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独具魅力的实力之城

独具魅力的实力之城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20170.5亿元,居全国城市第6位,是全国最先晋级2万亿GDP俱乐部的地级市。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实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综合实力再次得到连续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的四次历史性跨越,清晰地印证了苏州作为实力之城的发展脉络。

独具魅力的实力之城

苏州是邓小平最早在这里印证小康战略构想的地方,也是党中央殷切希望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为全国小康实践作示范的地方。吴侬软语和小桥流水滋养下的苏州,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苏州奇迹。从以农业为主,到发展乡镇企业,到大量引入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从工业反哺农业,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从扩大规模到转型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苏州始终勇立潮头,在发展中前进,在前进中突破,实现了“农转工”“内转外”“量转质”的华丽转变,在小康发展进程的时间轴上,苏州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锐气、兼容并蓄的大气、求真务实的底气,为全国的小康建设提供了苏州样本,用创新实践对伟大理论做出了生动诠释。

一、综合实力连续跃升新台阶

(一)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苏州以占全国0.09%的土地、0.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0%的地区生产总值、1.25%的财政收入、6.9%的进出口总额。2020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20170.5亿元,居全国城市第6位,是全国最先晋级2万亿GDP俱乐部的地级市。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3亿元,居全国城市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3位。进出口总额3223.5亿美元,居全国城市第4位,其中出口1868.7亿美元,居全国城市第3位。2004年苏州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同时荣获“年度城市大奖”;2006年荣登“中国魅力城市”榜首,还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被国际著名咨询机构仲量联行评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城市”;荣获2019福布斯中国发布最具创新力城市全国第三;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苏州综合竞争力列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之后居全国第6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苏州名列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第25位。竞争力智库和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9》显示,苏州小康位居前列,根据全面小康指数和小康经济、小康生活、小康文化、小康生态、小康治理等分项指数,在前100名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中,苏州排名全国第3位。

(二)小康发展的城市足迹

综观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苏州先后经历了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1.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改革开放初期,苏州还仅仅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当时苏州工业基础较弱,以纺织等传统产业为主导。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依靠乡镇工业的崛起实现第一轮快速发展,“六五”和“七五”期间,苏州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7%、24.4%,在此期间,苏州工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制造业门类不断健全,迈出了苏州工业化进程的坚实一步。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州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第二次飞跃,特别是“八五”期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1.3%、38.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实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综合实力再次得到连续跃升。

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四次历史性跨越,清晰地印证了苏州作为实力之城的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为4.38亿元。1986年,经济总量迎来第一次大跨越,GDP首超百亿达到104亿元,从4.38亿元到跨上百亿元台阶,苏州走过了34年。第二次跨越在1996年,苏州GDP跃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002亿元,从百亿元跃升至千亿元,苏州用了10年时间。第三次跨越在进入新世纪的2011年,苏州用15年时间完成了GDP从千亿元到万亿元的跃升,达到10670亿元。2020年,苏州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考验,成功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实现了GDP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的第四次重要跨越。这一次跨越,苏州用了9年时间。如今苏州一天创造的GDP就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年的经济总量。

2. 经济结构实现“农转工”“二转三”

1978年,苏州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比为28.1∶55.7∶16.2,呈现“二一三”格局,当时苏州的二产规模还不大,全市年末从业人员中一产从业人员的比例达62.3%,农村形成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在乡镇工业的强力带动下,到1987年,苏州三次产业比演化为19.0∶60.7∶20.3,呈现“二三一”格局,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劳动力大规模向以工业为主的二产领域集中,二产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2.6%,大量农村劳动力走上了致富之路,形成了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04年,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6.4%的历史高点,这一阶段苏州制造业快速发展壮大并融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成为全国工业经济大市和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发展持续实现突破: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4%,首次超过工业;2016年服务业占比首次突破50%。2020年苏州GDP成功跃升2万亿元,同时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588.5亿元,苏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46.5∶52.5。与1978年相比,苏州第一产业下降2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36.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演进展现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之路。

3. 增长动力实现由“内转外”

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苏州抓住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迎来了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内生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发展步伐。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州积极呼应国家沿海开放战略和浦东开发开放重大战略,依托紧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发挥乡镇工业形成的制造加工能力以及优势人文资源,大力引进外资,创办各级各类开发区,开放型经济落地生根并快速壮大,成为苏州改革开放的显著特色。2001年外资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首超内资企业,达到50.5%;2020年外资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68.8%,外资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60%。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156家在苏州设有投资项目。1978年以来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400亿美元。苏州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主动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促进开放型经济实现大的飞跃。开放型经济不仅带来了实现苏州经济腾飞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苏州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快速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有效路径。苏州模式成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典型代表。

4. 发展导向实现由“量转质”

跨入新世纪,苏州积极推动速度质量并举的高效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做大做强。1997—2012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6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这一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从千亿级向万亿级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主动打破原有的发展模式及路径依赖,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在稳增长同时更加注重优结构,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跃居高收入国家水平,工业经济由传统产业主导加快向新兴高新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主导转变,投资增长由总量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创新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增强,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实现了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重大转变。苏州以极大定力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以“经济强”夯实发展基础,以“百姓富”作为价值取向,以“环境美”彰显生态理念,以“社会文明程度高”提升人文境界,全力谱写“强富美高”美好蓝图在苏州展现生动现实图景。

