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增长理论(Balancedgrowththeory)是以20世纪30年代末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Domar)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在整个国家经济各个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此来彻底摆脱贫困的落后状态,被称为大推进理论(Bigpushtheory)。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即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和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各工业部门同时按照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此克服经济中存在的不可分性,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增长,达到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 Rodin),他在1943年发表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论文中,论证了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认为落后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大规模全面投资,建立一个工业化体系,从而成为平衡增长和大推进理论的积极倡导者。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应,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是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二是投资、生产或产出的不可分性产生外部经济效应,一个部门和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为其他部门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处于市场不景气、贸易条件对低收入国家不利的环境下,低收入国家要获得投资的不可分性所产生的规模收益,要把投资不可分性形成的外部经济效应内在化,就必须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工业体系;三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
(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照不同的比率全面发展,实现工业化。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R.Nurkse)。他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以及后续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平衡增长发展战略。
纳克斯从“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概念出发,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平衡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它们陷进了一个“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从供给的角度看,这种循环表现为:储蓄率低和资本积累率低,是由于收入水平低,低收入是由于生产率低,而生产率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不足引起的,等等,如此循环下去,形成一个恶性怪圈。从需求的角度看,这种循环表现为:低收入导致对总产出的市场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限制了生产和投资,生产和投资不足又反过来限制收入和市场需求,如此循环下去不可自拔。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要有一种大推进的力量,将经济从贫困的怪圈中推出来,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
纳克斯认为,出口导向扩大市场需求战略并不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有效途径。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恶性循环”中,关键性的问题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引起人民群众的贫困,形成购买力不足和市场狭小,对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形成限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www.daowen.com)
(3)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是一种折衷的平衡增长理论。它介于平衡增长理论和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之间,并综合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而形成。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特里顿(P.Streeten)。
斯特里顿一方面强调大规模投资,对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和需求方面的互补性的重要作用,指出大规模投资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保持各部门平衡增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也主张依据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确定对各产业部门不同的投资比率和增长率,通过部门之间不同比率的增长,实现平衡增长。可见,他的理论综合了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理论特点,把平衡增长作为长期目标和过程,把不平衡增长作为实现平衡增长的手段和短期过程。因此,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增长理论。
斯特里顿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人们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存在着一种“欲望合成代谢”,即当人们的某些基本欲望满足之后,会随即产生新的欲望,所以各部门的同时发展和产出的同时增长并不能一次性地永远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有些部门或产品的需求暂时得到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后,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转变和需求转移而重新引起对它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其他部门的有效需求却出现过剩。为克服这一矛盾就应当把投资集中起来,优先发展某些主导部门,实现不平衡增长。但是这种不平衡增长并非是永久性的,在实施了一定时期的不平衡增长之后,一旦经济发展中的瓶颈被消除,就应当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一定比例平衡增长。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到下面的启示。
平衡增长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地区不可能用于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数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增长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