达37563元。2008年,工资性收入占比达67.8%,之后逐步下降,到2020年该项占比降至58.7%,但仍是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2008年,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占比20.5%,2020年农村居民的经营收入占比17.7%,较2008年下降2.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008年6.0%,提高到2020年10.3%,上升4.3个百分点。

从城镇来看,1981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55元,1986年突破千元大关,2001年突破万元大关,再到2020年跨越7万元大关,达到70966元,是1981年的近156倍。2020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占比分别为63.3%、7.4%、17.8%、11.6%。

2. 居民消费见证大变迁

在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苏州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温饱进入小康,进而跨入高水平全面小康之路。居民生活质量持续得到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从最初的追求温饱,到现在的追求品质生活;从最初的梦想电灯电话,到现在的手机电脑;从最初的想象楼上楼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生活,都见证着苏州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吃得越来越健康。苏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7.3%下降到2020年的26%;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005元,是1985年的49.6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5.0%下降到2020年的27.1%;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29元,是1978年的104.3倍。苏州老百姓不仅食品支出的占比减少了,而且饮食习惯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消费减少,新鲜蔬菜、瓜果增加;油脂类消费减少,鲜蛋、鲜奶消费增多。

衣着消费不断升级,穿得越来越时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生活水平的越来越好,苏州居民穿着更加讲究和体面。从最初的过年盼新衣,到如今各季节新品不断;从最初色调单一,到现在五彩斑斓;“一季多衣”是常态,衣服在承担原有功能的同时,更体现出人们的追求和品位。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用于衣着消费支出从1981年的58元增加到2020年的1991元,增长了33.3倍。1978年农村居民衣着支出23元,2020年增长到1083元,增长46.1倍。

居住面积不断扩大,环境越来越优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人民群众对小康社会的最美好的期待。现如今,苏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越来越大,居住条件越来越好,早已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愿望,不仅有楼房,还有各式各样的公寓、别墅。苏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81年的5.6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45.98平方米,增长了7.2倍。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苏州农村住宅的变迁归结起来有三大变化,土坯变砖瓦,平房变楼房,散居变小区。资料显示:农村有90.7%的家庭居住单栋楼房;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实现飞跃,由1978年的11.40平方米增加2020年到67.52平方米,增长近5倍;农民生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99.5%的农村户住房外道路为硬化路面,99.3%的住户拥有水冲式卫生厕所,89.8%的农村居民以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为主要炊用能源

“三大件”不断升级,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三大件”的变迁和改变,折射出苏州居民小康路上的甜蜜和幸福。从20世纪7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80年代的冰箱彩电洗衣机,到90年代的空调、电脑、录像机,再到新世纪的房子、汽车、钻戒,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有滋有味。从2020年苏州市常住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看,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等平均每户拥有量都大于1台;每百户农村和城镇居民空调拥有量分别为277.4台、280.9台;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226.2台、计算机78.6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200.6台、计算机93.4台,家用器具的种类和功能基本实现完善,为居民带来智能化的家居环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信出行越来越便捷。这些年,苏州老百姓深刻感受通信出行的巨大变化:通信工具从最初信件到电话、手机、互联网,通信速度从最初的长时间等待到如今的实时互动,出行工具从最初的基本靠走到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再到如今的小汽车;出行方式从最初的挤公交到如今的地铁、高铁、动车、飞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在城市发展中得到了印证。苏州城镇居民交通消费支出从1981年的4元增加到2020年的4822元,增长了1204.5倍;通信消费支出从1981年的不足1元(0.41元)增加到2020年的1394元,增长了3399倍。农村泥泞的小路变身为宽敞的水泥路,道路的畅通和鼓起来的钱包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添置了私家车,有车一族在当下农村已不足为奇。苏州农村居民每百户汽车的拥有量,2001年仅有1辆,到2020年底快速增长为72.3辆。镇村公交在苏州农村地区得到推广和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车,实现了从村到镇、镇到区市的无缝对接。

教育文化娱乐不断丰富,生活越来越精彩。苏州是历史文化大市,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出过非常多的状元和文化名人。苏州城镇居民历来对教育和文化娱乐非常重视,苏州各级政府不遗余力提供了大量的文化消费资源,不仅有各种免费的图书馆博物馆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剧院和体育场馆等。苏州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从1981年的3元(学杂费)增加到2020年的3351元,增长了1116倍。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从1981年的2元增加到2020年的1927元,增长了962.5倍。2020年农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995元,1983年仅有0.68元。2020年苏州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

