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无不隐藏着强大的企业文化。《财富》杂志曾经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500强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而据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的研究学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是信仰的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这位管理学家所说的精神力量,就是企业文化。
作为一种力量,企业文化已经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科特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我们发现,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胜于没有文化特征的公司。”
熟悉华胜企业文化的人都知道,在华胜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中,都有独具特色的比拼文化相伴。
华胜的比拼,可以在店与店之间,也可以在班组与班组之间,既能激发出员工的比拼意识,又让大家感觉好玩,赢者还有奖励。所以,大家的整体工作热情和投入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对于华胜分店的高绩效团队打造和整体业绩目标达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绩效会议上的比拼,员工通过努力可以拿回所缴“比拼金”几倍的奖励,这样,会议纪律全面改观,参会人员全程投入,主动分享,积极为团队加分,整个会议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有了比拼文化,华胜的团队更好管了,大家更自觉地维护团队利益,团队成长更快,每个员工都在竞争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成长,也学会了相互帮助、相互激励。
周大军认为,比拼文化承接着华胜的核心价值观“诚信、专业、合作、进取”。通过比拼,大家追求的都是彰显自己卓越的形象。
“凡是伟大的企业都把企业文化放在第一层面,华胜要实现百亿目标,成为受人尊敬的品牌,必须要用文化统一思想。”2011年7月8日,周大军在华胜连锁全国年中总经理会议上,针对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探讨时,表达了践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紧接着,2012年4月11日,在进行《华胜基本法》宣导时,周大军再次强调了文化与理念对于华胜的重要性,他要求大家从“企业文化是企业根的问题”的高度来看待华胜的企业文化。
管理学教授陈春花说:“除非转化为行为,否则企业文化就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只能够称之为‘口号’。”
倍受商界推崇的“海尔文化”已经成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它作为一种创新精神引领企业员工的进步和发展,能直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华胜在企业文化的驱动下,也在基层员工层面哺育出全新的生命力。
华胜于2017年11月在台州新任命了一名分店副总经理叫刘友兴。
刘友兴之前是车险经理,在华胜已经工作三年,年龄也不小了。他主动要求和吕东一起到谁都不愿意去、亏损严重的32号店,刘友兴希望在新的地方干出一点名堂来。
刘友兴不是门店股东,但来32号店后,他极力建议公司裁掉2名保安,这样每个月可以节约5000元支出。原来由保安负责的晚上给拖车开门的工作,他自告奋勇地承担下来。
此外,宿舍洗手间堵了、宿舍漏水,之前都是打个电话请外面装修公司来修,动辄就300元、500元地给人家。刘友兴阻止了这种大手大脚的作派,他在白天买来水泥、黄沙,晚上和员工一起修。
在公司看来,刘友兴为门店节约多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凝聚力才是台州华胜最紧缺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刘友兴等员工的积极奉献,融化了台州员工曾经因为巨额亏损而冰冷的心,台州店的经营状况慢慢改善了。
李长华在推动文化驱动经济上,也有一番自己的体会。
在华胜几个大区里面,李长华负责的无锡大区对企业文化贯彻得最好,他因此在公司内部被叫作“铁托”,他也经常跟企业文化部交流心得与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他摸索出文化落地的几个步骤是:一把手要以身作则;要坚持培训;要相信榜样的力量,让员工懂得对标,比如在门店内树立英雄事迹、传播传奇故事;在文化感染员工的过程中,让大家懂得人人都是门店的主人翁,人人都是老板,是在为自己打工的道理。(www.daowen.com)
李长华得出一个经验,凡是业绩不好的门店,他首先开出的治疗药方是文化,“这个方法,那个策略,都像西药那样,只能治标、不能持续,只有文化才能治本,断这些门店的病根儿。“李长华说,“按文化的指引踏踏实实地从经营自己、经营团队、经营客户一步一步做起来,才是长远之道。”
