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的企业的无组织状态,如电影《天下无贼》里的两句经典台词:“有组织,无纪律”、“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在工厂车间或办公室里,虽然墙上挂着单位的规章制度,但事实上成了摆设。一些员工(包括有的中层管理者)组织纪律涣散,我行我素,公司大会往往连一半人都没有,违纪现象明显上升,进而影响了公司团队的稳定发展。
其实,如上企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当年毛泽东在开辟根据地、建军的过程中也遇到过。那么,毛泽东是怎样分析和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进行的“三湾改编”,给工农革命军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这个组织,主张官兵平等,不准打骂士兵,发扬政治民主。
当时,工农革命军里有一个郭天民大队长,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毕业生,军事才能突出。但是,他有在旧军队里养成的习惯——体罚士兵。只要哪个士兵违反了纪律,他就一个巴掌抡过去。士兵委员会成立后,士兵们把郭队长打骂士兵的情况反映了上去。随即,士兵委员会便将此事向毛泽东报告了。然后,毛泽东在大会上公开讲了这件事,说工农革命军里有个姓郭的“铁匠”,把革命军战士当铁来打,这是不允许的,是违反纪律的。会后,郭天民很快就改正了体罚士兵的毛病,并且向不少体罚士兵的长官现身说法。此后,部队里打骂士兵现象被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所取代。郭天民大队长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尤其出色。1955年,郭天民被授予上将军衔,兼任中央军委陆军训练部部长。
我们党在农村搞革命,农民参加到共产党队伍中来,把小农意识带到了党内,表现为“极端民主化”、“个人意气之争”、“小组织倾向”。毛泽东在1928年曾就此向党中央反映:“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在这种情形下,‘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18]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的迫切任务。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深刻地论述了党内集中统一与民主的关系,批判了“极端民主化”,规定了严格的党的纪律。他强调“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这一重要原则,既有助于克制党内自由散漫主义,又照顾了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开展。在此后的几年里,党和红军的队伍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是与毛泽东的这一建党原则密切相关的。为了保证这一重要原则能够在党内正确实行,毛泽东又为全党制定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指出“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19]当然,毛泽东强调党内纪律,并没有冲淡党内民主,因为毛泽东所说的多数是在充分民主基础上产生的。
对于军队的民主,则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有一定限度的”民主。因为,毛泽东认为,军队是执行战斗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统一。因此,军队的民主应该少于地方。毛泽东明确指出:“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军队在作战时和情况需要时,首长有临机处置之权。”[20]这样,就把重视集体领导和发挥首长个人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朱德元帅是我军执行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楷模。长征中,朱德随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行进,但途中张反对中央北上抗日正确战略方针。在中共川康省委扩大会议上,朱德表态: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我是赞成的,拥护的,我举了手的,我不能反对我亲自参加作出的决定,如果硬要我发表声明,那我就再声明一下,我是坚决拥护党中央作出北上抗日的决定的!10月5日,张国焘在松岗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宣布另立“中共中央”。为此,朱德以极大的耐心对他说:大敌当前,要讲团结嘛!天下红军是一家。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是个整体。不论发生多大的事,都是红军内部问题,大家要冷静,要找出解决办法来,可不能叫蒋介石看我们的热闹!随后,张国焘多次强迫朱德公开反对党中央,要朱德断绝和毛泽东的一切关系。朱德说: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你绝对割不断我和毛泽东的关系。同时,朱德还反对张国焘挑拨红一、红四方面军关系的做法,朱德深入到部队中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反复宣传党中央北上抗日方针的正确性和加强党的团结的重要性。[21]
我们不能离开民主讲集中,也不能离开集中讲民主。离开了对方,民主就不是民主集中制的民主,集中也不是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键就在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如果结合得好,就会使民主集中制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否则,就不能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
近年来,有不少企业管理者似乎认识到践行民主的好处,但在单位实施起来往往陷入窘境。如北方某一建筑建材装饰厂,前几年,厂里年终给职工办福利,主要是购买一些大米、豆油、肉类等食用品,去年改换为给每个职工量身定做了一套高档服装,如果厂里开运动会或参加什么集会活动也适用。今年,厂办廖主任征求职工意见时,有不少人提出给每个职工买一辆自行车,职工上班、学生上学都能派上用场。陈厂长听完廖主任汇报后,陈厂长心想,这不正是落实民主管理的机会吗?没想到,购买自行车的方案一上会,大家就争吵起来,有主张买这个的,有主张买那个的,分歧很大。这时,陈厂长忍不住了,他说:“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也有集中,现在我该‘集中’了。今年就给职工买自行车了,厂办明天就去落实。”参加会的职工心想,你陈厂长能“集中”,还让我们坐这儿陪着干什么?拿我们当礼拜天过呀?但耐着面子,又不好说什么。弄得“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会后,陈厂长也觉得弄不懂:民主管理到底怎么落实才算成功?怎么这么难办呢?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应该承认,这位陈厂长贯彻民主管理的方向是对头的,但其落实的运作程序有问题。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会前,陈厂长不应只听厂办汇报,而应亲自到职工中进行调查,听取一下大家应该买什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与厂工会等相关单位沟通一下,形成一个趋向性的意见;上会后,在与会者分歧明显的情况下,作为决策人也不应匆忙作出决定,而应暂时休会,择日再议;待下去摸清底数并与相关领导沟通后,再开会讨论决定,这样就不会出现会上那种尴尬的场面了。显而易见,民主使用好了,大家高兴,单位平安发展;民主使用不好,意见纷纷,单位不宁缓进。所以,企事业单位带头人必须把握好实践民主的各个环节。而事实上,毛泽东所提出的“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已经为我们的领导干部指明了方向。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69
[3]聂力.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04.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5]张弘.国民党军队为何落败?蒋介石曾说败在“接收”[N].南方日报,2009-10-11
[6]王彬.淮海战役:60万战胜80万背后的秘密,新世纪周刊,2009-6-12(www.daowen.com)
[7]陈锡联.追念敬爱的老首长[J].红岩春秋,2004(5)
[8]孙果达.毛泽东:“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红军”[N].北京日报,2010-3-22
[9]陈继安.邓小平谈邓小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136-137.
[10]王丰.蒋介石父子1949危机档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35.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14
[12]尹正达.如何理解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9-7
[13]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461.
[14]梁衡.邓小平认错[J].新潮评论,2008(12).
[15]朱文娜.国企老板的无意识犯罪陷阱[J].法人杂志,2007(11)
[16]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5.
[17]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74.
[18]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73.
[19]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87.
[20]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1.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