医疗保健不断受到重视,身体越来越健康。新中国成立之初,预期人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2017年公布的中国大陆人均预期寿命为76.7岁,而同一时期的苏州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3.04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苏州市人均期望寿命为83.82岁。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离不开政府的医疗保障体系,也离不开居民对健康的关注。苏州千人拥有医生数从2008年的1.76人增加到2020年的3.6人,每千常住人口人拥有医院床位数从2008年的4.2张增加到2020年的7张。2012年底,苏州就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农村居民充分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一个都不能少”

(一)靶向聚焦:兜住民生底线

苏州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试验田,对全国小康社会建设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沿海发达地区,苏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兜底”保障经验。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确保最困难的群体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地脱贫,苏州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2004年,苏州在江苏省内率先探索建立低保边缘救助机制,将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因病致贫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救助病种由起初4类扩大至15类,有效解决了这部分对象医疗后顾之忧;2009年创新建立大病救助机制——年度救助(2018年1月起调整为“大病保险”,年度自付达6000元以上的所有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2010年创新建立低收入家庭患者年度专项医疗救助机制;2013年又创新建立了困难对象自费救助机制。至此,低保等困难对象可享受保费减免、实时救助、年度救助(大病保险)、自费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待遇。全市每年医疗救助支出达5亿元以上。

为最大程度减少因灾致贫现象,2009年苏州市在全国首创“政府埋单、百姓受益”的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制度,这是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有效衔接的探索。2012年实现苏州大市范围的全覆盖,逐步建立政府救助、社会捐助和商业保险有机结合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拓宽灾害救助渠道。2018年将受惠对象拓展到持居住证人员。

为确保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苏州于2017年在江苏创新建立“一户一档一策”精准帮扶机制,并于2018年在全市全面推行,促进社会救助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着眼于精准识别、因人施策,由传统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在完善“一户一档”的基础上,摸清困难群众底数,详细掌握其致贫原因、家庭需求及分布情况,并据此提出针对性帮扶建议和对策。

2020年9月,苏州在江苏省内率先施行低收入家庭登记制度。根据致困原因和家庭需求,将针对性实施生活救助、临时救助及就业援助、教育救助、专项医疗救助、春节慰问等10类救助(援助),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畴。据初步估算,全市将有1万户以上的低收入家庭被认定登记。

(二)对症下药:织密社会救助网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苏州历来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作用,加快健全完善救助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服务平台,社会救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苏州特色的现代救助新格局。

1. 标准不断提高

苏州早在1996年就建立低保制度,2011年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并轨,同城同标”。从2007年起,苏州市建立了低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其他标准同步调整。近几年,低保标准调整保持与苏州上年度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同步增长,始终位居江苏全省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从2020年7月1日起,苏州市低保标准进行第19次调整,低保标准由995元/月提高至1045元/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提高到1463元/月,孤儿养育标准分别提高到2640元/月(集中)、2280元/月(分散)。其他救助(补贴)标准按原政策规定随低保标准同步调整。

2. 制度不断完善

近年来,苏州先后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实施办法》《苏州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苏州市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救助对象识别、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确立了以5个层次11类人群为对象,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等三大模块为主体,城乡一体、分层递进的综合性兜底救助政策体系。在江苏省率先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残疾人“两补”、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低保对象就业成本扣除等创新性工作,不断优化政策,规范工作流程,织牢编密兜底保障网。

3. 机制不断创新

苏州市在江苏率先建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开发核对平台,目前已覆盖10个部门、43家金融机构,对全市在册救助对象及新申请对象开展包括户籍、车辆、银行存款、证券、工商登记信息、住房公积金、住房买卖、住房保障、不动产登记等23个项目的信息核对,精准识别、精准救助。试点“救急难”工作,全面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工作机制,强调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动态实施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根据物价变化,按月分档发放物价临时补贴,减小物价波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4. 范围不断扩大

2016年,苏州市将临时救助范围从户籍人口拓展到持居住证的常住人口,解决突发性、紧迫性、暂时性的生活困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7年,拓展特困人员保障范围,将收入总和低于苏州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的“二无人员”纳入保障范围。2019年,又出台了《关于做好生活困难家庭重病重残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大重病重残“单人保”政策落实力度,有序放宽重病重残进入低保的准入条件,持续推进困难群众全面小康进程。2020年10月起,对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病种类型作进一步调整:将原重度残疾人范围由一、二级精神(智力、肢体、视力)拓展到三级精神(智力)残疾;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拓展为先天性心脏病,不再局限于儿童;克罗恩病等8类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此次调整后,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覆盖至23类病种,全市预计新增救助对象近2000名,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共同富裕:帮扶缩小城乡差距

