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州:重塑传统文化的奇迹

苏州:重塑传统文化的奇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苏州经济濒临崩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巨大胜利。百年砥砺奋进,百年风雨兼程,一座熔古铸今的“奇迹”之城,以容光焕发、活力四射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区域经济突飞猛进,被誉为中国奇迹中的“苏南神话”。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奠定了苏州制造业发展的根基。

“人人尽说江南好”,作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苏州无疑是江南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这座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2500多年间不断奏响激昂奋进的时代强音。春秋后期是吴国经济中心,秦汉六朝时被誉为“江东一都会”,唐代时乃江南地区唯一的雄州,宋代时广泛流传“苏湖熟,天下足”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元代时夸赞“苏州城漂亮得惊人”,明代时为江南一大都会,清代时又是全国最为著名的都会之地、工商中心。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经济社会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在外有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内有军阀混战之乱的背景下,整个中国经济困顿、民不聊生,苏州也未能独善其身,经济遭到野蛮掠夺和惨重摧残。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后,苏州经济陷入殖民地化。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又起,时局动荡,民心不稳,社会停滞,苏州近代工业奄奄一息,手工行业纷纷倒闭,经济陷入绝境。1948年,全市工业产值比1936年下降16.69%。工商业萧条,失业增加,城区45万人口(包括外地流入人口),就业者连同半失业者和小商贩在内,只有11.36万人。农业衰退,水稻亩产仅360市斤左右,麦子和油菜籽亩产只有60—70市斤,蚕茧产量锐减。整个苏州经济濒临崩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巨大胜利。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这座千年古城从此揭开了历史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苏州人民奋发进取、砥砺前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这片沃土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出辉煌壮丽的精彩篇章。苏州以占全国0.09%的土地面积和0.7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的地区生产总值、1.2%的财政收入和6.9%的外贸进出口值。202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02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9万元,居全国城市第三位,换算成美元约2.75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8年稳定在3万亿元以上,位居第三位;进出口总额3223.5亿美元,位居第四位;截至2020年底,累计使用外资规模达1379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3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097万元和3.756万元,城乡收入比为1.89∶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苏州还是唯一同时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和“李光耀世界城市奖”的城市,连续四年获评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

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百年砥砺奋进,百年风雨兼程,一座熔古铸今的“奇迹”之城,以容光焕发、活力四射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一奇迹的形成,离不开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天辟地建立了新中国,这为全国包括苏州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大好环境;离不开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定力,如果没有40多年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生产力的大解放,就不会有苏州的大发展和格局的大转变,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中,苏州是涌现出的众多奇迹中的一个独特样本,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生动缩影。在苏州奇迹出现的背后,首先有党的正确领导和好的政策指引,也有来自外部的重大机遇、城市内生的发展自信,还有苏州人民敢想敢干、勇于实践、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全面实现小康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所有这些共同汇聚起磅礴合力,才促成了苏州奇迹的闪亮诞生。

一、苏州的格局之变

曾几何时,这座城市留给人们记忆最深的,还是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是园林、昆曲、刺绣的精细雅致,是大上海后花园被消遣的“小苏州”。如今,小桥流水犹在,城市格局已经悄然变大。有数据显示:1952年末,苏州户籍人口仅有352.32万人,到2019年末户籍人口增至722.6万人、常住人口达到1075万人,已成为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1952年全市GDP仅为4.38亿元,2020年达到2.02万亿元,增长了4600多倍。这座千年古城已从新中国成立前典型的消费城市走向全国综合经济大市,从以传统工业为主走向产业门类齐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从区域经济相对封闭走向全方位全领域开放,从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发展一体化,从满足温饱走向“强富美高”,逐步实现从历史文化名城到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华丽变迁。

回首过往40余年,弹指一挥间。苏州的格局之变仿佛就在瞬间发生,但演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苏州现今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形成至少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工业化推进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全国率先实现“农转工”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国际化转型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党的十八召开前一年,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内转外”的历史性转变;三是全面小康现代化迈进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强富美高”新苏州全面建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量转质”不断走向深入。

