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构筑信息的基本元素,它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又是具有视觉识别特征的符号系统。在历史的每个发展阶段,文字都应具有符合该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信息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载体由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逐渐延伸到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的新媒介。由于新媒介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信息载体,因此作为屏幕显示能力最佳的字体将可能成为未来使用最广泛的字体。但受到新媒体技术的限制,我国的印刷字体很多都不能应用在屏幕中,难以满足新媒体信息设计日益迫切的使用需求。
在摄影相对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出版物都开始重视图片的运用,这是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有文献价值的照片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性。另外,它还具有活跃版面、提高视觉效果的作用。
在文字期刊中,版心的四周一般需要留出2厘米的空白外框,这是为了使读者的眼睛不受四周不利环境的干扰。但是,在以摄影为主的画报中图片比文字更重要,读者宁可看到更多或更大的照片,而不留意版心的外框,甚至可以把图片的边缘切掉。
图文设计是信息形成的另一种理论方法。创意人员决定广告的视觉元素和文字元素各占多大分量,通过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移动媒体传递出的创意信息大多图文并茂,但无线电广播广告显然例外。整体上,图像往往一目了然,通常会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比文字更容易让人记住。从具体、现实到非常抽象,图像的范围很广:如果是具体的图像,那么就很容易识别出里面的主题是某个人、某个地方或某个东西;但如果是抽象的图像,要识别出里面表达的是什么就困难一些。其中,具体图像比抽象图像更容易回想起来,因为前者有双重编码,图像以图和文字两种形式存于人的大脑里。甚至于,让人们的思维超越广告和图像本身。图像在跨文化的国际营销中尤其重要。国际广告公司试图创造所谓的视觉世界语(Visual Esperanto),即使任何产品或服务都可在全球做广告的通过语言。视觉世界语广告认识到,图像比文字描述更强大,更可能跨越文化障碍。(55)
美国传播学教授斯·斯亚姆·山德尔在2000年对网站多媒体组合信息传播效果进行的实验证明,越多的媒体进行传递信息,并不一定得到越好的传播效果,(56)实验结果见表7-2。从表中可以看出,受众在对信息的认知方面,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认知程度最高,对纯文字的认知程度第二,对于文字、照片、声音、电视画面相结合的方式认知程度最低。对信息内容进行回忆的测试中,对于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受众回忆程度最高,其次是对纯文字传播方式,文字、照片与声音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对于受众回忆传播效果最差。(57)
表7-2 文字传播方式的记忆测试
注:**p<0.01,*p<0.05,根据Turkey-Kramer HSD test的实验和统计原理,数量越大,表示记忆程度越好。
资料来源:彭伟步.网络不同媒体组合的传播效果检测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2(2):42-46.
交互性是信息社会中的信息设计及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交互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从最初的基于代码编写的屏内交互(in-screen)到现在的基于虚拟现实和虚拟体验屏外交互(off-screen),交互性近年来迅速成为信息社会中的信息设计以及工业设计的重要特点,研究人员提出的无所不在的普适计算、渗透性计算技术、可穿戴计算技术和可触摸的用户界面,增强了现实等新型交互范型,为信息设计与工业设计未来发展趋向提供了强劲的技术保障。在技术运用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热情开发者阶段——专业阶段——消费者阶段),交互设计更多地考虑到用户的需求。
交互方法包括数据如何在屏幕上与自身交互,以及用户与数据控制和展示之间的交互,后者称为人机交互。数据自交互是指数据本身在某个维度进行变化造成的互动。
信息设计中,交互性视觉元素肩负双重功能。一方面需要准确地传递信息,承担这一部分工作的主要元素可称为“信息传递性视觉元素”;另一方面需要提供各种交互功能,帮助用户完成过滤、控制、选择、缩放等操作,承担这一部分工作的主要元素可称为“操作功能性视觉元素”。二者没有严格界限,它们可能相互交叉、叠加。有些信息传递性视觉元素也可以完成一定的操作,而有些操作功能性视觉元素自身也会带有信息含量。(www.daowen.com)