百姓富,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近年来,苏州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节节高。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966元,同比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量在江苏排名第一,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排名全国第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毫不逊色,达到了37563元,同比增长6.9%,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3.5个百分点,苏州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这是一场缩小收入差距的“国家行动”,更是“国家任务”。城乡、地区、收入三大差距被称作全面小康路上的拦路虎。如何在各个地区内部发力补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最终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重要群体在农村,共享发展的短板也在农村,只有把这块短板补齐,那么共享才是全民的共享。为此,苏州展开了一轮又一轮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的帮扶大行动。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苏州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强村富民的重要手段。但与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强劲发展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州还有相当数量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地区间不协调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至2014年,苏州实施了八轮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

2014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作,明确到2016年底,全市村村实现村级稳定收入超200万元。建立结对挂钩帮扶制度,明确100个市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100个经济薄弱村,选派优秀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同时,指导基层使用好帮扶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三优三保”行动、“一村二楼宇”等政策,统筹谋划薄弱村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此外,不断提升“造血”功能。通过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的帮扶工作,2016年底实现了村村年稳定性收入超200万元的目标。

苏州并未因此而止步,相对薄弱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动态概念。2018年,苏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瞄准进一步减少相对薄弱、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从2018年到2020年,对100个相对薄弱村实施新一轮为期三年的精准帮扶工作,到2020年底完成村级集体年稳定性收入达到250万元、人均年稳定性收入1000元的目标任务。

在新一轮的精准帮扶工作中,苏州加大扶持项目建设,增加薄弱村经济收入。由各市(区)或镇(街道)整合薄弱村资源,组建联合经济实体,通过抱团、联合、异地发展方式联建(购)物业项目。实施100个市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100个经济薄弱村,通过挂钩结对指导和帮助薄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和困难。发挥帮扶单位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薄弱村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探寻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新路子。2019年底,10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0万元,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优异答卷。2020年底,100个薄弱村全部完成脱贫转化目标。

苏州还加强资金监管,建设“阳光扶贫+”监管平台。在原有“阳光扶贫·智慧e农”监管系统基础上开发升级“阳光扶贫+”监管平台,把新一轮100个薄弱村帮扶转化项目和公共服务财政资金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对帮扶转化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资金实现全程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精准滴灌到项目。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曾多次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遵循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苏州正开展薄弱村帮扶政策调查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www.daowen.com)

(四)胸怀大局:扶贫协作“好亲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1)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协作工作重要论述,围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布局,积极践行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举全市之力,携手各地共奔小康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金保障是关键。苏州市承担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及省内扶贫协作(主要实施方式为南北挂钩)“点多、面广、线长”,涉及贵州、陕西、西藏、新疆、青海、重庆、江苏7个省(市、自治区),10个市(设区市),24个县(市、区)。自2013年以来,截至2020年7月,安排对口帮扶资金89.55亿元,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贵州铜仁资金20.16亿元、陕西周至县资金0.93亿元,对口支援新疆3县资金44.17亿元、西藏林周县资金9.51亿元、青海藏区海南州4.75亿元、重庆云阳0.4亿元,省内南北挂钩资金9.76亿元。

苏州投入真金白银,倾注真情实意、持续真帮实扶,从最初的资金投入、物资捐赠到干部援助、人才培养,再到如今的产业帮扶、深度协作,扶贫协作的模式不断升级,援受双方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协作工作,有力助推了受援地脱贫攻坚进程,共同富裕的“新苗”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2018年3月,张家港市善港村与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中界镇高峰村建立起整村推进帮扶对子。善港驻高峰村工作队把支部党建目标任务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有机融合,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贫困户的方式,投入300多万元建成有机产业园60亩,从苏州引进网纹瓜、瓜蒌子等高新特色品种20多个,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种子库”。

既扶贫又“扶智”,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这是苏州对口扶贫协作的一大特色。苏州与铜仁两市自从2013年结对以来,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平,创造了全社会帮扶铜仁的工作氛围,形成了帮扶受援地可持续发展的苏州特色,取得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喜人成效。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次“国考”中,分别取得了两次“好”和一次“较好”档次成绩。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底到2019年底,铜仁市贫困人口从92.7万人下降到4.3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74%下降到1.16%。

