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动我国区域联合发展的措施和前景

推动我国区域联合发展的措施和前景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发展不协调,国外资本投入在地域上不均衡,从而提出来了建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京津冀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容。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在整个区域的交通配置中,构成了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于一体的大交通网络体系。对京津冀地区范围内的研究,大多数主要进行的是涉及经济领域的专题性分析

推动我国区域联合发展的措施和前景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组织过地区经济协作、支援内地建设,但规模有限,而且单靠行政命令,因而效果不太理想。为组织地区经济协作而划分的六大经济协作区和国家计划委员会统筹全国地区协作的地区局,并没有真正的有效的发挥其职能,前者名存实亡,后者被撤销。以后,少数省区之间进行的以物资串换为主要特点的短期单一的横向物资协作,效果虽不错,但在产品经济论、自然经济论占主导地位和旧的经济体制下,被视为计划经济的“异己物”而阻力重重。直到70年代末开放、搞活、改革的序幕揭开以后,国家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人才、技术和区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按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在政策措施上给予鼓励,区际联合才真正活跃起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78年年底—1984年秋为“开始兴起”阶段。主要特点是按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坚持自愿、组织联合”的原则,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进行余缺物资的调剂和技术、资金协作。

(2)1984年秋—1986年春为“全面铺开”阶段。主要特点是地区、城乡、企业之间的四位一体(物资、技术、资金、人员)的联合开始出现,长期的固定的协作增多,企业联合体大量涌现。

(3)从1986年3月至今,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特点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不同层次、规模不等、各有特色的经济区域网络先后建立。

1.京津冀区域发展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国家首次提出“环渤海经济圈规划”。

“九五”时期(1996—2000年),河北省提出了“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环京津”“环渤海”),但基本上还停留在战略概念层面,在具体合作的内涵、方式等方面,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199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以后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其第一个是长江三角洲,第二个就是环渤海地区。

2.具体研究内容

(1)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刘纯斌(1992年)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就是一个联系密切的城市群。自元至明、清八百年,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河北是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的重地。京津冀共居同一环境,共抢同一水、电、路,共争同一市场。

只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本区海洋、平原、山区、高原浑然一体,煤、铁、泊、盐富集易采,市、港、路、矿纵横交错的客观现实,表明又是一个相对独立又极易开发的经济区域。进行了这方面研究的还有潘国权,黄瑛等人。

巨国忠等(2003年)调查发现,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不仅经济地位、科技地位已经下降,而且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发展不协调,国外资本投入在地域上不均衡,从而提出来了建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www.daowen.com)

(2)京津冀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吴良镛等借鉴国外大城市地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从区域的角度提出解决京津冀地区城市问题的可行途径,即以京津“双核”为主轴,以唐保为两翼,根据需要与可能,疏解大城市功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等城市,增加城市密度,构建大北京地区组合城市,寻求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他还提出,在沿交通轴合适的发展地带,布置“葡萄串”式的城镇走廊。将交通轴、“葡萄串”式的城镇走廊融入区域生态环境中,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塑造区域人居环境的新形态。

通过空间上的“疏散”和“集中”,形成完善的城镇网络,促进区域整体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等。

穆学明根据城镇体系的现状分布,按照区域经济整体考虑,提出了“T”型城市带的设想,即由北京、天津、京津唐高新技术产业带构成京津双心轴向城市带,与由秦皇岛、唐山(含王滩港)、宁河、滨海新区(含汉沽塘沽、海河下游区域、大港)、黄骅、沧州市构成的环渤海明珠链组成“T”型城市带。

(3)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戴宏伟,马丽慧提出,京津冀在要素禀赋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产业结构梯度。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不断聚集与整合,但由于各地区的要素禀赋不同,其所拥有的要素种类、数量与质量与其他地区有很大区别并很难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几个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地区进行区域协作,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所以,京津冀可以充分利用产业梯度转移这一客观规律,根据自己在生产要素禀赋、市场前景、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等方面的特点,确定各自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调整目标,根据技术和产业梯度进行产业合理转移,实现京津冀经济区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赢”局面。

(4)京津冀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容。面对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世界性区域集团组织的竞争对京津冀地区市场环境造成的强烈冲击与巨大压力,京津冀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一体化:1)城市规划与城镇布局一体化。建立以京津为核心,以河北省为腹地的高等级、高层次的城市群体或城镇网络。以缓解京津两市因过度膨胀而引发的地区规模等级压力与城市病陆军)。2)技术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京津冀地区具有科技体系完整,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和科研开发深度强等优势,但京津冀三省市技术水平的明显差异,决定了该区域只有尽快改善区域科研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宋要津、姚绍学)。3)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在整个区域的交通配置中,构成了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于一体的大交通网络体系。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增加了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引起了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意味着必须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即京津冀地区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4)产业结构和生产力配置、基地建设一体化。为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各个城市应依靠科技进步,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石亚碧,王亭亭)。

3.当前有关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1)前瞻性战略研究不足。对京津冀地区范围内的研究,大多数主要进行的是涉及经济领域的专题性分析,而对该地区宏观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的战略研究不足。世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向东移,如何在全球和全国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的研究还很不到位。

(2)缺乏人口与发展战略研究。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类发展系统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要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人口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环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京津冀如何控制人口自身的数量、质量与结构,使其与本区域的其他要素相协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的研究中显得非常欠缺。

(3)体制性壁垒如何克服需要加强研究。京津冀区域内难以实现互连互动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因是行政区域为主导模式下的区域功能相互分割,行政区划的力量严重束缚经济区划的自然联系。所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重在实质上的合作。建立合作联动的载体和机制,和则共赢,分则俱损,只有合作才能共存共荣。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体制性壁垒如何消除,研究的远远不够。在市场体制还不完善,行政干预的影响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消除体制性壁垒,恰当处理市场与行政干预的关系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

(4)各城市功能如何定位需要进一步研究。城市功能的定位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在这方面,长三角已树立了一个较好的典型。如何像“长三角”那样各地区统筹协调,错位发展,恰当定位,成为京津冀实现大区域一体化高速发展的关键。反过来,由于没有统筹区域联系便利程度等各种原因,致使近年天津机场运量不足,而首都机场能力饱和,正拟建设第二机场。

京津冀地区对城际交通线路的网络建设缺乏足够重视,不能充分满足城市客货运输迅速、便利、安全、经济的需求。各省市在交通设施项目上存在盲目竞争、重复建设、片面追求“大而全”现象,难以形成区域整体竞争的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