用户生成内容( 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又称作User Created Content,UCC或Consumer Generated Media,CGM),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它的发布平台包括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维基、在线问答、SNS等社会化媒体。
UGC(用户产生内容)是当前国际主流媒体兴起的一种思路,即在编辑的规范和指导下,把内容的产生过程交付到用户手上,让用户获得主语权。UGC网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UGC网站内容与传统内容有所不同,UGC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UGC模式下需要一定的对策进行内容维护及用户维护。(59)
2014年专业内容生产聚合平台(PGC)兴起,形成线上内容生产的一种发展趋势。4月,爱奇艺发布“工作室战略”,成立马东、刘春、高晓松三大工作室,携旗下近30档自制内容项目;优酷土豆通过旗下的立呈文化打造PGC聚合平台,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网络视频。相比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UGC),它既能保证内容的质量和延续性,又能降低制作成本。于是,“线上内容生产模式”成为这一年一个讨论的话题。
有研究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冲击,在于“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行为和与信息相关的心理习惯”。这种习性的变化,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格局,另一方面创造了新的需求空间,而这一切都在深深影响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并正在促使传媒格局与传媒的生存逻辑发生重要调整。因此,以传媒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从UGC到PGC的转变,就是“再专业化、再组织化和再服务化的过程”。
我国商业门户网站目前不具备新闻信息采制权,网站编辑一度被称为“搬运工”。有文章认为,尽管社交媒体日益兴盛,门户网站聚集了大量的人气,也产生了巨量的用户生产内容,但商业门户网站可以通过数据新闻的纵向时间,在内容生产上摆脱对传统媒体的严重依赖,从而把握内容生产的主动权。通过从内容选择、内容结构及表达形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新浪、网易、搜狐和腾讯四大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之现状及不足,不难发现门户网站以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在数据新闻上有所突破,这是当下商业门户网站在内容生产的政策掣肘下寻求PGC的一种有益途径。
继用户生成内容(UGC)、专业生产内容(PGC)之后,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UGC)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移动网络电台最初的经营模式有三种:一是电台聚合平台的APP,二是用户生产内容(UGC)类APP,三是专业机构生产内容(PGC)类APP。一直以来,传统广播媒体的人都认为内容是稀缺的,并且广播电台擅长做内容,现在,移动互联电台不仅在经营上而且在内容上不断攻城略地,开创了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UGC)时代。
得益于市场资本的推动,各家移动网络电台开始重金布局PUGC战略:蜻蜓FM宣布打造其PUGC战略下的“声态圈”;考拉FM则开始进行PGC+UGC的转型,扶持非专业主播,推出人人都可直播的功能。喜马拉雅尽管获得了强势版权,依然推出了PUGC战略。他们积极引入电台DJ,专业的声音玩家,以及自媒体KOL,专门为APP在线制作内容,并确立清晰的版权与商业模式,这将是一个新的内容生产模式,这种思路目前来看也是主流FM圈住自媒体以及普通用户的普遍做法。可以说,专业人员加入移动网络电台的在线内容生产,是撬动资本市场以及市场机遇的重要支点。
电台主持人入驻移动网络电台的在线内容生产,类似于医师的多点执业,能够将广播媒体人在传统电台的专业方法、播音修养带入到平台之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整体提高平台的内容水准。另外,主持人在工作以外得到释放,创造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和提升,有更多的机会和想法去发挥专业的优势。
然而,这样的做法也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一是主持人加入音频APP的内容生产,其版权责任需明确;二是可能造成电台大量优秀主持的资源流失,电台花重金打造的金牌主持人,到头来却为他人作嫁衣裳;三是去体制化,增加了监管方面的难度;四是主持人是否会为了“外快”而利用电台节目资源为自己宣传,侵占电台资源。凡此种种,是广播媒体从业者从PGC向PUGC过渡需要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