苏州坚持资金帮扶与项目帮扶相结合,在资金支持上不断引入新动能。结对以来,帮扶铜仁资金为20.16亿元,实施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劳务协作、美丽乡村、农业产业、人才培训等各类帮扶项目1158个,坚持项目向民生倾斜,覆盖贫困人口70多万人。目前,全市208家企业或社会组织与铜仁市贫困村结对帮扶,不断探索村企业帮扶的有效模式。

产业协作也是铜仁市与苏州市在东西部对口帮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苏州的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与铜仁的资源、生态、劳动力等优势互补结合,2015年苏州率先展开了铜仁·苏州产业园作为铜仁承接以苏州为主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主平台的探索工作。2017年以来,完成引导企业在铜仁投资228家,实现到位资金209.01亿元。苏铜产业园成为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和加快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在对口帮扶过程中,铜仁的山珍也已摆上了苏州市民的餐桌。2017年以来,苏州累计帮助实现“铜货出山”销售总额15.84亿元,惠及贫困人口6万余人。

劳务协作是两地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是开设苏州技师学院铜仁班,全程提供学费补助和生活补助,合力打造招收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带动至少1名家长到苏就业,实现1户家庭脱贫的“1+1+1”就学就业脱贫品牌项目。二是对来苏实现稳定就业的受援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照苏州市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享受用人单位缴费部分全额补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推进贵州铜仁等地区对口帮扶服务工作,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输出劳动力创业、家政、养老护理、电工维修等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地区就业能力。三是通过安排资金用于“点对点”复工专车专列和“暖心包”等保障服务,在江苏省率先组织对贵州铜仁等对口劳务协作地人员返岗复工,截至2020年5月,已引进铜仁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447名,超过2019年全年引进数,实现了对口帮扶和复工复产的有效衔接。

苏州还在结对县之间开展组团式支教、支医、支农“三支”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医务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到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开展人才支援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5个“一百工程”,每年组织100名教师、100名医生、100名教授、100名艺术家、100家旅行社(导游)走进铜仁开展交流活动。铜仁市也每年选派一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和社会人才到东部交流学习。

三、突出“民生大工程”的城市建设

(一)民生实事回应群众期盼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民生实事项目,是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改革成果共享的具体体现,是群众安居乐业的最好诠释。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苏州就开始实施实事项目。20多年来,通过一项项实事项目,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近五年来,苏州累计实施民生实事157项,投入资金超过1010亿元,美丽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苏州城市和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高架、隧道、高速公路等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不断发展壮大,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环线初具雏形,随处可见的“小绿车”解决了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待遇稳步提高,长三角异地就医可直接刷卡;教育均衡化的步伐落地有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医养融合”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每个变化的背后,都折射出沉甸甸的“民生”二字。

深受苏州古城区市民期待和关注的老新村改造,多年来一直被列入实事项目。苏州老新村改造从2005年开始,至2014年历经两轮整治,涵盖了160个小区,改造建筑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受益的居民达到12万户。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工程是苏州市为民办实事的标志性工程。工程改造范围为118幢住宅及其公建配套、经营用房,占地面积21.7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4778户。从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工程现场会、正式启动解危改造工程,到2013年6月26日,工程指挥部开始向居民发放新家钥匙,经过三年多的集中解危改造,21幢气派的新楼取代了原有的118幢危房,从此南环居民“梦圆新居”。南环新村也是苏州首例彻底拆除重建、居民原地回迁的危旧房解危改造模式。同样一年接着一年干的还有城中村(无地队)的改造,历经三年,苏州市对121个城中村(无地队)进行彻底改造,结合住宅小区建设,拆旧建新,一步到位,8825户“城市村民”过上了真正的城市生活。

怎么解决民生难题,群众最有发言权。苏州在办民生实事过程中让市民出点子,不仅使政府行为更加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也让群众多了一分参与感。如今,政府实事项目向社会征集“金点子”已经成为惯例。综观苏州历年民生实事项目,除了一些硬件工程外,主要集中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态保障、人居环境和公共安全等方面,而且这些实事都有量化考核目标和路径。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元、更丰富,民生实事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每一项政策、每一个举措上,就是要集中力量、铆足干劲,下大力气解决一批教育、医疗、养老、扶幼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机制,干得好不好、服务怎么样由群众说了算。认认真真抓好民生实事项目回头看,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大”与“小”的辩证法

