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的特点是投资多,建设周期长,涉及的专业和部门多,工作环节错综复杂。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基本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为广大工程建设人员共同遵守的工作程序,包含基本建设全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工作内容及要求,即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是基建实践中的客观规律性反映,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是进行基本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势必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是1952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60余年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逐步进行及发展,基本建设程序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可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工程后评价阶段等八个阶段,下面分别加以简单阐述。
1.项目建议书阶段
建设项目建议书是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项目建议书是由投资者根据国家的长远规划和部门、行业、地区的发展规划,对准备建设的项目做出大体轮廓性设想和建议,为确定拟建项目是否有必要建设、是否具备建设的基本条件、是否需要再做出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工作提供依据。
项目建议书可以有繁有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②市场预测;③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设想;④建设地点设想;⑤资源供给的可能性和可靠性;⑥主要技术工艺设想;⑦外部协作条件;⑧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⑨建设工期预计;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建设项目建议书是国家主管部门或投资者选择项目进行投资的依据;准确地编制和实事求是地审核项目建议书,就能够掌握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主动权,为以后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应从符合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确定合理的建设标准。②以尽量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以及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选择建设地区。③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最根本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从保证建厂直接经济效益出发,满足该厂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需求;二是从保证间接的社会效益年活动出发,要求厂址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镇和工业小区总体规划的实现,不要造成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④项目的经济规模应达到国家主管部门或行业、地区的要求,使规模效益充分发挥。⑤坚持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地选择生产工艺。⑥尽量选用国产设备,必须引进进口设备时,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同时应注意对技术资料的引进和消化。
2.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简称“可研”,是由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和操作,是国家或投资者对建设项目进行宏观决策、宏观预控的基础,包括对该项目相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可行性研究主要对工程项目在技术及经济两方面是否可行进行综合的、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做出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推荐最佳方案。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一个工程项目在建设及投产后对资源、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的合理程度,以及该工程项目建设及建成后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从经济方面,研究一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花费的投资的合理程度,以及该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当前的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政策,财务上是否盈利。当然,技术与经济两者之间不是相割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某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涵盖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实施,决定了该工程在经济上的合理程度,即投资估算;反过来,投资估算对该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的实施又有能动的影响作用,因为它控制着工程项目的总体造价。
根据国家规定,所有国内投资项目和利用外资的建设项目,在批准项目建议书后,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报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地,国内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具备以下主要内容。
①总论,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②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包括国内外需求情况的预测、销售预测、价格分析、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国内现有工厂的生产能力的估计,对项目在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上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③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情况,包括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性,所需的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④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包括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厂址比较与选择意见、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
⑤设计方案,包括项目的构成范围、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全厂布置方案的初步选择和土建工程量情况,公用辅助设施和厂内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初步选择。
⑥环境保护,包括调查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的初步方案,提出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等施工技术以及相应措施的方案。
⑦拟建企业组织设置、劳动设置和人员培训计划。
⑧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建议。
⑨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包括主体工程和协作工程所需的投资、项目建成后所需流动资金的估算,项目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及以后贷款偿还方式。
⑩项目经济评价。要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微观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宏观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对拟建项目在建设期、生产期内投入产出的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作为决策项目的重要依据。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要求有:一是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二是编制单位必须具备承担可行性研究的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和市场分析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有较完备的技术装备手段;三是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深度及计算指标必须达到标准要求,满足项目决策的需要;四是编制完成后,应有编制单位行政、技术、经济方面的负责人签字,并对研究报告的质量负责。
可行性研究结束后,可研报告须经过各行业主管机关及国家计委评审、立项,小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按隶属关系由各主管部、各省、市、自治区审批。工程项目立项后,才可进行工程设计工作。例如: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就是在半个多世纪中经过多次的可行性考察、论证,考虑了水利、电力、航运、工程技术(电力和土建)、生态学、环境保护、工程地质、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宏观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才最终确定了移民较少、投资较少的“中坝方案”。
3.设计阶段
主管单位成立建设单位负责筹建工作,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勘测设计。承担设计的单位在进行设计以前,要认真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行勘测、调查和试验研究工作。设计是对拟建工程的实施在技术和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而详尽的安排,是工程建设计划的具体化,是组织施工的依据。设计是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经济工作,它建立在全面正确的勘测、调查工作之上。设计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对重大项目和技术复杂项目,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要,增加技术设计阶段。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质量,关系到工程造价的计价与管理,是工程建设决定性的环节。