几年下来,无锡大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除了原有店面迅速复制成长,接管过来的许多问题店,经营局面也得到了根本扭转。以前大家都不愿意去开新店,现在却是争着抢着开。文化驱动经营的实例,在无锡大区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华胜以自身的发展实践,反映了文化战略驱动经营的新思路。
华胜能够从众多汽修厂里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导者,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是一家有文化的企业。周大军作为知识分子,与一般的企业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非常重视文化的力量,因此“以文化为灵魂”被写进了经营哲学。文化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初期并不会看出变化,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有文化的企业的员工会散发不一样的气质,会体现在一言一行上,客户是能够感受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企业,会产生天壤之别。
现在,企业文化已经成了改造员工的冶炼车间,只要是对汽修行业有爱,有执着精神和热情的汽修人,即使眼前不一定胜任工作,但经过华胜文化的洗髓,他一定会变得优秀、走向卓越。
在2016年的云山汽修大会上,第一次登台演讲的陶书翔,硬是在半个小时内背诵了近两万字的演讲稿。在陶书翔讲完下台的时候,主持人发现他的后背湿透了。
显然,是华胜的企业文化让陶书翔打开了眼界,获得了新生,让他从一个街边维修小老板变成了帮助业界同行实现梦想的引路人。
在华胜的企业文化中,还必须提及的是让每一位新“花生仁”(华胜员工自称)印象深刻的士气展示,文化入模培训、日常早会绩效会、各类活动都会经常看到士气展示的内容,它已成为华胜行为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6年4月,一位刚入职华胜的T总经理,一开始对士气展示是内心抗拒、挣扎的,总想找各种理由逃避。T总的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不想登台?我们是一个团队,所有人必须上!没有合适的衣服?其他组员立即拿出了自己的工装;动作不熟怕拖后腿?大家一起排练到深夜十一点多,务必做好登台的全部准备!最后,T总被全部组员“拖”上台,圆满完成了第二天早上的士气展示。后来,T总对士气展示有了正确的认识,他表示:经营企业最大的门槛还是人,大家能不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地达成目标,决定了经营的成败。士气展示给我的感触很深,因为它是体现凝聚力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T总对华胜企业文化经历的从抗拒到“拥抱”的过程,正是自豪感、责任感和凝聚力在每一位“花生仁”胸中积淀的缩影。
上海的一家问题店,也是通过文化导入而实现凤凰涅槃。
2009年5月,上海徐汇店(15号店)先后有两任总经理离任,并拉走分店核心骨干另立门户,2010年的状况更是岌岌可危,业绩一落千丈。2011年上半年,华胜重建分店团队,新的领导班子对于团队建设、文化落地比较重视,在早会中导入比拼和士气展示,喊口号、练队形、表演节目。坚持一段时间后,员工信心回来了、组织氛围上来了、团队面貌焕然一新。后来,15号店成为明星店后,周大军对它的总结是:用文化慢慢熬出来的,突破口就是士气展示。
现在,士气展示成了华胜企业文化中一个筛选人、培育人、改变人、打造团队的重要工具,对于管理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为纯原创的企业之歌,《华胜人,华胜梦》是体现华胜人风采的又一个重要片段,由周大军、邱立强亲自参与创作。歌曲曲风节奏明快、富于动感,歌词与华胜文化元素充分结合,励志向上、朗朗上口,舞蹈动作优美易学。2013年12月16日推出后,迅速成为华胜人共同的情感寄托和统一的文化符号。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华胜还有一个约束大家行为的高压线,它相当于华胜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中绝对不能触碰的行为禁区,比如,不构成犯罪,但严重伤害组织、损害集体利益的不诚信行为就划在了禁区之列,任何华胜员工一旦触碰,公司一定会从经济利益上给予严厉惩处,其中包括取消年度分红、奖金等。如果事态严重,华胜还会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5年4月,华胜连锁高压线发布,华胜发起诚信行为化系列活动
企业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将削弱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可以说,在21世纪,谁拥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永续经营,基业长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