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日益加大,相应的外商投资和民间的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投资总体中比重逐渐加大,因此,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通过大型项目建设来调整产业四布局的可能性将不复存在,但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导向来对产业进行调整,引导外商和民间投资的合理化,但是局部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在整个产业调整过程中的意义随之加大。
而在京津冀区域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北京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天津和河北;区域经济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由于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规模过大,以致完全超过了两地资源的禀赋状况从而导致了产业结构陈旧、臃肿;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适应。如京津两市供水供电不足、交通堵塞已成为工业开工不足、地区经济难以正常运转的潜在隐患;以及区域间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发展同质产业,从而造成区域企业竞争能力的衰退。因而城市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必须要以周边的城市为依托,与附近的城市互为支撑,例如北京的首都功能应能够适当分流;随着这几年中心城市北京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与邻近的保定、廊坊等城市存在较大的落差,因而我们可以推断,在市场配置的条件下,产业会沿着便捷的交通沿线而扩散和转移;尤其是那些影响北京城市环境妨碍其首都功能发挥的产业,如冶金、化工、炼油等产业,都应向外扩散,迁到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的河北的某些小城市中,如唐山、张家口等;北京的高科技需要协作方与需求方;北京的农副产品要有附近的地区来供应;北京的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由河北的城市来帮助改善;北京没有出海口要用津冀的出海口为其经济的发展来保驾护航等等;同样,天津、河北也需要北京的首都优势。只有京津冀互补联合才能实现三方的共赢。因而京津冀的经济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一体化为先导,要以此为前提,实现京津冀的产业调整。(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