(三)产业发展构筑实力之城

梳理苏州小康发展进程,我们看到的是苏州始终致力打造产业高地、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沃土的不懈追求。2015年,苏州已成为市场主体数量超百万的城市。2020年末,全市市场主体突破200万户,达到244.1万户,居江苏省首位。其中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数量2.23万户,私营企业69.46万户,个体工商户166.83万家。全市境内A股上市公司14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5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家,数量分列全国第5、第4、第3位。

1. 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大力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有了根本性提高,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20年末,全市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到14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标准农田占比、机械化水平分别超过70%、80%和90%,农业生产彻底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农业现代化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全市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294.3万吨减少至2020年的88.8万吨;水产品产量由8.2万吨增加至16.3万吨;茶叶产量由286吨提高到418吨;水果产量由18653吨提高至111446吨。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率达62.8%,比2000年提高9.4个百分点。建成125个“三高一美”(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池塘和美丽生态牧场)示范基地,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18个。共享农庄(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底农村集体总资产超2000亿元,村均年稳定收入1054万元。2020年3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苏州市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苏州实践。

2. 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

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50亿元起步,1995年突破1千亿元,2006年突破1万亿元,2009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2013年超3万亿元,不管是经历产业升级的转型“阵痛”还是遭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的冲击影响,“十三五”期间,苏州工业大盘始终稳稳站在3万亿元的台阶之上,年均增长4.3%。2020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23.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城市前3位。

工业结构经历从“全”到“优”再到“高”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工业结构以纺织、食品、造纸、金属制品轻工业占主导,传统特色显著。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取代纺织业成为第一大主导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以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高端化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苏州工业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冶金、纺织、化工等产业为支撑的较为完备的产业发展体系。苏州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6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3万家。制造业涵盖31个行业大类、161个行业中类、483个行业小类,分别占制造业大中小类全部分类的100%、89.9%、79.3%,其中产值超千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0个,是国内制造业体系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相关产业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局部领域保持领先,持续发展空间广阔。如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传感器件、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综合竞争优势,其中新型平板显示还是全球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已拥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制造企业,具有较强的智能制造基础;新能源产业拥有较强的规模化和配套生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链较为完整;在纳米生物医药、光电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3. 服务业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伴随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和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为载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服务业经济逐步完善。2020年末全市拥有服务业内资企业55.2万户,注册资本5万亿元。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1.23万户,注册资本684.7亿美元;服务业个体工商户153.85万户,注册资本897.7亿元。2020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588.5亿元,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8%。1978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1%,高于GDP增长率1.4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占比进入“4”时代,由2010年的40.1%提升至2015年的48.4%;“十三五”期间再次攀升,首次挺进“5”时代,由2016年的50.4%提升至2020年的52.5%,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良好格局。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和影响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发展质量和持续创新动力的关键环节,许多发达国家正是凭借其在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先优势,控制着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的分工。苏州依托制造业优势,出台《关于苏州市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的若干意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发展的两项重点政策和十项重点举措》,瞄准国际国内最高水平,推动苏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合最紧密、融通产业循环最有效,赋能新苏州制造行稳致远。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润滑剂”和“加速器”作用,围绕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创造更好环境,推动创新链、资金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快速融合,将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成为新动能发展的引导力量。截至2020年末,全市建设省、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96个,涉及文化创意软件与信息产业、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等重大服务业发展特色园区。金融业、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770.4亿元,占GDP比重8.8%,金融业对GDP增长贡献达12.5%。现代物流规模壮大,2020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5.63万亿元,苏州港货物吞吐量5.54亿吨,全市快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21亿件,全国排名第9位。2020年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3%。

4. 有效投入构筑产业发展高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力之城的背后是苏州始终坚持以项目引领发展、以产业布局转型、以有效投入促进高质量产出的发展理念,围绕实体经济和产业项目,瞄准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知名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中央大企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强、扩张潜力足并具有终端产品的重大项目,以有效投入保增长速度,以优质项目促调整,实现引进一个项目提升一个产业集群、建设一个产业基地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目标。

1983年前苏州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到10亿元,1992年首次突破百亿,2001年以后投资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03年和2006年分别跨上1千亿元、2千亿元台阶,2010—2013年四年间呈现爆发式增长,每年跨上一个千亿元新台阶,2014年达到顶峰6231亿元。在土地、环保、环境等刚性约束不断趋紧的情况下,苏州投资发展方式逐步由增量发展和存量优化双向带动转变,投资转型不断提速。2014—2017年固定投资总量步入平缓轨道,新兴产业投资始终维持在1400亿元平台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自2014年以来均高于工业投资增速。2020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527.7亿元,比上年强劲增长27.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9.2%,比2015年回落6.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达53.7%、45.3%和80.9%。投资高端化趋势明显。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投资增长46%、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产业投资增长64.7%、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7.5%、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增长36.3%,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7.1%。工业园区通富超威高端处理器产业基地、吴江京东方(苏州)智慧产业基地、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海美(太仓)智能制造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已竣工或投产使用。长城宝马光束汽车、昆山三一重机挖掘机研发制造基地、上市企业总部园产业社区、张家港保税区有机硅一体化基地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启动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接续强劲增长点。

(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新高度

1. “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的坚定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建立和优化激发各种要素活力的制度机制,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提质增效放到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创新型、地标型企业集群,引导产业、行业、企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布局移动互联网、机器人生命科学、先进材料等产业发展新领域,将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培育成为推动苏州新一轮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做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构建优势产业链。

当前全市拥有新型显示、纳米技术、生物医药、机器人等10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累计建成3个省级示范智能工厂、262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建成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达6家、11家。2020年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55.7%和50.9%,比“十二五”末提高7.0和5.0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末提高19.9和9.2个百分点。

