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上海海洋发展

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上海海洋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主要问题目前,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洋开发共识有待提高,海洋发展协同机制亟须完善。目前上海已形成的海洋发展联席会议多为务虚层面,尚未上升到市里重大发展战略层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也不够。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较量的重要舞台,海洋战略地位不断上升,海洋经济占据全球经济重要地位。上海海洋事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发挥上海桥头堡作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双向开放,推进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发展海洋事业,落实上海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的具体行动。本研究聚焦于上海市海洋事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主要任务研究,旨在引导上海市充分发挥本市在海洋产业、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势,扬长避短,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打造国家海上国际合作战略支点和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一、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优势与问题

(一) 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势

上海具有通江达海、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等优势,在实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济基础雄厚,拥有深广的流域腹地。2016年上海市GDP为27 466亿元人民币,合计超过4 000亿美元,规模接近参与“一带一路”的第七大经济体泰国。上海人均GDP约16 700美元,远高于参与绝大多数国家。同时,上海拥有深广的流域腹地,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提供众多货源和产业经济联系。发达的陆域经济,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海洋优势产业凸显,形成了“四大”优势产业。上海海洋产业在全国海洋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形成了港口及海洋运输业、海洋装备产业、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港口运输业发达,其中上海港国际班轮航线遍及全球各主要航区,成为中国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之一。201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 000万TEU,连续七年保持全球首位,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 000万TEU的港口。航运服务能级不断提高,上海集聚了近1 700家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经营单位。在船舶制造业方面,上海造船总量位列全国第二,骨干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具有完整的船舶行业产业链。上海海工装备与船舶制造动力系统业务具有优势,上海是我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地,也是我国船舶主机生产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上海海洋渔业的优势体现在远洋渔业领域,上海海洋捕捞产量超过水产养殖,且远洋渔业产值在海洋捕捞中的比重、近五年年均增速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滨海旅游产业发达,拥有亚洲最大邮轮母港。

金融体系支撑完备,拥有完整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市场体系。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拥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中央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等相关的金融发行、交易、登记、托管、清算机构。上海已拥有各类金融机构约1 500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等一大批国际金融组织在上海落户。目前上海形成了包括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航运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在内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2016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 364.2万亿元。

海洋教育资源丰富,海洋科技创新活跃。上海涉海高校和研究机构众多,其中涉海高校有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海关学院;海洋类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占三个,即上海交通大学的“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同济大学的“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学)。上海依托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科技创新活动活跃,在部分海洋科技领域形成了相对优势,如大洋钻探、深渊科学技术、极地探索等。

海洋公共服务配置能力较强。上海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70%,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在科研、人才、技术、资金、教育培训、专业服务等方面的要素配置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为海洋公共服务的要素配置能力较强。上海还形成了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临港地区,为海洋要素集聚搭建良好载体。2016年前六个月,临港地区就引进了40余家海洋经济相关的高新企业入驻。

(二) 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主要问题

目前,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海洋开发共识有待提高,海洋发展协同机制亟须完善。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海洋发展作为战略的意识才刚刚起步,对海洋发展共识有待提高。特别是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下,上海被赋予“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位,海洋经济将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特点,其发展涉及海洋局、发改委、科委、经信委等多个部门。目前上海已形成的海洋发展联席会议多为务虚层面,尚未上升到市里重大发展战略层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也不够。

涉海企业“走出去”多为“单打独斗”,产业间、企业间合作不足。一方面产业间合作不足,例如上海港口合作项目,面临着临港区域开发不足,综合物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在参与国家临港经济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全面产业合作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投资方式单一,国际合作效益不高,未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而且参与海洋企业“走出去”的多为国有企业,基数庞大的民营企业参与程度不高。为此,上海海洋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单打独斗”形式,没有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在工程建设、操作效率、IT系统等方面的优势,也需要进一步发挥合作伙伴熟悉当地环境、拥有货源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海洋合作面临诸多风险,规避外部风险能力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国情各异,政治、宗教法律存在较大差异,开展海洋合作时,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由于对沿线国家国情了解不足,安全风险评估不到位,风险应急预案不健全,导致在海洋合作中规避外部风险能力偏弱。如当前世界局部地区政治局势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在非洲、中东和部分拉美等国家和地区,政治动荡时有发生,而政权和政策变动往往会给海洋合作构成威胁;由于各国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环境法、合同法、证券法等存在较大不同,且在境外投资方面通常会受具体的法律法规限制;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海洋灾害频发,类型多样,其中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势必将影响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临港产业合作项目的推进,等等。这些合作中不确定的风险,都为上海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要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要求。