(一) “中国奇迹”中的“苏南神话

4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此后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中国奇迹。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区域经济突飞猛进,被誉为中国奇迹中的“苏南神话”。1983年春节前夕,邓小平同志到苏州视察时,对苏南这种发展模式予以肯定,并丰富了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构想。

苏州的乡镇企业(主要是乡镇工业),萌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70年代开始起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迎来了大的发展。从1978年到1986年,乡镇工业(包括村办企业)产值年均递增34.9%。1986年产值达到123亿元,占到全市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到20世纪80年代末更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奠定了苏州制造业发展的根基。1986年,全市拥有乡镇企业1.3万多家,职工达到116万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3.5亿元。可以说,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内工业化生产要素的相对集聚,优化了生产力布局,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熟练技术工人,为日后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为工业总产值长期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基础。

乡镇工业崛起对苏州发展格局影响深远,还突出表现在给苏州农村带来的历史性巨变。这一巨变直接冲垮了壁垒森严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发展,历史空前地缩小了城乡差距。如今,苏州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养老医疗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大并轨,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稳定在2∶1以内,进入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城市行列。所辖四个县级市均长期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其中昆山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以工补农、以城补乡、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经验,后来成为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观念。

乡镇工业发展为苏州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前期的大约15年时间里,苏州的经济总量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主要靠乡镇工业30%以上的年递增速度才得以支撑。在苏州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中,乡镇企业发展功不可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GDP万亿元俱乐部”中的佼佼者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苏州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主要是适应了国家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客观上弥补了短缺经济的不足。那么当国家将改革重点由农村向城市推进,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松绑,允许军工企业转产民品,家庭工业、私营经济开始大规模崛起,国内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短缺经济向低度过剩经济转变,低端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以低端产品更新换代为主产业、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苏州经济在市场环境挤压下不得不探索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早在乡镇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苏州人就把视线转向了更加广阔的国外市场,开始跑出口、发展“口岸经济”,在水到渠成时又实施外向带动发展战略,后来被确定为经济国际化战略。实践证明,这一战略转移是非常有眼光的,它未雨绸缪、有力促进了苏州经济的持续发展。1984年,昆山自费开发建设工业新区,第一家外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生产劳保用手套,由此拉开了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序幕。1985年,苏州被中央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1987年,中央提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苏州在江苏省率先实行外贸自营出口。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苏州主动接受辐射,通过搭建吸引外资的平台,大力兴办开发区经济。之后,苏州境内各级各类开发区开始竞相崛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资本普遍看好的投资热点,苏州经济由内而外顺利实现了战略转移。

区别于国家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苏州开放型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注重开发区载体建设。在政策优惠上,苏州远不如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例如,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仍有很多苏州公司选择到深圳或海南出口,以享受更多的外汇留成。但是,苏州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重视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各类开发区建设。位于古城东部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开发区建设的领头羊,也是中国与新加坡政府间经济合作的重要项目。位于古城西部的苏州高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成为落实全市科教兴市战略的排头兵。此外,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也都各具特色。如今,苏州已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7个综合保税区、1个国家级保税港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功能区和3个一类口岸,是全国开放载体最为密集、功能最全、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昆山海峡两岸合作、太仓中德合作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以开发区为载体,苏州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出口创汇、引进技术、吸收创新、扩大出口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外经合作“三位一体、三外并举”的生动局面。

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推动苏州发展格局再次发生历史性巨变。伴随外资大量涌入苏州,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也随外资一同进入。大批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生产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企业促进了苏州工业产品和结构的调整优化。苏州由此进入了全球经济的分工合作体系,并且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城市,经济地位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2011年,苏州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717.2亿元(2020年,苏州GDP再次突破,跨上2万亿元新台阶,在“GDP2万亿元俱乐部”中全国仅有6座城市)。2011年,苏州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也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00.9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6位,成为城市发展“百舸争流”中的佼佼者。

开放型经济发展为苏州新兴产业集聚和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是苏州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开放倒逼改革,有力促进了政府部门服务理念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使全社会法治观念不断强化,使市场经济制度更趋完善。从这个角度看,开放型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于经济,应该是更加全面和深远的。

