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也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0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具体来讲,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如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这些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都属于企业的资产。此外,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具有实物形态,但是却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无形资产以及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等也都属于资产。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事项,也就是说,资产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未来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能确认为资产。例如,某企业计划将在2022年购入一批存货,并于2020年12月份已经与供货方签订了购买合同,合同约定于2022年3月份提供商品并付款。则该企业在2020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不能将这批货物作为资产反映。因为该买卖行为还未发生,尚未产生结果。
2)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企业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的,也应当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比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也应该确认为固定资产。
微课:会计要素之资产
某企业2020年同时租入甲、乙两台设备,其中甲设备是以融资租入的方式租入的,租期为10年,乙设备是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租期为5年。甲、乙两台设备哪一台应该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为什么?
分析: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该企业并不拥有这两台设备的所有权,但是由于甲设备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设备的使用寿命;租赁结束时该企业有优先购买这台设备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该企业有权支配设备的使用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该企业能够控制甲设备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将这台设备视为该企业的资产。
3)资产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是指资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例如,企业通过收回应收账款、出售库存商品等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投资以获得股利或参与分配利润的方式间接获得经济利益。按照这一特征,那些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继续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某企业2015年购入的一台设备,由于技术更新,2021年又新购入了一台设备替换了原设备,原设备不再使用,同时又没有市场出售。由于该设备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不再作为企业的资产。
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者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变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1)融资租赁(也叫金融租赁或净租赁)
出租人多为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附设的租赁公司,只负责出资购买用户选定的设备租给用户使用而不包维修;运输、保险、安装、维修等多由用户自理。这种租赁的租期较长,一般只租给每个用户一次使用,设备的成本、有关费用、利润等均以租金方式基本上全部一次分摊,然后以租金方式分期收回。如果用户在租赁期满时将设备购为己有,只需支付设备的残值。这种租赁多用于长期的大型的价值高的设备,实际上是通过租物给予承租人一笔长期的信贷。
2)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的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如企业为保证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现金,为了不使现金闲置,可以购买短期债券,在需要现金时,随时可以变现。
3)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指的是结账日期,即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一般是在会计年末和会计中期期末。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包括月末、季末和半年末。例如第1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日是3月31日,而半年的资产负债表日则是6月30日,等等。
(1)根据一份合同,公司将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购买的一套设备;
(2)一家提供渡轮旅游观光的公司,其观光渡轮常年运行在某运河系统上。该条目中提及的渡轮和某运河系统;
(3)一台已经废弃、不能再使用的设备;
(6)明芳公司新招聘的员工。
上述条目所涉及的项目是否都能列为资产?为什么?
2.负债
微课:会计要素之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企业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1)负债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也就是说,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例如,购置货物或使用劳务会产生应付账款(已经预付或是在交货时支付的款项除外),接受银行贷款则会产生偿还贷款的义务。只有源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上才有可能确认为负债。对于企业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等,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例如,某企业已经向银行借入款项50 000元,属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负债。企业同时还与银行达成了3个月后再借入50 000元的借款意向书,该交易就不属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不应构成企业的负债。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即企业的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有时候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了结一项现有的负债,但最终一般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这里所指的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其中法定义务是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在法律意义上需要强制执行。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企业向银行贷入款项形成借款,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交纳的税款等,均属于企业承担的法定义务,需要依法予以偿还。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例如,某企业多年来制定了一项销售政策,对于售出商品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售后保修服务,预期将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服务就属于推定义务,应当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
某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10万元,向银行贷入款项2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交纳各种税款2万元,应付给工人的工资3万元;该企业多年来对售出的家电类商品制定了一项服务承诺,即“三个月内包换、一年内保修、终身维护”。企业应承担的上述现时义务和责任中哪些属于法定义务?哪些属于推定义务?
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负债: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一个企业的负债将导致资产的流出,那么企业有限的资产则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来债务清偿。于是企业有必要将负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进行分类,并按此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栏目中。被要求在一年内偿还的债务称为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等,而需要在一年以上才偿还的债务则称为非流动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以下事项中的债权债务发生以什么为标志?债权债务发生后债权人和债务人分别是谁?
(1)小张因需要购房而向银行办理了为期20年的购房按揭贷款;
(2)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合同,由A公司将货物销售给B公司,B公司有为期1个月的延期付款时间;
(3)用户购买了移动公司销售的预存话费卡;
(4)根据公司规定,每月15日为发放上月工资的时间,而现在时间为2021年2月10号,职工还没有领取1月份的工资;
(5)某商店推出系列购物卡,某公司购买了一定数额的购物卡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亦称股东权益。
微课:会计要素之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资金来源不外乎两条途径:一个是债权人借入,另一个是投资人投入,二者对企业均享有索偿权。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称为企业的负债,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称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所有者权益具有下列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由于都属于企业净收益的积累,所以,合称为留存收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资金价值运动的静止关系,因此称为静态会计要素,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要素。
4.收入(www.daowen.com)
微课:会计要素之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收入。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
按照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收入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
日常活动,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商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明确日常活动是为了区分收入与利得的关系,不属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应作为利得处理,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经济利益流入。
2)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从而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但是并非所有的经济利益的流入都是收入,如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但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而不能确认为收入。
3)收入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由于收入会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最终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
收入在符合定义的基础上,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出租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以及出售不需要材料的收入是否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分析: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并非企业日常的活动,这种偶发性的收入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作为营业外收入确认;
企业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实质上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要材料的收入,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的收入,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具体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同理,费用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并不一定是费用的产生。
微课:会计要素之费用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是一致的。以工业企业为例,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由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组成,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项。
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目的是将费用与损失区分,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确认为损失。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损失,违法经营被处罚而支付的罚款,违反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均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否确认为企业费用呢?其理由是什么?
2)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导致资产减少)。但并非所有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都属于费用,如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但它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不能确认为费用。
3)费用应该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如企业偿还一笔短期借款,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负债也同时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不能确认为费用。
费用的确认除了符合费用的定义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可以确认: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费用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计入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费用两大类。
计入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费用,可进一步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这类费用发生时,能够明确地分清楚是由哪项产品或劳务所引起的;间接费用同样也应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的费用中,只是在产生时不能分清每项产品应承担多少,而暂时计在制造费用中,在期末再采用合适的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中。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的费用,只有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时才能从获得的收入里得到补偿。
不计入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费用,可进一步划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在发生费用的当期从当期取得的收入中得到补偿。
在确认费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1)企业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并代扣的职工的个人所得税;
(2)接受投资者的投资;
(3)因销售商品而得到的款项;
(4)支付的罚款;
(5)每月产生的电话费、水电费、房租;
(6)因从银行借了半年的贷款而产生的贷款利息;
(7)因卖掉长年使用而变旧的汽车而获得的现金。
以上各项哪些应被视为收入或费用?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通常是评价企业管理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债权人等作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和损失有两个去向:一个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作为资本公积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一个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作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反映在利润表中。
微课:会计要素之利润
企业当期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以及处置固定资产、债务重组等发生的利得和损失,均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的构成有三个层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重要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收入、费用、利润三个要素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关系,因此称为动态会计要素,是编制利润表的要素。
会计六要素之间以及利得和损失的关系如图1-6所示。
图1-6 会计六要素之间以及利得和损失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