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梯度转移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梯度转移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等人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学者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从生产布局学诞生之日起,梯度就被广泛用来在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速率。在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表明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发展状况。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等人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和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人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者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

1.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论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就会带来该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快速上升,这种地区应是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反之若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化部门多是一些处于衰退阶段的衰退部门,则必然是经济增长缓慢,人均收入水平下降,因而是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地区。

(2)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渐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由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于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临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可能是因为创新多发源于城市密集带的中心城市。所以为社会上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大,创新地区已经没有能力单独把生产发展到能够充分满足需要的水平时,邻近的城市就会凭借近水楼台之便,把这种产品的生产接过来。这时,即使它们本身的条件并不十分具备,比如说,技术力量不足,协作条件不完全具备,也可以靠与创新地之间已建立起的密切关系,通过协作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的向广大地区扩展。这是决定转移取向的就不是距离的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只是处在第二梯度的城市才有能力很快接受并消化发源于第一提督的创新产业部门或创新产品,才有能力把这些产品更广泛、深入地销售到他们各自控制的市场区中。同理,以后随着产品生命的成熟与老化,它们的生产还会顺序地向第三梯度、第四梯度上的城市转移,甚至还会向城市向城镇、农村转移。农村地区的许多创新(主要在农林牧业生产及其产品加工等方面)也往往是先反馈到城市系统中,然后通过这个系统,扩展到全国有需要的地区。

2.梯度转移理论的作用

梯度转移理论一开始曾是一种静态定位理论。但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理论,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无法把某个国家(地区)固定在特定的梯度,这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造成区域发展梯度变化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在有关方面的研究中,最有权威的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dral)的“循环累积因果论”。根据这种理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这就是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

(1)极化效应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

缪尔达尔认为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创造条件。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会造成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落后地区越来越穷,形成两极分化。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巨大优势,如强大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通信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越的生产协作条件、雄厚的资本和集中的消费市场,再加上技术进步、工业布局指向性的变化,更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

2)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得收益,从而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乘数效应进一步促使生产分布的极化,由于产业集聚,势必要求一些为他服务的生产性及非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地区相应发展,这就引起该地区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推动了服务行业的加速发展,这种乘数效应一轮又一轮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两种分化。

(2)扩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较低梯度国家与地区的发展

极化效应的对偶效应是扩散效应。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梯度的上升,就会产生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扩散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的初级产品、初级产业发展。随着高梯度地区的发展将会扩大对经济不发达低梯度地区的原材料与初级产品的购买量,如果区域间产业结构形成了投入产出相互衔接的互补性关系,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为自己建立按材料与初级产品基地,常常会进行相应的投资与技术转移。这种投资与转移随着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本积累的充裕而增加。因此,高梯度地区产业的发展会促使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的相应发展。

2)产业变迁与转移在动态发展中丧失比较效益或因过度集聚而不经济的产业会逐步向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转移如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扩散。随着高梯度地区的产业部门由创新阶段演进为衰退阶段,便由技术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并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产生所谓“外流”现象。(www.daowen.com)

3)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4)高梯度地区税收增加,国家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落后地区发展。

5)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外流”或分散到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

扩散效应首先在一些相对条件较好的交通线上或点上起作用,形成一批中小城镇,它们达到一定规模后,在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及乘数效应的作用下也会不断扩大,甚至有形成新城市的可能(形成点轴系统)。

(3)回波效应遏制低梯度地区的发展

回波效应是扩散效应的对立物,是一种对扩散效应的负作用。主要表现在:1)阻碍不发达地区的资本积累,即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投放了大量的资本,到期要还本付息支付利润,如果不发达地区未能改善投资环境,未能消化吸收转移技术,这时就会有大量资本回流到发达地区;2)人才流到发达地区,使不发达地区缺乏人才;3)竞争能力无法与发达地区抗衡,若有些地区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获得发展。

3.梯度转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转移理论被引入我国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中,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空间转移理论,如反梯度转移理论、并存论、主导理论等。

(1)反梯度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现代技术转移有两个特点:其一,技术转移按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转移,这是常规的梯度转移;其二,以超越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转移,即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生产力水平的跳跃式发展,因此,按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的梯度推移顺序,不一定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这一顺序要有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可能来决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且具备必要的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区域经济开发,而不论该区域处在哪个发展梯度上。落后的低梯度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直接引进世界上最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实行超越发展,进行反梯度转移。(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些例子,如落后的英国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美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德国日本后来居上等。)

(2)并存论

认为空间转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纯梯度转移模式;二是纯跳跃模式;三是混合模式。这三种都起作用,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三者作用的大小不同。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由于空间转移规模较小,速度很慢,所以梯度转移模式作用明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运输、通讯手段的现代化,技术空间转移的规模大大扩大,转移的速度大大加快,这时跳跃式就其主导作用。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内,发达国家以跳跃式为主,发展中国家以转移模式为主。

(3)主导轮

认为存在着反转移的现象,但是无论是在什么历史时期,在任何一个国度,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纯梯度转移模式。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梯度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但是,这种以地区之间的差距来划分的梯度转移理论正好符合现在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情况,京、津两地经济发展比河北明显快了许多,如果我们将京、津、冀三地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它们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势情况来划分梯度,在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回波效应的作用下,促进三地经济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