(三) “盛世繁华图”中的“姑苏画卷”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苏州发展开始遇到“成长的烦恼”,表现在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外贸依存度高,隐含巨大的外部风险,全球市场一有风吹草动,苏州经济就会受到波及。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土地开发强度大、用地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三是产品层次偏低、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够强。苏州迫切需要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自主可控性强、产品附加值高、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开放发展面临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市场变动的风险。为降低其影响,早在2002年,苏州就提出了经济发展“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即在保持和增创开放型经济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翼齐飞,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2004年初,苏州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三年后,苏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超过了浙江温州宁波两市注册资本的总和,跻身全国5个私营企业超过10万家的城市行列。2007年,苏州又出台为期四年的关于实施民营经济新一轮腾飞计划的意见。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苏州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发力,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活力迸发。目前,苏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已突破1万亿元,民营企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达到61.5%。恒力、沙钢、盛虹3家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26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亨通集团、信达生物、科沃斯、同程旅游等一大批新经济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佼佼者。民营经济为苏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活力,它与开放型经济虽各自演进,却又相融互促,增强了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同时壮大了地方发展的财力基础,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随着苏州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体系的加深,产业层次较低的弊端日益显现。在全球经济的梯度分工中,苏州进入的方位是低端加工制造,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技术不能自主,只是一个硕大的“生产车间”,这样的生产模式完全受制于人,对经济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于是苏州开始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力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跨越。2003年,决定加快苏州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2006年,启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2010年,推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继续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集聚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苏州标志的科技品牌和创新高峰,使制造业结构层次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7%,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占比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9%。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67%。科技创新载体加快集聚,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牛津大学苏州研究中心、天际创新研究院等国际创新平台相继落户,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实施产学研项目超1万项。全市人才总量31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8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20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4008件,比上年增加10946件。

在苏州格局的变化过程中,民营经济和创新型经济发展壮大有效弥补了开放型经济一枝独秀带来的不足,大大增强了经济抵抗外在风险的能力;而自主创新决定了经济能否由大变强,成为苏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70余年来,新中国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我们迎来了又一个繁华盛世。在宏大的背景下,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顺势而为、乘风破浪,在工业化推动、国际化转型、小康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精巧布局、大胆挥毫,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一幅现代版的姑苏繁华图。

二、“城市能级”的新样板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苏州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讲究内涵和质量的时期,不断突破地级市的发展能量限制。产业结构由低到高,再到加速升级;发展动力由以内为主到以外为主,再到配套协作、内外并举;经济增长由粗放到集约,再向创新发展大力转变;综合发展水平由点到面,再到整体提升。通过不断拓展、不断升华,古城苏州在发展的许多方面都实现了对前人的极限超越,焕发出新的迷人魅力,为全国提供了城市能级跃升的新样板。

(一) 现代产业登上“双轮驱动”快车

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重心应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逐次转移。在产业发展初期,服务业以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生活性服务业为主,与制造业关系松散。一旦进入成熟期,制造业对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依赖性就会高涨。21世纪初,苏州制造业占比不断攀升,最高超过60%,服务业占比仅30%出头,农业占比不到2%。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两者落差较大,影响了产业之间的配套融合、互动并进。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苏州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使现代产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苏州继续坚定不移把它作为发展的根基,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发展取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和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互联网+”三个专项行动,引导制造业向高新化、品牌化、服务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努力,苏州制造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竞争力显著增强。一是产值总量大。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连续8年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是全国三大工业城市之一,已形成十大产值超千亿元的制造业集群。二是行业门类全。苏州制造业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91个工业小类。这意味着,这座城市在没有外部原材料、技术等支持的情况下,仅靠自己,既能生产车辆、笔记本电脑、数控机床这样的大块头、高科技产品,也能生产圆珠笔笔芯、螺丝钉、羽绒服这样的小体格、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不仅在国内,即使放眼全球,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城市。三是发展层次高。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已达8718亿元,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7%。越来越多的“苏字号”创新型产业,正在国内乃至全球崭露头角。例如,苏州信达生物医药公司,研发上市的抗癌杀手锏——PD-1单抗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价格只有同等规格进口药的四成左右,大大减轻了癌症患者的负担。