前瞻布局先导产业,2020年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在内的先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5.0%。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10.6%提高到12.7%。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纤、高性能化学纤维等产品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2020年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件产量分别比2015年增长16.1倍、41.3%和430倍。

2. 加快发展“两化融合”,优化发展传统产业

苏州始终努力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改造,运用信息技术、低碳环保技术和精益制造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建设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在“数字苏州”建设的基础上,转型建设“智慧苏州”。加快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两化融合”示范区、试验区建设,推进一批5G示范应用项目,促进智能制造和信息消费提速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加快推进生产经营全过程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加快发展智能工业,在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能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采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企业上云、标杆示范、智能化基础管理能力提升的手段,加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市建设完成5G基站1.8万个,覆盖率达60%,中心城区、重点产业园区、交通枢纽等重点热点区域已实现全覆盖,5G建设水平在国内大中城市中列第七,地级市列第一。已启动实施5G应用项目609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占比46%,累计38个项目获评省级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案例,占比接近一半。

3. 新动能引领转型,经济质效提升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苏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稳经济、促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苏“惠”十条,先后出台服务业、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出台《关于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升开发型经济质效;创新开展产业链全球合作云对接,以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五大产业链为抓手打造产业链强市;出台《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系统性提升;施行《关于苏州市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的若干意见》,培育一批在前沿技术、高端产品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精心策划推出“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双12”购物节品牌,全力推动消费经济回补。

苏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着力打造适合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的生态圈,努力形成创新高原上的高峰。2020年末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977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备案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企业数量均超过1万家。苏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地标,确立新苏州制造的“一号产业”。目前全市生物医药上市企业达14家,集聚的创新型、龙头型生物医药企业约占全国30%,与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同列国内第一方阵。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药品制造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1倍,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生物药品制造业对医药行业的产值增长贡献率由去年43.8%提高到68.2%。生物医药作为新苏州制造的“一号产业”已蓄势起航,扬帆加速。

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显示强劲活力。“十三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以年均13.6%和20%的增幅领跑各行业。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网上外卖等新消费模式强势增长。2020年限额以上批零业网上零售额增长26.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7.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发展带动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新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新机遇。

二、开放型经济构筑全国高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苏州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城市版图中耀眼的明星,苏州先后成功抓住“农转工”“内转外”、浦东开发开放等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苏州以开放而兴,因开放而盛,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在回答苏州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决胜全面小康,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时候,开放创新依然是苏州坚持不懈的追求。

(一)对外贸易书写奇迹

从1986年全市进出口305万美元到2019年的3191亿美元,苏州外贸规模增长了10万倍,年均增幅达41.9%。期间,出口占全球的比重由基本为0上升到1%,占全国的比重从0.5%上升至7.7%,进出口额、出口额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所有城市第四、第三位,书写了全国乃至全球外贸发展史上的奇迹。

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12家市、县外贸公司只为中央外贸总公司和省级分公司收购货源,没有对外谈判、签约、履约权利。80年代中期,苏州对外贸易由国家统制、地方收购逐步转向自营出口的发展路子。至1988年,苏州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18家。从此,苏州对外贸易改变过去由中央外贸专业总公司和省级分公司专营格局,走上自主经营道路。

20世纪90年代的调整积累阶段。出口额从1990年的1.4亿美元发展到1995年的23.3亿美元,增长了16倍,平均年递增率75%左右。出口市场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100多个,全市形成了10家市级专业外贸公司、8家县(区)外贸公司、68家自营生产企业和4000余家三资企业共同组成的“四路大军”发展对外贸易的新格局。各类外贸企业通过参加广交会、华交会、哈博会,出国考察等,不断拓展出口市场,提高出口商品档次,使外贸出口规模得到迅速增长,苏州外贸出口从1996年的34.9亿美元猛增到2000年的104.8亿美元。

21世纪初至2007年的高速增长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苏州对外贸易进入量质并举、高速发展的全新时期,在江苏乃至全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苏州累计完成进出口3695亿美元,出口1869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大关,达到2118亿美元。

2008年以来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势力抬头,大国关系深刻调整;中国经济增速换档,传统比较优势减弱,部分产业和产能向境外转移的现象明显,国内改革开放任务艰巨繁重。面对错综复杂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在党中央和上级政府部门的坚强领导下,苏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各项战略部署,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推动苏州开放型经济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这一时期,苏州的对外贸易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 货物贸易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苏州精准施策,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稳外贸举措,贸易规模因此逆势上扬。货物进出口额2016年下降10.3%,但随后两年增幅连续达到两位数,2018年进出口额、出口额分别突破3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大关,均创历史之最;2019年和2020年,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贸易规模虽有所下降,但进出口额、出口额分别维持在3200亿美元、1900亿美元左右,均高于“十二五”时期各年份的规模水平。货物贸易大市地位稳固,进出口额占比保持在全国7%、全省50%左右,进出口额、出口额分别长期高居全国第四、第三位。

2. 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苏州不断寻求外贸方式转变,贸易结构得到显著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32.2%,加工贸易增值率从41.0%稳步上升至85.7%;2020年一般贸易总额1219.54亿美元,占比达37.8%。出口产品结构由最初的纺织等传统轻工产品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2020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1448.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90.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比重分别达79.7%和53%。2020年,全市一般贸易出口664.45亿美元,占比35.57%,较“十二五”末提高6.26个百分点。