(1)初步设计(www.daowen.com)
初步设计简称初设,它要求按批准的项目任务书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结合各地当时的具体规定,收集有关的设计资料,明确设计条件及设计原则,写出初步设计纲要,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提出工程材料估算清单并编制概算数,作为投资及订货的依据。初步设计是解决建设项目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的问题,所以初步设计有一定的规划性质,是建设项目的“纲要”设计。其具体内容、组成则随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尽相同,如输电线路工程的初步设计包括:线路的起讫点、路径、电压等级、导地线型号等的确定,线路沿线地质、地形、水文、气象条件调查,土石方量估算、主要材料消耗估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工期、设计概算等的确定。对特殊地质地形条件、气象条件下的输电线路工程,大型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应进行相应深度的科学研究,必要时应有模型试验成果的论证。例如针对“二滩”送出工程中个别地段覆冰严重的问题,西南电力设计院于1982年在相应地段建立了“黄茅根”大型观冰站,架设了3档试验线路,另有大型的雾凇塔,进行了约20年的“覆冰”数据观测试验,1994年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技术设计,又称扩大初步设计。为了进一步解决初步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如工艺流程、建筑结构、设备选型等,根据初步设计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资料进行技术设计,这样做可以使建设工程更具体、更完善,技术指标更合理。
(2)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初设的具体化,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建筑安装工作的需要,针对各项工程的具体施工,绘制施工详图。它是进行工程施工的依据,对工程建成后的生产过程的长期维护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根据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即预算书)。
设计文件编好后,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和批准。初步设计与概算应提交有关部门组织审批。施工图设计文件系已定方案的具体化施工安排,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在交付施工单位时,须经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设计人员应到现场与建设、施工单位共同会审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进行技术讨论和说明。
4.开工准备阶段
项目开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较多,涉及面较广,主要内容包括:申请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开展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如编制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工程施工招标和设备、材料的订货,开展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工作,签订各类合同、协议。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对于保证项目开工后能否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作用。
5.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付诸实施的重要阶段,必须按照施工顺序,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施工。施工单位应全力以赴,保证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项目新开工时间,是指建设项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任何一项永久性工程第一次正式破土开槽的日期。不需要开槽的工程,以建筑物基础的正式打桩日期作为正式开工日。工程地质勘察、平整场地、拆除旧建筑物、临时建筑、施工用临时道路和水、电等施工不算正式开工。建设工期从新开工时算起。
当开工准备基本就绪后,应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开工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开工兴建。根据国家规定,大中型项目的开工报告要报国家计委批准。
施工阶段一般包括土建、装饰、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工业管道及设备安装等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要严格履行合同,要与建设、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要相互协调,要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面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施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施工中因工程需要变更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按照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对地下工程、隐蔽工程,特别是基础和结构的关键部位,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做好原始记录,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要及时采取措施,不留隐患。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工。
6.生产准备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技术特点,按时组成专门班子,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项生产准备,为竣工后投产创造条件。生产准备工作主要有:招收和培训必要的生产人员,落实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协作条件,组织工器具、备品、备件的制造和订货,组建有力的生产指挥管理机构,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
7.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的目的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检查设计和施工质量;及时解决投产的问题;办理移交手续,交付使用。
竣工验收程序,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单项工程验收和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部验收。对于大型工程,因建设时间长或建设过程中逐步投产,应分批组织验收。一般竣工验收之前,施工单位会进行工程预验收,有时监理单位也会组织初步验收。在竣工验收时,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参加的单位包括设计、施工单位,银行、环保及有关的政府监督部门等。要系统整理技术资料,绘制竣工图,分类立卷,在验收后作为档案资料,交生产单位保存。建设单位要认真清理所有财产和物资,编好工程竣工决算,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输电线路工程按照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后,在办理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线路带电试运行,检查考核是否已达到设计标准和施工验收的质量要求。如工程质量不合格,应返工或加固。
8.工程后评价阶段
工程后评价是在工程交付后生产运行一段时间内,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生产运行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是基本建设程序的最后一环,力求以此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产效果的目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影响评价。通过项目建成后投入生产后对社会、经济、政治、技术和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来评价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如项目建成后没达到决策时的目的,或背弃了决策目的,则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加以改进。②经济效益评价。通过项目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实际效益的分析,来评价项目投资是否合理,经营管理是否得当,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③过程评价。前述两种评价是从项目投产后运行结果来分析评价的,过程评价则是从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等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成败的原因。
上述基本建设程序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基本建设的全过程。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工作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投产阶段。从国内外的基本建设的经验来看,前期工作阶段最重要,一般占整个工程的50%~60%的时间。前期工作搞好了,其后各阶段的工作就容易顺利完成。目前国内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有了高度的重视,尤其要求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前期工作质量。
同我国基本建设程序相比,国外通常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投资前时期、投资时期、投资回收时期,主要包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基础设计、工程设计、详细设计、招标发包、施工、竣工投产、生产阶段、工程后评价、项目终止等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