在坚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苏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跨越计划,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创意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及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社区便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2015年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2016年比重超过50%,首次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被国务院列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2%。苏州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已获评国家级示范企业超过5家。目前,苏州又提出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瞄准国际国内最高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紧密融合发展,赋能新苏州制造行稳致远。

苏州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并进发展,不仅使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扩张,而且使产业结构得到了大的调整优化。按照“微笑”曲线理论,单凭加工制造,苏州产业在U型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利润最薄、附加值最低,挣的是辛苦钱;而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后,价值链向研发、销售等利润丰厚的高端位置延伸,生产效益大幅提升,苏州的产业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二) 千年古城跃升科技新城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除了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还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已成为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充分利用区位、文化等优势,大力推动科技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并逐步向自主创新过渡,走出了一条和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成长道路。如今,苏州已从享誉中外的文化古城一跃而为魅力四射的科技新城,“白发苏州”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苏州工业的崛起进程与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苏州聘请“星期天工程师”,向上海国营工厂和科研机构借脑借智,聘请工程师、技术顾问和师傅,帮助解决机器使用、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成本降低等技术难题,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提供了技术保障。20世纪90年代,重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高技术企业,并注重发挥技术的溢出效应改造提升本地企业,促进了工业的转型升级。2000年,苏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比1995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2001年4月,美国《新闻周刊》评出了世界9个新兴高科技城市,苏州成功入列,崭露头角。该刊物的评语是:苏州原以丝绸、稻米和大运河著称,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更大型的高科技城市。而德国《经济周刊》也认为,中国的硅谷以及世界最大的高技术生产区就坐落在距离上海70公里、风景如画的苏州市。当初国际媒体的预测愿景,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进入21世纪以来,苏州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品牌,全面构建彰显苏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2020年,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5%,科技综合实力连续12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全社会用于科技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1.94%提升到3.67%。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基本形成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四个90%在企业”的局面。二是苏州本土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制造能力的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本土企业再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市累计建设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超12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3%。在国家首批上市25家科创板企业中,苏州就有3家,是除北京、上海外上市企业数最多的城市。三是重大科创平台加快集聚。启动建设了全球首个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大科学装置,成立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增强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和创新策源功能。与北大、清华、浙大、哈佛、杜克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的研发载体超过130家。成立了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组建的17个专业性研究所,共有11个落户苏州。还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点487个(含分站),站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四是创新人才加快集聚。紧紧依靠人才,充分用好人才,实施人才引育“七大工程”(顶尖人才引领、领军人才集聚、紧缺人才倍增、国际化人才汇智、企业家人才提升、高技能人才支撑、青年人才储备),人才总量连续12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苏州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人才引进工程262人,其中创业类135人,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通过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超强共识,人才成为苏州发展的最强动力,有效促成了苏州中国最强地级市的蝶变奇迹。

苏州紧盯国际竞争格局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地方科技政策,大力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构建优质创新创业生态,坚持走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线,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进步推动了苏州工业转型升级,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能级的大幅跃升。

(三) 高度开放擎起强市梦想(www.daowen.com)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苏州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大市向开放型经济强市的跨越。苏州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1.88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22321.43亿美元,居全国第四位,在全省的占比超过一半。2019年,共有15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苏州,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379亿美元,居全国第三位;实施“一带一路”引领、服务业扩大开放、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推进高水平开放“四大工程”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四连冠。

苏州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双向开放不断深化。2020年,全年新设外商投资项目1256个,新增注册外资189.14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形成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苏州市企业累计投资项目600多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超过80亿美元。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获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走出去”的国家样板。强化对外通道与载体建设,“苏满欧”“苏满俄”“苏连欧”“苏新亚”等中欧班列国际国内影响力不断提高;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稳居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名列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30位。

苏州的开放是全方位的。现已缔结57个国际友好城市,年均文化产品和服务国际贸易额超过2亿美元,中外合作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达到6家,外商独资和中外合作医疗机构达到6家。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先后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举办音乐会,把江南水乡的鲜明印记带向世界。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选择在苏州举办,提升了苏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2019年,苏州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74.3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5.13亿美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苏州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8.0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6.44亿美元)。

