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承担责任,走向成功

承担责任,走向成功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看来,责任意识一定要强化。让人们在法律的框架内认真地履行职责,带着责任、带着担当前行在正确的道路上,让履职尽责变为一种自觉行为,用爱的力量去推动她前行。由于有了前车之鉴,张大妈经常把水果拿到商场公平秤那里去检验。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那么强化责任担当,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我不是不履行责任,而是消极地去履职,因为我履职的好处我享受不到,其产生的危害想当然地认为波及不到自己。

记得前几年的“苏丹红鸭蛋”事件曝光后,记者在采访犯罪嫌疑人时收到的回答耐人寻味。犯罪嫌疑人说:“这种鸭蛋我是不吃的。”那谁吃呢?在犯罪嫌疑人看来:只要我不吃,谁吃我不管。照这种错误的思路推演下去,你生产“苏丹红鸭蛋”,我就生产毒奶粉,整个社会不就乱套了?由此看来,责任意识一定要强化。这种强化要有法规约束。让人们在法律框架内认真地履行职责,带着责任、带着担当前行在正确的道路上,让履职尽责变为一种自觉行为,用爱的力量去推动她前行。

气象专家陈金水当年从气象学院毕业后,离开山清水秀的浙江只身来到青藏高原。他在世界屋脊上建立起世界上最高的气象站。在卧室里悬挂着“祖国的气象事业高于一切”的横幅,以表明自己的心迹。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青藏高原一干就是30年。

青藏高原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终年积雪,万里无人。由于低压高寒,他吃不上煮熟的饭,吃不到新鲜蔬菜;由于缺氧,落下了心血管疾病。但他为青藏高原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种对事业的追求,对责任的彰显,就是一种爱的力量。这是对事业的爱,是对祖国的爱。

1898年,居里夫妇在一间极为简陋的房子里开始提炼镭的工作。矮小破旧的实验室里,铁屑飞扬,蒸气熏人。患着结核病的居里夫人,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翻倒矿石,倾倒溶液,搅拌冶锅……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每天居里夫妇都累得精疲力竭。

经过3年零9个月的艰苦努力,居里夫妇终于从400吨铀沥青矿、1000吨化学药品和800吨水中,提炼出1克纯镭。镭的提炼成功,轰动了世界。法国要授予他们勋章,有的要出高价买他们的专利。居里夫妇公开宣布:不要勋章,也不卖专利,技术公开。这是一种何等的思想境界。

居里夫妇在科学之路中的探索过程,何止是“艰辛”一词所能概括的,当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责任的担当促使他们继续探索下去;是对事业的一种爱的动力,让他们成功到达科学的彼岸。

正如俗话所说:把感兴趣的一点做深做大就是事业,就是责任。有了这种对责任的坚守,不管是在科学道路上的探索,还是在本职岗位上的奉献,都会风雨无阻。

一家公司需要招聘一位部门经理,可是前来应聘的许多人都没能通过董事长的面试。

一天,一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年轻博士前来应聘。没想到,董事长却通知他说:“明天凌晨3点,到我家里进行考试。”

于是,这个年轻人凌晨3点就来到了董事长的家门口,可是按了半天门铃都没有人出来开门。这个年轻人只好站在外面等,一直等到早上8点,董事长才开门让他进去。

进屋后,董事长问他:“你会写字吗?”年轻人说:“会。”

这时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说:“请你在纸上写一个‘大’字。”

这个年轻人写完后说:“还需要做些什么吗?”

董事长说:“没了。”

年轻人疑惑地问:“这样,就考完了?”董事长说:“对!考完了!”

这个年轻人感到很奇怪,这算哪门子的考试啊?

