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30年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具有多方面价值,其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以及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示范、带动与引领作用。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创新”,这是浦东开发开放初期就确立的总体发展战略。3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浦东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造就了一个“浦东奇迹”,根本原因就是把开放、改革与创新三者融合在一起,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在开放中求机遇、在改革中求路子、在创新中求发展,可以说,浦东科技创新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首先,浦东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而是包含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社会治理创新等丰富内涵,即是整体意义上的创新。任何单方面的突破式创新都难以取得整个社会全局的发展,只有与时俱进地进行全面创新,才能取得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创新驱动发展之路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遵循全球标准,要站在世界前沿领域思考创新发展方略。“站在地球仪边思考浦东”,这是浦东30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开发开放初期,浦东就召集全球顶尖专家思考科技创新行业,提出以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主攻方向,即使在今天,这些行业依然是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在张江科技园区建立初期,浦东就提出不能跟随潮流发展科技工业区,要建成一个集产业—学研—居住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城区,至今,科学城区已经是科技园区发展方向。
2.为后发地区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提供经验参考
在国际上,很多科技创新先行区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在浦东30年的科技创新发展中,浦东也是在总结境外先进经验过程中摸索前行,但最后总结发现,由于中外科技体制、发展基础、科技资源等都存在差异性,很多境外经验需要加以改进创新。在中国大地上,科技创新领域探索之路比较典型有深圳模式、中关村模式,这两个地区与浦东经验又有着明显差异。(www.daowen.com)
其一,从发展基础上,深圳与浦东及中关村有着巨大差异,中关村有着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密集的大学科研机构集群、国家科学设施、高端人才集群等,因此中关村走了一条传统的基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相反,深圳与浦东基础功能薄弱,很难走基础研究引领科技创新之路。
其二,从发展起步来看,深圳和中关村都属于科技创新先行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科技创新步伐,而浦东则属于典型后发地区,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1992年才开发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
其三,从发展地理空间来看,深圳市是国家单列市,拥有国家副省级市所有的资源和权力,中关村虽然也是一个园区范畴,但由于地处国家首都,很多全国性资源都可以利用。反观浦东,仅仅属于上海市下属区,虽然行政领导高配,但行政性资源、权力等都与前两者相差甚远。
综上可以说,浦东30年的科技创新经验是在我国国情下探索出的一条成功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伟大实践,是现成的、是可供后发地区直接复制推广的经验。
3.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开发开放之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放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战略决策,因此带动上海、长江三角洲及全国其他地区发展一直都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目标。浦东30年的科技创新发展经验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目标。浦东开发开放,推动着浦东高新技术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是海内外高新技术产业要素资源聚集上海,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领航作用。同时,浦东还推动高新技术向长三角地区以及其他地区转移和扩散,带动这些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带动长三角引进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层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6]。近期以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浦东在科技创新资本、资源、技术溢出以及产业带动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极大地推动着长三角其他后发地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