开放丰富了苏式生活。“东方之门”是苏州近年落成的一座新地标,楼高301.8米,约相当于法国凯旋门的6倍,是世界最大的门形建筑,也是从“古苏州”到“洋苏州”的穿越之门。对于苏州人而言,这不仅仅是景观和居住环境的巨变,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从星巴克官网最新公布的数据上看,在全国大中城市中,苏州以224家门店数量位居前列。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从一杯咖啡中,品出了苏州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的成立和走红,让苏州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西方文化大餐。在开放带动下,苏州人生活质量的含金量持续提升,无论是老苏州,还是新苏州,或是洋苏州,他们都能从这座城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苏州因开放而奋起,因开放而腾飞。开放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澎湃动力,铺设了一条通往现代化、国际化的康庄大道,擎起了苏州人渴求实现“强富美高”的希望和梦想。

(四) 生态宜居再塑人间天堂

千百年来,苏州享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三生花草梦苏州”“人生只合住苏州”……文人墨客们留下的优美诗句表达出世人对苏州的赞美和向往。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迈向现代化的人间新天堂,让人们拥有更加美好的家园、更加幸福的生活,成为苏州城市建设的不懈追求。

苏州不断完善城市规划、调整优化功能布局,日益凸现出她的美丽与魅力。全市京沪高铁、沪宁铁路贯穿东西,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高速公路密度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有高架路网、轨道交通,一同纵横交织出这座城市的速度与活力。金鸡湖畔矗立的城市天际线,大气恢宏,向世界彰显出这座城市新的时尚与繁华。

朗朗清风、悠悠碧波,是苏州最美丽的神韵。通过大力实施“蓝天工程”,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苏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通过开展太湖、阳澄湖综合治理和城乡河道整治,推进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落实河(湖)长制,水体水质不断改善,江南水乡景色更加优美,苏州建成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通过加强土壤保护治理,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苏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家园。城市“四角山水”,有烟波浩渺的太湖、秀丽典雅的石湖、风景如画的金鸡湖、峰峦叠翠的上方山,“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成为苏州景色的生动写照。城乡造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绿色项链般的环古城风貌带、渗透街头巷尾的游园绿意和具备园林特色的城市绿化,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2%。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补偿条例,累计支付补偿资金101亿元,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休养生息发挥了明显作用。颁布实施湿地保护条例等2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形成较为全面的生态环保法规规章体系。苏州建成首个国家生态城市群和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常熟还成为全球第一批国际湿地城市。

民生富庶是苏州宜居的又一特色体现。这里生活环境舒适闲逸,消费、休闲等居住配套设施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2020年底,苏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582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51.39平方米,每百户家用汽车超过82.1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2194.34亿元,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82岁,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城乡社区虚拟养老院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万人以上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超过0.96平方米,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十分钟体育健身圈”。苏州还是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级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少儿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建立了由社保部门统一管理的城乡一体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并轨,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045元。高质量的民生服务让苏州居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让更多的人选择并喜爱上了这座城市。

从行政能级上来讲,苏州仅仅是一个地级市,但在集聚要素和发展动能上大大超越了一般地级市的界线和水平,形成了城市能级提升的新样板。这与这座城市主动作为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可能,创造可能。苏州人靠自我加压,硬是在“慢车道”跑出了城市能级提升的加速度;靠开拓进取,硬是在“受限空间”开辟出了发展的新天地。随着各方面能级的有效提升,苏州站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推进,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内生与外拓比翼齐飞,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这些如同苏绣中的极品双面绣一般,完美展示出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与精彩。

三、一座自信的城市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苏州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奇迹是干出来的,那苏州是如何干出来的呢?为何一个地级市发展能够屡屡受到青睐成为时代的宠儿?回顾苏州的成功实践,我们发现离不开两个字:自信。这座城市不断以自信汲取前行的力量,这种自信来自于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来自于关键时刻抓住了国家发展的重大机遇;来自于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来自于发展成果共享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来自于当地干部群众满怀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

