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7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排名报告

2017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排名报告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长三角城市群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本报告基于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我们编制的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进行年度评价,并进行城市排名。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无锡、宁波、常州、南通、芜湖。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载体指数的城市排名见表3。

2017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排名报告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部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根据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研发经费总量达15676亿元,其中,面积占比仅为2.2%的长三角城市群占比高达25.62%;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总额达11407亿元,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占比达17.51%;全国授权发明专利总数达302136项,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占比达31.35%。可见长三角城市群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本报告基于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我们编制的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进行年度评价,并进行城市排名。我们从四个维度建立科技创新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即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该指标评价体系共分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这项工作于2017年开展,是我们第一次对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城市开展评价工作,以后将每年评价一次。

一、综合指数排名

根据2016年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测算,形成如表1、图1所示的综合排名结果,以及表2、表3、表4、表5所示的4个一级指数的排名结果。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无锡宁波常州、南通、芜湖。

表1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指标体系计算所得。

上海排名第一,综合得分为0.730,明显高于第二名的南京及其他排名靠前的城市,体现了龙头和引领地位,这也得益于上海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及科技创新产出3个一级指标上表现突出,全位于26个城市之首,并保持着比较明显的领先优势。但上海的科技创新绩效指数排名相对较低,位于第四,低于南京、苏州、杭州。

南京排名第二,综合得分0.565,明显高于第三的杭州。成绩高于我们通常预期,这得益于其在科技创新绩效上排在26个城市的首位,高于上海,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3个一级指标也表现突出,全位于26个城的第二。

图1 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热力图(2016年)

来源:作者根据中国行政区划矢量图绘制。

杭州排名第三,综合得分为0.565。其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4个单项指数都排名第三,发展比较均衡。

苏州排名第四,综合得分为0.551,与杭州非常接近,并且明显高于合肥。这主要得益于苏州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3个一级指标上都保持了第四的排名,而且其科技创新绩效排名26个城市的第二。

合肥排名第五,综合指数为0.455,虽为省会城市,但与南京、杭州、苏州存在一些距离,与排名第六的差距也不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绩效3个一级指标都排在第五;科技创新产出排在第六,无锡排在第五。

二、科技创新投入指数排名

科技创新投入指数由3个二级指标构成,即科技研发投入、人才资源投入、创新基础投入。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投入指数的城市排名见表2。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无锡、宁波、常州、芜湖、南通。

表2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26城市科技创新投入指数

(续 表)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指标体系计算所得。
注释:括号中是二级指标排名。

上海排名第一,其指数得分为0.795,明显高于第二名的南京和其他城市。主要是上海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基础投入表现突出。2016年上海的全社会研发投入高达1049亿元,是26个城市中唯一一个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的城市,比该项指标排名第二的苏州还要高出2.44倍。但人力资源投入指数位居第二,低于南京。虽然上海的研发人员规模总量达到25.48万人,也远高于南京(12.39万人),但每万从业人员中的研发人员数指标及每10万城市人口中的在校研究生数指标,却低于南京。

南京排名第二,其指数得分为0.584,仅次于上海。主要得益于南京在人力资源投入二级指标上表现异常突出,超过上海而位居第一。2016年南京每万从业人员中的研发人员数高达251人,每10万常住人口中的在校研究生人数高达1334人,均位居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前列。但南京在创新基础投入上表现相对较弱,排名第八名,科研研发投入为第五名。

杭州排名第三,其指数得分为0.559,与南京接近。其创新基础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科技研发投入3个二级指标分别位居第二名、第三名和第四名。2016年杭州研发投入346.36亿元,在26个城市中位居第三,研发强度3.06%,同样位居第三,科技经费占比5.33%,位居第四。研发人员94696人,位居第五。杭州在科技创新投入的三要素排名中,表现均衡,均处于前沿方阵。

苏州排名第四,其指数得分为0.514。主要得益于苏州的科技研发投入表现出色,排名第三,超过南京和杭州。2016年苏州研发投入429.56亿元,位居第二,研发人员119272人,位居第三。但苏州在创新基础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上相对弱于上海和南京、杭州、合肥3个省会城市,分别位居第五名和第六名。

合肥排名第五,其指数得分为0.492。合肥在科技研发投入上表现突出,位居第二名,其2016年研发投入达到194.78亿元。但人力资源投入和创新基础投入相对滞后,均仅位居第七名。

三、科技创新载体指数排名

科技创新载体指数由3个二级指标构成,即科技研发载体、高新产业载体、众创空间载体。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载体指数的城市排名见表3。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宁波、无锡、常州、南通、镇江。

表3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26城市科技创新载体指数

(续 表)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指标体系计算所得。
注释:括号中是二级指标排名。

上海位居第一,其指数得分为0.722,与其后的南京等城市保持了一定的领先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上海科技研发载体和众创空间载体优势明显,尤其是国家级大学、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及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在上海都表现出高集聚的特点。但在高新产业载体上,上海排名第四,落后于苏州、南通、杭州。