海洋金融、信息、法律等服务平台缺乏,服务保障能力不强。一方面上海涉海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境外信息渠道有限,政府、行业协会的信息平台上能够查询到的信息较少,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咨询机构非常分散,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导致涉海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境外市场信息,也就无法及时把握“走出去”良机。另一方面海洋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风险高,“走出去”需要更加完善的金融、法律、科技等服务支撑,而目前国内为涉海“走出去”提供的服务平台还未建立。

二、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一) 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围绕新时代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基本方略。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上海的要求,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城市”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战略定位,以海洋事业发展为纽带,按照“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总要求,具有区域视角,做好“两大”统筹支撑,即陆海统筹和区域统筹。突出“两海”特征与优势,即“上海”与“海洋”。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战略对接,全方位推动海洋经济、海洋金融、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文化与海洋公共服务等领域务实合作,共享蓝色海洋空间,共繁蓝色海洋经济,共建蓝色伙伴关系,使上海成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建设的“蓝色枢纽”。

(二) 功能内涵

上海海洋事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功能定位“蓝色枢纽”,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五大任务”。以海洋为核心,发挥上海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金融、海洋文化教育以及海洋公共服务的优势,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多领域全方位合作,其内涵包括“三个领域”,即共享蓝色空间,共繁蓝色经济,共建蓝色平台;“五大任务”,即海洋产业发展枢纽、海洋金融服务中心、海洋科技创新主力军、海洋文化交流前沿和海洋综合服务平台。

三个领域:共享蓝色空间,主要基于两个维度,即区域维度和国家维度。区域维度,突破上海海洋空间狭小限制,要与长三角、环东海经济区以及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作为上海海洋事业发展广阔腹地支撑。国家维度,主要基于“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三条蓝色经济通道。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优势,加强国际海运合作,深度参与海洋空间开发和全球治理。共繁蓝色经济,以项目、园区、城市等不同载体推动海洋产业项目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城市合作。共建蓝色平台,发挥上海联系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枢纽作用,搭建海洋科技研发、教育联盟、文化交流、海洋监测等平台。

五大任务:打造海洋产业发展枢纽、海洋金融服务中心、海洋科技创新主力军、海洋文化交流前沿、海洋综合服务平台。

海洋产业发展枢纽。立足于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发挥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中心的作用,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业发达等优势,以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国际合作为重点,构建利益共同体,提升上海海洋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依托自贸区建设赋予的创新空间,探索在海洋产业国际合作对话机制和规则等制度层面上的创新,主动与参与国家探索和拓宽海洋产业合作模式和领域。

海洋金融服务中心。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力争将上海建设成为人民币全球中心,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海洋事业“走出去”的互利共赢的撮合者、全球资本的整合者、抵御风险的护航者、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强化上海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国际金融引擎作用,建设上海的国际海洋金融服务中心,提供蓝色金融的专业服务。

海洋科技创新主力军。以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发挥上海科教资源丰富优势,加大投入海洋科技研发,建设上海服务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搭建海洋科技国际合作平台与网络,为上海在深远海科考、航运、远洋渔业、海洋环境与防灾减灾等若干领域代表国家参与和处理国际事务提供科技支撑,助力上海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海洋文化交流前沿。依托长三角海洋文化与海洋教育,携手我国其他地区的海洋文化以及海洋教育,倾力打造“一枢纽两中心”,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与教育枢纽,世界海洋文化中心、世界海洋教育中心,承担起中国海洋文化以及世界海洋文化传播旗手、打造海洋教育国际化高地的职责。充分利用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共性为基础,尊重差异,鼓励倡导新的差异,形成新的互补性,持续不断地推动“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使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迈向新高度。

海洋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上海海洋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以构建海洋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海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本着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原则,统筹划定海洋相关领域的标准,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各国海洋公共服务的可持续造血功能,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社会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基础保障。

三、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点项目

基于打造“蓝色枢纽”目标,围绕“五通”,以“互利互赢”为原则设计上海海洋事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大项目工,形成“1234”十大工程项目。