(一) 咬定发展,抢抓机遇,形成道路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苏州人民深刻理解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内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把率先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导向,认真捕捉每一个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机遇是抢来的,不是等来的,抢抓机遇充分体现了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高度责任心。在苏州,“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三句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依靠超乎寻常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苏州人民成功地抓住了几次大的发展机遇。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抢抓农村改革的机遇,实行“包干到户”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开辟了以农民为主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式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带动了苏州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二是20世纪90年代,抢抓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机遇,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决支持,主动服务,迎接辐射,促进发展”的要求,主动接受浦东的辐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使苏州成为全国吸引外资较多的城市之一。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提供资金来源、增加经济总量,还是在加快苏州的国际化进程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加快了苏州经济腾飞的进程。三是世纪之交,抢抓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推进传统行业的调整改造,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主导产业,着力构筑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类型呈多元化发展,民营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企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使苏州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四是党的十八以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投身“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使苏州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靠着咬定发展的意识,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宝贵机遇,被苏州人民一个个成功加以捕捉。利用这些机遇,苏州抢到了发展的先机,一步步走上了奇迹般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形成了坚定不移的道路自信。

(二) 率先发展,解放思想,增强理论自信

“一步先,步步先”,发展出发得越早,就越有可能形成先发优势。苏州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气大胆闯、大胆试,勇当国家改革发展的探路者和先行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苏州人有句话,叫“思想一通万事皆通”,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大的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先是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然后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再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民营经济快速腾飞;目前正在冲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实践证明,面对困难,只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埋怨声音少一点,脑筋动得快一点,思路转得早一点,措施下得新一点,就能比别人更早地走出困境,就能拉开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解放思想,一定要善于扬弃,什么该发扬,什么该抛弃,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缺啥补啥。苏州为解决乡镇企业产权不明晰、政企不分,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为弥补市场、资金、技术短缺,又不遗余力地发展外贸、引进外资;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补齐发展短板,采取抓大放小、率先实施并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退出;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引领,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思路决定出路,也决定发展的速度。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使苏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走在全国前列。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发展中一次次率先探索,又一次次获得成功,让苏州人民逐步建立起强大的理论自信。

(三) 为民发展,改善民生,坚定制度自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一是实施富民工程。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促进制度,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做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020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4%和6.9%。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持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教育、健康、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走向均等化便捷化优质化。2020年苏州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8.1%。三是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苏州秉持“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四是完善各类保障。养老、医疗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并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9%以上。完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事业,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贫有所济、弱有所扶。民生幸福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苏州人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坚定了内心深处的制度自信,并将其化为苏州一轮轮发展的持久动力。

(四) 奋勇发展,激昂向上,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内核。苏州素有“崇文重教、积极向上、精细雅致、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了苏州人诚实可信、开拓创新、不惧艰辛的精神。在这种城市文化的浸润下,苏州探索出了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和颇具特色的发展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意义有三个。一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倡导拼抢,奋勇争先,强调“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二是“不等不靠、埋头苦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昆山之路。破除“等、靠、要”思想,只要认准了是对的,就千方百计地去闯、去干。三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主动接轨国际市场,勇于追求第一、唯一,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些激昂向上的宝贵精神,后来被苏州人形象地称为“三大法宝”。为更好地激发奋斗精神,苏州还推出了“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改进绩效考核方式”“创新干部管理模式”等举措,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为闯关者助力、促创新者奋力、助实干者前行。依靠“三大法宝”和良好的政治文化生态,苏州人点燃了干事创业的激情,战胜了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始终勇立发展潮头,创造出了经济腾飞的奇迹。

城市自信是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撑,而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自信,让城市在顺势发展时充满豪情、开拓奋进,在面临挑战时又能从容应对、保持韧劲。这为苏州因何能在改革开放中脱颖而出,并持续成为关注焦点给出了答案。实践证明,城市唯有自信,才能创造更多精彩;唯有自信,才能永远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奋进不止的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高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活力开拓创新、继续前行。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推进,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已形成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苏州能否继续当好国家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在发展上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这是苏州人在未来实践中需要答好的时代之问。