南京排名第二,其指数得分为0.625。主要得益于南京的科技研发载体众多,国家级大学和研发机构比较集中。如2016年底南京拥有大学4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31个。但南京的高新产业载体和众创空间载体均略有逊色,分别位居第五名和第四名。

杭州排名第三,其指数得分为0.561。杭州各项载体指标表现较为均衡,科技研发载体、高新产业载体和众创空间载体,都位居第三名。杭州的科技研发载体高度集中,拥有国家级大学30所,位居第三,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位居第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均位居第三。

苏州排名第四,其指数得分为0.534。主要得益于苏州的高新产业载体和众创空间载体表现突出,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相较之下,苏州的科技研发载体建设较为薄弱,仅位居第六名,与上海及南京、杭州、合肥有一定差距。2016年苏州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45.4%,位居第三。(www.daowen.com)

合肥排名第五,其指数得分为0.424。合肥的科技研发载体建设,因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及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显示出明显的集聚优势。科技研发载体位居第四名,但在高新产业载体和众创空间载体上,优势表现没有科研研发载体突出,位居第六名和第七名。其中,2016年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仅占21.8%,位居第十八位。

四、科技创新产出指数排名

科技创新产出指数由两个二级指标构成,即科技研发成果、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载体指数的城市排名如表4。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合肥、常州、宁波、芜湖、南通。

表4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科技创新产出指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指标体系计算所得。
注释:括号中是二级指标排名。

上海排名第一,其指数得分为0.786,与排名第二的南京等其他重要城市也都保持了一定的领先。主要是由于上海的科技研发成果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两个二级指标均排名第一,尤其是2016年上海的国内授权发明专利20086件、科技论文发表47365篇、技术合同交易额822.86亿元,均位居个城市之首。

南京排名第二,其指数得分为0.622。主要是南京的科技研发成果、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均位居前列,分别是第二名和第三名。2016年南京的科技研发成果表现优异,人均科技论文41篇,人均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1项,均超越上海而位居第一名;科技论文发表总量和技术合同交易额总量均仅次于上海。

杭州排名第三,其指数得分为0.558。主要是杭州的科技研发成果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表现较好,分别位居第三名和第四名。2016年杭州的科技论文总量和技术合同交易额总量均表现良好,分别位居第三名和第四名。

苏州排名第四,其指数得分为0.548。主要得益于苏州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二级指标,位居第二名,仅次于上海。其中2016年苏州的高新产业产值高达14470.32亿元,超过上海而位居第一。

无锡排名第五,其指数得分为0.410,高于合肥,在科技创新产出这一单项上进入前五。无锡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位居第五名,但科技研发成果指标排名略低,为第七名。其中无锡的高新技术产值表现突出,2016年达6548.72亿元,位居第四名。

五、科技创新绩效指数排名

科技创新绩效指数由两个二级指标构成,即投入产出绩效、驱动转型绩效。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绩效指数的城市排名如表5。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南京、苏州、杭州、上海、合肥、宁波、常州、无锡、南通、芜湖。

表5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26城市科技创新绩效指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指标体系计算所得。
注释:括号中是二级指标排名。

南京排名第一,其指数得分为0.736。南京在科技创新绩效表现突出,比排名第二的苏州也保持了一定的领先性。投入产出绩效和驱动转型绩效均位居第一。2016年南京的科技论文与科技经费比值位居第一。

苏州排名第二,其指数得分为0.647。苏州亮眼的科技创新绩效表现主要得益于驱动转型绩效,位居第二。

杭州排名第三,其指数得分为0.590。杭州的驱动转型绩效与驱动转型绩效均位于第四名。杭州的科技论文与科技经费比,位居第二名,但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排名相对较低。

上海排名第四,其指数得分为0.570。在4个一级子指数中,上海在科技创新绩效上表现略差,尤其是构成这一指标的投入产出绩效,上海只居于中游水平,而其驱动转型绩效表现相对较好,为第三。

合肥排名第五,其指数得分为0.548。深入到二级指标,合肥的驱动转型绩效表现相对较好,位居第五名,而投入产出绩效为第八名。其中合肥高新技术产值与研发投入之比指标表现较好,位居第三。

参考文献

①王振.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6—2017)[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②刘光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2017)[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③刘飞跃.创新融合发展的长三角(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④黄亮,王振,范斐.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长江经济带50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测度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32(4):73-80.

⑤虞震.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2011(11):47-52

⑥胡艳,时浩南.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的空间关联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上海经济研究,2017(4):87-97.

⑦蒋天颖,华明浩.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联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0):126-131.

⑧滕堂伟,方文婷.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演化与机理[J].经济地理,2017,37(4):66-75.

⑨王承云,孙飞翔.长三角城市创新空间的集聚与溢出效应[J].地理研究,2017(11):1042-1052.

⑩王卫东.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12):125-128.

执笔:卢晓菲、王振(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