第二天,董事长向公司的监事会宣布,这个年轻人通过了考试。(www.daowen.com)

董事长向大家解释说:“这个年轻人,这么年轻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能力一定不成问题。所以我决定考他更难的。首先,我让他凌晨3点来参加考试,这是在考验他的牺牲精神,对责任的担当精神,他做到了。为了考试他牺牲了他的睡眠,却没有发泄不满。接着我又考他的忍耐力,看看他能否负重前行,故意让他在外面等了足足5个小时,他也做到了,而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然后,我想看看一个留美博士是否谦虚,就让他写一个5岁小孩都会写的字。他写了,写得非常认真,这说明他并不因为他是留美博士而骄傲,肯做小事情,不像有的‘海归’眼高手低,大事一件未办,小事却一件也不愿干。这样一个既有学历,又有牺牲精神和强烈责任感的人,可谓德才兼备,是十分难得的人才,所以我决定聘用他做经理。”

具有责任担当,能够肩负着责任去对待工作、看待事业,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思想净化,多方位的素质历练,以及辛苦的付出。

大凡成功者、受人尊敬的人士,都是具有大局观念、主动担当责任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毫不停歇地前进,不停地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反之,你不愿意负责,逃避责任,可能会有一时的利益,但是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菜市场是许多老百姓购买新鲜蔬菜瓜果首选的地方,这里的蔬菜水果不仅新鲜而且实惠,但是,在这些水果商和菜商中,有的很老实,从不缺斤短两,童叟无欺,对顾客负责;有的不老实,故意缺斤短两,见谁宰谁。

有一个水果摊的摊主叫小荆,他看张大妈来到市场,就叫道:“阿姨,我的水果好,来点回去尝尝。”张大妈看小荆很会说话,水果也鲜亮,就在他的摊位买了一些水果。

张大妈这个人有个习惯——“恋旧”。所以,之后再去市场,就会直奔小荆的摊位去,就这样一直买了一年。但偶然发生的一件事,让张大妈从此不再到小荆的摊位买东西了。

一天,张大妈看到小荆水果摊上的桃子不错,就让他给称4斤桃子。小荆称好后,把装好的桃子递给了张大妈,要了32元。

张大妈平时买水果,不大关心分量和价格,认为买得不多,即使缺斤短两也亏不到哪里去。但这回张大妈与几个老姐妹相遇,说到了买桃子的事。老姐妹们觉得重量不对,就到附近的一家商场公平秤上称了一下。

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3斤桃子才2斤3两。张大妈怀疑自己看错了,请来售货员帮忙验证,确认就是2斤3两。

张大妈很生气,于是,拿起桃子就找小荆。张大妈和颜悦色地问小荆:“是不是看错秤了?”

没想到,小荆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骂骂咧咧地说张大妈是更年期,没事找茬,嫌贵就别买。

张大妈一看,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就拎着桃子头也不回地走了。不用说,从此以后,张大妈再也没有光顾过小荆的摊位。

事后有人告诉张大妈,你没看那个姓荆的人摊位人特别少吗?不知道他的为人,买他的东西,知道他的为人谁也不会来第二次,街坊邻居都不去买他的水果。

之后,张大妈就到另一个叫李嫂的摊位买水果。由于有了前车之鉴,张大妈经常把水果拿到商场公平秤那里去检验。结果从没有缺斤短两过。张大妈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嫂的摊位前总是人那么多。

张大妈还是个有心人,她发现这位李嫂不仅从不缺斤短两,而且如果顾客发现买回去的水果坏了,买者回来找她,她也没有二话,直接换新的。

小荆与李嫂是同一个地方来北京做水果生意的,相互熟悉,小荆说李嫂傻:不缺斤短两你能赚到钱吗?你把烂水果换了不就亏了,不赚钱,你喝西北风去吧。

市场是公平的,顾客是公正的。民众对在岗位上履职的人的评判是认真的、严肃的。小荆在生意上缺斤短两,大家口口相传,光顾他的摊位的人越来越少,他只好落荒而“逃”,而李嫂则“兼并”了小荆的摊位。

做人做事一定不要短视,别只盯着眼前利益,只想自己占便宜,算计别人,而不对他人负责,没有一点责任担当。这样做的结果,眼前是占到了便宜,但终究要吃大亏。这样的人在事业上没有前途可言,就是做个小生意也不会长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