(一) 夺取“小康建设”新胜利

国家小康社会建设是动态的,经历了从低水平小康向高水平小康不断迈进的过程。对照1991年国家小康生活标准,苏州在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苏州在21世纪初期率先实现了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国家确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江苏包括苏州是全国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发展比较快、基础比较好的地方,因此苏州提出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一个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强富美高”要求、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更高质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发展更加繁荣、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在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上,突出强调聚力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升级;聚焦富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奋斗,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全市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城市前列,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期末1.45万亿元上升到2.0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6位,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超过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9万元,居全国城市第3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3亿元,居全国城市第4位,较“十二五”期末增长了47.6%,税收总量增量均保持全省首位;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城市前3位;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化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2%和51%;创新能力跻身第一方阵,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二五”期末2.61%增长到3.7%左右,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1年居全省首位。“幸福家园”的民生获得感不断增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1万元和3.76万元,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美丽苏州”生态文化品牌优势彰显,空气优良天数占比84%以上,长江干流苏州段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建成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首批美丽山水城市,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全球“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1之内。社会综合治理改革扎实推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实现六连冠。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苏州发展的质量更高、效益更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率先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构绘“强富美高”新图景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希望江苏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并明确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2015年初,苏州提出要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总要求作为苏州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和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当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先行军和排头兵。2016年,苏州在规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时进一步明确,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牢记“两个率先”光荣使命,以“五个迈上新台阶”为重点任务,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好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先行军和排头兵。具体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强”,加快建立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双向互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多规融合的区域增长空间体系;二是以普惠共享为目标推动“百姓富”,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三是以绿色宜居为导向营造“环境美”,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更大力度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绿色化,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以和谐向上为追求促进“社会文明程度高”,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立特色鲜明的软实力发展体系和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截至2020年底,苏州“强富美高”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苏州“经济强”的基础优势加快蓄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跃上新台阶;“百姓富”的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环境美”的生态底色日益鲜明,环境质量由局部改善向整体好转迈进;“社会文明程度高”城市名片持续擦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面向未来,苏州将紧紧围绕率先建设充分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争分夺秒深入推进“强富美高”建设,努力把总书记勾画的美好蓝图早日变为现实。

(三) 定位“最美窗口”新追求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江苏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殷殷嘱托江苏,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视。早在2009年,他在江苏调研时,就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2014年年底,在视察江苏时他又提出了这一要求。因此,苏州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担当。2019年,江苏省委制定出台《关于在苏南部分县(市、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选择苏南六个地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苏州下辖的昆山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被选中进行试点。其中,昆山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15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旗舰型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三连冠。两地具备开展试点的充足条件,都被寄予勇争“第一”“唯一”、再创“领先”“率先”、实现“集成超越”的厚望。和当初建设小康社会试验田一样,苏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最有可能为全省乃至全国率先作出典型示范。

2020年底,江苏省委要求苏州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最新指示精神时,要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扛起时代使命,“十四五”期间全面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围绕这一目标,苏州市委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经济、造就高品质生活、打磨高颜值城市、实现高效能治理,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一要展示最美的产业图景。充分发挥综合最强比较优势,塑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积极构筑“投资高地”“消费福地”。坚持把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致力“招所引院、招才引智”,力促苏州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佳城市,建设“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持续巩固制造业根基地位,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以智能化、数字化重塑生产方式,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强市。二要展示最美的城市形态。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积极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全面加快沪苏同城化步伐,深度参与、共建共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高水平规划城市,大手笔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让苏州更具“现代化气息、国际化水准、大都市形态”。三要展示最美的人文画卷。加强古城保护,在传承和创新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让古城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翼齐飞,做亮“江南文化”品牌,既要让城市孕育文化,也要让文化滋养城市,打造一个有故事、有韵味、有情怀的人文苏州,让“苏州最江南”成为共识。四要展示最美的幸福家园。围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大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抓增收带民富、抓生态优民居、抓治理保民安,努力让苏州人民感受生活每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建设一个人人向往的美丽苏州、幸福家园。

大机遇、大变革,千载难逢;大跨越、大挑战,不进则退。“十四五”时期是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是百年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苏州将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持战略定力,突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突出“为全国全省发展探路”的使命担当,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伟大实践中展现勃发英姿。目前,苏州广大干部群众正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自我加压、苦干实干,开拓创新、自闯新路,朝着目标奋勇前进。

奋进不止的苏州,勇于拼闯、敢为人先,在江南水乡创造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奇迹。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投身“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擘画“中国梦的苏州篇章”,苏州人再次重任在肩、责无旁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苏州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伟大的梦想必将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