建设“一堡”,打造上海海洋综合服务平台。积极落实上海在“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发挥上海在金融、航运、贸易、科技等优势,搭建多个海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海洋事业“走出去”信息及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信息数据库。依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上海社科院建立的“丝路信息网”,建立海洋专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专题库,为涉海企业投资提供信息服务。借鉴深圳前海建立“一带一路”法律咨询服务做法,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法律咨询、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交流等专项服务平台,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涉海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平台,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性服务。提升“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规则研究服务能力。依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地区)海洋贸易投资机构交流互动,共同研究探讨海洋商事与贸易投资规则设计。立足上海航运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战略地位,围绕海洋可持续发展需求,建设健全一批公共技术平台,重点提升在远洋船舶排放、远洋渔业信息、远洋运输信息等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

“两极科考”,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充分发挥上海极地研究优势,积极完成罗斯海新建站选址,研究选划南极保护区和管理区,继续做好“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全面实施“雪龙探极”重大工程,推进新建科考船分段建造。协助主办好南极条约协商国第40次会议[18]。推进北欧海洋科技合作平台的落地。重点围绕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深化与北欧国家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合作,与丹麦、瑞典、挪威等国共同开启海洋科技合作伙伴计划,联合深化海工工程、观测装备、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食品技术、远洋捕捞与海水养殖、远洋运输与智能港口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海洋技术标准体系对接与技术转让合作,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北欧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建设国家海洋科考功能型平台,在现有国家极地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发挥上海科研力量强、工业门类全、服务配套好的优势,争取中央支持,在上海建设国家海洋科考功能型平台,形成集科学研究、技术研制、配套支持、服务保障于一体的海洋科考体系。(www.daowen.com)

“三深突破”,在深潜、深测、深探等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发挥上海深潜海研究和技术优势,落实深海法监管责任,积极参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开发规章制定进程。上海深渊科技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以全海深潜水器的研发为契机,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团队、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果转化团队组建“上海深渊科技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搭建世界上第一个全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汇聚一批国际顶级的深渊科学家,建立深渊生物DNA数据库,开展对深渊(深海)微生物、宏生物、地质、生态和化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网络化的具备持续创新活力和知识产出的平台。建设东海海底观测科学装置。实现中国东海从海底向海面的全天候、实时和高分辨率的多界面立体综合观测,为深入认识东海海洋环境提供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和原位科学实验平台。推进“蛟龙探海”“海马”号工程,实现我国4 500米级污染遥感潜水器作业,开展资源勘查、生态调查、技术发展等工作。抓住国际大洋钻探的改组机会,继美、日、欧之后,努力成为国际大洋钻探四大主体之一,为此积极吸引南海及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加入中国主导的大洋钻探联盟。

“四业提升”,创新引领海洋产业发展。上海在海洋产业主要优势产业为港口及海洋运输业、海洋装备产业、海洋渔业和海洋邮轮产业。推动上海航运港口企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的全产业链布局。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优势,推动航运港口企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建设,并推动港口运营、临港工业园区等全产业链布局。借助自贸区特殊政策,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健全并优化航运服务产业链,打造全球领先的航运服务中心。以创新推动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推动海工企业开展国际并购。发挥上海在船舶制造、港机优势产业,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市场。利用国际油价低迷、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全球海工行业不景气的窗口期,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如海洋大数据、海工装备与技术、控制系统与技术、钻井设备及配套、海上居住模块、FPSO等,并购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国际知名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核心技术,快速提高中国海工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上海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企业“走出去”。通过海水养殖、水产加工的“走出去”,实现从“渔业资源获取”向“全产业链布局”的转型。从现实性和经济性来看,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柬埔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南太岛国、厄瓜多尔、佛得角、摩洛哥都是可选择的合作目标国。做大做强上海邮轮产业。建立上海国际邮轮船供中心,推动建立具备集中采购、集中监管、集中配送、集中结算等功能的上海国际邮轮船供物资配送中心,货物直接可以进邮轮,不走进出口渠道,不征收关税,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强化邮轮公司运营能力,上海邮轮要主动与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的合作,进行长三角周围海岛资源开发,深度挖掘依托邮轮的下游产业附加值,实现海岛资源、邮轮始发港、港口旅游运营商商业酒店等多主体的协同。