3.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前列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19)》显示,苏州与南京、杭州、厦门、天津、成都等6个城市处于服务贸易发展的第二方阵。试点工作期间,服务贸易得到长足发展,贸易规模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服务贸易进出口从2006年的17.15亿美元激增至2020年的211.6亿美元,贸易结构显著优化,电信计算机、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知识产权等新兴服务业贸易出口占比从2015年的39.4%提高至2020年的70%左右;维护维修、知识产权、文化服务贸易等已逐步成为苏州服务贸易的突出特色和亮点,2020年,国际维修维护服务贸易额同比增长达126%,知识产权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达35%,出口增幅近55%。苏州充分发挥开发区、自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集聚优势,着力发展包括数字贸易、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高端维护维修服务、研发设计、文化服务、离岸贸易在内的新兴服务,以及国际物流、旅游服务和建筑服务等传统贸易行业,积极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使服务贸易成为“稳外贸”的新动力,全心打造“中国服务”品牌的苏州样本。

(二)外资结构持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打造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成为外商投资的一片沃土。苏州引进外资先后经历两轮高峰。第一轮是20世纪90年代,初步开放的苏州以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底蕴共吸引超过1万个外商项目落地生根;第二轮是新世纪以来的20年,苏州引进外资项目接近2万个。从1984年第1家外商投资企业的引入到2020年底,苏州共累计引入外资项目2.5万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1400亿美元。

“十三五”期间,为应对利用外资过程中的新挑战,苏州推出“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全市重点外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外企服务月”以及“苏州最舒心”和“4S”营商服务品牌等配套体制机制。2020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55.4亿美元,占全省的19.5%、全国的3.8%,在各大中城市保持前列。截至2020年,制造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总数的70.3%。从制造业引资结构看,制造业内部呈现出高新技术等先进制造业比重逐步提高的优化过程,2020年新兴产业领域的新设外资项目数占全市总数占比提升至39%、注册外资占比提升至54.7%。从服务业引资结构来看,自2013年起,苏州服务业新设项目数首次超过制造业,到2020年服务业新设项目数已达到制造业的4倍左右。“十三五”以来,全市又新引进了逾百个既有规模优势,又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链优质项目,巩固完善原有产业,延伸拓展新兴产业。外资总部经济加快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落户外资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超过350家,累计有156家世界500强公司在苏州投资400多个项目。注重引资方式多元化。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之外,注重拓宽企业境外上市、发行债券等间接使用外资渠道,丰富引资方式,提升引资潜力。

(三)境外投资不断加速

苏州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与创新的互动发展,在更广阔的空间深化产业布局和市场开拓,通过40年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双向开放的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境外投资全面、均衡,连续10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对外工程承包质量、规模俱佳,对外劳务合作规范健康。从1983年第一家境外投资企业设立到2020年底累计备案(核准)境外投资项目2000余个,累计实现中方协议投资超额215亿美元。

2020年,全市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6亿美元,居全省首位。着力推进对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将境外投资工作重心从审批管理全面转向投资促进,打造与“引进来”融合互促、具有更高水平和苏州特色的、有利于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走出去”发展新局面。一是积极培育本土跨国经营企业。加强“走出去”政策、信息、金融、风险预警等服务保障平台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富余产能企业向外转移开展境外投资,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资源开发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企业并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企业和知名品牌,实现“购并、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二是推动对外工程承包创新发展。支持光伏、风能、环保等新业态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重点拓展电力工程建设、通讯工程建设、工业建设等行业的对外承包工程领域,推动对外工程承包高端化、总包化、多元化发展。鼓励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带动技术标准“走出去”。三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和印尼吉打邦农林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发展。

(四)开发区经济引领发展

1. 开发区建设创造诸多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过程中,苏州先后创立全国第一家自费筹建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第一家两国政府间合作的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全国首家内河型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区、全国首家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多项国家第一。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4家、省级6家,国家级开发区数量约占全国的1/20、全省的1/3。累计创建7个综合保税区、1个保税港区,数量和功能在全国领先。苏州开放载体的数量、功能、层级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优势不断巩固提升。全市20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占全市近1/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80%的地区生产总值、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开发区作为苏州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的主力军,成为苏州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2.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全市开发区实际运营外资企业近万家,全市六成以上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设立的400多个项目大多落户在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实现五连冠,全市参评的9家经开区有6家进入全国前50强。各类开发区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进一步筑高开放平台。加快推进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建设,大力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致力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推动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打造两岸合作的新标杆;太仓中德产业园进一步深化与德国在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双元制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工业园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正式获批设立,对日经贸合作开启新篇章。探索拓展中欧合作的新渠道、新途径。苏州高新区综保区“苏满欧”国际五定班列成为苏州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通道。跨境电商综合试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一系列开放创新试点政策,一批又一批开放型发展政策在苏州试验区成熟后走向全国。

3. 成为转型发展示范区

全面推动开发区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围绕创新链布局招商链、产业链、资金链,打造全球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全市开发区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的60%。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高端人才不断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数与国家、省、市人才总数占全市的近九成。加快绿色集约发展,开发区不断加强低效用地腾退再开发,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全市开发区普遍开展了循环化改造,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各地紧扣“机器换人、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的转型要求,不断加快存量工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步伐,智能制造普及率进一步提升。以推进园区循环化提升,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创新型园区、生态园区建设为抓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不断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苏州制定了《关于推进苏州开发区开放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突破性、引领性,着力提升全市开发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创新链中的功能定位、价值链中的层次站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全面扩大的示范区、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的样本区。

