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及限制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及限制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于区域分工的方式的认识有所差异,古典政治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分工理论。斯密的分工思想也适用于区域分工。比较利益理论发展了区域分工理论,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此外,这一理论忽视了要素替代、运输、规模经济、聚集经济等对区域分工合作的影响,所以,过于强调静态结果的要素禀赋理论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限制。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及限制

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于区域分工的方式的认识有所差异,古典政治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分工理论。这些分工理论最早是针对国际分工与贸易提出的,后来被区域经济学家用于研究区域分工。早期的分工理论主要有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等。20世纪中期以来,区域分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绝对利益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Absoluteadvantagetheory)源于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分工学说。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都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他们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由贸易的优点。18世纪后期,英国处于手工业向大工业过渡时期,迫切需要一个自由的经济学说体系。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这本书中,他首先讨论的是分工,他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从一般的制造业工厂内部的分工开始,进而分析了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分工。他认为国与国之间应按绝对优势分工。“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是比自己制造有利”。亚当·斯密认为贫国在农业方面有竞争力而在制造业方面竞争不过富国。他认为分工的原因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换倾向”,即“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相互交易”,但分工要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的分工思想也适用于区域分工。区域绝对利益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是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若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区域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

然而,只要有一个区域在任何商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这一区域就缺乏参与区域分工的条件,全社会的分工就不会充分。这一区域是参与自由贸易,还是搞区域保护呢?斯密主张参与自由贸易。但由于该区不能输出任何商品,缺乏自由贸易的手段—货币,该区域不可能参与区域分工;若搞区域保护,则这一区域不能获取区域分工利益。

显然,绝对利益理论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不能说明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

2.比较利益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的国际分工理论。1817年李嘉图出版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比较利益理论,解决了斯密理论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他的基本论点是: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在多种产品中择优,即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处于劣势的国家什么都不生产,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就是所谓的“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这两类国家经过分工与贸易都可获取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理论发展了区域分工理论,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它不能对形成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合理的解释。李嘉图在许多严格假定条件下认为唯一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或技术差异。这种解释不能说明现实中存在的复杂的区域分工。其次,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价值能否实现。若能实现,似乎与商品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不相符;若不能实现,则与比较利益理论的论点相矛盾。最后,李嘉图理论和斯密理论都包含着一个不太实际的假定,即国际分工是生产分工与相应的商品贸易,而排除了生产因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实际上,尽管存在阻碍要素流动的要素,但无论是国际合作还是区域合作,都不仅表现为国际或区际贸易,而且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的流动上。因此,与斯密理论一样,李嘉图理论及其在区域分工中的应用仍有待完善。

3.要素禀赋理论

区域比较优势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区域比较利益理论不能说明为什么各个区域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her)与他的学生俄林(B.Ohlin)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stheory),又称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theory),或者简称“H-O模型”。他们认为各国或各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不同,是产生国际或区际分工和国际或区际贸易的基本原因。

赫克歇尔1919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有两个前提条件:(1)各区域生产要素禀赋不同;(2)不同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这是要素禀赋理论赖以建立的两个基本事实。俄林接受了赫克歇尔的这一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述。俄林认为,每一区域最适宜生产那些所需生产要素在该区域价廉且比较丰富的产品,而最不适宜生产需要某些要素多且这些要素在该区域赋存量少甚至没有的产品。通常所说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就是要素禀赋理论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根据产品所含生产要素不同,可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几类。区际贸易的流向以要素禀赋的密集区为中心,流向要素稀缺的区域。(www.daowen.com)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没有将技术当作生产要素,因而忽视了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在区域分工中的作用。此外,这一理论忽视了要素替代、运输、规模经济、聚集经济等对区域分工合作的影响,所以,过于强调静态结果的要素禀赋理论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限制。

4.区域分工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30年代后,特别是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独立成一门新学科以及经济学思想取得革命性发展以来,区域分工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这一发展基本上是循着两条轨迹:一是放宽古典区域分工理论的假设,二是更广泛地考虑除资本与劳动力以外的其他影响区域分工的因素。前者有要素替代理论、新要素禀赋理论等,后者有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产周期理论等。这里主要介绍要素替代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要素替代理论

要素替代理论(Factorsubstitutiontheory)是采用经济学中的替代原则对区位理论进行综合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区位决策理论。从广义上讲,古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圈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等,都涉及到分工问题。1965年,W.艾萨德(W.Isard)出版了《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在该书中他详细阐明了要素替代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

古典分工理论与古典区位理论都只强调了相同因素的区际比较,而忽视了有些生产要素是可相互替代的。例如,煤、水电、原子能石油、天然气在能源生产中可相互替代;在一些生产中,塑料、钢材、铝材等可相互替代;资本与劳动力也可相互替代。因此,在分析区域生产优势时,不能仅简单地按统一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而必须按各区域最有利的投入组合方式下计算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在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由要素边际替代率和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共同决定。要素替代理论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结构类似的区域间的分工问题。

(2)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gaptheory)由波斯纳(Posner)于1961年提出。该理论认为,能产生大量创新并生产新产品的区域会获得在这些产品生产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是恒久性的,但在其它区域能产生这些产品前存在一个仿造滞后期。仿造滞后期可能较短,这是由于区域经济开发程度较高,创新与技术的区际传播相当快。然而,即使是在区域层次上,创新的传播也远非完全,它要受制于诸如专利法等的限制。同时,某些区域似乎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越来越大的新产品创新能力,因而在一些新产品的仿造期结束后,仍能继续创新并创造新产品以替代以前的优势产品。

技术差距理论证明了:即使在禀赋和偏好均相似的国家或地区之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这很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家或地区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但是,该理论认为技术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并未解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同时也不能确定技术差距的大小,这是一大缺陷。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cycletheory)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cycletheory)是由R.弗农(R.Vernon)于1966年提出的。他认为,任何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这一周期可分为创新初期(技术创新阶段)、发展期(技术扩散阶段)与成熟期(技术停滞阶段)三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域不同。在创新初期,最有能力提供大量研究与发展投入和高技术素质劳动力的区域将垄断生产。在这一阶段,企业一般布局在技术力量强大、协作条件优良的大城市梯度地区。虽然这类区域存在地租高、水电价格高、劳动力工资高、生活费用高、原料价格高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但由于有专利保障,不存在生产同种产品的竞争区域,这类区域可通过获取垄断利润来弥补这种缺陷;在发展期,产品生产逐渐标准化,大生产方式开始引入,技术开始传播。随着产品逐渐走向成熟,销售量增大,过去处在高梯度区域的工厂生产的产品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于是生产由个别点开始向面上转移,出现“波浪扩散效应”;在成熟期,经过长期的生产和普及以后,技术更易于掌握,产品完全不存在垄断价格,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趋于饱和,原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完成沦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些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的低工资地区在已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生产方面取得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技术水平差异对区域分工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