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境与城市化建设之关联

环境与城市化建设之关联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环境建设,主动密切与京津的关系,推进京津冀的实质性合作,以尽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河北要借助奥运的动力、借助于改善北京生态环境的契机、借助于各级政府的共同力量,来弥补单纯依靠河北自身建设的不足,从而加快建设河北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在主动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的生态城市建设中,构建城市网络体系,就是要密切中心城市与其相关城镇之间的发展联系,进行一体化城市建设。

环境与城市化建设之关联

河北进行全方位的软硬环境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环境建设,主动密切与京津的关系,推进京津冀的实质性合作,以尽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因为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对北京建设“持续首都”而进行的功能疏解和河北省有能力吸纳其产业,创造了条件。从“发展极”的极化和扩散规律来看,京津这一发展中心的扩散效应并未明显的发挥。京津冀一体化的宗旨是要以京津为中心,形成更大范围内的生态城市群,通过城市群建设,使其周围地区形成对其原有城区范围内的要素有足够的吸引力的地区,成为进行城市功能疏解,扩大经济活动空间的主战场。河北主动参与和推进的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好环京津的区位优势所带来的所有发展条件,使河北内在经济整体素质和内在质量都得到全面提高,真正进入一个更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1.河北积极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的构建和实施

吴良镛先生主持完成的“大北京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课题中,对大北京地区进行了界定,是指京津冀北,即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区,以及周边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石家庄等城市部分地区。从而突破了长期以来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形成。面对如此的区域布局,三地只有真正形成跨行政区域,谋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从思想上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重新规划本地区的经济布局。本文所设想的布局如下:①围绕京津,河北省以把保定市区在内以北的地区着重进行城市化建设,把北京周围的河北地区类比为北京市区的七环、八环进行建设,主要是为了接纳北京疏解的产业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优势互补,而应眼光更高一些,把高新技术领域的分工和合作做为战略重点,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营造能使北京高新技术研发在河北建基地、或研发成果向河北推广或形成产业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资源环境,争取优势联合,促进产业提升。使优势互补和优势联合共同发挥作用,来促使京津冀的经济腾飞。所以,在这些地区主要应进行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还要大力发展教育,创造能使劳动力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的教育和培训条件。从而使疏解的产业和城市功能更快、更顺利的在京津冀三地发挥作用。比如,在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业中心,就有来自北京的公司,进行产品中试或生产,然后流向北京市场。在京津冀一体化同时,河北北部应主动改善投资环境,就是要使之更具规模化发展,真正实现通过功能疏解而形成紧密相连的京津冀大区域城市网络体系的构建。②对于河北省的中南部地区,其规划布局也是比较明确的。因为省会石家庄毕竟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些年来的着重发展,基本能承担起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重任。所以,在保定市以南地区构建以石家庄为中心的经济区域是可行的。这种经济关系的建立会由于不涉及跨行政区域的问题,而更加紧密和顺畅。

在区域以内强化中心城市的带动地位为前提,不断通过产业重组和整合,施行广泛的合作,提高区域内在经济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河北内部具有雄厚基础和实力的区域经济圈。把河北最具竞争力、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支柱产业集中在这一经济圈,形成强经济区域格局。这样,在河北形成两个大的经济中心,并形成首尾相接的、相互关联的两大经济区域。使以京津为核心的河北地区,借助于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雄厚拓展第三产业的基础,紧紧围绕着为中心服务的宗旨,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以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建设而形成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供销基地,对发展服务中心的食品、商贸等专业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同时,对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如旅游业以及建筑业甚至劳务输出都有良好的时机。在准备接纳的产业中,要紧紧抓住科技辐射强的高新技术项目及孵化企业的转移,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使这一地区的产业体系结构,形成以绿色农业为代表的食品生产供应基地,以疏解产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两头在外”或“一头在外”的研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以市场、运输、旅游、信息、咨询为主的第三产业。突出产业向高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以强化服务功能。

2.提高河北城市化率和城镇化水平(www.daowen.com)

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对河北来讲,是绝好的城市建设发展时机。河北要借助奥运的动力、借助于改善北京生态环境的契机、借助于各级政府的共同力量,来弥补单纯依靠河北自身建设的不足,从而加快建设河北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河北是人口大省,人口总规模居全国第6位。但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只占19%,河北的城市化进程缓慢。而且其城市化进程还滞后于自身工业化进程,城市水平低于工业水平。

以城市化与工业化率的合理比值为1.4-2.5作为衡量标准,河北的这一比值约为0.6。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的22%,差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城市化率提高的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协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弱相关关系。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①河北农业大省的状况表明人地关系较协调,尚未紧张到农民只得靠从事非农产业发展,才能维持生存的地步。所以,在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中,缺乏农民自发的向非农业转移的动力。因此,农村城市化发展缓慢,小城镇建设水平普遍偏低。②河北城市经济实力较弱,影响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即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城市硬环境建设跟不上步伐。特别是小城镇功能形成慢,人口向城镇聚集稳定度低,工业化质量不高,经济型城镇很少。③在城市建设上,务虚多,务实少。在长远规划中,也未能体现出对河北整体城市最终发展走向的确定。在城市建设中,也是以修修补补的建设方式为主,不利于城市面貌的根本改变。所以,河北的城市建设需要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城市化过程能够和工业化进程同步,以促进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在主动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的生态城市建设中,构建城市网络体系,就是要密切中心城市与其相关城镇之间的发展联系,进行一体化城市建设。因此,在强调各城镇立足于本地情况,形成特色的过程中,应着力寻求与中心城市的内在联系,并以所形成的不同关联度来谋划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形成“城随市兴,市随城发”的互动格局。而如果一旦这种相互促动、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立起来,则会形成:①中心城市将以各种经济关系链的延伸,将城镇连接起来,充分发挥其辐射、扩散作用。如以市场链、交通链、信息链、企业链、人才链等,形成互为依托关系。②周围城镇应能够有能力承接中心城区疏解的产业和项目,形成能源基地成工业原料基地其他商品建设基地和销售市场等。

所以,生态城市群建设,能够有利于推进北京与周围城镇由目前呈松散型关联向紧密关联、一体化格局转变。因此,要求在这一网络体系中的河北城镇,具有相当规模和素质,与中心城市在各种经济要素上形成优势互补和相互作用关系,提高其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融合性和互补性,特别是形成网络内产业结构互补和多元性发展,具有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进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向型经济功能。

河北面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构建,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和行动上的迟缓,应积极主动的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用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紧紧抓住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一切发展良机。通过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北京城市功能的疏解,使河北产业结构能向着更加合理和优化方向发展;通过生态城市群的建设,使河北的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都将有更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得到双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