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必须先把头等大事做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同时,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问题,医疗方面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养老方面的供需失衡问题以及社会保障,这些“硬骨头”不解决,人民生活高质量就没有扎实的基础,实事项目就是聚焦民生领域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把一个一个的“硬骨头”啃下来,不断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车出门堵不堵,停车难不难,家门口的菜市场好不好,公共场所有没有母乳哺育室、有没有Wi⁃Fi,出门找公厕是否方便……这些“小事”,是人民群众每一天的需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比如母乳哺育室,虽然只需要小小的几平方米,但是离哺乳期的妈妈们很遥远。妈妈们的诉求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且被列入苏州市2016年和2017年的实事项目,如今,全市已建成347个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成为城市标配、文明标签。

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小公厕也彰显着城市文明,“厕所革命”在苏州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市容市政部门全年完成公共卫生间新建、改建数量达510座,其中所有3A级公共卫生间均设有“第三卫生间”。之后的三年,苏州全面启动新一轮“苏州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其间要完成新建、改建1000座公共卫生间的任务,并全面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公厕建设水平。

同样被称为“关键小事”的,还有垃圾分类。作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全国46个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城市之一,苏州进一步拓展城乡垃圾分类范围,年内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完成21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完成并于2020年6月开始实施,生活垃圾不分类或将拒收。

民生实事把民生难点中事关人们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结合起来,变成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新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针对民生热点痛点难点精准施策,把钱用在刀刃上,把事办到心坎里,这是政府对市民的庄重承诺,也是苏州发展的城市温度。

(三)“品质之城”新内涵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多年来,苏州一直秉承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用最好的资源服务人民。

2019年度《全球宜居指数报告》出炉,苏州位列该榜单的第75位,超过北京、上海,连续4年蝉联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经济学人》的这份报告,分别从城市安稳程度(25%)、医疗服务状况(20%)、城市文化与环境(25%)、教育(10%)以及基础设施建设(20%)这五大层面考量城市宜居程度。获得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殊荣,无疑是对苏州这座品质之城的最好诠释。

品质,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人”,是城市的核心。建设品质之城,核心是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城”与“人”的和谐。2019上半年,电视剧《都挺好》的火爆,剧中许多的取景地,如苏家老宅同德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平江路、被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的山塘街以及现代化的东方之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成了大家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据统计,当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苏州旅游热度位居全国前三,四天假期接待游客4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13.5%。

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来说,让他们幸福感大大提升的还是家门口的巨大变化——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全城皆园”的独特景致;不断拓展和延伸的健身步道成为苏州人最喜爱的全民健身漫步之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车水马龙的繁忙街景中尽显秩序之美,明亮柔和的灯光照亮你我回家的道路……整座城市面貌的变化凸显出苏州宜居城市的个性,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让百姓对苏城未来的城市环境充满期待。

健身步道系统建设是苏州市委、市政府服务民生的重点工程,也凝聚着苏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绿色希望”。根据《2018年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18年,苏州市区居民对步行环境的满意度达70.9%,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步行品质提升获得市民高度认可”。环古城河健身步道、阳澄湖半岛湖滨健身步道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最美跑步路线”。“十三五”期间,苏州建成健身步道2700公里。

城市之美,源于管理,成于精细,用“绣花功夫”为城市颜值“装点着色”。人民路、干将路是苏州市区一纵一横的城市交通大动脉。近年来,苏州开展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在地块规划、建筑立面、广告店招、照明亮化、市政道路、综合管线等方面优化城市干道,实现了从交通要道向景观大道、文化长廊的升级。“更通畅、更明快、更精致、更人文、更生态”是穿梭于此的市民们最直接的感受。

“品质之城”的另一个侧面是“温度之城”。2021年1月5日,“文明苏州向上向善”2021年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举办,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不但自己积极创业,还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抒写了新时代中国“阿甘”的奋斗梦;张家港一名水利高级工程师坚持助学14年,带领1000多名志愿者,建立6所希望小学、帮助2万多名贫困学子……一个个充满爱与力量的故事,让1200万新老苏州人一起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在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排名中首次跻身前五,紧随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让慈善更有力量,让慈善收获希望,让慈善成为习惯。”爱心让这座城市始终蓬勃如火,温暖如初。