(五)苏州自贸片区引领改革再出发

2019年8月26日,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包括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苏州自贸片区以“三高”引发关注。一是实施范围全省占比高,二是功能定位和目标要求高,三是创新政策集成度高。从实施范围看,苏州自贸片区60.15平方公里,占到全省自贸试验区半壁江山,且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范围内。根据总体方案,苏州自贸片区功能定位为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

苏州自贸片区自2019年8月获批以来,苏州片区紧紧围绕“一区四高地”的功能定位,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六大任务框架下,着力在贸易便利化、产业创新发展、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聚集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开展具有特色化突破性的制度创新。截至目前,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案例80项,省级以上首创率达60%;新设立企业超1.6万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895.2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7.9亿美元,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12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7.65亿美元。(www.daowen.com)

为加快实现发展的目标,苏州自贸片区采取了以下主要做法。

一是对标最高水平,打造制度创新的先行区。全面落实江苏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差异化探索。依法放宽市场准入,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获批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委托登记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在全国首创国际物流第四通道——中欧卡航、空运直通港物流新模式,开通中欧班列自贸试验区专列,全国首创保税检测区内外联动模式,苏州园区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揭牌运行。以制造业为依托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有序发展,33家企业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规模同比增长一倍。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加速融合,获批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海关信用“关助融”、全国首个电子劳动合同标准、产业人才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改革、“多元共治”环境治理集成改革等一批创新举措,受到市场主体好评。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智慧物流服务平台获评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二是对标最好形态,打造高水平开放的引领区。学习借鉴新加坡自贸港经验,深化营商环境、服务贸易、总部经济、金融开放、科技创新、国际物流等领域合作。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依托国家级境外投资平台和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推动10个境内外合作园区(总面积达293平方公里)快速发展,支持81家企业海外投资项目91个。中新集团与新加坡胜科集团合作的缅甸新加坡工业园区正式获批,苏州片区正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军。以服务苏州市域一体化为己任,携手19家联动创新区,同频共振、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推出差异化改革举措103项,率先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46项,凝聚起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苏州力量。

三是集聚最优项目,打造高端化产业的核心区。聚焦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四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恒力全球运营总部、松下空调中国销售总部、参天全球眼科制药基地、丹纳赫诊断研发制造基地、罗氏组织诊断及系统试剂项目、恒瑞集团生物医药研究院及总部、微软研究院二期、毕马威、菲律宾首都银行等一大批高端项目成功落户,矽品、群策、力成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增资扩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2%。聚焦“业务准入—研发—投融资—生产制造—销售流通—配套服务”六个核心环节,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制度集成创新,推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跃居全国高新区第一,创新型企业数量、创新型人才规模、企业融资总额等指标,均占全国20%以上。

四是配置最强资源,打造国际化创新的示范区。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筹备和建设,苏州超级计算中心、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及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院投入运行。区域省级以上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超50家,瞪羚企业近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800家。高端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出台“人才新政30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人才政策等系列政策,设立江苏首家国际人才服务中心、首个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基地,区域新增高层次人才1.5万名。

五是坚持最高标准,打造现代化治理的样板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营商环境新30条”,构建江苏首家区级一网通办平台,推行“告知承诺”企业准入准营极简模式,首创企业登记住所信息联网查验制度,实施行业综合准营改革,实现“证照分离”改革本级事项全覆盖。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建立健全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作为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地方法院设立的首家国际商事法庭落户片区并揭牌启用。实施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产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混合利用等多种方式,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三、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

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40年多来,苏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民营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税收,50%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些系列数字足以证明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经济贡献度稳步提高

2020年底,苏州拥有民营企业69.46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户数76.93万户的90.3%。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苏州民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应变,民营经济的规模总量不断扩大。2019年,全市民营企业入库税收总额达2240.8亿元,占总入库税收总额3645.4亿元的61.5%,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为外资企业的1.7倍,是苏州税收贡献的主导力量。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民营法人单位吸纳就业559.70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2.5%。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405亿元,创造利润862亿元,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和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0%。

(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截至2020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数17226家,比上年增长5.4%;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近7315家,增长22.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74.9%,成为后备上市企业的主体。截至2020年底,苏州境内民营企业(包含民营公众企业)上市数为116家,比上年增长19.6%,占全部境内上市企业数144家的80.6%。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20家,受理企业达到45家(含已上市),占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数的9.3%。苏州是“苏南模式”的重要发源地,民间投资历来是苏州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全市完成民间投资3058亿元,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8.5%,民间投资已经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民营经济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制造业新兴产业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53.9%和58.7%,民间投资对产业转型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三)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

在与开放型经济共同成长发展的进程中,民营企业不断拓展全球化视野,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外向度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出口497.9亿美元,高于全市出口额增速6.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6.6%,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已成为全市境外投资主导力量。2020年苏州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累计数达1500个,占全市项目数的近七成,中方协议投资累计达到228亿美元,占全市对外投资项目总量的近八成。通过境外投资实现创新转型,成为苏州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特色和亮点。沙钢集团成功入主全球数据中心领军企业,固锝电子通过并购掌握100多项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长电新朋通过收购引进全球集成电路封测领域先进技术。

(四)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不仅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承担了半壁江山的重要支撑,更成为苏州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中有51.2%的贡献来源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的份额占到38.7%。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末,全市科技型民营企业总数超过1.7万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7315家(占全市高企总数的74.9%)。自2015年以来,苏州民营企业上市数占上市企业总数比例一直保持在80%左右,40家创业板企业中民营企业(含民营公众企业)达33家。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私营企业数达2954户,是2015年的2.38倍;私营企业R&D经费支出188亿元,是2015年的2.35倍。2019年,全市民营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0.94万人,占全市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4.7%,与外资企业(45.4%)平分秋色,其中高级职称3.88万人,多出外资企业0.7万人。

