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破除观念壁垒,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

破除观念壁垒,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京津冀经济圈包括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和河北省。因此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应淡化行政隶属关系。京津冀地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因此,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京津冀三地应做到“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要坚决革除”,努力打破体制和观念的障碍,从而真正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破除观念壁垒,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

京津冀经济圈包括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和河北省。目前的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很强的行政分割。这一基本矛盾是其他矛盾的根源,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等。京津冀地区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不同以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产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惯病”—地方保护主义。这种人为的地方分割,将京津冀整个市场、资源全部分割。忽视了比较优势的作用,三地区均建立了一个本地区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从而阻碍了要素流动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地区均以自己的短期利益为目标,而放弃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在区域内形成恶性竞争,因而未能形成如长三角珠三角的竞争力和规模效益。因此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应淡化行政隶属关系。二市一省不应再有谁管谁的观念,应淡化行政隶属关系,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此外,京津冀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应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将这一地区看作为一个经济整体予以考虑,虽然短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效果不会过于明显,但其发展方向至少应符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推动多层次的联合,谋求共同发展。

曾经在“廊坊会议”上出现过一些由于行政区划所导致的京津冀合作中的分歧。首先,在合作层次上,河北主要主张“经济一体化”,而北京方面则反复强调“京津冀合作”。

其次,经济合作区域上也有分歧。北京方面想搞“京津冀北合作”,包括河北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沧州七个城市,而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四市被划到圈外。再次,河北方面还有一种担忧则是在经济一体化的构架下,行政区域划分随之调整。例如,已有专家曾提出,将更易受北京辐射的秦皇岛变成北京的一个特区,廊坊规划给北京,并在当地建第三个机场等。

综上所述,三地政府在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21世纪经济是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都已朝着这一目标前进,如日本的东京城市带、美国的纽约城市带、法国巴黎城市带等。国内20世纪80年代的珠三角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的迅速崛起,也曾有专家预言21世纪上半叶是京津冀快速发展阶段。(www.daowen.com)

京津冀地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可是政府之间为了个别利益而不顾整体区域利益乃至国家经济利益的做法未免与实际不符。三地政府应清醒的看到,现在已不是谁做老大,谁多征几个行政特区的时候了,事实是我们已经被长三角、珠三角越甩越远了。我们已经到了征求地区经济的整体振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时候了。

因此,京津冀地区应本着开放的原则,弱化“行政区划”的概念,强化“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原则,呼吁三地政府尽快制定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近期、中期和长期总体规划,完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三地应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各地区的城市分工和功能定位。同时构建产业一体化、要素流动一体化、城市规划和布局一体化。并在实际工作中,三地要多多沟通、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发挥其引导性职能。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协调区域利益,消除行政分割与障碍,建立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区域公约或局部协定多方商议等形式打破地方保护性政策,从而构建区域大市场。三地政府应转变观念,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政府应服务于市场,应涉足那些市场不愿涉足的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协作上。

令人惊喜的是北京2004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以“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布局为调整思路,这次修编不再局限于现有的行政区划的范围,留出了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结合点和建设接口

因此,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京津冀三地应做到“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要坚决革除”,努力打破体制和观念的障碍,从而真正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