什么是品质之城的新内涵?一千个人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品质之城的前提一定是宜居宜业,这里充满着人情味和幸福感。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尺,是一个地方的内在气质,也是人民的幸福底色,苏州这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正以她的爱心和责任感,不断探索着品质之城、文明之城的新内涵。无论外来打工人员,还是来苏创业人员,不管是外地人,还是外国人,都在这座千年古城里感受有品质的幸福生活。

四、创业就业新环境

(一)实施积极优先的就业政策

就业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就业稳则民生稳。面对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苏州在促就业的同时,把“稳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通过叠加实施积极优先的就业政策、突出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等政策,发挥就业“稳定器”功能,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让高质量发展更有底气。

2020年以来,苏州全力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率先提出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围绕打造“就在苏州”活力城市、劳动关系模范城市、生活宜居暖心城市,推出19条全国领先的保就业、促创业工作举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08万人,用工备案人数达539.39万人,均创历史新高。苏州还获评全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稳就业工作受到江苏省政府督查奖励。连续多年将“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开辟公益性岗位8000个”列入政府实事项目。“十三五”期间苏州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稳就业”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党中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之首。稳就业,首先要为企业减负,稳定经营。苏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社会保险费率政策。2019年5月起,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9%降至16%,继续执行失业保险阶段性降低费率至1%和工伤保险阶段性降低行业费率政策。通过这一实招,仅2019年,苏州全市通过降低社保费率就为企业减负75亿元。迅速落实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2019年全年向1.2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4.7亿元。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批重点特殊企业没有递交任何申请材料,就收到来自苏州市人社局发放的稳岗返还资金,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据悉,苏州市在江苏省率先启动先行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季度全市共发放稳岗返还资金9.3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发放量的两倍,共惠及企业26.23万户、职工381余万人,资金总量和惠企数量在全国、全省保持领先。同时,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四大行业,苏州市财政局专门制定应急稳岗返还政策,参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企业稳岗返还标准,给予两个月的应急稳岗返还。此外,为兼顾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苏州市全程为企业提供免填表、免申报、免跑腿“三免服务”,由稳岗返还联合审核成员单位将企业名单、纳税信息、经营盈亏、信用状况等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通过联审平台审核确认最终企业名单,网上公示后,直接拨付到企业账户。据统计,2020年苏州全市共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6.86亿元,共惠及企业27.99万户、职工410万人。

在稳就业的同时,苏州还大力推动优质就业、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技能培训是稳就业的关键举措。苏州实施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低收入农村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到2020年底,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6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5%,每万人拥有高技能人才数达到850人。

(二)打造创新创业新天堂

2010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左磊,和两个大学同学创建了苏州新科兰德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创建聚合数据平台。经过多年发展,“聚合”已形成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全行业数据的数据体系,成为国内首创的互联网专业数据服务平台。来自剑桥大学毕业的高始兴、俞凯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了思必驰,成为国内两家入围高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思必驰300多人的团队中做语音技术的就有近百人,这在国内面向物联网市场的企业中,规模屈指可数。这两个例子,仅是无数海外学子来到苏州创新创业获得成功的一个缩影。

说起创新创业,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不得不提。国际精英创业周是苏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资源互动平台,自2009年开始,持续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到2020年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累计落户项目5773个,其中年销售额过亿项目29个,新三板挂牌项目12个,IPO上市项目2个;落户项目95%集中在我市重点新兴产业领域,共获授权专利8504项;直接引进、培养国家级重大人才141人,省级重大人才262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06人,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为推动苏州实施人才优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第12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与往年相比,这届创业周立足疫情防控,坚持“全球引才、全面创新、全年运作、全网联动”导向,把众多活动搬到了“云”端上,基本实现招才引智活动全链“上云”。从现场签约情况来看,完成签约项目1581个,其中云上签约项目339个。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无论是对接量,还是签约数,都超过了往年水平,实现了逆势攀高的预期目标。经过12年的精心打造,国际精英创业周的活动实效性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引智能级、创新能级、平台能级日益彰显。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苏州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2020年末,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1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8万人,高技能人才72.75万人。目前,全市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创业类146人,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1114人,连续14年领跑全省。引来了人才,留住了人才,科技创新就有了源头活水。苏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连续7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前三甲。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9772家,全年遴选瞪羚企业391家。5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为吸引更多人创业,苏州还建立免费创业培训、30万小额担保贷款和二次贷款、商业贷款财政奖息模式、三年创业社保补贴、6000元一次性开业补贴、最高10万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在创业担保贷款方面,苏州市本级担保基金总额不低于1.2亿元,下辖各市(县)级担保基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2020年,苏州将创业担保贷款调整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苏州行政区域内的全体城乡创业者,包括外地户籍在苏州创业人员。为扶持大学生创业,从2017年起,苏州推出“大学生初创企业天使投资奖励补贴”,对获得天使投资的大学生初创企业,按照每个项目天使投资金额的20%予以奖励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全市32家高校全部建有就业创业指导站,不仅保障了高校毕业生“零距离”享受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而且成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有效平台。