(五)龙头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有效发挥示范效应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全国工商联在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企业上一年度营业收入指标排序形成的,是中国民营经济领域最权威、最全面的榜单,成为彰显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实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民营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

苏州共有26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8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双双位居全省第一,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量仅次于杭州,与深圳、无锡并列第二。其中5家企业(恒力集团、沙钢集团、盛虹控股集团、协鑫集团、亨通集团)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占全省数量的50%,占全国数量的9%。龙头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苏州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也为其他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成长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为数众多且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正踏着苏州龙头民营企业开辟的成功之路蓬勃发展。

作为苏州民营企业的代表,恒力集团体现的是苏州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1994年收购濒临破产的吴江化纤织造厂起步,27年后的今天,恒力集团位列江苏民企制造业第一位,靠的是恒力人的勇气、智慧和勤勉,以及“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追求。恒力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在全球数一数二,发展的每一个产业都要做成全球行业标杆,要在全球范围内保证至少“10年不落后”。

苏州是恒力集团的根之所在,创始之源,在自贸区苏州片区成立恒力全球运营总部,设立恒力控股有限公司及其行政中心、研发中心等八大运营中心。恒力在苏州将加快推进位于吴江汾湖、盛泽以及昆山的高端聚酯薄膜、工业丝超级工厂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为苏州乃至江苏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2009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以来,沙钢集团牢固树立“进入世界500强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的理念,坚持“科技领航,科技是取之不尽的资源”的创新理念,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在现有沙钢钢铁研究院的基础上,加大投入,运营好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建立开放型的冶金人才和技术集聚高地,力争打造“国内前三、世界一流”的冶金创新平台,加快高端人才集聚,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促进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从而使沙钢产品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进入国内国际钢铁行业第一方阵。

以强大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实行多元协同发展。沙钢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钢铁产业生态圈,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在继续经营好资源能源、金属加工、贸易物流(玖隆物流)、金融投资等相关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是瞄准“互联网+”、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加快跨界重组步伐。2019年8月,沙钢集团完成了对全球领先数据中心业主、运营商和开发商Global Switch(简称GS)的整体收购,实现“钢铁+数据中心”双主业运营的转型。

苏州民营企业历经“苏南模式”和开放型经济的洗礼,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深厚的发展基础。在装备制造、纺织、冶金、化工等产业领域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在高端产业领域孕育了一批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在管理和研发环节积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全市企业创新的重要主体,自主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将对全市创新作出新的贡献。苏州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以更好地参与全球分工,更好地建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从而使苏州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

1.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苏州先后出台《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外,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围绕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从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多措并举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政策制定执行方式、支持推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等方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2.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苏州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创新政务服务理念,全方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实现让企业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一是时间再压缩。大力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在苏州市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全面推行企业开办线下“一窗式”、线上“全链通”集成办理模式,开办企业一表申请、一窗发放,2个工作日内完成。二是流程再精简。大力推动权力再调整、程序再优化。推动省级20项市场监管行政权力事项有序赋权苏州自贸片区。八类事项和权限委托、下放至县区市场监管部门。三是机制更灵活。涉企监管更加包容审慎,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给予1—2年包容期,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出台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454项,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办理涉企“免罚轻罚”案件6600多件,涉及金额4.59亿元。

3. 建设企业服务云平台

2019年启动“苏州市企业服务云平台”项目,围绕“高标准定位、高水准服务,推动改革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苏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线下实体,建设苏州市企业服务云平台。通过“互联网+企业服务”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市区联动、服务统筹、高效便捷,线上与线下融合、服务与评价并举的企业服务平台,面向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精准化、全覆盖的服务。目前苏州市企业服务云已上线试运行。

4.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全市共兑现税收优惠1886.4亿元。其中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办理退税949.8亿元;兑现小微企业优惠政策84.7亿元;兑现支持金融资本市场税收优惠223.0亿元;支持其他各项事业等税收优惠171.9亿元。鼓励民营企业用好用足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2014—2019年累计为民营企业办理减免税设备货值1.02亿美元,减免关税6219万元,减免增值税5901万元。

5. 多措并举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建立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底,累计为1.4万多家企业累计解决融资需求6600多亿元,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帮助144家企业解决融资约51亿元。2019年,办理的再贴现票据为小微企业票据张数占比86.44%,90%以上的票据贴现利率低于苏州市全部金融机构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继续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获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体系实验区。

6. 大力引导民营企业高端化发展

民营企业是苏州打造自主创新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合理引导民营企业向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创新转型重点发展方向的集聚,形成技术更先进、引领作用更显著的民营经济结构。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作用,大力扩展和延伸民营经济优势产业领域的产业链,打造更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四、板块经济齐头并进

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始终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与亮点。从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全国的典范城市,从中心城市不断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在高水平全面推进小康建设进程中,苏州十个板块紧扣高水平小康建设目标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竞相发展中共同提升,在错位发展中发挥优势,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汇聚而成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强大合力。2020全国百强县榜单中,苏州所辖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位居百强县前十名,其中昆山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