四、推动上海海洋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策建议

上海要进一步加强海洋发展意识,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抓手,发挥上海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等优势,进一步推动海洋对外开放,从规划、资金、人才、体制等多个层面支持海洋事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启动编制并实施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规划行动计划。切实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基本方略,加强陆海统筹发展,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抓手,推进上海海洋事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建议启动编制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规划及行动计划,整合全市海洋资源,着眼于陆海统筹、区域联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议在上海海洋局设立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工作组,推动上海海洋事业发展,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设立上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一批国内外海洋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咨询委员会成员,为上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探索与深圳合作,建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联盟,举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

建议支持筹建绿色技术银行蓝色分行等技术合作平台。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发挥上海海洋科技和教育优势,建议国家从政策上支持上海打造海洋国际技术合作平台。支持推动上海筹建绿色技术银行蓝色分行,充分利用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落户上海的条件,汇集上海、我国以及发达国家海洋技术,特别是基于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参与国的技术,汇聚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的适用技术,形成海洋科技专题库。以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构建岛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和科技示范基地,为沿线岛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上海范本;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支持,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上海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国家和港口城市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创新园等开放创新合作平台。上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大力度搭建创新平台,争取国家海洋领域重大规划与项目落户,为国家海洋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大海洋事业发展资金支撑,支持发起“两基金”“一银行”。加大政府对海洋事业发展财政支持,建立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海洋事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专项资金,用于海洋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如海洋信息及综合服务平台、海洋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海洋渔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国涉海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支持涉海“两基金”筹建,即国家海洋信托基金、中国海洋产业引导投资基金,推动海洋管理、科研资助和风险补偿等职能。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上海海洋事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金融合作、产能合作等项目的专项贷款支持力度。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加大对上海开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地区)项目的贷款支持,增加优惠性贷款投放规模。

进一步完善海洋事业合作体制机制。一是建议在上海市“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海洋事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工作小组,针对海洋事业发展和协调建立定期召开各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建议由上海市海洋局牵头,定期与发改委、科委、经信委、教委等相关部门就海洋事业“走出去”进行协调、推进。二是建议将海洋区域合作纳入长三角已形成的“三个层次、四个座谈会”合作体制机制。从机构设置上,探索建立长三角海洋发展专业委员会和长三角海洋经济合作联盟,推动海洋专项课题研究。充分利用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自由贸易港契机,及时与国家部委沟通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进展情况,争取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三是建议倡议发起首届海洋事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论坛,推动上海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建立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海洋行业相关协会、社会组织及企业作用,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协调和战略发展合作机制。如依托中远海运集团和上港集团,发起并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会议”。

完善促进海洋人才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引进海洋创新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海洋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建议将海洋创新人才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紧缺人才,适应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政策,加大引进力度。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上海地区高校多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培养海洋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加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的国情研究,开展面向高级别官员的研修和培训,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对海洋治理的经验交流和深层次合作。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对海洋产业优秀人才实行智力资源资本化运作,探索实施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打造海洋产业“人才特区”。

以海洋环境保护为突破口,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深入围绕海洋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海丝各国,本着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原则,共谋海洋合作治理,就海洋相关领域的标准进行统筹划定。依托东海分局、华东师范大学及其他相关机构完善海洋环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海洋生态修复重建技术体系、监测指标体系;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临港、临海产业集群的海洋污染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以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的海洋环境保护体系,着力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为改善河口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上海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的科技合作,加强技术援助,共建海洋灾害预警平台和防灾减灾合作平台。以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构建岛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和科技示范基地,为沿线岛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上海范本。

【注释】

[1]郁鸿胜.发达国家海洋战略对中国海洋发展的借鉴[J].中国发展,2013,13(3):70—75.

[2]国家海洋局.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Z].2017-3.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5.

[4]苏朝权.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D].吉林大学,2007:36.

[5]冯德祥.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2:24.

[6]李娜.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26—27.

[7]“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N].中国海洋报,2017-06-21.

[8]冯德祥.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2:27.

[9]王宏.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7-11-20.

[10]郁鸿胜.后世博效应与区域发展的长效制度设计[J].上海城市管理,2011,20(1):26—30.

[11]相建海.海洋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15-10-18.

[1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Z].2017-6.

[13]李娜.长三角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与整合[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22—26.

[14]李荣.长三角合作发展新态势[J].珠江水运,2011(21):64—65.

[15]杨健.长三角:海洋治污合作迎难而上[N].解放日报,2007-09-05.

[16]李娜.基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7):102—112.

[17]王战等.长三角蓝皮书:2013年全球格局变化中的长三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76.

[18]王宏.强化作风建设开拓海洋事业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Z1):1—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