(三)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发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的竞争力。当前,苏州正在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重视人才。与此同时,苏州持之以恒、厚植人才发展优势,苏州也成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地区之一。苏州已经连续9年入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城市。

甘当服务人才的“店小二”,数十年如一日打造“润物无声”的引才环境,这是苏州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的形象写照。近年来,苏州大力实施人才引育七大工程,围绕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居住生活,拿出真心实意、真招实举、真金白银,打造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在工业园区,通过深入实施“金鸡湖人才计划”等,每年在人才、科技领域投入近30亿元,涵盖了购房补贴、虚拟优租房、薪酬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优惠条款,触及每一个人才、每一户家庭吃、住、行、医、用的方方面面,为前来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工作、生活提供了一揽子方案。

营商环境好不好,最终要看市场主体的需求有没有得到充分响应、活力有没有得到持续激发。目前苏州形成了产学研一条龙体系,科研、产业环境、商业模式以及对小微企业的孵化也与国际接轨。如今的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的“主赛场”,吸引了一大批生物医药的高精尖人才,集聚生物医药相关企业3000多家。生物医药产业“十年磨一剑”,连年保持20%—30%的快速增长,竞争力跃升全国首位,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苏州的生物医药企业,第一次将中国发明的原创药卖出了15亿美元的国际价,创造了全国首家以第五套标准科创板过会的记录。2020年,苏州生物医药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左右规模。

“良禽择木而栖。”苏州持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背后,除了全产业链的配置和服务创新对高端人才产生的“黏性”之外,更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近年来,苏州始终坚持对标先进地区和一流城市,找差距、补短板、强优势,不断给自己定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工业项目审批、商事制度改革、办税便利化等领域,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2019年6月,针对提升营商环境的难点、痛点、堵点,苏州特别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创新生态行动方案》,从7大方面,掷出26条新举措,从100余个政策点全面发力,从制度层面加大改革力度,打造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在改革开放中凝练而成的园区经验,就是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样本。建设之初,园区借鉴新加坡“一站式”服务理念,将政府部门涉及对外审批和受理的事项集中在一个固定场所办理。作为全国首批“放管服”改革试点区域之一,园区将原先分散在16个职能部门的60个大类、涵盖257个业务的涉企类事项分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审批要素深度重组,优化办理流程系统,目前园区95.2%的审批业务不见面就能办。2019年7月,苏州工业园区出台了升级版的《苏州工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主动对标国际先进理念、领先标准和最佳实践,明确提出“一减、一降、三优化”营商环境30条。苏州工业园区营商环境的全新升级,是苏州全市上下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

2020年1月3日,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召开,向世界吹响了苏州“开放再出发”的嘹亮号角。自觉对照世行(World Bank)、世贸组织(WTO)、自贸协定(FTA)等国际化营商环境标准和规则,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贯穿服务市场主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大会推出苏州营商环境4S英文品牌:Supreme Service, Super Suzhou(至高服务,超级苏州)。这里也提出了苏州营商环境的目标:审批速度永远比别人更快捷一点,办事流程永远比别人更方便一点,政策措施永远比别人更优惠一点。

2020年3月,苏州再次提档升级亮出营商环境政策3.0版,努力在法治诚信、智慧政务、企业服务、资源配置、合作共赢、统筹协同等六大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用对应的46条“高配”细则,最大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倾力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塑造“4S”国际版营商服务品牌,为苏州高质量发展锻造一副最重要筹码。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苏州营商环境在全国排名第三位,其中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全国排名第一位,创新环境全国排名第二位。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总要求、江苏省委“努力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的新使命,苏州正坚定不移地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苏州的殷殷嘱托早日化为美好现实。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