(一)张家港精神不褪色,新时代续写新篇章

张家港围绕打造成“港产城”深度融合的创新型城市、长三角枢纽型大城市、彰显人居典范的绿色发展标杆城市、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和谐幸福城市,以及富有独特人文气质的标兵型文明城市,书写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张家港答卷”。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86.6亿元,同比增长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0.3亿元,增长1.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18.6亿元,增长4.3%。实现进出口总额334.9亿美元。张家港经济综合实力连续26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以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超千分之三的GDP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张家港拥有冶金、纺织、化工、机电、粮油食品五大支柱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张家港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荣获“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近年来,张家港创造性地打造了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长江文化艺术节、“最美悦读空间”等一批有影响、有效果的文化惠民品牌,润物无声地涵养城市文明、丰富城市文化,以人为本、文明和谐的城市文化坐标日益凸显。张家港是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唯一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的县级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二)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

常熟小康建设始终立足基本市情,聚焦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形成了经济增强、发展提速、民生改善、城乡统筹的发展局面,彰显了江南名城的深厚底蕴和时代风貌。党的十八大以来,常熟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确立了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物流物贸、数字经济、氢燃料电池五大重点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常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56亿元,其中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3%,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5.4%。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过程中,常熟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6%,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比重达2.2%,成功入围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名单。常熟始终把惠民生作为小康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加快推动“六美集大美”(“六美”分别指空间美图、时尚美城、创新美业、清新美景、精品美游、文明美德),建设“美丽幸福新常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12373元增加到2020年的71445元,增长4.8倍;2020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4%,比2000年提升19.3个百分点,荣获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在小康建设的持续推进下,现今的常熟,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百姓切切实实得到实惠,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三)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

太仓是苏州境内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级市,在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太仓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机遇,紧扣“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总目标和高质量建设“两地两城”目标定位,担当作为、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拓展,绘就了思想大解放、发展大跨越、民生大改善的精彩画卷。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2万人民币,稳居高收入水平行列。工业发展成果丰硕,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504.5亿元。近年来通过确立了“1115”产业发展目标,推动更多优质的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物贸总部经济等产业倾斜,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一批特色明显、层次较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和航天航空等产业发展,构建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已拥有耐克、舍弗勒、宝洁、斯凯奇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通过创新转型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20年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56.9%、48.7%。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92.6亿元,占GDP比重达50.0%。商贸、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繁荣兴旺,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2020年,太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05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7521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上升到761.2亿元,居民家底更加殷实,人民生活迈入比较富裕层次。

(四)“百强之首”续写昆山之路

昆山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地,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探索的样本。在小康建设进程中,昆山一路高歌猛进,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强大动力、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昆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之路提质进入“大转强”的发展新征程。昆山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为定位,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18项三年提升工程,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2013年,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2018年,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被列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2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扩大昆山试验区范围至昆山全市。2019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2020年,昆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7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8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达9000.8亿元。作为一个县级市,昆山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聚集了约全国千分之五的外资,创造了约全国百分之二的进出口,成为沿海地区的“开放明星”、江苏开放型经济排头兵、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五)吴风越韵,继往开来

吴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呈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内生动力显著提升、民生幸福不断提高的大好局面。2020年吴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2.83亿元,同比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48亿元,增长6.0%。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8.7%,有效保障了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2020年,吴江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1%,形成以丝绸纺织、电子资讯、光电缆、装备制造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在服务业领域,吴江强化现代服务业兴区发展导向,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和水平,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2%。吴江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全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有效建有率突破80%。近年来吴江把智能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口和重要抓手。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建成134家省级智能示范车间,4家省级智能工厂,国家级创新中心1家。吴江区将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坚定扛起“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对接上海,把优势放大,把特色做亮,充分彰显新发展阶段的使命担当。

(六)发展保护两相宜,山水之城展魅力

吴中区紧紧围绕中心城市核、先进制造轴、生态文旅带“三大布局”,积极催化经济增长、项目投资、空间支撑“三大动力”,在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上树立了苏州标杆,在文化传承发展上创立了吴中样板。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3.78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744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90家,均创历史新高。2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新增上市企业3家。构建“1+4+N”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发布12个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平台,开展智能化改造项目129个。高标准推进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率先探索建设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全面落实太湖“五位一体”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蓝藻防控,7个河道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PM2.5浓度、空气优良天数和Ⅲ类水体比例3项指标全部达标。实施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甪直、临湖、光福等示范镇试点有序推进。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率先通过省级验收。新增美丽乡村9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临湖镇牛桥村入选全国文明村。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实现旅游总收入244亿元。获评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吴文化博物馆建成投用,360剧场开工建设。成功举办全国现代五项锦标赛、苏州湾马拉松、环太湖竞走多日赛等体育赛事,圆满完成中超联赛保障工作。

(七)找准新坐标,相城“跑”出加速度

相城区积极抢抓国家级高铁枢纽的中心优势、推进虹桥—相城一体化格局的融合优势、获批中日地方合作平台的外向优势、承接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的带动优势“四大国家级战略优势”,加快推进小康建设,坚持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实现较好发展。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5.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3亿元,税收比重达92.1%;固定资产投资454.2亿元。全区以“12345”战略思路引领发展,创造性推出片区发展模式,推动全领域改革创新是相城近年来小康建设的一大亮点。产业转型加快推进,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区块链、生物医药“六大新经济产业创新高地”迅速崛起,目前集聚相关企业累计超1700家。创新策源功能持续提升,通过科技载体聚人才、育项目,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连续三年获评市人才科技工作创新进步地区。以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等为主要载体,高层次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省产研院未来城市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创新平台载体相继引进落户,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100%,高新技术企业数达853家。相城区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基础教育布局,强化民生服务保障,办实事惠民生,全力改善群众生活品质。2020年,相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155元。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八)千年文脉看姑苏,发力文化新经济

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是苏州“一核四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之“核”。近年来,姑苏区紧扣区域特色,立足“核”的发展定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康之路。突出制度设计,聚焦科学化保护,系统推进古城更新利用,全面施行《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古城保护在探索发展中不断深化。大运河苏州古城段成功申遗,“轧神仙”庙会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苏绣、吴歌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吴地端午等民俗节庆活动持续开展,获评首个“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结合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功能性服务业,规划发展四大产业功能区,引导科技创意、特色商贸、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分区集聚。文化新经济发展模式落地生根,获评全国第二个“国家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试验区”,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92.4%,在十个板块中居首位。当前,姑苏区聚焦古城科学化保护,聚焦提升产业能级,聚焦优化环境品质,聚焦改善民生事业,不断展现出“核”的形象、影响、品质和实力,做实做亮历史文化名城之核。

(九)改革开放试验田,创新发展结硕果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新加坡经济合作的结晶,是苏州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中国和新加坡国际合作优势,坚定不移下好“改革棋”、走好“开放路”、打好“创新牌”,小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994年开发之初,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仅11.3亿元,财政收入不到4000万元。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亿元,进出口总额942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5亿元。截至2020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为国家创造超过1.2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7000多亿元税收,经济密度、创新浓度、开放程度跃居全国前列。工业园区勇担改革试验田光荣使命,先后获得国务院批准,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19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累计引入外资项目4300多个,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五连冠,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工业园区坚持开放和创新融合、创新和产业融合、产业和城市融合,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截至2020年底,累计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800家,累计培育独角兽及独角兽(培育)企业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30家。累计评审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近1954个。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8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引进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国家队”科研院所15家,一批国际顶尖高校在园区设立研究机构,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74件。累计集聚众创空间达107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22家,孵化创新创业项目3000多个。长期以来,工业园区通过富民增收长效机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万元,在全市十个板块中居首位。建成了国内首家海归人才子女学校并成功招生,启动了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组建医疗联合体、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实施精准救助帮扶等,探索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文化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新路径。

(十)以创新引领产业繁荣,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新”成色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是苏州板块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近千亿元,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保持年均30%的增速,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获批国家第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重点突出“三个主题”:突出创新驱动引领。率先在全市提出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3件,南大苏州校区开工建设,太湖科学城启动总体方案设计。突出深化改革开放。狮山商务创新区正式挂牌,浒墅关一体化发展,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稳步推进;加快中日绿色产业创新示范区、中日创新谷建设,大力推进综保区保税研发中心监管改革试点,2020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75亿美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更新企业发展支持政策,整合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全国唯一的上交所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基地落户。突出提升人居环境。新苏州乐园森林世界、淮海街、绣品街成全新亮相,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树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4.1%。积极落实为民实事项目,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大考”;在全省率先高水平建成集成指挥中心,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五、苏州构筑实力之城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嘱托,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率先发展的紧迫感,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创新实践,不断开创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新局面,城市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今天的苏州,古韵与今风共存、传统与现代兼具、人文与科技融合、东方与西方对接、活力与魅力同辉。

(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苏州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尽管每一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有所不同,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不动摇,咬住发展不放松。在宏观环境有利时,就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奋勇争先;在宏观环境不利时,就创新思路,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咬住目标,负重奋进。20世纪80年代,抓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契机,依靠乡镇工业的崛起和小城镇的繁荣赢得了第一轮快速发展;90年代,紧紧抓住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转移的有利时机,以各级各类开发区为依托,以大规模引进外资为抓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顺利实现了从苏南模式到开放型经济的动能转换;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新旧动能转换蹄疾而步稳。“十一五”期间,苏州通过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四大行动计划”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十二五”期间,苏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创新驱动作为主引擎,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产业高端化成效显著,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苏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建立和优化激发各种要素活力的制度机制,既加大力度增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增长新动能,又通过高端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近年来,苏州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设立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接轨上海新一轮发展规划,不断加强与上海及周边的协调、互通和共享,在自贸区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主动与对接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扬奋发向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精神,真抓实干千方百计求发展,攻坚克难谋突破,形成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闻名全国的“三大法宝”。

(二)始终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改革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苏州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厚植创新发展优势,积极构建有利于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拓展开放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推动全市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分类推进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发展普惠金融。坚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开展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加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改革创新,推进太仓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园等载体建设,主动投身“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订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举措,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坚持高端引领,突出产业导向,加强原始性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向高新化、品牌化、服务化、智能化发展。吸引集聚国际国内优质创新资源,建设重大创新载体。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苏州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

(三)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

以高质量投入助推高质量发展。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步增长,进一步积蓄发展后劲。积极谋划一批有利于提升产业链结构的重点项目,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提高项目新开工增强投资接续能力,实现重点项目建设梯级推进、滚动发展。持续扩大有效投入,以投资结构改善促进产业结构调高调优,充分发挥高质量投资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开放创新。坚持国际国内双轮拉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系统构建对内合作对外开放载体,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创新和开放融为一体,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持续增加高水平科技供给。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有序承接国内先进产业转移,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沪苏同城化建设。扩大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合作,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加快打造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持前瞻布局和超前谋划。在GDP迈上2万亿台阶之后,苏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统筹谋划全市发展。加强对全市空间布局的系统性研究,对各板块产业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增强市域经济统筹发展和各板块经济协同发展效应。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改革开放、产业布局、前沿技术研发、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规划引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